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温胁迫对水稻花粉粒性状及花药显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68
1
作者 张桂莲 陈立云 +5 位作者 张顺堂 刘国华 唐文邦 李梅华 雷东阳 陈信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89-1097,共9页
对两个耐热性不同的水稻品系进行高温处理(8:00-17:00,37℃,17:00-8:00,30℃),测定了高温胁迫对水稻花粉粒性状及花药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导致花药开裂、花粉活力、花粉萌发率和柱头上花粉粒数的显著下降,花粉粒直... 对两个耐热性不同的水稻品系进行高温处理(8:00-17:00,37℃,17:00-8:00,30℃),测定了高温胁迫对水稻花粉粒性状及花药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导致花药开裂、花粉活力、花粉萌发率和柱头上花粉粒数的显著下降,花粉粒直径增大。高温下耐热品系996的花药开裂、花粉活力、花粉萌发率和柱头上花粉粒数明显高于热敏感品系4628,这表明耐热品系996在高温胁迫条件下能保持较好地花粉散落特性和花粉萌发特性,是其耐热性的生理基础;高温下耐热品系996的花药壁的表皮细胞排列较整齐,细胞间隙小;药隔维管束较大,维管束鞘细胞排列整齐,簿壁细胞多且排列整齐,木质部和韧皮部清楚可见;而热敏感品系4628花药壁的表皮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疏松,细胞间隙大,药隔维管组织受到很大程度破坏,维管束鞘细胞形状异常,排列紊乱,木质部和韧皮部界限不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胁迫 水稻 花粉粒性状 花药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破水稻种子休眠方法初探 被引量:12
2
作者 雷东阳 何强 +1 位作者 邓化冰 陈立云 《湖南农业科学》 2004年第5期16-17,共2页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C815S的一个原始株系3MS132,具有一定的休眠特性。试验表明,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强氯精和赤霉素处理对处于休眠期的3MS132种子,都可不同程度地解除其休眠。还发现用强氯精浸种是解除3MS132种子休眠的最经济有效的方法...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C815S的一个原始株系3MS132,具有一定的休眠特性。试验表明,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强氯精和赤霉素处理对处于休眠期的3MS132种子,都可不同程度地解除其休眠。还发现用强氯精浸种是解除3MS132种子休眠的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尤以1∶125处理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3MS132原始株系 种子休眠 强氯精 两用核不育系 种子处理 浸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杂交稻强化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敖和军 邹应斌 唐启源 《耕作与栽培》 2003年第2期12-13,共2页
通过水稻强化栽培管理技术体系 ,与常规栽培比较试验得出 :两优培九的强化栽培比传统栽培增产 4 87% ,有效穗增加 5 2 % ;对照品种汕优 63采用强化栽培技术则比传统栽培减产 8 8% ,表明强化栽培适于超级杂交稻 。
关键词 超级杂交稻 栽培技术 强化栽培 管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高产两系杂交晚稻组合Y两优599高产制种技术 被引量:2
4
作者 颜庆夫 曹克勤 +3 位作者 陈勇 张善华 段朝华 刘建丰 《湖南农业科学》 2009年第2期25-26,共2页
Y两优599是湖南农业大学水稻所利用两用核不育系Y58S,与湖南农业大学选育的599配组而成的两系杂交迟熟晚稻新组合。该组合产量高,适应性广。介绍了亲本的特征特性,指出了Y两优599制种高产的关键技术和应注意的问题,以期为该组合的推广... Y两优599是湖南农业大学水稻所利用两用核不育系Y58S,与湖南农业大学选育的599配组而成的两系杂交迟熟晚稻新组合。该组合产量高,适应性广。介绍了亲本的特征特性,指出了Y两优599制种高产的关键技术和应注意的问题,以期为该组合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系杂交晚稻 Y两优599 制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西旱稻中稻栽培生态适应性研究
5
作者 彭杰 丁彦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X期30-34,共5页
播种期的安排是水稻生产十分重要的措施.通过对引进的2个巴西旱稻品种(Iapar-9和Tangara)不同播种期的生态适应性研究,探讨了巴西旱稻的最佳播种期.结果表明:Iapar-9和Tangara在长沙地区的适宜播种期为5月10日左右,此时期播种产量最高;... 播种期的安排是水稻生产十分重要的措施.通过对引进的2个巴西旱稻品种(Iapar-9和Tangara)不同播种期的生态适应性研究,探讨了巴西旱稻的最佳播种期.结果表明:Iapar-9和Tangara在长沙地区的适宜播种期为5月10日左右,此时期播种产量最高;2个巴西旱稻品种不同播种期处理LAI和功能叶叶绿素含量变化总的趋势是齐穗期最大,随后逐渐减小;不同播种期处理齐穗期前根系活力差异不显著,齐穗期后根系活力随播种期的延迟而降低,且差异显著;每穗实粒数和结实率低是限制产量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旱稻 生育期 产量 最佳播种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