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铃薯实生籽诱导加倍及倍性鉴定研究
1
作者 黄彦 马燕燕 +5 位作者 姚春光 王迪 曾相琴 田周娥 白建明 林原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7-596,共10页
【目的】马铃薯是全球最重要的块茎类粮食作物,栽培马铃薯是同源四倍体,且由于遗传背景狭窄,导致其杂交育种后代同质化明显。因此,以遗传背景更为丰富多样的二倍体为育种对象,是目前马铃薯育种的新趋势之一。其中,以二倍体马铃薯实生籽... 【目的】马铃薯是全球最重要的块茎类粮食作物,栽培马铃薯是同源四倍体,且由于遗传背景狭窄,导致其杂交育种后代同质化明显。因此,以遗传背景更为丰富多样的二倍体为育种对象,是目前马铃薯育种的新趋势之一。其中,以二倍体马铃薯实生籽为对象,通过染色体加倍技术创制多倍体,是一种高效创制新种质资源的技术。【方法】以二倍体马铃薯实生籽为研究对象,基于秋水仙素可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原理,采用液体浸泡法和固体培养基法,探索不同的处理方式、处理浓度、处理时间等对马铃薯实生籽的加倍效果,探究不同加倍方法的多倍体化效应。同时采用形态学和细胞学鉴定法对加倍前后的马铃薯材料进行表型鉴定,分析加倍后的植株特征。【结果】固体培养基法可高效获得加倍植株,部分基因型加倍率可高达91%,加倍后的植株茎秆粗壮、叶色加深,具有多倍体的特性。该方法直接作用于实生籽,通量高、操作简单且省时省力。相对于经典的秋水仙素浸种法,固体培养基法适用性广,可适用于多种马铃薯基因型。加倍后材料的农艺性状与原始二倍体材料相比,加倍后获得的四倍体在株高、茎粗、花粉大小等方面均有改善。【结论】该方法采用马铃薯的实生籽直接加倍,具有高效、高通量、操作简单、适用性广的特点,为马铃薯四倍体种质资源的创制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实生籽加倍 秋水仙素 多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陵山区露地秋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2
作者 雷艳 刘昱卉 +3 位作者 吴光辉 杨廷 姚琼 胡新喜 《农业科技通讯》 2025年第3期73-75,79,共4页
为选育出适合武陵山区种植的高产优质秋马铃薯品种,以中薯5号为对照,对7个秋马铃薯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研究不同马铃薯品种的生长指标、产量及品质性状。结果表明,中薯575和中薯38这2个品种综合性状表现最佳,中薯575为圆形、黄皮白肉品种... 为选育出适合武陵山区种植的高产优质秋马铃薯品种,以中薯5号为对照,对7个秋马铃薯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研究不同马铃薯品种的生长指标、产量及品质性状。结果表明,中薯575和中薯38这2个品种综合性状表现最佳,中薯575为圆形、黄皮白肉品种,表面光滑且芽眼较浅,品质优异,单株产量及亩产量较高;中薯38号为圆形、红皮黄肉品种,表面光滑且芽眼较浅,品质优异,单株结薯数适中,单薯重和商品薯率高,单株产量及亩产量均较高。这2个品种可作为武陵山区秋马铃薯品种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马铃薯 品种比较 产量 武陵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下基质湿度对马铃薯种薯组织结构和苗期生长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雷紫芊 田宇豪 +3 位作者 张幸媛 尹燕 熊兴耀 秦玉芝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5-637,共13页
【目的】探究在高温下不同栽培湿度、种薯状态对马铃薯的种薯活力、萌发与成苗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马铃薯品种“兴佳2号”为供试材料,在高温(30℃)胁迫下,以30%、60%、80%3种不同栽培的基质湿度模拟干旱、正常、高湿情况,以及“健... 【目的】探究在高温下不同栽培湿度、种薯状态对马铃薯的种薯活力、萌发与成苗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马铃薯品种“兴佳2号”为供试材料,在高温(30℃)胁迫下,以30%、60%、80%3种不同栽培的基质湿度模拟干旱、正常、高湿情况,以及“健康整薯”、“局部受损整薯”和“切薯”3种种薯状态进行播种。在播种后萌芽期分析不同处理种薯细胞活力和组织结构的动态变化,苗期对各处理植株生长与生理状态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萌发期种薯生命活动旺盛,其体内的可溶性糖与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与呼吸强度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而丙二醛含量与种薯硬度降低;种薯损伤程度越大,高温下块茎细胞空腔的形成、维管束解体越快,其中切薯从心髓部开始变化,损伤程度最大,变化速度也是最快,损伤薯则是从维管束最开始变化,再同时向上顶芽和向下心髓部扩散,向下扩散速度更快,损伤严重,而整薯开始是芽点变黑,输导组织逐渐破损,损伤程度相对最轻,种薯的完整性较好;高温下基质湿度越大种薯出苗越快,但基质湿度越大出苗速率越快,但出苗率和成苗率越低;同一湿度下不同种薯状态比较,整薯出苗慢但整齐,而损伤薯和切薯出苗相对较快但出苗率和成苗率低。【结论】高温高湿复合胁迫对马铃薯种薯的影响大于单一高温胁迫,在高温逆境下种薯块出现裂纹,后细胞壁破裂,细胞膜收缩,形成空腔,影响出苗率和成苗率,所以在马铃薯秋作中应该播种前2~3 d灌水,忌高温天气播种后大水漫灌,避免高温天气下大雨前播种,选择萌发期小整薯播种,可以快速出苗并获得高成苗率,确保秋作马铃薯稳产。该研究解析了秋播马铃薯种薯的组织细胞学和生理变化,为通过运用有效农艺措施减少秋作种薯烂薯,促进农民增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高温 基质湿度 种薯组织结构 生长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周年生产的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2
4
作者 姜艳芳 王顺妮 +4 位作者 熊安平 秦玉芝 周华兰 熊兴耀 胡新喜 《中国马铃薯》 2021年第4期308-314,共7页
为筛选适合湖南周年生产的品种,对引进的14个马铃薯品种(系)在春季和秋季进行比较试验,观察其农艺性状,分析块茎品质。结果表明,各品种(系)春季和秋季的农艺性状均较好;春季各品种(系)产量在1484~3195 kg/667m^(2),其中‘华薯13号’‘08... 为筛选适合湖南周年生产的品种,对引进的14个马铃薯品种(系)在春季和秋季进行比较试验,观察其农艺性状,分析块茎品质。结果表明,各品种(系)春季和秋季的农艺性状均较好;春季各品种(系)产量在1484~3195 kg/667m^(2),其中‘华薯13号’‘08CA9668-15’‘07HE110-6’‘08HE077-15’‘北方002’‘北方009’‘09HE039-1’‘华彩1号’‘华薯8号’‘F04046’和‘华薯6号’的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品种‘中薯5号’,各品种(系)块茎干物质含量在14.07%~22.57%。秋季各品种(系)产量在1108~2372 kg/667m2,其中‘华薯6号’‘07HE110-6’‘09HE039-1’和‘北方009’的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各品种(系)干物质含量在16.57%~22.37%。各品种(系)春季产量高于秋季产量。春秋2季‘华薯6号’‘07HE110-6’‘09HE039-1’‘北方009’‘北方002’‘08HE077-15’‘华薯13号’‘08CA9668-15’‘华薯8号’‘F04046’的周年产量显著高于对照,较对照增产18.09%~40.89%,适合湖南地区周年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品种 周年生产 比较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