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IS与AHP的湖南省粮食安全风险评估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粟宇桢 张昊 +2 位作者 李云起 李炎 许彬彬 《农村科学实验》 2024年第8期184-186,共3页
该文从粮食生产适宜性与粮食生产稳定性两个方面构建湖南省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选取气候条件、地形因素、基础设施条件、农业生产规模4个方面共计9个影响因子作为评价指标,基于层次分析法与德尔菲法提出了湖南省粮食安全评价模型,并通... 该文从粮食生产适宜性与粮食生产稳定性两个方面构建湖南省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选取气候条件、地形因素、基础设施条件、农业生产规模4个方面共计9个影响因子作为评价指标,基于层次分析法与德尔菲法提出了湖南省粮食安全评价模型,并通过GIS空间分析对湖南省粮食安全空间分布进行了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适宜性分析 稳定性分析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矩法在分布未知条件下的随机结构抗震可靠度分析
2
作者 吴罗成 张龙文 曾梦澜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0-190,共11页
在工程结构领域,由于数据不足,结构参数的分布通常未知,这成为结构可靠性分析中常见而复杂的挑战。在结构参数分布未知的情况下,本文提出了随机结构抗震可靠度分析的线性矩法。构造了仅由两个基本随机变量描述的随机动力系统:(1)基于结... 在工程结构领域,由于数据不足,结构参数的分布通常未知,这成为结构可靠性分析中常见而复杂的挑战。在结构参数分布未知的情况下,本文提出了随机结构抗震可靠度分析的线性矩法。构造了仅由两个基本随机变量描述的随机动力系统:(1)基于结构随机参数的前四阶线性矩,借助标准正态分布随机变量的随机函数表达,将结构参数的随机变量表示为仅有一个基本随机变量的一元三次多项式;(2)利用一个基本随机变量的随机函数‐谱表示模型描述非平稳地震动过程。在此基础上,根据数论方法确定两个基本随机变量的代表点集,进行时程分析并计算结构响应极值,进而计算确定界限下功能函数的样本及其线性矩;利用功能函数的前四阶线性矩求解三次多项式转换系数;并根据一元三次方程根的求解,建立基于线性矩的结构抗震可靠指标表达式。以结构参数分布未知的非线性单自由度为例说明了本文方法的应用,同时与Monte Carlo模拟结果对比,验证了本文方法的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可靠度 随机结构 线性矩 分布未知 随机函数-谱表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SPI)的洞庭湖区多时空尺度气象干旱特征解析
3
作者 王辉 李明志 +3 位作者 龚柔艳 唐蓉 黎小东 贺翠华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4-111,共8页
为解析洞庭湖区气象干旱时空特征,利用1961-2022年18个气象站点的逐日降水量资料,基于不同时间尺度计算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并与历史干旱事件进行对比,进而获取最适用尺度的SPI来分析区域气象干旱特征。结果表明,3个月的SPI在识别历史... 为解析洞庭湖区气象干旱时空特征,利用1961-2022年18个气象站点的逐日降水量资料,基于不同时间尺度计算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并与历史干旱事件进行对比,进而获取最适用尺度的SPI来分析区域气象干旱特征。结果表明,3个月的SPI在识别历史干旱事件方面的吻合率达到91.67%,优于其他时间尺度,适合区域气象干旱监测。月尺度分析显示以1~3个月的短期干旱为主,7月的平均干旱频率最高(8.94%),干旱频发于中南部,西北部及中部的干旱历时和烈度大。季节尺度中,春季(0.084/10 a)呈干旱化趋势,夏季(-0.125/10 a)、冬季(-0.133/10 a)干旱化趋势降低,秋季(-0.004/10 a)干旱化趋势不显著。中部和北部春旱特征明显,夏旱影响范围较广,中部与东部秋旱频发,冬旱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年尺度上干旱化趋势减弱;1960年代干旱重心偏向东北,1970年代高值区向中西部转移,1980至1990年代干旱渐趋缓和,但西北部干旱特征依旧明显。21世纪初,干旱热点转向东南部,而2010年代中南部的干旱历时与烈度增大。研究结果可为区域防灾减灾、水资源管理以及农业生产提供重要信息支撑,并对干旱监测时间尺度的选取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干旱 标准化降水指数 时空尺度 时空特征 洞庭湖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纳米气泡水耦合生物炭提升红壤通气性及水果黄瓜产量与品质效应 被引量:1
4
作者 欧阳赞 张杰 +4 位作者 梁雪丽 王辉 唐蓉 喻启华 张勇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9-101,共13页
红壤质地黏重、酸化板结、水气失调等障碍制约了作物产能提升,地下滴灌微纳米气泡水是一种高效节水的增氧灌溉技术,生物炭是一种具有丰富多孔的生物质资源,微纳米气泡水耦合生物炭对土壤通气性及作物产量品质的影响尚不清楚。该研究以红... 红壤质地黏重、酸化板结、水气失调等障碍制约了作物产能提升,地下滴灌微纳米气泡水是一种高效节水的增氧灌溉技术,生物炭是一种具有丰富多孔的生物质资源,微纳米气泡水耦合生物炭对土壤通气性及作物产量品质的影响尚不清楚。该研究以红壤-水果黄瓜为研究对象,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3个微纳米气泡水溶解氧浓度(O1,4~5 mg/L;O2,9~10 mg/L;O3,14~15 mg/L),3个生物炭施加量(B1,20 t/hm^(2);B2,40 t/hm^(2);B3,60 t/hm^(2)),1个对照组CK(溶解氧,4~5 mg/L;生物炭,0 t/hm^(2)),研究了2024年2个生长季微纳米气泡水和生物炭对红壤通气性及水果黄瓜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纳米气泡水溶解氧和生物炭对土壤通气性、产量及品质主要指标影响显著(P<0.05)。与对照相比,红壤通气性孔隙度、氧气含量、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维生素C显著增加。产量与土壤通气孔隙度、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土壤氧气、灌溉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正相关(P<0.05),与容重显著负相关(P<0.05)。生物炭通过“多孔”特性降低容重,增加通气孔隙度,与微纳米气泡水结合提高了氧气含量和氧化还原电位,改善了红壤通气性,促进了水果黄瓜提质增效,综合考虑产量、品质、经济效益等因素,较优处理为O3B3。研究成果可为中国南方黏性红黄壤通气性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和可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生物炭 土壤 地下滴灌 微纳米气泡水 通气性 产量与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植对高层建筑风压非高斯特性影响分析
5
作者 王胜德 沈炼 +3 位作者 韩艳 邓舒文 罗颖 潘小旺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9-147,共9页
第四代建筑的阳台上覆盖了大量绿植,其气动外形发生明显改变,来流受到绿植的扰动使得建筑表面风压变化更复杂。为探究绿植对高层建筑风压非高斯特性的影响,通过刚性模型测压试验,对不同覆植面积下建筑外立面极值风压和标准化风压系数的... 第四代建筑的阳台上覆盖了大量绿植,其气动外形发生明显改变,来流受到绿植的扰动使得建筑表面风压变化更复杂。为探究绿植对高层建筑风压非高斯特性的影响,通过刚性模型测压试验,对不同覆植面积下建筑外立面极值风压和标准化风压系数的概率分布进行分析,给出了非高斯风压的经验判断标准和分布特征,揭示了绿植对建筑外立面极值风压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绿植的存在改变了来流在建筑迎风面分离点位置,使得边缘测点由非高斯性转化为高斯性,侧风面风压均表现出非高斯性,受绿植影响较小;窄面上的极值风压受绿植影响较小,而布置在相对较宽外立面上的绿植对该区域流场影响更大,不同绿化率作用下极值风压降低作用更明显;绿植对建筑极值风压的降低作用随覆植面积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覆植面积为13.5%时风荷载降低作用最大。研究结果可为类似结构抗风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风洞试验 非高斯特性 峰值因子 极值风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氧条件下氮肥后移对水稻茎秆抗逆特性的影响
6
作者 赵毅斐 许鸿昌 +3 位作者 胡涛 李静 洪曦 肖卫华 《湖南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11-17,共7页
为了研究在增氧条件下氮肥后移对水稻茎秆抗氧化酶活性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以‘桃优玉珍’为材料进行盆栽土培试验,设置增氧(O)和常规(CK)2种灌溉方式,按基肥、分蘖肥、穗肥的施氮比例分别为5∶5∶0(F1)、5∶3∶2(F2)、4∶4∶2(F3)、4... 为了研究在增氧条件下氮肥后移对水稻茎秆抗氧化酶活性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以‘桃优玉珍’为材料进行盆栽土培试验,设置增氧(O)和常规(CK)2种灌溉方式,按基肥、分蘖肥、穗肥的施氮比例分别为5∶5∶0(F1)、5∶3∶2(F2)、4∶4∶2(F3)、4∶3∶3(F4)和3∶3∶4(F5)设5种氮肥后移策略,测定水稻分蘖期、拔节期和结实期茎秆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可溶性糖(SS)和丙二醛(MDA)含量、分蘖数及干物质量。结果表明:在不同生育时期水稻茎杆的SOD和CAT活性均表现为OF>CKF,而氮肥后移提高了同氮水平下茎秆的SOD和CAT的活性,其中OF5的SOD活性较OF1、OF2和OF3显著增加25.8%、31.6%和16.7%,CAT活性较OF1和OF2显著增加23.8%和29.9%;从分蘖期至结实期,茎杆的SS和MDA含量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其中各时期SS含量表现为OF>CKF,结实期OF5的SS含量最高,而MDA含量则表现为OF<CKF,结实期OF5的MDA含量最低(28.44 nmol/g);氮肥后移增加了茎秆的分蘖数和干物质的积累,结实期OF5的茎秆分蘖数与干物质量达最大值,其干物质量是分蘖期的15.8倍。综合来说,氮肥后移有利于提升水稻植株的抗逆性,在本试验设计范围内OF5(3∶3∶4)的氮肥后移策略最有利于提升水稻茎秆的抗氧化酶活性,促进茎秆可溶性糖的合成与积累,减少丙二醛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增氧灌溉 氮肥后移 抗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亚热带主要农业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特征
7
作者 袁红 李菡 +3 位作者 张亮 段良霞 黄运湘 王辉 《农学学报》 2021年第1期17-21,26,共6页
为了解中亚热带主要粮油产区土壤肥力状况,本文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测定,对研究区主要农业土壤的有机碳及其组分含量特征展开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在紫色土上含量最高,红壤地区则偏低,肥力水平不高。易氧化有机碳(E... 为了解中亚热带主要粮油产区土壤肥力状况,本文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测定,对研究区主要农业土壤的有机碳及其组分含量特征展开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在紫色土上含量最高,红壤地区则偏低,肥力水平不高。易氧化有机碳(EOC)与SOC变化趋势一致。轻组有机碳(LFOC)、粗颗粒有机碳(CPOC)、细颗粒有机碳(FPOC)分别在红壤、河潮土、水稻土中比重最大,这与土壤母质及发育年龄有关。不同利用方式下,茶园土壤SOC含量最高,SOC含量变化序列表现为:茶园地>玉米地>水稻-油菜地>棉花地>菜园土。茶园土壤EOC/TOC值为36.85%,表明该土壤SOC的稳定性高。其他农业土壤EOC/SOC值变化不大,在22.48%~25.52%之间,平均值为23.44%。LFOC与CPOC比SOC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更为敏感,受SOC、CEC、NO3--N、NH4+-N的影响显著(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热带 农业土壤 有机碳及其组分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马尾皂灌区供水保障
8
作者 付建军 李云起 +2 位作者 袁理 陈鹏 龚柔艳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0-137,共8页
为探究南方丘陵型灌区水稻的供水保障及粮食安全,收集马尾皂灌区长时间序列的逐日气象数据,以水稻生长期季内降雨量为对象,分析确定各典型年及其特征值;基于FAO Penman-Monteith方法、水量平衡法计算水稻作物需水量及田间净灌溉需水量;... 为探究南方丘陵型灌区水稻的供水保障及粮食安全,收集马尾皂灌区长时间序列的逐日气象数据,以水稻生长期季内降雨量为对象,分析确定各典型年及其特征值;基于FAO Penman-Monteith方法、水量平衡法计算水稻作物需水量及田间净灌溉需水量;采用GIS技术分析灌区田块可供净灌溉用水量及供水保障空间特征;结合土壤含水率、作物测产试验,获得可供净灌溉用水量、土壤含水率及水稻产量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以晚稻为例,平水年、中等干旱年、枯水年的田间净灌溉需水量分别为415、455、560 mm,枯水年可供净灌溉用水量与田间净灌溉需水量的比值在40%以下、40%~60%、60%~80%、80%以上面积分别占灌区总面积的26.11%、10.16%、13.33%、50.4%,粮食产量分别为0~200、200~300、200~300、400~500 kg/亩(1亩≈666.67 m^(2))。研究成果将为大中型灌区农业用水权确权及农业用水总量提供参考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内降雨量 田间净灌溉需水量 可供净灌溉用水量 供水保障 南方丘陵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猕猴桃水肥一体化技术综合效益评价与模式优选
9
作者 杨小霈 张春 吴友杰 《现代农业装备》 2025年第3期79-86,共8页
为探明水肥一体化技术不同灌溉模式综合效益的差异,以四川龙门山脉地区猕猴桃水肥一体化技术为例,构建了涵盖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技术效益4个方面的猕猴桃水肥一体化技术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基于AHP-改进CRITIC法确定评价... 为探明水肥一体化技术不同灌溉模式综合效益的差异,以四川龙门山脉地区猕猴桃水肥一体化技术为例,构建了涵盖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技术效益4个方面的猕猴桃水肥一体化技术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基于AHP-改进CRITIC法确定评价指标的组合权重,并结合混合型中心点三角白化权函数模型分别计算实例中3种灌溉方案的综合效益。根据综合聚类系数最大原则判定猕猴桃吊挂式微喷灌、固定式地面滴灌和固定式管道喷灌的综合效益依次为良好、优秀、合格等级。评价结果表明固定式地面滴灌技术的综合效益最高,且与实际情况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水肥一体化 灌溉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绿色发展背景下农户采用有机肥行为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海姣 曹小平 +3 位作者 杨智 邱灿忠 周晨曦 崔钢 《智慧农业导刊》 2022年第18期53-55,共3页
针对有机肥的使用有利于培肥地力、提高农产品品质及减轻农业面源污染,因此推广有机肥使用是我国农业绿色发展行动的重要措施。基于此,作为农业生产活动的行为主体,农户对有机肥的认可与采用是决定有机肥推广效果的关键因素。该文分析... 针对有机肥的使用有利于培肥地力、提高农产品品质及减轻农业面源污染,因此推广有机肥使用是我国农业绿色发展行动的重要措施。基于此,作为农业生产活动的行为主体,农户对有机肥的认可与采用是决定有机肥推广效果的关键因素。该文分析农业绿色发展背景下农户采用有机肥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决策过程,以期为推广有机肥的政策制定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绿色发展 有机肥 农户行为 农产品 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氧条件下粉绿狐尾藻的氮磷吸收特征
11
作者 张文萍 蒋易 +4 位作者 张鑫全 文清柏 李汉常 谭歆 王润贤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1-282,共12页
为探明增氧处理下粉绿狐尾藻植株的氮磷吸收特征,该研究以粉绿狐尾藻为研究材料,设置5个不同增氧水平(增氧时长),即CK (0 min)、JO1(4 min)、JO_(2)(6 min)、JO3(8 min)、JO4(10 min),系统分析了不同增氧水平下粉绿狐尾藻幼苗期(7月10日... 为探明增氧处理下粉绿狐尾藻植株的氮磷吸收特征,该研究以粉绿狐尾藻为研究材料,设置5个不同增氧水平(增氧时长),即CK (0 min)、JO1(4 min)、JO_(2)(6 min)、JO3(8 min)、JO4(10 min),系统分析了不同增氧水平下粉绿狐尾藻幼苗期(7月10日—9月15日)、生长旺盛期(9月16日—12月22日)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明确了植株N、P含量、N/P和叶绿素含量、底泥各形态氮磷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增氧8 min时,t_(1)、t_(2)取样时期(9月15日、10月10日)粉绿狐尾藻的氮、磷吸收量及t5取样时期(12月22日)的氮吸收量最高;增氧6 min时,t_(3)、t4取样时期(10月27日、11月16日)粉绿狐尾藻的氮、磷吸收量及t5取样时期的磷吸收量最高;增氧有利于粉绿狐尾藻在t_(1)、t_(2)、t_(3)时期对氮的吸收,t4时期对磷的吸收,表现为t_(1)、t_(2)、t_(3)时期粉绿狐尾藻的植株氮磷比分别增加5.27%~36.57%、9.04%~63.07%、3.50%~73.45%,t4时期的N/P降低1.38%-34.05%;增氧使t_(2)、t5时期粉绿狐尾藻叶片叶绿素a、b及叶绿素总含量降低,t4时期叶绿素含量增加同时,使t_(1)、t_(2)时期底泥氮磷比值(sediment total nitrogen/phosphorus,STN/P)分别降低64.84%、54.76%,t4、t5时期STN/P分别增高138.97%、47.02%;层次聚类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增氧6 min是增氧促进粉绿狐尾藻氮磷吸收利用的理论满意方案,增氧降低t_(1)时期叶绿素a、b含量、t5时期底泥碱解氮含量(sediment alkali-hydro nitrogen,SAHN)和t4时期铁结合态磷(Fe-P)含量同时,促进了粉绿狐尾藻t5时期氮磷的吸收。增氧调控粉绿狐尾藻叶片叶绿素形成和底泥氮磷的形态转化,促进其对底泥氮磷吸收,同时提高了粉绿狐尾藻氮磷的吸收利用效果,可抑制甲烷和氧化亚氮、CO_(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株氮磷比 氮磷形态 增氧处理 粉绿狐尾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型组合桥梁负弯矩区接缝抗弯性能试验 被引量:2
12
作者 邓舒文 邵旭东 +1 位作者 晏班夫 邱明红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9-412,共14页
对适用于轻型组合桥梁负弯矩区的T形横向接缝抗弯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对负弯矩加载接缝的全过程进行理论分析,对接缝设计参数进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荷载的增大,试件的主裂缝出现在连续浇筑的UHPC接缝界面和加载点下方的面板表面,试... 对适用于轻型组合桥梁负弯矩区的T形横向接缝抗弯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对负弯矩加载接缝的全过程进行理论分析,对接缝设计参数进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荷载的增大,试件的主裂缝出现在连续浇筑的UHPC接缝界面和加载点下方的面板表面,试件中部未发现明显裂纹,UHPC接缝界面的可视初裂强度可以满足实桥设计荷载.对试验梁进行分析,提出接缝最大裂缝宽度、考虑UHPC拉伸刚度效应的设计弯矩和挠度计算公式,获得每阶段承载力的计算式,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通过参数讨论和计算可知,跨度L=20~50 m的轻型组合桥梁T形接缝上部加长长度可以设置为0.1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 UHPC接缝 抗弯性能试验 裂缝宽度计算式 挠度计算式 极限承载力计算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示踪法对广州城市化地下温度影响的辨识 被引量:1
13
作者 连健斌 李绍恒 +3 位作者 陈建耀 龚柔艳 梁贝竹 董林垚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36,共8页
浅层地温和近地表空气温度之间存在内在能量交换,随着时间推移,地表温度变化的信息会向下传播,并叠加到稳态地温场上。因此,可通过当前地温剖面,反过来重建地面温度变化的历史。为评估全球变暖和城市化对广州地下温度的综合影响,本文收... 浅层地温和近地表空气温度之间存在内在能量交换,随着时间推移,地表温度变化的信息会向下传播,并叠加到稳态地温场上。因此,可通过当前地温剖面,反过来重建地面温度变化的历史。为评估全球变暖和城市化对广州地下温度的综合影响,本文收集了广州站自1958—2022年的气温数据并对这段时期的气温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和距平分析,获得了广州16个观测钻孔的温度-深度剖面;再利用温度-深度剖面下段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地温梯度以及偏离恒定地温梯度的深度;最后,结合气温数据得到开始增温时间和增温幅度,运用解析解方程得到广州地表增温下温度-深度剖面的理论曲线。结果显示广州气温在1958—2022年间的增温速率为0.33℃/10a,开始增温的时间为1987年,增温幅度为2.6℃。广州区域观测到的地温梯度值为0.036℃/m,而地温偏离恒定地温梯度的深度为54.8 m,与通过解析解计算得到的理论深度57.6 m基本一致。研究发现城市化导致的地表变暖开始时间越早,地下温度与恒定地温梯度偏离的深度越大,表明城市区域地温偏离恒定地温梯度的深度可作为描述城市化进程的一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变暖 城市化 气温 地温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品质及产量对灌浆期旱涝急转的响应 被引量:2
14
作者 龙泓锦 王辉 +2 位作者 欧阳赞 黎小东 贺翠华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38-947,共10页
为探究灌浆期旱涝急转对水稻品质及产量的影响,以湘早籼6号为研究对象,基于桶栽试验,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设置干旱水平(田间持水量的65%±5%,50%±5%,35%±5%)、干旱历时(5,7,9 d)、淹涝水平(淹没株高的50%,75%,1... 为探究灌浆期旱涝急转对水稻品质及产量的影响,以湘早籼6号为研究对象,基于桶栽试验,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设置干旱水平(田间持水量的65%±5%,50%±5%,35%±5%)、干旱历时(5,7,9 d)、淹涝水平(淹没株高的50%,75%,100%)、淹涝历时(5,7,9 d),共计9个旱涝急转处理,以及对照处理(CK),探究灌浆期旱涝急转下各水稻品质指标及产量的响应规律,并在主成分分析基础上,通过理想点法技术(TOPSIS)对产量及品质的综合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灌浆期旱涝急转会导致米粒偏短、偏窄,透明度与黄粒米率显著提高,垩白度与垩白粒率分别较CK提高了13.42%~69.16%和6.14%~48.72%;直链淀粉质量分数在灌浆期旱涝急转下较CK提高12.39%~34.46%,而胶稠度的降低幅度为25.26%~36.84%;除碱消值外,灌浆期旱涝急转下的水稻品质受干旱和淹涝的共同影响,淹涝水平是大部分品质指标的主要影响因素;与对照相比,灌浆期旱涝急转导致水稻减产67.32%~98.71%,大部分品质指标与产量呈负相关,长宽比与产量的负相关性最强(r为-0.78***),胶稠度与产量呈正相关(r为0.68***);灌浆期旱涝急转下水稻产量及品质的综合质量最优的处理为轻旱轻涝急转,综合质量最差的处理为重旱重涝急转.研究结果可为应对旱涝急转的水稻品质改良以及减灾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灌浆期 旱涝急转 品质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BP神经网络和高阶矩法的渡槽侧墙抗弯时变可靠度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龙文 周伦秀 刘倩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4,共9页
基于BP神经网络与高阶矩法,结合实测数据,提出了钢筋混凝土渡槽侧墙抗弯时变可靠度分析方法。为评估钢筋锈蚀影响下的渡槽侧墙抗弯时变可靠度,考虑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有效截面面积损失效应,导出渡槽侧墙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抗弯时变功能... 基于BP神经网络与高阶矩法,结合实测数据,提出了钢筋混凝土渡槽侧墙抗弯时变可靠度分析方法。为评估钢筋锈蚀影响下的渡槽侧墙抗弯时变可靠度,考虑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有效截面面积损失效应,导出渡槽侧墙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抗弯时变功能函数;接着,结合钢筋锈蚀实测数据和BP神经网络原理设计钢筋锈蚀速率预测模型,通过半球形点蚀模型建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有效截面面积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引入点估计-高阶矩可靠度理论发展渡槽结构时变可靠度分析方法,最后将提出的方法应用于某实际渡槽侧墙抗弯时变可靠度分析。结果表明:较之以往的8个实用经验模型,本文所建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可以更准确、综合、简便、快速地预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锈蚀速率;通过与蒙特卡洛模拟法对比验证,本文方法求解时变可靠指标高效准确,可为渡槽时变可靠度评估预测提供一条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渡槽 时变可靠度 钢筋锈蚀 BP神经网络 高阶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亏-增氧灌溉对超级稻根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蒋正义 胡德勇 +3 位作者 罗统成 肖卫华 张文萍 吴友杰 《湖南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31-36,共6页
为提高农田灌溉用水利用效率,明确调亏-增氧灌溉对超级稻根系形态特征、生理特性、植株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以超级稻中早39作为盆栽试验对象,设置灌溉增氧水0~30 mm、调亏灌溉土壤体积饱和含水率的百分比60%~80%和80%~100%3种调亏组合... 为提高农田灌溉用水利用效率,明确调亏-增氧灌溉对超级稻根系形态特征、生理特性、植株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以超级稻中早39作为盆栽试验对象,设置灌溉增氧水0~30 mm、调亏灌溉土壤体积饱和含水率的百分比60%~80%和80%~100%3种调亏组合,测定分蘖中期、分蘖后期、拔节孕穗期的株高、有效穗数、植株干重、总根长、根表面积、根平均直径、总根尖数、根系活力和根系丙二醛(MDA)含量指标。结果表明:(1)调亏-增氧灌溉可提升超级稻根系活力,延缓分蘖后期、拔节孕穗期根系活力的减弱,有效降低超级稻根系MDA含量;(2)调亏-增氧灌溉有利于超级稻有效穗数的增加和植株干重的积累;(3)调亏-增氧灌溉对超级稻根表面积、总根长、根平均直径、总根尖数有明显提高。总之,调亏-增氧灌溉对超级稻根系生长影响显著,促进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水稻产量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稻 调亏-增氧灌溉 形态特征 产量 根系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游省份茶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文晓晴 李明孝 《中国茶叶》 2024年第1期29-35,共7页
茶旅融合对推进乡村振兴和建设美丽乡村具有重要作用。基于2012—2021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函数对长江中游地区的湖南、湖北和江西3个省份茶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水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个产业发展水平有明显差异,茶产业发... 茶旅融合对推进乡村振兴和建设美丽乡村具有重要作用。基于2012—2021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函数对长江中游地区的湖南、湖北和江西3个省份茶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水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个产业发展水平有明显差异,茶产业发展长期滞后于旅游业;在2017年后长江中游区域茶旅耦合协调度均突破了0.6,湖南处于良好协调,湖北处于中级协调,江西处于优质协调;长江中游区域旅游业在受到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冲击后发展水平下滑,茶产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受到严重影响,3个省份耦合协调度下降明显,但整体上长江中游区域茶业和旅游业融合前景广阔,发展趋势良好。文章还针对如何进一步实现茶旅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提出了统筹规划、优化布局、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旅融合 产业交叉 耦合协调度 中三角省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景观湖泊不同时间尺度CH4通量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南京市莫愁湖为例
18
作者 次珍 谢舒恬 +6 位作者 张一泉 柯凡 尹一帆 谢璇 林晗琪 陈新芳 冯慕华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82-793,共12页
城市景观湖泊对温室气体的收支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南京市莫愁湖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箱—温室气体分析仪法实时监测湖泊水—气界面CH_(4)通量,分析湖泊主要温室气体CH_(4)在日尺度和季节尺度上因冒泡和扩散排放方式不同对其通量的影... 城市景观湖泊对温室气体的收支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南京市莫愁湖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箱—温室气体分析仪法实时监测湖泊水—气界面CH_(4)通量,分析湖泊主要温室气体CH_(4)在日尺度和季节尺度上因冒泡和扩散排放方式不同对其通量的影响,探究影响湖泊CH_(4)通量的因素。结果表明:(1)在日尺度上,四季24 h内CH_(4)均呈排放状态,受白天冒泡影响,四季CH_(4)总通量均存在白天高于夜间的日变化特征。(2)在季节尺度上,莫愁湖CH_(4)排放通量呈现显著的时空异质性,受冒泡通量的影响夏季CH_(4)通量明显高于春、秋、冬三季;B区的CH_(4)总通量(6.04 nmol/(m^(2)·s))显著高于A区(3.82 nmol/(m^(2)·s)),水体的营养化程度和离岸距离是空间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A、B两区CH_(4)排放夏季以冒泡排放为主,春、秋、冬以扩散排放为主。(3)在日尺度上,CH_(4)通量受气温、水温、辐射和风速等气象要素影响,与水质参数间的关系不显著;在季节尺度上,CH_(4)通量与温度(气温、水温)、水体营养盐水平、叶绿素a浓度及富营养化程度的时间变化相一致,也随着水体透明度、pH和氧化还原电位的减小而呈增加的趋势。本研究为准确估算城市湖泊CH_(4)排放量提供重要的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景观湖泊 莫愁湖 甲烷 日尺度 季节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水增氧条件下不同施氮水平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欧阳垚嘉 蒋正义 +2 位作者 赵毅斐 罗统成 肖卫华 《湖南农业科学》 2024年第5期24-29,共6页
以水稻“中早39”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在控水增氧条件下不同施氮水平对水稻根系形态、根系活力、根系氮素代谢酶活性、植株光合特性和植株干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控水增氧条件下,随施氮量的增加,水稻同一生育期的总根... 以水稻“中早39”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在控水增氧条件下不同施氮水平对水稻根系形态、根系活力、根系氮素代谢酶活性、植株光合特性和植株干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控水增氧条件下,随施氮量的增加,水稻同一生育期的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平均根直径、根系活力、根系硝酸还原酶(NR)活性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叶片净光合速率(Pn)、叶片蒸腾速率(Tr)、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根系及秸秆干重均呈先增后降的趋势,以施氮量180 kg/hm^(2)控水增氧处理为峰值;同一施氮水平的控水增氧处理较不控水增氧处理,水稻同一生育期的上述指标均显著增加;施氮量180 kg/hm^(2)控水增氧处理较施氮量0 kg/hm^(2)控水增氧处理、施氮量180 kg/hm^(2)不控水增氧处理开花期的根系活力分别增加127.6%、26.4%,孕穗期根系NR活性分别增加41.2%、88.7%,黄熟期根系干重分别增加257.2%、20.0%,黄熟期秸秆干重分别增加161.2%、1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控水增氧 根系 氮代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凝土碳化与有限元的渡槽时变可靠度分析
20
作者 张龙文 刘倩 侯杰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972-3981,共10页
提出一种基于有限元的渡槽碳化时变可靠度分析方法。首先,利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钢筋混凝土渡槽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结合混凝土碳化深度预测模型构建渡槽时变功能函数。接着,将点估计法与结构有限元分析相结合,求解考虑混凝土碳化功能... 提出一种基于有限元的渡槽碳化时变可靠度分析方法。首先,利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钢筋混凝土渡槽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结合混凝土碳化深度预测模型构建渡槽时变功能函数。接着,将点估计法与结构有限元分析相结合,求解考虑混凝土碳化功能函数随机变量的前4阶矩。然后,通过双幂变换和JarqueBera检验,将原有功能函数转化为近似正态分布,采用高阶无迹变换(HUT)估计转化后功能函数的前4阶矩,进而计算混凝土碳化的渡槽时变可靠指标。最后,将计算所得时变可靠指标结果与4阶矩法和Monte Carlo模拟(MCS)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解决4阶矩法在高可靠指标计算时误差较大的问题,并且与MCS结果相比,本文所提方法具有效率高、精度高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法 渡槽 时变可靠度 双幂变换 HU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