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甘蓝型油菜基因型氮营养效率差异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邹小云 熊洁 +4 位作者 宋来强 邹晓芬 陈伦林 李书宇 官春云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5年第12期7-10,共4页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江西省5个基因型油菜间的氮营养效率差异。结果表明:5个油菜品种的籽粒产量、生物产量、收获指数、氮效率和氮响应度在不同氮肥处理下均表现出明显的基因型差异;根据氮效率和氮响应度将5个油菜基因型分为4种类型...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江西省5个基因型油菜间的氮营养效率差异。结果表明:5个油菜品种的籽粒产量、生物产量、收获指数、氮效率和氮响应度在不同氮肥处理下均表现出明显的基因型差异;根据氮效率和氮响应度将5个油菜基因型分为4种类型,其中中双11号属于H-H型,湘杂油743属于L-L型,赣油杂5号和丰油730属于H-L型,蓉油10号属于L-H型;氮累积量不能反映氮效率类型,而氮利用效率和氮收获指数均能较好地反映氮效率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氮营养效率 基因型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抗菌核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2
作者 李慧 文李 +1 位作者 刘凯 官春云 《作物研究》 2015年第1期84-90,共7页
菌核病严重影响油菜产量。开展油菜菌核菌致病机理研究可为选育高抗菌核病油菜品种提供理论基础。综述了油菜菌核菌的病原学特征、菌核菌致病机理、寄主应答以及油菜抗菌核菌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并对油菜菌核菌致病机理所面临的问题和... 菌核病严重影响油菜产量。开展油菜菌核菌致病机理研究可为选育高抗菌核病油菜品种提供理论基础。综述了油菜菌核菌的病原学特征、菌核菌致病机理、寄主应答以及油菜抗菌核菌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并对油菜菌核菌致病机理所面临的问题和研究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菌核菌 致病机理 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菌核病病理与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3
作者 冯韬 《作物研究》 2014年第3期316-320,共5页
油菜菌核病严重威胁我国油菜生产,防控油菜菌核病对于保障我国油菜生产至关重要。就油菜菌核病病理机制、防治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进行了综述,展望了油菜菌核病病理、防治等相关研究的前景。
关键词 油菜 菌核病 病理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光谱遥感技术在精细农业监测上的应用及展望 被引量:13
4
作者 何友铸 张振乾 官春云 《作物研究》 2015年第1期96-100,共5页
精细农业已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发展方向,高光谱遥感技术能快速、无损、准确地监测作物的生长状况,在精细农业中广泛应用。综述了高光谱遥感技术在作物长势、生理生化特性及产量、品质监测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高光谱遥感技术在未来... 精细农业已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发展方向,高光谱遥感技术能快速、无损、准确地监测作物的生长状况,在精细农业中广泛应用。综述了高光谱遥感技术在作物长势、生理生化特性及产量、品质监测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高光谱遥感技术在未来精细农业上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精细农业 农业监测 高光谱遥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个甘蓝型油菜油酸脱氢酶(FAD2)假基因的克隆和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肖钢 张振乾 +2 位作者 邬贤梦 谭太龙 官春云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35-441,共7页
以甘蓝型油菜湘油15为材料,采用PCR方法克隆并分析了56个FAD2基因克隆和47个FAD2基因cDNA克隆,从中发现6个新的FAD2拷贝。它们与公布的甘蓝型油菜FAD2基因(AY577313)具有87.0%以上的同源性,没有内含子,在开放阅读框中存在1~12个终止密... 以甘蓝型油菜湘油15为材料,采用PCR方法克隆并分析了56个FAD2基因克隆和47个FAD2基因cDNA克隆,从中发现6个新的FAD2拷贝。它们与公布的甘蓝型油菜FAD2基因(AY577313)具有87.0%以上的同源性,没有内含子,在开放阅读框中存在1~12个终止密码子,其中有2个拷贝具有转录功能。将这6个FAD2拷贝在酿酒酵母中进行体内表达实验,通过气相色谱检测脂肪酸组成证明其不具备油酸脱氢酶功能,与对照相比,也没有改变酵母体内脂肪酸组成。由此推测这6个FAD2拷贝为假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油酸脱氢酶 FAD2 基因表达 酿酒酵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用量对迟直播早熟油菜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26
6
作者 刘宝林 邹小云 +1 位作者 宋来强 官春云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52-861,共10页
为了探讨江西省双季稻区冬闲稻田早熟油菜高效生产及合理高效的氮肥调控模式,以早熟杂交油菜丰油730和早熟常规油菜1358为试验材料,于2012^(-2)013年在江西省油菜主产县(市)设置10个田间试验和7个施氮处理(N0、N90、N120、N150、N180、N... 为了探讨江西省双季稻区冬闲稻田早熟油菜高效生产及合理高效的氮肥调控模式,以早熟杂交油菜丰油730和早熟常规油菜1358为试验材料,于2012^(-2)013年在江西省油菜主产县(市)设置10个田间试验和7个施氮处理(N0、N90、N120、N150、N180、N210和N240,数字表示纯氮用量,单位为kg·hm^(-2))。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对江西双季稻区冬闲稻田早熟油菜干物质积累、产量构成因素、产(油)量、效益及氮素吸收和利用等影响。结果表明:早熟油菜单产比较低,早熟杂交品种丰油730单产比早熟常规品系1358高,合理氮肥施用(N180)条件下各试验点平均增产显著,产量分别达1 700kg·hm^(-2)和1 500kg·hm^(-2)左右;与对照(不施氮)相比,施氮显著提高了油菜产(油)量、干物质累积量和效益,两个早熟品种平均产(油)量增幅均在75%以上,效益增幅达80%以上;但当施氮量高于180kg·hm^(-2)(即N210和N240),氮肥的增产效应不显著,产油量和经济效益则明显降低。采用线性加平台回归模型对产量和施氮量关系进行拟合,结果发现,丰油730和1358各试验点肥效模型的拟合均达到显著水平。在各个试验点的推荐用氮量上,丰油730为157~224kg·hm^(-2),1358为159~199kg·hm^(-2)。两个早熟品种施氮150kg·hm^(-2)处理和180kg·hm^(-2)处理间氮肥农学利用率(ANUE)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与其他处理间氮肥农学利用率(ANUE)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因此,利用双季稻区冬闲稻田种植早熟油菜来扩大种植面积可迅速增加油菜籽总产,江西双季稻区冬闲稻田早熟迟直播油菜施纯氮150~180kg·hm^(-2)能较好地协调油菜高效生产与氮肥合理利用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熟油菜 氮肥用量 产量 效益 氮肥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释氮肥用量对早熟油菜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5
7
作者 刘宝林 邹小云 +1 位作者 宋来强 官春云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58-565,共8页
为给控释氮肥在双季稻区早熟油菜生产上大面积应用提供依据,研究控释氮肥用量对早熟油菜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以早熟常规油菜"1358"为材料,于2012-2013年在江西省油菜主产县(市)设置6个田间试验,调查控释氮肥用量对早熟... 为给控释氮肥在双季稻区早熟油菜生产上大面积应用提供依据,研究控释氮肥用量对早熟油菜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以早熟常规油菜"1358"为材料,于2012-2013年在江西省油菜主产县(市)设置6个田间试验,调查控释氮肥用量对早熟油菜产量、产油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控释氮肥施肥效应与普通氮肥施肥效应均有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产的趋势。等量控释氮肥一次性基施比普通尿素分次施用增产,甚至适量降低控释氮肥用量也能达到普通氮肥合理施用量的产量水平,同时提高了氮肥利用率。在180kg/hm^2施氮水平下,控释氮肥一次性基施较普通尿素分次施用(底施60%,苗期施20%和抽薹期施20%)显著增产,油菜籽粒增产7.64%,产油量提高8.30%,氮肥利用率增加2.27个百分点。江西省双季稻区早熟油菜最适控释氮肥施用量为150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熟油菜 控释氮肥 产量 氮肥利用率 氮素吸收和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用量对稻田迟直播油菜产量、效益及氮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刘宝林 邹小云 +2 位作者 宋来强 陈忠平 官春云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17-422,共6页
以"赣油杂5号"为试验材料,通过大田试验研究氮肥用量对江西双季稻区迟直播油菜产量、效益、花后干物质转移及氮肥吸收和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不施氮)相比,施氮显著提高了油菜产量和效益,增产幅度在49.65%~66.75%,效益增幅... 以"赣油杂5号"为试验材料,通过大田试验研究氮肥用量对江西双季稻区迟直播油菜产量、效益、花后干物质转移及氮肥吸收和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不施氮)相比,施氮显著提高了油菜产量和效益,增产幅度在49.65%~66.75%,效益增幅达50%以上,但当施氮量高于180 kg/hm2,增施氮肥的增产效应不显著,经济效益、干物质转移效率和转移干物质对籽粒的贡献率则明显降低;N150处理与N90和N120处理间氮肥农学利用率(ANUE)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N150与N180、N210和N240处理间氮肥农学利用率(ANUE)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且显著高于N180、N210和N240处理。因此,为达到同步实现油菜高产和氮肥高效利用,较好地协调油菜高效生产与氮肥合理利用的统一,江西双季稻区迟直播油菜生产适宜施氮量为150~18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氮肥用量 产量 效益 氮肥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种质氮素营养效率的鉴定及评价指标筛选 被引量:6
9
作者 邹小云 刘宝林 +2 位作者 李俊 宋来强 官春云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47-257,共11页
为建立甘蓝型油菜种质氮素营养效率的鉴定及评价方法,筛选合理的次级评价指标和氮素营养高效基因型,在田间小区试验条件下设置低氮(45kg/hm^2)、中氮(180kg/hm^2)和高氮(270kg/hm^2)3个施氮水平,测定了416份不同生态类型甘蓝型油菜种质... 为建立甘蓝型油菜种质氮素营养效率的鉴定及评价方法,筛选合理的次级评价指标和氮素营养高效基因型,在田间小区试验条件下设置低氮(45kg/hm^2)、中氮(180kg/hm^2)和高氮(270kg/hm^2)3个施氮水平,测定了416份不同生态类型甘蓝型油菜种质植株性状及氮素吸收效率(NAE)、氮素利用效率(NUE)和氮收获指数(NHI)。各性状在不同氮素水平下对氮的敏感性不同,低氮下第一次有效分枝数的变异程度最大,单株籽粒重次之;中氮和高氮处理水平下单株籽粒重的变异程度均表现为最大,低氮胁迫加大了种质间的差异。油菜种质氮素营养效率基因型间差异明显,表现中效类型的种质最多,高效和低效的较少。油菜种质间成熟期NAE的鉴定与评价应选择在低氮处理下,以单株籽粒重、单株地上干重和株高为间接指标进行选择效果明显;油菜种质间成熟期NUE的鉴定与评价应选择在高氮处理下,以单株地上干重、第一次有效分枝数、单株籽粒重和每角粒数为间接指标进行选择效果明显;油菜种质间成熟期NHI的鉴定与评价应选择在低氮处理下,以单株籽粒重、单株地上干重和茎基粗为间接指标进行选择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种质 氮素营养效率 单株籽粒重 单株地上干重 茎基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种质苗期氮素营养效率的鉴定与评价 被引量:7
10
作者 邹小云 刘宝林 +1 位作者 宋来强 官春云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9-77,共9页
为建立快速简便高效的油菜氮素营养效率的鉴定与评价方法,温室盆栽条件下设置土壤低氮(0.05g/kg)、中氮(0.2g/kg)和高氮(0.3g/kg)3个水平,测定了75份不同生态类型甘蓝型油菜种质的苗期形态性状及氮素吸收效率(NAE)和氮素利用效率(NUE)... 为建立快速简便高效的油菜氮素营养效率的鉴定与评价方法,温室盆栽条件下设置土壤低氮(0.05g/kg)、中氮(0.2g/kg)和高氮(0.3g/kg)3个水平,测定了75份不同生态类型甘蓝型油菜种质的苗期形态性状及氮素吸收效率(NAE)和氮素利用效率(NUE)。结果表明:苗期各性状在不同氮素水平下对氮的敏感性不同,3个不同氮处理水平下单株根表面积的变异程度均表现为最大,低氮胁迫加大了种质间的差异。油菜种质氮素营养效率间存在明显的基因型差异,表现为高效和低效的较少,表现中效类型的种质最多;NAE和NUE间的相关性未达显著水平。以NAE作为氮素营养效率指标来鉴定与评价种质间苗期氮素营养效率差异应选择在低氮处理下,以单株地上干重和根冠比为间接指标进行选择效果明显。以NUE作为氮素营养效率指标来鉴定与评价种质间苗期氮素营养效率差异应选择在高氮处理下,以单株地上干重为间接指标进行选择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种质 氮素营养效率 氮素吸收效率 氮素利用效率 鉴定与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熟油菜不同生育时期对肥料氮的吸收和分配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宝林 邹小云 +1 位作者 宋来强 官春云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23-329,共7页
为探讨早熟油菜对肥料氮的吸收和分配差异,以期为双季稻区早熟油菜合理施肥提供依据。以早熟常规油菜"1358"为试验材料,应用15N示踪方法,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早熟油菜不同生育时期对肥料氮的吸收和分配规律。结果表明:早熟油菜... 为探讨早熟油菜对肥料氮的吸收和分配差异,以期为双季稻区早熟油菜合理施肥提供依据。以早熟常规油菜"1358"为试验材料,应用15N示踪方法,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早熟油菜不同生育时期对肥料氮的吸收和分配规律。结果表明:早熟油菜不同生育期植株氮素总积累量整体偏低,施用基肥、苗肥和薹肥后影响器官的N素分配,其N素代谢及分配中心在不同时期相一致。在油菜的整个生育期中,叶片的氮素累积量高于茎秆和根,植株各器官中N素总量随着生育进程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生殖器官的N素积累量则呈逐增趋势,初花期的氮素累积量最高,3个处理初花期的氮素累积量分别为1.34,0.82,1.35 mg/株;基肥和薹期追施对早熟油菜后期生长和籽粒灌浆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熟油菜 15N示踪技术 氮素积累 氮素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追施时期对油菜产量、效益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宝林 邹小云 +1 位作者 宋来强 官春云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7年第11期29-32,共4页
为推荐双季稻区油菜合理施肥时期,以中熟偏早油菜品种"赣油杂5号"为试验材料,于2010~2011年通过大田试验研究氮肥不同追施时期对油菜产量、效益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追施时期条件下,N_(150)处理下仅追施1次氮... 为推荐双季稻区油菜合理施肥时期,以中熟偏早油菜品种"赣油杂5号"为试验材料,于2010~2011年通过大田试验研究氮肥不同追施时期对油菜产量、效益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追施时期条件下,N_(150)处理下仅追施1次氮肥的平均株高要高于N_(180)处理下仅追施1次氮肥的平均株高,而N_(150)处理下追施2次氮肥的平均株高要低于N180处理下追施2次氮肥的平均株高;多次追施比一次性全部追施油菜籽粒含油量高。N_(150)水平下各处理籽粒产量之间的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在N_(180)水平下,腊肥+薹肥追施时期处理与其他增施腊肥处理籽粒产量之间的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外,与其他处理均达显著水平,腊肥+薹肥处理油菜籽粒产量最高,效益最好;苗肥+薹肥追施时期处理的氮肥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氮素吸收效率都最高。此外,双季稻区油菜生产第一次氮肥追施可适当延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追施时期 产量 效益 氮素吸收和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早熟品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7
13
作者 靳芙蓉 刘睿洋 +1 位作者 皇甫海燕 官春云 《作物研究》 2012年第3期219-223,共5页
为筛选适合湖南双季稻区冬季种植的双低早熟油菜品种,2010~2011年在长沙引进12个油菜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青杂3号和青杂7号生育期最短,为195 d,比对照(杂1613)早4 d,但产量较低,而G-11产量最高,达3 122.55 kg/hm2,比对照增产18... 为筛选适合湖南双季稻区冬季种植的双低早熟油菜品种,2010~2011年在长沙引进12个油菜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青杂3号和青杂7号生育期最短,为195 d,比对照(杂1613)早4 d,但产量较低,而G-11产量最高,达3 122.55 kg/hm2,比对照增产18.76%,生育期比对照短2 d。通过对12个参试品种的综合考察,2010-14、早0902、G-7和G-11产量优势明显,早熟性强,适宜在湖南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早熟 品种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