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稻田不同轮作系统作物产量、效益和氮素吸收及前后作土壤养分动态比较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刘宝林 邹小云 +1 位作者 宋来强 官春云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7年第12期1-7,31,共8页
于2012~2013年在江西省油菜主产县(市)开展田间试验,比较研究了稻田不同轮作系统对作物产量、经济效益、养分吸收利用以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冬季休闲后种植水稻相比,冬季种植油菜后早、中、晚稻的平均单株有效穗数分别提... 于2012~2013年在江西省油菜主产县(市)开展田间试验,比较研究了稻田不同轮作系统对作物产量、经济效益、养分吸收利用以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冬季休闲后种植水稻相比,冬季种植油菜后早、中、晚稻的平均单株有效穗数分别提高了7.54%、2.63%和0.47%,平均单株实粒数分别提高了12.73%、5.82%和0.03%,平均产量分别提高了10.03%、8.75%和4.59%;在6种轮作系统中,以油菜-早稻-晚稻轮作系统的经济效益最高;冬季种植油菜可以提高早稻和中稻的氮、磷、钾素的总积累量和吸收利用率;冬季种植油菜还可以提高稻田土壤的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降低稻田土壤的pH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作系统 油菜 水稻 产量 氮素吸收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航天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官梅 《作物研究》 2009年第5期298-299,305,共3页
从作物航天育种的意义、我国作物航天育种的研究历程、作物航天育种的主要成就、航天育种在油菜改良中的应用等方面,对航天育种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并对加速作物航天育种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作物 航天育种 油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芸薹属重要作物的比较基因组研究进展
3
作者 罗宝 谭永俊 唐志东 《作物研究》 2012年第4期399-403,共5页
从比较基因组学的概念和内容、芸薹属重要作物的比较遗传作图、比较QTL定位等方面阐述了各物种间基因组的共线性关系、染色体内和染色体间的同源性、重要性状基因在QTL区域的映射,对芸薹属作物分子育种改良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芸薹属 比较基因组学 共线性 同源性 QT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机械化收获的田间油菜植株特性研究 被引量:50
4
作者 罗海峰 汤楚宙 +3 位作者 官春云 吴明亮 谢方平 周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61-66,共6页
油菜机械化收获过程出现的高损失率制约了油菜生产的发展,单纯从农机方面进行研究难以解决。该文从农机农艺相结合出发,对田间油菜植株特性进行测试研究。测试大田植株整体表现特性及不同密度下植株茎秆物理特性的田间表现,并在不同成... 油菜机械化收获过程出现的高损失率制约了油菜生产的发展,单纯从农机方面进行研究难以解决。该文从农机农艺相结合出发,对田间油菜植株特性进行测试研究。测试大田植株整体表现特性及不同密度下植株茎秆物理特性的田间表现,并在不同成熟度和催熟剂喷施情形下对油菜角果拉断力进行测试,获得了田间植株特性基础数据。结果表明适宜的种植密度有利于机械化收获作业,催熟剂的喷施对机收作业性能影响不大。研究获得了直播油菜的田间植株表现特征,同时为油菜机收配套农艺要求提供理论研究基础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化 收获 研究 油菜 植株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BF-6型稻茬田油菜免耕联合播种机的研究 被引量:37
5
作者 吴明亮 官春云 +3 位作者 汤楚宙 谢方平 杨文敏 赵进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3-106,共4页
为了充分、合理利用南方土地资源,实现耕地可持续发展,加快种植业向农业机械化、产业化方向发展,设计了一种油菜免耕联合播种机。该播种机不需要开播种沟,种子直接播在板田上,整个作业过程除了开沟筑垅划切土壤外,其它均为板田。介绍了... 为了充分、合理利用南方土地资源,实现耕地可持续发展,加快种植业向农业机械化、产业化方向发展,设计了一种油菜免耕联合播种机。该播种机不需要开播种沟,种子直接播在板田上,整个作业过程除了开沟筑垅划切土壤外,其它均为板田。介绍了该播种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并对播种机的播种性能进行了台架试验和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联合作业机能一次完成在稻茬田中的播种、施肥、开排水沟和对种子覆土作业,播种量和排肥量可根据实际需要分别在1.5~7.5kg/hm2和225~450kg/hm2之间可调,播种幅宽在1000~2000mm可调,排水沟沟深120mm,沟宽240mm,各工作过程的协调性符合农艺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茬田 免耕 油菜 播种 施肥 覆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癌农杆菌介导TA29-Barnase基因转化甘蓝型油菜的研究 被引量:41
6
作者 何业华 熊兴华 +8 位作者 官春云 李栒 林良斌 陈社员 刘忠松 李文彬 钟军 刘春林 周小云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15-620,共6页
经比较影响农杆菌介导Barnase嵌合基因转化甘蓝型油菜的各种因素后 ,建立了高效稳定的转基因实验体系。按该体系 ,甘蓝型油菜“湘油 15”子叶柄预培养 2 0h ,OD60 0 为 0 5农杆菌菌液感染后共培养 3d ,在MS +2mg·L-1AgNO3 +4 5mg&... 经比较影响农杆菌介导Barnase嵌合基因转化甘蓝型油菜的各种因素后 ,建立了高效稳定的转基因实验体系。按该体系 ,甘蓝型油菜“湘油 15”子叶柄预培养 2 0h ,OD60 0 为 0 5农杆菌菌液感染后共培养 3d ,在MS +2mg·L-1AgNO3 +4 5mg·L-1BA +10mg·L-1Km +30 0mg·L-1Carb培养基上进行选择 ,转化率为 8 8% ,PCR检测和Southern杂交检测证明外源基因已整合了甘蓝型油菜基因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癌农杆菌介导 TA29-Barnase基因 基因转化 甘蓝型油菜 雄性不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低油菜湘油15(B.napus)对菌核病抗性的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官春云 李方球 +3 位作者 李栒 陈社员 王国槐 刘忠松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15-718,T003,共5页
经苗期菌丝块接种鉴定和花期带菌牙签鉴定表明 ,双低油菜湘油 15对菌核病有高抗性。当病原危害后 ,湘油15体内酚类物质含量和几丁质酶活性迅速升高 ,且维持时间长 ,湘油 15与感病品种 98C4 0和中抗品种中油 82 1杂交后代抗性表现为双亲... 经苗期菌丝块接种鉴定和花期带菌牙签鉴定表明 ,双低油菜湘油 15对菌核病有高抗性。当病原危害后 ,湘油15体内酚类物质含量和几丁质酶活性迅速升高 ,且维持时间长 ,湘油 15与感病品种 98C4 0和中抗品种中油 82 1杂交后代抗性表现为双亲平均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低油菜 “湘油15” B.napus 菌核 病抗性 苗期 菌丝块 接种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茬田油菜免耕播种机开沟部件的研究 被引量:25
8
作者 罗海峰 官春云 +3 位作者 汤楚宙 陈社员 谢方平 吴明亮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53-157,共5页
稻茬田开沟是南方冬闲田大面积推广油菜种植的重要一环,该文采用旋耕弯刀S245作为开沟的主要部件,设计了稻茬田油菜免耕播种机开沟部件结构,并对以顺铣方式工作的开沟切削抛土过程进行运动学分析,建立了旋耕弯刀横向抛土的数学模型,并用... 稻茬田开沟是南方冬闲田大面积推广油菜种植的重要一环,该文采用旋耕弯刀S245作为开沟的主要部件,设计了稻茬田油菜免耕播种机开沟部件结构,并对以顺铣方式工作的开沟切削抛土过程进行运动学分析,建立了旋耕弯刀横向抛土的数学模型,并用matlab7.0数学软件对其进行数字求解。田间试验表明,开沟部件田间开沟抛土宽度可达1.0~1.5 m,土壤破碎率达90%,开沟作业性能良好,工作可靠,能满足现有油菜等其他经济作物种植的农艺要求,解决了目前免耕开沟难的问题,同时数字求解的结果与试验结果相吻合,为旋耕开沟部件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 开沟 抛土 数学模型 油菜播种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BYF-6型油菜免耕直播联合播种机田间试验研究 被引量:29
9
作者 吴明亮 官春云 +6 位作者 汤楚宙 陈社员 罗海峰 王国槐 谢方平 李木旬 杨文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72-175,共4页
对2BYF-6型油菜免耕直播联合播种机在洞庭湖区的安乡县、沅江市、鼎城区、澧县等进行了田间播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2BYF-6型油菜免耕直播联合播种机的适宜土壤含水率为20%~40%,能够保证单位面积的基本苗数。与人工直播相比,节省成... 对2BYF-6型油菜免耕直播联合播种机在洞庭湖区的安乡县、沅江市、鼎城区、澧县等进行了田间播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2BYF-6型油菜免耕直播联合播种机的适宜土壤含水率为20%~40%,能够保证单位面积的基本苗数。与人工直播相比,节省成本32.0%,同育苗移栽相比,节省成本60.3%。试验结果显示采用2BYF-6型油菜免耕直播联合播种机在洞庭湖区的机播油菜试验是成功的。机具性能可靠,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通过生产实践,总结了机械技术与农艺科学结合的经验,为大面积推广油菜机械化播种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免耕直播 播种机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高产油菜的产量构成特点及主要栽培措施 被引量:12
10
作者 官春云 谭太龙 +2 位作者 王国槐 王峰 官梅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51-355,共5页
对2008--2009年参加湖南省油菜高产创建活动的高产田块产量及其形成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平均产量为3084kg/hm^2的油菜田块角果数为6.522×10^7个/hm^2,每果粒数为20.5粒,千粒重4.077g;冬前苗单株绿叶数约10片,单株总... 对2008--2009年参加湖南省油菜高产创建活动的高产田块产量及其形成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平均产量为3084kg/hm^2的油菜田块角果数为6.522×10^7个/hm^2,每果粒数为20.5粒,千粒重4.077g;冬前苗单株绿叶数约10片,单株总叶数16片,最大叶长近45cm,叶宽18cm,干物质产量为4841.85kg/hm^2;盛花期株高为136cm,主茎总节数31.8节,主茎绿叶数17片,第一片无柄叶长28。8cm,宽13cm,10cm以上分枝数10.6个,干物质产量为11225.1kg/hm^2;成熟期株高为180cm,分枝数11个,干物质产量(去角果)为9118.65kg/hm^2。高产田块主要栽培措施为:9月7—15日播种,培育壮苗,10月10-25日移栽;土壤肥力中等,精细整地;施用45%高效复合肥450~750kg/hm^2,另加15kg/hm^2硼肥作底肥,苗期适当追施尿素;或施优质农家肥1.5×10^4kg/hm0,25%复合肥375kg/hm^2,加15kg/hm^2硼肥作底肥,苗期适当追施尿素150×225kg/hm^2;种植密度1.2×10^5株/hm^2,及时灌排水和防治病虫草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产量 栽培措施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油菜早熟品种生长发育特性研究 被引量:30
11
作者 官春云 靳芙蓉 +2 位作者 董国云 官梅 谭太龙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4-12,共9页
研究选用19个冬油菜早熟品种和1个春油菜品种进行小区分期播种试验,探索南方冬油菜早熟品种的生长发育特性。结果表明,综合考虑播种期与单位面积产量,冬油菜早熟品种全生育期应控制在180 d左右;应选择春性、对光温反应较迟钝的早熟品种... 研究选用19个冬油菜早熟品种和1个春油菜品种进行小区分期播种试验,探索南方冬油菜早熟品种的生长发育特性。结果表明,综合考虑播种期与单位面积产量,冬油菜早熟品种全生育期应控制在180 d左右;应选择春性、对光温反应较迟钝的早熟品种;播种期应安排在10月中下旬,这样既可防止早花,又可确保油菜在次年4月中下旬成熟;早熟品种的生育特性优于半冬性中熟品种,一般苗期约40 d,蕾苔期约70 d,开花期约40 d,成熟期约30 d;出苗-终花天数与出苗-成熟天数呈正相关(r≥0.90)。青海春油菜品种属春性、弱感光类型,可作冬油菜早熟品种应用,尤以苗期较长、蕾苔期与开花期较集中的品种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油菜 早熟品种 生长发育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化学催熟研究初报 被引量:27
12
作者 官春云 谭太龙 +4 位作者 陈社员 王国槐 李晓峰 董湘玲 唐娜 《作物研究》 2008年第3期154-156,159,共4页
为促进油菜成熟期体内物质向种子转运,促进植株脱水,实现南方冬油菜一次收获脱粒的目的,选用4种药物(40%乙烯利、10%草甘膦、40%草胺膦、20%百草枯),采用4个喷药时期(04-24,04-27,04-30,05-03)进行催熟研究。结果表明:乙烯利在促进脱水... 为促进油菜成熟期体内物质向种子转运,促进植株脱水,实现南方冬油菜一次收获脱粒的目的,选用4种药物(40%乙烯利、10%草甘膦、40%草胺膦、20%百草枯),采用4个喷药时期(04-24,04-27,04-30,05-03)进行催熟研究。结果表明:乙烯利在促进脱水和催熟方面有一定作用,以在成熟前期喷药效果较好;草甘膦对油菜催熟效果相对较差;草胺膦有一定催熟效果,以成熟前中期喷药效果较好,但值得进一步研究;百草枯抑制油菜生长、促使油菜落黄和脱水的效果最好,喷药后第2天植株即全部变黄,在收获前几天喷施对产量影响小,能达到一次收获脱粒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化学催熟 乙烯利 草甘膦 草胺膦 百草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间作对油菜积累镉与铅的影响 被引量:17
13
作者 向言词 官春云 +1 位作者 黄璜 彭秀花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0-55,共6页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与黑麦草(Lolium perenne)及紫云英(Astragalus siniucus)间作对芥菜型油菜(Bras-sica juncea)和甘蓝型油菜(B.napus)积累镉与铅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种和混种紫云英显著增加土壤氮,单种和混种油菜及黑麦草显著降低...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与黑麦草(Lolium perenne)及紫云英(Astragalus siniucus)间作对芥菜型油菜(Bras-sica juncea)和甘蓝型油菜(B.napus)积累镉与铅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种和混种紫云英显著增加土壤氮,单种和混种油菜及黑麦草显著降低土壤氮。栽培植物增加土壤的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单种紫云英显著降低土壤pH值。间作时,两种油菜的生物量显著增加,其SOD活性显著降低,黑麦草和紫云英的SOD活性显著增加,两种油菜的镉和铅含量显著降低,黑麦草和紫云英的根部的镉和铅含量显著增加,两种油菜地上部和根部的镉与铅的生物富集系数显著下降,黑麦草和紫云英的根部的镉和铅的生物富集系数显著增加。因此,与黑麦草及紫云英间作可减少油菜积累镉与铅,降低重金属对人类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间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甘蓝型油菜油酸合成中差异表达基因 被引量:8
14
作者 官梅 李栒 官春云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68-978,共11页
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甘蓝型油菜高油酸(71.71%)和低油酸(55.6%)材料进行分析,探索油酸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检测到差异表达基因562个,其中上调表达基因194个,下调表达基因368个。以基因芯片中油菜上调基因NM_100489和下调基因NM_130183... 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甘蓝型油菜高油酸(71.71%)和低油酸(55.6%)材料进行分析,探索油酸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检测到差异表达基因562个,其中上调表达基因194个,下调表达基因368个。以基因芯片中油菜上调基因NM_100489和下调基因NM_130183为材料,用实时荧光定量方法验证基因芯片的结果,二者完全相符。根据基因芯片的实验结果,采用Go注释系统和数据库查询对562个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注释表明,主要为各种酶类、结合功能、转录调控、代谢等,还有的功能未知或与糖代谢及脂肪酸合成相关,其中丙酮酸激酶、果糖二磷酸、酰基传递/酰基ACP硫脂酶、作用于酯键的水解酶、Δ9硬脂酰-乙酰载体蛋白去饱和酶(ADS1)、Δ9酰基-油脂减饱和酶2(ADS2)、ω-3脂肪酸减饱和酶(fad3)等被鉴定为差异表达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芯片 油菜 油酸 差异表达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芸芥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钟军 戴林健 +4 位作者 李栒 官春云湖南农业大学基因工程省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128湖南农业大学油料作物研究所湖南长沙410128 熊兴华 刘春林 周小云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共5页
用100个随机引物对18份芸芥材料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结果有10个随机引物得到了稳定一致的RAPD谱带,每个引物扩增出2~17条谱带,共扩增出91条谱带。采用UPGMA法对扩增出的谱带进行遗传聚类分析,在遗传距离(D)=0.1333处,将18个芸芥材料分... 用100个随机引物对18份芸芥材料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结果有10个随机引物得到了稳定一致的RAPD谱带,每个引物扩增出2~17条谱带,共扩增出91条谱带。采用UPGMA法对扩增出的谱带进行遗传聚类分析,在遗传距离(D)=0.1333处,将18个芸芥材料分为2类8组,揭示了芸芥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芸芥 RAPD DNA指纹图谱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油菜测产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官春云 谭太龙 +1 位作者 王国槐 何激光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7-190,共4页
为了研究简单、快速、准确的油菜测产方法,本文比较了4种油菜测产法:常规法、取样法、单位面积角果数法和催熟收获法。结果表明,常规测产法是通过少数样本资料换算而来,所得理论产量结果普遍高于实际产量,且平均差异最大;取样测产法操... 为了研究简单、快速、准确的油菜测产方法,本文比较了4种油菜测产法:常规法、取样法、单位面积角果数法和催熟收获法。结果表明,常规测产法是通过少数样本资料换算而来,所得理论产量结果普遍高于实际产量,且平均差异最大;取样测产法操作简便,与实际产量差异最小;单位面积角果数测产法与实际产量差异较小,操作简便,但是需要通过取样获得不同品种的单位面积角果数与实际产量回归方程;催熟收获测产法准确度高,前提是准确测定菜籽含水量和含杂率,这种方法适合南方冬油菜大面积催熟后机械收获测产,也适合于过熟机械收获测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测产 方法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除草剂油菜研究及其进展 被引量:18
17
作者 刘忠松 官春云 陈社员 《作物研究》 2003年第2期70-72,共3页
分析了抗除草剂油菜研究的意义,对油菜除草剂抗性的3个来源、抗除草剂油菜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评述,指出了其生产应用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抗除草剂油菜 抗性 生产应用 生长发育 产量 品质 品种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免耕直播联合播种机抛土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任述光 吴明亮 +1 位作者 官春云 刘兴国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43-548,共6页
建立了油菜免耕直播联合播种机开沟器旋耕刀片运动学模型,研究了土粒在开沟刀片上运动的动力学特性,采用Matlab软件对旋耕开沟机优化仿真试验和田间抛土试验进行验证,弯折半径为0.21~0.23 m、刀盘转速为245 r/min、土粒质点在0.04 s离... 建立了油菜免耕直播联合播种机开沟器旋耕刀片运动学模型,研究了土粒在开沟刀片上运动的动力学特性,采用Matlab软件对旋耕开沟机优化仿真试验和田间抛土试验进行验证,弯折半径为0.21~0.23 m、刀盘转速为245 r/min、土粒质点在0.04 s离开正切面时的相对速度为4.5~6 m/s,这一范围内具有最佳的抛土性能,最大抛土距离为0.968~1.024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免耕直播机 开沟刀片 土粒质点 运动学分析 动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油酸油菜品系农艺性状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官梅 李栒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5-28,共4页
对油菜(B.napus)种子油酸含量与种子产量之间关系进行了研究。采用3个高油酸品系(油酸含量分别为77.5%,76.9%和78.9%)与3个普通油酸品系(油酸含量分别为63.5%,61.6%和62.9%),在田间试验条件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高油酸品系植株生长... 对油菜(B.napus)种子油酸含量与种子产量之间关系进行了研究。采用3个高油酸品系(油酸含量分别为77.5%,76.9%和78.9%)与3个普通油酸品系(油酸含量分别为63.5%,61.6%和62.9%),在田间试验条件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高油酸品系植株生长势、农艺性状、种子产量、菌核病危害程度等与普通油酸品系差异很小,仅高油酸品系单株角果数稍少,病毒病危害程度稍高,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高油酸油菜品系叶片中的油酸含量比普通油菜高,且油酸减饱和率(ODR)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油酸含量 农艺性状 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黄籽形成的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忠松 官春云 +2 位作者 严明理 刘显军 陆赢 《作物研究》 2015年第6期694-700,共7页
利用自然突变的遗传稳定黄籽材料,并且培育遗传背景相同的近等基因系,将种子的种皮和胚分离,从种皮颜色的决定物质研究入手,运用组织化学、遗传学、群体基因组学的方法,对油菜黄籽形成的分子机制和起源驯化进行了深入、系统研究,发现原... 利用自然突变的遗传稳定黄籽材料,并且培育遗传背景相同的近等基因系,将种子的种皮和胚分离,从种皮颜色的决定物质研究入手,运用组织化学、遗传学、群体基因组学的方法,对油菜黄籽形成的分子机制和起源驯化进行了深入、系统研究,发现原花色素在油菜种皮中积累决定种皮颜色,油菜黄籽源于调控原花色素合成的转录因子基因TT8突变,致使DFR等基因不能被激活转录,从而不能催化原花色素生物合成底物的形成,原花色素合成需要的乙酰辅酶A被用于油的合成,减少种皮厚度,提高种子含油量。芥菜型油菜黄籽是在芥菜型油菜成种后在中国人工选择驯化的产物。创建了基于苗期黄籽基因型选择+种子发育早期香草醛染色观察的甘蓝型油菜黄籽高油分芥甘种间杂交育种体系,并成功用于育种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黄籽 种皮颜色 基因克隆 驯化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