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酸性染料比色法定量检测荷叶总生物碱
被引量:
11
1
作者
邓燕莉
罗金波
+2 位作者
黄甜
张玥
肖文军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0-93,共4页
采用均匀设计法,从荷叶生物碱的萃取振荡时间及萃取静置时间的筛选出发,通过对邻苯二甲酸氢钾缓冲液pH值、体积以及溴甲酚绿体积等因子的研究,发现荷叶总生物碱在酸性染料比色法中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16nm,萃取振荡时间为60s,萃取静置时间...
采用均匀设计法,从荷叶生物碱的萃取振荡时间及萃取静置时间的筛选出发,通过对邻苯二甲酸氢钾缓冲液pH值、体积以及溴甲酚绿体积等因子的研究,发现荷叶总生物碱在酸性染料比色法中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16nm,萃取振荡时间为60s,萃取静置时间为150min;最佳测定条件为缓冲液pH值2.0,缓冲液体积0.5mL,溴甲酚绿溶液体积1.0mL。同时,得回归方程y=14.12x-0.013,R2=0.999 8(n=5),平均回收率达98.35%,RSD为2.11%。验证实验表明,该方法线性关系良好,重复性好,可推广应用。与当前检测方法相比相对简单、快捷、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生物碱
酸性染料比色法
荷叶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酶促合成茶黄素的茶鲜叶酶源筛选
被引量:
7
2
作者
龚志华
陈栋
+4 位作者
朱盛尧
陈凌
陈朵
李徐
肖文军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4-39,共6页
通过对不同季节、不同采摘标准的20个茶树品种鲜叶的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及其同工酶分析,筛选出了3种PPO活性较高的茶鲜叶原料,然后以其匀浆液以及在匀浆液中添加速溶绿茶的方法,以催化速溶绿茶酶促合成茶黄素的效率为标准筛选了酶促合...
通过对不同季节、不同采摘标准的20个茶树品种鲜叶的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及其同工酶分析,筛选出了3种PPO活性较高的茶鲜叶原料,然后以其匀浆液以及在匀浆液中添加速溶绿茶的方法,以催化速溶绿茶酶促合成茶黄素的效率为标准筛选了酶促合成茶黄素的茶鲜叶酶源。结果表明,各茶树品种茶鲜叶PPO活性以夏季一芽二叶较高,酶活性较高的3个品种依次为政和大白茶、福云6号及桃源大叶;不同品种茶鲜叶的PPO同工酶在谱带数目、迁移率和谱带染色深浅3个方面有差异,20个品种有2条相同的同工酶带,其Rf值分别为0.27和0.53,政和大白茶、桃源大叶、福云6号均有5条明显的同工酶带,且以政和大白茶的谱带染色最深;单位质量的政和大白茶鲜叶匀浆液自身酶促合成茶黄素的量高于桃源大叶与福云六号;参加酶促反应合成茶黄素的儿茶素主要为EC、EGCG和ECG;添加速溶绿茶作为底物合成茶黄素的量远高于茶鲜叶自身酶促合成茶黄素的量,其中政和大白茶反应体系中茶黄素的质量浓度达212.01mg/L,为自身酶促合成茶黄素质量浓度(39.05mg/L)的5.4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黄素
酶促合成
酶源
茶鲜叶
多酚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β-葡聚糖酶辅助提取茯苓水溶性糖研究
被引量:
5
3
作者
龚志华
胡雅蓓
+3 位作者
郭雨桐
邓燕莉
张月
肖文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93-295,共3页
以茯苓水溶性糖的提取得率为考察指标,先后通过酶法辅助提取的单因子实验、正交实验及验证实验研究了β-葡聚糖酶对茯苓水溶性糖的辅助提取效果,优化筛选了最优技术参数。结果表明,β-葡聚糖酶辅助提取茯苓水溶性多糖的最佳工艺技术为:...
以茯苓水溶性糖的提取得率为考察指标,先后通过酶法辅助提取的单因子实验、正交实验及验证实验研究了β-葡聚糖酶对茯苓水溶性糖的辅助提取效果,优化筛选了最优技术参数。结果表明,β-葡聚糖酶辅助提取茯苓水溶性多糖的最佳工艺技术为:酶用量6.5%(酶/脱脂茯苓粉干重)、反应温度55℃、时间90min、pH5.5。在该参数条件下,茯苓水溶性糖的得率为13.31%,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
茯苓聚糖
Β-葡聚糖酶
酶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茶鲜叶酶促氧化合成茶黄素研究
被引量:
4
4
作者
龚志华
李徐
+2 位作者
朱盛尧
陈朵
肖文军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9-62,73,共5页
以春季政和大白一芽二叶茶鲜叶匀浆液为酶源,以单位质量茶鲜叶原料酶促氧化合成茶黄素的量为考察指标,比较研究政和大白茶、秀红、碧香早3种茶鲜叶原料酶促氧化合成茶黄素的效率,优化筛选最优茶鲜叶原料酶促合成茶黄素工艺技术参数,以...
以春季政和大白一芽二叶茶鲜叶匀浆液为酶源,以单位质量茶鲜叶原料酶促氧化合成茶黄素的量为考察指标,比较研究政和大白茶、秀红、碧香早3种茶鲜叶原料酶促氧化合成茶黄素的效率,优化筛选最优茶鲜叶原料酶促合成茶黄素工艺技术参数,以期为茶黄素的高效制备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政和大白茶鲜叶原料最适合于酶促氧化合成茶黄素,其最优工艺技术参数为酶源用量0.6g酶液/100mL、酶促反应时间120min、温度35℃、pH值5.2,在该参数下,茶黄素的合成量达2.72mg/g.鲜叶,说明所得工艺技术是一种利用茶鲜叶原料酶促氧化高效制备茶黄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茶黄素
酶促氧化
多酚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蛋白低聚肽奶粉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
4
5
作者
肖文军
许道军
任国谱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4-6,32,共4页
依据食品安全性评价程序,对高蛋白低聚肽奶粉进行了相关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雌、雄小鼠急性经口LD50>10g(每千克体重),属实际无毒级。小鼠骨髓微核试验、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呈阴性;30d喂养试验中,各组大鼠生长发育良好,主...
依据食品安全性评价程序,对高蛋白低聚肽奶粉进行了相关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雌、雄小鼠急性经口LD50>10g(每千克体重),属实际无毒级。小鼠骨髓微核试验、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呈阴性;30d喂养试验中,各组大鼠生长发育良好,主要脏器指数、血常规指标及生化指标均在正常值范围内,未见组织病理学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理学评价
高蛋白低聚肽奶粉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波辅助提取绿茶对儿茶素组成及得率的影响
被引量:
1
6
作者
李敏
任国谱
+2 位作者
崔丽
肖力争
肖文军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2-118,共7页
鉴于微波辅助提取绿茶对儿茶素的得率及其组成具有一定的影响但缺乏系统研究的事实,以绿茶为原料,以提取液中儿茶素的组成及得率为主要考察指标,以工业水提为对照,在系统研究微波辅助提取强度、时间、茶水比、水温及次数等单因子对儿茶...
鉴于微波辅助提取绿茶对儿茶素的得率及其组成具有一定的影响但缺乏系统研究的事实,以绿茶为原料,以提取液中儿茶素的组成及得率为主要考察指标,以工业水提为对照,在系统研究微波辅助提取强度、时间、茶水比、水温及次数等单因子对儿茶素组成及得率影响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与验证实验,优化筛选了对儿茶素组成影响最小且得率较高的微波辅助提取技术参数,以为微波辅助提取茶叶的工业化推广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微波强度为539 W、微波辅助提取时间为2 min、茶水比为1︰25、水温为90℃、提取2次的条件下,微波辅助提取绿茶时对儿茶素的组成影响最小,EGC︰DL-C︰EC︰EGCG︰GCG︰ECG为3.25︰0.12︰1.00︰7.66︰0.49︰1.82,其得率依次为工业水提的130.47%、22.98%、124.62%、114.40%、7.39%和96.64%。该方法对于茶多酚、儿茶素的提取及利用具有较好的实用性、针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
儿茶素
微波技术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朝鲜蓟叶中绿原酸和洋蓟素含量
被引量:
7
7
作者
曹佩琴
黄建安
+2 位作者
李银花
牛丽
刘仲华
《湖南农业科学》
2014年第4期8-10,共3页
建立了同时测定朝鲜蓟叶中绿原酸(3-咖啡酰奎尼酸)和洋蓟素(1,5-二咖啡酰奎尼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色谱条件为ECOSIL C18(4.6 mm×200 mm,5μm)色谱柱,0.2%磷酸水溶液和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波长330 nm,柱温29℃...
建立了同时测定朝鲜蓟叶中绿原酸(3-咖啡酰奎尼酸)和洋蓟素(1,5-二咖啡酰奎尼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色谱条件为ECOSIL C18(4.6 mm×200 mm,5μm)色谱柱,0.2%磷酸水溶液和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波长330 nm,柱温29℃。绿原酸和洋蓟素的色谱峰面积与进样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0.20%、99.02%;平均RSD分别为1.31%、1.65%。该分析方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朝鲜蓟资源开发产品的质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相液相色谱
朝鲜蓟叶
绿原酸
洋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茶黄素对高糖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
1
8
作者
牛丽
曹佩琴
刘仲华
《茶叶通讯》
2014年第1期15-17,23,共4页
研究茶黄素(Theaflavin,TF)对高糖(High glucose,HG)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uman lens epithelial cells,HLECs)氧化损伤的影响。采用体外培养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用葡萄糖诱导细胞成氧化损伤模型,外加一定浓度的茶黄素干预,比色法检测...
研究茶黄素(Theaflavin,TF)对高糖(High glucose,HG)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uman lens epithelial cells,HLECs)氧化损伤的影响。采用体外培养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用葡萄糖诱导细胞成氧化损伤模型,外加一定浓度的茶黄素干预,比色法检测细胞体内SOD、CAT、GSH-Px、MDA活力和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相对于正常培养的细胞,高糖诱导细胞体内SOD、CAT、GSH的活性降低,MDA含量上升;加入茶黄素后,提高了细胞内SOD、CAT、GSH-Px的活力,降低了细胞内MDA的含量,与模型组细胞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黄素
高糖
人晶状体上皮细胞
氧化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HPLC法测定茯茶中黄酮类成分
9
作者
李适
卢强
+2 位作者
李银花
黄建安
刘仲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76-280,共5页
目的:建立茯茶中的黄酮类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测定方法。方法:Welchrom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流速0.8mL/min,检测波长295nm,分析时间80min;以A相甲醇、B相0.5%冰醋酸为洗脱溶剂梯度洗脱。结果:该方法精密度、稳定...
目的:建立茯茶中的黄酮类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测定方法。方法:Welchrom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流速0.8mL/min,检测波长295nm,分析时间80min;以A相甲醇、B相0.5%冰醋酸为洗脱溶剂梯度洗脱。结果:该方法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好,平均回收率为94.88%。结论:方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强,结果准确,可用于茯茶中的黄酮类成分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茶
高效液相色谱
黄酮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酸性染料比色法定量检测荷叶总生物碱
被引量:
11
1
作者
邓燕莉
罗金波
黄甜
张玥
肖文军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
国家
植物
功能成分
工程
技术研究中心
湖南农业大学植物资源工程系
出处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0-93,共4页
基金
国家科技部APEC基金项目(编号:200602)
湖南省科技重点项目(编号:2005WK2002)
文摘
采用均匀设计法,从荷叶生物碱的萃取振荡时间及萃取静置时间的筛选出发,通过对邻苯二甲酸氢钾缓冲液pH值、体积以及溴甲酚绿体积等因子的研究,发现荷叶总生物碱在酸性染料比色法中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16nm,萃取振荡时间为60s,萃取静置时间为150min;最佳测定条件为缓冲液pH值2.0,缓冲液体积0.5mL,溴甲酚绿溶液体积1.0mL。同时,得回归方程y=14.12x-0.013,R2=0.999 8(n=5),平均回收率达98.35%,RSD为2.11%。验证实验表明,该方法线性关系良好,重复性好,可推广应用。与当前检测方法相比相对简单、快捷、准确。
关键词
总生物碱
酸性染料比色法
荷叶
检测
Keywords
total alkaloids
acid dye colorimetry
lotus leaf
detection
分类号
R284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酶促合成茶黄素的茶鲜叶酶源筛选
被引量:
7
2
作者
龚志华
陈栋
朱盛尧
陈凌
陈朵
李徐
肖文军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
茶学
系
长沙和润茶业科技有限公司
湖南农业大学植物资源工程系
广东省
农业
科学院
出处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4-39,共6页
基金
湖南省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2012WK2009)
湖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10C0822)
长沙市科技重点项目(K1109098-21)
文摘
通过对不同季节、不同采摘标准的20个茶树品种鲜叶的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及其同工酶分析,筛选出了3种PPO活性较高的茶鲜叶原料,然后以其匀浆液以及在匀浆液中添加速溶绿茶的方法,以催化速溶绿茶酶促合成茶黄素的效率为标准筛选了酶促合成茶黄素的茶鲜叶酶源。结果表明,各茶树品种茶鲜叶PPO活性以夏季一芽二叶较高,酶活性较高的3个品种依次为政和大白茶、福云6号及桃源大叶;不同品种茶鲜叶的PPO同工酶在谱带数目、迁移率和谱带染色深浅3个方面有差异,20个品种有2条相同的同工酶带,其Rf值分别为0.27和0.53,政和大白茶、桃源大叶、福云6号均有5条明显的同工酶带,且以政和大白茶的谱带染色最深;单位质量的政和大白茶鲜叶匀浆液自身酶促合成茶黄素的量高于桃源大叶与福云六号;参加酶促反应合成茶黄素的儿茶素主要为EC、EGCG和ECG;添加速溶绿茶作为底物合成茶黄素的量远高于茶鲜叶自身酶促合成茶黄素的量,其中政和大白茶反应体系中茶黄素的质量浓度达212.01mg/L,为自身酶促合成茶黄素质量浓度(39.05mg/L)的5.43倍。
关键词
茶黄素
酶促合成
酶源
茶鲜叶
多酚氧化酶
Keywords
theaflavins, enzymatic synthesis, sources of enzymes, fresh tea leaves, polyphenol oxidase
分类号
TS272.2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TS202.3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β-葡聚糖酶辅助提取茯苓水溶性糖研究
被引量:
5
3
作者
龚志华
胡雅蓓
郭雨桐
邓燕莉
张月
肖文军
机构
国家
植物
功能成分
工程
技术研究中心
湖南农业大学植物资源工程系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93-295,共3页
基金
湖南省科技项目(2008WK3001)
湖南省科技项目(S2009W2052)
文摘
以茯苓水溶性糖的提取得率为考察指标,先后通过酶法辅助提取的单因子实验、正交实验及验证实验研究了β-葡聚糖酶对茯苓水溶性糖的辅助提取效果,优化筛选了最优技术参数。结果表明,β-葡聚糖酶辅助提取茯苓水溶性多糖的最佳工艺技术为:酶用量6.5%(酶/脱脂茯苓粉干重)、反应温度55℃、时间90min、pH5.5。在该参数条件下,茯苓水溶性糖的得率为13.31%,效果明显。
关键词
茯苓
茯苓聚糖
Β-葡聚糖酶
酶降解
Keywords
poria cocos
pachyman
β-glucanase
enzymatic degradation
分类号
TS201.23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茶鲜叶酶促氧化合成茶黄素研究
被引量:
4
4
作者
龚志华
李徐
朱盛尧
陈朵
肖文军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
茶学
系
长沙和润茶业科技有限公司
湖南农业大学植物资源工程系
出处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9-62,73,共5页
基金
湖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编号:10C0822)
湖南省2012年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编号:C2012WK)
长沙市科技局2011年重点资助项目(编号:K1109098-21)
文摘
以春季政和大白一芽二叶茶鲜叶匀浆液为酶源,以单位质量茶鲜叶原料酶促氧化合成茶黄素的量为考察指标,比较研究政和大白茶、秀红、碧香早3种茶鲜叶原料酶促氧化合成茶黄素的效率,优化筛选最优茶鲜叶原料酶促合成茶黄素工艺技术参数,以期为茶黄素的高效制备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政和大白茶鲜叶原料最适合于酶促氧化合成茶黄素,其最优工艺技术参数为酶源用量0.6g酶液/100mL、酶促反应时间120min、温度35℃、pH值5.2,在该参数下,茶黄素的合成量达2.72mg/g.鲜叶,说明所得工艺技术是一种利用茶鲜叶原料酶促氧化高效制备茶黄素的方法。
关键词
茶叶
茶黄素
酶促氧化
多酚氧化酶
Keywords
tea
theaflavins
enzymatic oxidation
polyphenol oxidase
分类号
TS272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蛋白低聚肽奶粉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
4
5
作者
肖文军
许道军
任国谱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
天然产物研究中心
湖南农业大学植物资源工程系
湖南农业大学
动物医学院
中南林业科技
大学
食品科学与
工程
学院
出处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4-6,32,共4页
基金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6BAD04A15)
文摘
依据食品安全性评价程序,对高蛋白低聚肽奶粉进行了相关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雌、雄小鼠急性经口LD50>10g(每千克体重),属实际无毒级。小鼠骨髓微核试验、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呈阴性;30d喂养试验中,各组大鼠生长发育良好,主要脏器指数、血常规指标及生化指标均在正常值范围内,未见组织病理学改变。
关键词
毒理学评价
高蛋白低聚肽奶粉
安全性
Keywords
toxicological assessment
high-protein &amp
peptide-enriched milk powder
safety
分类号
TS252.51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波辅助提取绿茶对儿茶素组成及得率的影响
被引量:
1
6
作者
李敏
任国谱
崔丽
肖力争
肖文军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
国家
植物
功能成分利用
工程
技术研究中心
中南林业科技
大学
食品科学与
工程
学院
湖南农业大学植物资源工程系
出处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2-118,共7页
基金
国家APEC基金项目(200847)
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20070410985)
+1 种基金
湖南省博士后基金(2006FJ4263)
国家"十二五"支撑计划项目(2011BAD10B00)
文摘
鉴于微波辅助提取绿茶对儿茶素的得率及其组成具有一定的影响但缺乏系统研究的事实,以绿茶为原料,以提取液中儿茶素的组成及得率为主要考察指标,以工业水提为对照,在系统研究微波辅助提取强度、时间、茶水比、水温及次数等单因子对儿茶素组成及得率影响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与验证实验,优化筛选了对儿茶素组成影响最小且得率较高的微波辅助提取技术参数,以为微波辅助提取茶叶的工业化推广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微波强度为539 W、微波辅助提取时间为2 min、茶水比为1︰25、水温为90℃、提取2次的条件下,微波辅助提取绿茶时对儿茶素的组成影响最小,EGC︰DL-C︰EC︰EGCG︰GCG︰ECG为3.25︰0.12︰1.00︰7.66︰0.49︰1.82,其得率依次为工业水提的130.47%、22.98%、124.62%、114.40%、7.39%和96.64%。该方法对于茶多酚、儿茶素的提取及利用具有较好的实用性、针对性。
关键词
绿茶
儿茶素
微波技术
提取
Keywords
green tea
catechin
microwave technology
extraction
分类号
TS272.5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Q946.841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朝鲜蓟叶中绿原酸和洋蓟素含量
被引量:
7
7
作者
曹佩琴
黄建安
李银花
牛丽
刘仲华
机构
国家
植物
功能成分利用
工程
技术研究中心
湖南农业大学植物资源工程系
湖南
省
植物
功能成分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湖南农业科学》
2014年第4期8-10,共3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D10B00)
文摘
建立了同时测定朝鲜蓟叶中绿原酸(3-咖啡酰奎尼酸)和洋蓟素(1,5-二咖啡酰奎尼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色谱条件为ECOSIL C18(4.6 mm×200 mm,5μm)色谱柱,0.2%磷酸水溶液和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波长330 nm,柱温29℃。绿原酸和洋蓟素的色谱峰面积与进样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0.20%、99.02%;平均RSD分别为1.31%、1.65%。该分析方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朝鲜蓟资源开发产品的质量分析。
关键词
高相液相色谱
朝鲜蓟叶
绿原酸
洋蓟素
Keywords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artichoke leaf
chlorogenic acid
cynarin
分类号
S644.9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茶黄素对高糖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
1
8
作者
牛丽
曹佩琴
刘仲华
机构
国家
植物
功能成分利用
工程
技术研究中心
湖南农业大学植物资源工程系
湖南
省
植物
功能成分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茶叶通讯》
2014年第1期15-17,23,共4页
文摘
研究茶黄素(Theaflavin,TF)对高糖(High glucose,HG)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uman lens epithelial cells,HLECs)氧化损伤的影响。采用体外培养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用葡萄糖诱导细胞成氧化损伤模型,外加一定浓度的茶黄素干预,比色法检测细胞体内SOD、CAT、GSH-Px、MDA活力和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相对于正常培养的细胞,高糖诱导细胞体内SOD、CAT、GSH的活性降低,MDA含量上升;加入茶黄素后,提高了细胞内SOD、CAT、GSH-Px的活力,降低了细胞内MDA的含量,与模型组细胞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1)。
关键词
茶黄素
高糖
人晶状体上皮细胞
氧化损伤
Keywords
Theaflavins
High glucose
Human lens epithelial cells
Oxidative damage
分类号
Q255 [生物学—细胞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HPLC法测定茯茶中黄酮类成分
9
作者
李适
卢强
李银花
黄建安
刘仲华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植物资源工程系
湖南农业大学
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76-280,共5页
基金
湖南农业大学青年基金项目(09QN14)
文摘
目的:建立茯茶中的黄酮类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测定方法。方法:Welchrom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流速0.8mL/min,检测波长295nm,分析时间80min;以A相甲醇、B相0.5%冰醋酸为洗脱溶剂梯度洗脱。结果:该方法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好,平均回收率为94.88%。结论:方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强,结果准确,可用于茯茶中的黄酮类成分的监测。
关键词
茯茶
高效液相色谱
黄酮类
Keywords
Fuzhuan te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flavonoid
分类号
TS207.3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酸性染料比色法定量检测荷叶总生物碱
邓燕莉
罗金波
黄甜
张玥
肖文军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酶促合成茶黄素的茶鲜叶酶源筛选
龚志华
陈栋
朱盛尧
陈凌
陈朵
李徐
肖文军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β-葡聚糖酶辅助提取茯苓水溶性糖研究
龚志华
胡雅蓓
郭雨桐
邓燕莉
张月
肖文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茶鲜叶酶促氧化合成茶黄素研究
龚志华
李徐
朱盛尧
陈朵
肖文军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高蛋白低聚肽奶粉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
肖文军
许道军
任国谱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微波辅助提取绿茶对儿茶素组成及得率的影响
李敏
任国谱
崔丽
肖力争
肖文军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朝鲜蓟叶中绿原酸和洋蓟素含量
曹佩琴
黄建安
李银花
牛丽
刘仲华
《湖南农业科学》
2014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茶黄素对高糖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
牛丽
曹佩琴
刘仲华
《茶叶通讯》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HPLC法测定茯茶中黄酮类成分
李适
卢强
李银花
黄建安
刘仲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