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红薯叶黄酮分离纯化工艺及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
27
1
作者
陆英
吴朝比
+3 位作者
蒋华军
罗巍
廖红梅
刘仲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114-118,共5页
本实验以红薯叶为原料,研究了黄酮类化合物分离纯化工艺,并研究了粗提物与纯化产物对羟基自由基、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OPPH·)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红薯叶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为60%乙醇水溶液90℃回流提取60min,料液比1:40,粗...
本实验以红薯叶为原料,研究了黄酮类化合物分离纯化工艺,并研究了粗提物与纯化产物对羟基自由基、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OPPH·)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红薯叶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为60%乙醇水溶液90℃回流提取60min,料液比1:40,粗提物中总黄酮含量为101.3mg/g。提取液用HPD500大孔树脂进行纯化效果好,最佳纯化工艺为:吸附条件:上样原料液黄酮含量1.8mg/ml,pH3上样流速为3BV/h;洗脱条件:50%乙醇、流速3BV/h,流量4BV,在此条件下,纯化产品黄酮含量为488.7mg/g;粗提物与纯化产物均具有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是一种有效的天然抗氧化剂新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薯叶
黄酮
HPD500大孔树脂
分离纯化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茯砖茶降脂功能成分研究
被引量:
28
2
作者
傅冬和
刘仲华
+1 位作者
黄建安
蔡汶莉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17-223,共7页
将现代分离技术与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相结合,从茯砖茶中分离得到6个单体化合物,红外、紫外、质谱、核磁共振鉴定其结构分别为:没食子酸(GA)、没食子儿茶素(GC)、3-甲氧基-4,5-二羟基苯甲酸(MDBA)、3,4-二羟基苯甲酸(DBA)、表没食子儿茶...
将现代分离技术与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相结合,从茯砖茶中分离得到6个单体化合物,红外、紫外、质谱、核磁共振鉴定其结构分别为:没食子酸(GA)、没食子儿茶素(GC)、3-甲氧基-4,5-二羟基苯甲酸(MDBA)、3,4-二羟基苯甲酸(DBA)、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及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选择FXR、LXR、PPARδ、PPARγ及3T3-L1细胞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添加质量浓度为50μg/mL时,GA和ECG对FXR模型的激活值分别达1.77±0.14和3.22±0.06;EGCG的激活倍数高达6.00±0.45。添加质量浓度为30μg/mL时,GC对PPARγ模型的激活倍数为1.62±0.16;3-甲氧基-4,5-二羟基苯甲酸(MDBA)对PPARγ模型的激活倍数达1.73±0.16;各化合物对3T3-L1模型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砖茶
茶叶组分
分离
结构鉴定
高通量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金银花绿原酸研究
被引量:
21
3
作者
龚志华
任国谱
+1 位作者
舒青孝
肖文军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5-90,共6页
以金银花粗提物为原料,比较了NKA-2、D1400、聚酰胺、HP2MGL、ADS-21、D101及AB-8 7种大孔吸附树脂对金银花绿原酸静态吸附与解吸的效果,并通过单因子实验、正交试验与验证实验,优化了树脂分离纯化金银花绿原酸的工艺技术参数。结果表明...
以金银花粗提物为原料,比较了NKA-2、D1400、聚酰胺、HP2MGL、ADS-21、D101及AB-8 7种大孔吸附树脂对金银花绿原酸静态吸附与解吸的效果,并通过单因子实验、正交试验与验证实验,优化了树脂分离纯化金银花绿原酸的工艺技术参数。结果表明,NKA-2树脂吸附效果最好,静态饱和吸附量可达212.17mg/g,在乙醇含量为90%下的解吸率达81.4%;采用NKA-2树脂分离纯化金银花绿原酸的最优参数为:上样质量浓度4 g/L、上样体积3.5 BV、上样流速3 BV/h、洗脱剂乙醇浓度80%、洗脱体积3 BV、洗脱流速1BV/h,此时绿原酸得率可达85.79%,纯度可达45.50%;当选择上样质量浓度3 g/L、上样体积4.5 BV、上样流速2 BV/h、洗脱剂乙醇浓度80%、洗脱体积3 BV、洗脱流速3 BV/h时,绿原酸纯度可达53.07%,得率达73.33%。与当前分离纯化金银花绿原酸的工艺技术相比,该工艺具有较好的实用性、针对性与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绿原酸
大孔吸附树脂
静态吸附
动态吸附
分离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波辅助提取茶籽皂苷的研究
被引量:
9
4
作者
龚志华
梁丹
+1 位作者
张志博
肖文军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58-363,共6页
以茶籽为原料,以茶籽皂苷提取得率为考察指标,系统研究了乙醇浓度、微波强度、微波辅助提取时间、料液比等因素对微波辅助提取茶籽皂苷的得率影响,优化筛选了微波辅助提取茶籽皂苷的最优工艺技术及其参数。结果表明,采用乙醇体积分数60...
以茶籽为原料,以茶籽皂苷提取得率为考察指标,系统研究了乙醇浓度、微波强度、微波辅助提取时间、料液比等因素对微波辅助提取茶籽皂苷的得率影响,优化筛选了微波辅助提取茶籽皂苷的最优工艺技术及其参数。结果表明,采用乙醇体积分数60%、微波功率539 W、微波辅助提取时间7 min、料液比1:50的工艺参数进行微波辅助提取茶籽皂苷,皂苷得率可达18.56%。与常规水提取、乙醇提取相比,微波辅助提取的茶籽皂苷得率分别提高了6.84%、6.22%,且提取时间大为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籽
茶皂苷
微波
提取
工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荷叶黄酮槲皮素
被引量:
10
5
作者
盛达成
肖文军
邵元元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12-314,319,共4页
以含量为4.4%的荷叶黄酮粗粉为原料,在优化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荷叶黄酮槲皮素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溶剂体系的优选及操作参数的优化,建立了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荷叶黄酮槲皮素的技术方法。结果表明,采用流动相甲醇和0.4%磷酸、梯度(0m...
以含量为4.4%的荷叶黄酮粗粉为原料,在优化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荷叶黄酮槲皮素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溶剂体系的优选及操作参数的优化,建立了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荷叶黄酮槲皮素的技术方法。结果表明,采用流动相甲醇和0.4%磷酸、梯度(0min90%甲醇→10min60%甲醇→20min40%甲醇→40min20%甲醇)洗脱、检测波长360nm、流速1.0mL/min、柱温30℃、进样量20μL的技术参数可作为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荷叶黄酮槲皮素的方法;采用氯仿:甲醇:水(体积比8:10:5)为溶剂系统(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流速2mL/min、转速850r/min、进样量150mg的高速逆流色谱操作技术参数,可分离制备荷叶黄酮槲皮素单体,其纯度大于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叶
荷叶黄酮
槲皮素
高速逆流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工艺制备辣椒籽油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比较
被引量:
6
6
作者
刘安
罗松
+3 位作者
李祁广
杨鑫迪
徐丹丹
肖文军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8-170,219,共4页
采用体外抗氧化活性试验模型,以Vc和VE作对照,比较研究超临界CO_2萃取、石油醚萃取及超临界CO_2萃取后脱色脱胶3种工艺制备的辣椒籽油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不同工艺制备的辣椒籽油的还原能力以及对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采用体外抗氧化活性试验模型,以Vc和VE作对照,比较研究超临界CO_2萃取、石油醚萃取及超临界CO_2萃取后脱色脱胶3种工艺制备的辣椒籽油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不同工艺制备的辣椒籽油的还原能力以及对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H_2O_2的清除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超临界萃取后脱色脱胶、超临界萃取、石油醚萃取,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石油醚萃取、超临界萃取、超临界萃取后脱色脱胶;超临界萃取后脱色脱胶、超临界萃取、石油醚萃取3种工艺制备的辣椒籽油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IC_(50)分别为0.09,0.13,0.34mg/mL,对羟基自由基的IC_(50)分别为0.98,1.73,2.19 mg/mL,对DPPH自由基的IC_(50)分别为38.47,10.82,2.00 mg/mL;综合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籽油
超临界萃取
石油醚萃取
脱色
脱胶
体外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二次渥堆对安化黑毛茶品质形成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6
7
作者
曾斌
向阳
+2 位作者
梁敏敏
何郁菲
傅冬和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127-131,141,共6页
通过设置茶胚的含水量、渥堆时间和空气湿度这三个渥堆工艺条件,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二次渥堆正交实验,探讨二次渥堆对黑毛茶品质形成的影响和机理,确定二次渥堆的最佳工艺条件。理化分析表明在二次渥堆中,茶多酚、儿茶素、氨基酸、咖啡...
通过设置茶胚的含水量、渥堆时间和空气湿度这三个渥堆工艺条件,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二次渥堆正交实验,探讨二次渥堆对黑毛茶品质形成的影响和机理,确定二次渥堆的最佳工艺条件。理化分析表明在二次渥堆中,茶多酚、儿茶素、氨基酸、咖啡碱、可溶性糖、水浸出物的含量均呈减少趋势,黄酮的含量变化不明显;结合感官审评结果确定在茶胚含水量10%的基础上,含水量应为35%,渥堆时间30 h,空气湿度85%的二次渥堆工艺条件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化黑毛茶
二次渥堆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五倍子鞣质
被引量:
5
8
作者
高燕
李勤
+4 位作者
盛达成
肖文军
刘仲华
张盛
傅冬和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74-79,共6页
以五倍子鞣质粗提物为原料,通过静态吸附与解吸实验比较NKA-2、NKA-9、HPD100、AB-8、D101、D301、聚酰胺及732八种吸附树脂对五倍子鞣质的吸附与解吸性能,筛选得到最优树脂NKA-2。然后通过动态吸附与解吸的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筛...
以五倍子鞣质粗提物为原料,通过静态吸附与解吸实验比较NKA-2、NKA-9、HPD100、AB-8、D101、D301、聚酰胺及732八种吸附树脂对五倍子鞣质的吸附与解吸性能,筛选得到最优树脂NKA-2。然后通过动态吸附与解吸的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筛选NKA-2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五倍子鞣质的工艺技术参数。结果表明,当主要考虑鞣质得率时,最优工艺参数为上样质量浓度5mg/mL、上样流速1BV/h、上样体积6BV、洗脱剂乙醇体积分数80%、洗脱流速1BV/h、洗脱体积4BV,其鞣质得率可达85.37%,纯度可达62.99%;当主要考虑鞣质纯度时,最优参数为上样质量浓度6mg/mL、上样流速2BV/h、上样体积5BV、洗脱剂乙醇体积分数80%、洗脱流速3BV/h、洗脱体积4BV,其鞣质纯度可达76.97%,得率达67.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倍子
鞣质
大孔吸附树脂
分离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荷叶中荷叶碱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及其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
8
9
作者
陈凌
肖文军
+2 位作者
傅冬和
李园莉
余智勇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1-83,99,共4页
通过正交试验探讨用乙醇回流提取荷叶中荷叶碱的最佳工艺,并建立荷叶碱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结果表明,用75%的乙醇在90℃温度下按固液比为1∶20(m∶V)回流提取3.5h,荷叶碱回收率高于95%;高效液色谱检测其含量在43.16~258.9...
通过正交试验探讨用乙醇回流提取荷叶中荷叶碱的最佳工艺,并建立荷叶碱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结果表明,用75%的乙醇在90℃温度下按固液比为1∶20(m∶V)回流提取3.5h,荷叶碱回收率高于95%;高效液色谱检测其含量在43.16~258.96μg/mL有很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达0.999 3,最低检出量为0.103 4μg/mL。说明用该方法提取荷叶碱可行,测定结果稳定、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叶
荷叶碱
提取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洋葱水溶性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
12
10
作者
傅冬和
张影
+1 位作者
曾婷玉
李恒彪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5-127,共3页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以期获得洋葱中水溶性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以新鲜洋葱为原料,采用水提法提取洋葱水溶性多糖,以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和提取次数为考查因素,比较各因素对洋葱水溶性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提法提取洋葱水...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以期获得洋葱中水溶性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以新鲜洋葱为原料,采用水提法提取洋葱水溶性多糖,以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和提取次数为考查因素,比较各因素对洋葱水溶性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提法提取洋葱水溶性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提取时间3.0h,提取温度80℃,液料比1∶12(m∶V),提取次数3次。在该提取条件下洋葱水溶性多糖提取率可达到3.6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葱
水溶性多糖
水提法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以需求为导向的茶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被引量:
3
11
作者
高燕
李适
+1 位作者
刘仲华
施玲
《茶叶》
2013年第3期149-152,共4页
本文通过对国内茶叶市场现状及国内茶叶市场需求进行简要分析,提出以需求为导向的营销理论,结合十八大提出的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战略举措,通过合理调整我国茶叶产业结构,运用国内巨大的市场需求,使我国茶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
茶叶
茶产业
需求导向
内需
产业结构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纤维素酶提取洋葱多糖工艺研究
被引量:
11
12
作者
傅冬和
李适
+1 位作者
蔡汶莉
吴远杰
《湖南农业科学》
2012年第12期80-83,共4页
以新鲜洋葱为原料,采用纤维素辅助提取法提取洋葱多糖,以提取温度、提取时间、pH值和纤维素酶的添加量为考查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比较各因素对洋葱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确定了洋葱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添加相当于洋葱质量的0.2%的...
以新鲜洋葱为原料,采用纤维素辅助提取法提取洋葱多糖,以提取温度、提取时间、pH值和纤维素酶的添加量为考查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比较各因素对洋葱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确定了洋葱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添加相当于洋葱质量的0.2%的活性单位大于50 000 U/g的纤维素酶,pH值5.5,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2.5 h。在此条件下用水提法提取,洋葱多糖的提取率可达到9.78%,不加纤维素酶的洋葱多糖提取率只有4.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葱多糖
纤维素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辣椒籽油提取工艺优化
被引量:
2
13
作者
徐丹丹
李祁广
+2 位作者
罗松
杨鑫迪
肖文军
《湖南农业科学》
2016年第2期98-100,共3页
以市购辣椒籽为原料,在比较乙醇、石油醚、正己烷3种溶剂提取辣椒籽油效果的基础上,采用控制单一变量法,分别确定提取辣椒籽油最佳的温度、时间、料液比范围,然后采用L9(34)正交试验和最优组合验证,优化了从辣椒籽中提取辣椒籽油的工艺...
以市购辣椒籽为原料,在比较乙醇、石油醚、正己烷3种溶剂提取辣椒籽油效果的基础上,采用控制单一变量法,分别确定提取辣椒籽油最佳的温度、时间、料液比范围,然后采用L9(34)正交试验和最优组合验证,优化了从辣椒籽中提取辣椒籽油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石油醚提取法中,3个因素对辣椒籽油提取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提取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90 min,料液比1︰6。在该工艺条件下,辣椒籽油提取率高达95.89%,稳定性和重复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辣椒籽
油脂
提取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咖啡豆中的6种酚酸类化合物
被引量:
11
14
作者
龙文静
张盛
+2 位作者
袁玲
李银花
刘仲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39-442,共4页
建立了同时测定咖啡豆中6种酚酸类化合物(咖啡酸、3-咖啡酰奎尼酸、4-咖啡酰奎尼酸、5-咖啡酰奎尼酸、3,5-二咖啡酰奎尼酸、4,5-二咖啡酰奎尼酸)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采用Kromasil C18柱(200 mm×4.6mm,5μm),以乙腈和0.1%...
建立了同时测定咖啡豆中6种酚酸类化合物(咖啡酸、3-咖啡酰奎尼酸、4-咖啡酰奎尼酸、5-咖啡酰奎尼酸、3,5-二咖啡酰奎尼酸、4,5-二咖啡酰奎尼酸)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采用Kromasil C18柱(200 mm×4.6mm,5μm),以乙腈和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45 min内可对6种目标物进行同时检测,且各化合物都能达到基线分离。经测定,样品中6种酚酸类化合物的加标回收率为90.76%~104.73%,相对标准偏差为0.7%~3.9%。该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适用于咖啡豆中6种酚酸类化合物的同时分析以及咖啡豆原料与制品的质量控制和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酚酸类化合物
咖啡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茯砖茶汤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对常见致泻菌的抑制效果
被引量:
6
15
作者
姚亚丽
薛志慧
+1 位作者
曾婷玉
傅冬和
《湖南农业科学》
2012年第6期90-92,115,共4页
通过茯砖茶汤不同极性溶剂萃取部分对常见致泻菌的体外抑菌活性研究,筛选出茯砖茶抑菌活性部分。茯砖茶汤依次用三氯甲烷、乙酸乙酯及正丁醇溶剂萃取后制备样品,用药敏纸片法测定各部分样品对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
通过茯砖茶汤不同极性溶剂萃取部分对常见致泻菌的体外抑菌活性研究,筛选出茯砖茶抑菌活性部分。茯砖茶汤依次用三氯甲烷、乙酸乙酯及正丁醇溶剂萃取后制备样品,用药敏纸片法测定各部分样品对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志贺氏菌6种常见致泻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茯砖茶汤各部分样品对这6种致泻菌的抑制效果有明显的不同,三氯甲烷萃取部分及水层部分对致泻菌抑制作用不明显,乙酸乙酯及正丁醇萃取部分对6种致泻菌均有较强的抑菌活性,且乙酸乙酯部分的抑菌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砖茶
萃取部分
致泻菌
抑菌效果
理化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红薯叶黄酮分离纯化工艺及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
27
1
作者
陆英
吴朝比
蒋华军
罗巍
廖红梅
刘仲华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
天然产物研究中心
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植物资源工程系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114-118,共5页
文摘
本实验以红薯叶为原料,研究了黄酮类化合物分离纯化工艺,并研究了粗提物与纯化产物对羟基自由基、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OPPH·)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红薯叶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为60%乙醇水溶液90℃回流提取60min,料液比1:40,粗提物中总黄酮含量为101.3mg/g。提取液用HPD500大孔树脂进行纯化效果好,最佳纯化工艺为:吸附条件:上样原料液黄酮含量1.8mg/ml,pH3上样流速为3BV/h;洗脱条件:50%乙醇、流速3BV/h,流量4BV,在此条件下,纯化产品黄酮含量为488.7mg/g;粗提物与纯化产物均具有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是一种有效的天然抗氧化剂新资源。
关键词
红薯叶
黄酮
HPD500大孔树脂
分离纯化
抗氧化性
Keywords
sweet potato leaves
flavonoids
HPD500 resin
extraction and purification
antioxidant activity
分类号
O623.54 [理学—有机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茯砖茶降脂功能成分研究
被引量:
28
2
作者
傅冬和
刘仲华
黄建安
蔡汶莉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
教育部茶学重点实验室
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植物资源工程系
出处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17-223,共7页
基金
湖南省博士后基金(2011RS4011)
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0A048)
湖南省重大科技专项(08FJ1005)
文摘
将现代分离技术与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相结合,从茯砖茶中分离得到6个单体化合物,红外、紫外、质谱、核磁共振鉴定其结构分别为:没食子酸(GA)、没食子儿茶素(GC)、3-甲氧基-4,5-二羟基苯甲酸(MDBA)、3,4-二羟基苯甲酸(DBA)、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及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选择FXR、LXR、PPARδ、PPARγ及3T3-L1细胞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添加质量浓度为50μg/mL时,GA和ECG对FXR模型的激活值分别达1.77±0.14和3.22±0.06;EGCG的激活倍数高达6.00±0.45。添加质量浓度为30μg/mL时,GC对PPARγ模型的激活倍数为1.62±0.16;3-甲氧基-4,5-二羟基苯甲酸(MDBA)对PPARγ模型的激活倍数达1.73±0.16;各化合物对3T3-L1模型作用不明显。
关键词
茯砖茶
茶叶组分
分离
结构鉴定
高通量筛选
Keywords
Fuzhuan tea, tea compound, isolation, structure identification, High-Throughput Screening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金银花绿原酸研究
被引量:
21
3
作者
龚志华
任国谱
舒青孝
肖文军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
园艺
园林
学院
茶学
系
湖南农业大学
国家
植物
功能成分利用
工程
技术研究中心
中南林业科技
大学
食品科学与
工程
学院
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植物资源工程系
出处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5-90,共6页
基金
国家APEC基金资助项目(200847)
中国博士后基金资助项目(20070410985)
国家"十二五"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1BAD10B00)
文摘
以金银花粗提物为原料,比较了NKA-2、D1400、聚酰胺、HP2MGL、ADS-21、D101及AB-8 7种大孔吸附树脂对金银花绿原酸静态吸附与解吸的效果,并通过单因子实验、正交试验与验证实验,优化了树脂分离纯化金银花绿原酸的工艺技术参数。结果表明,NKA-2树脂吸附效果最好,静态饱和吸附量可达212.17mg/g,在乙醇含量为90%下的解吸率达81.4%;采用NKA-2树脂分离纯化金银花绿原酸的最优参数为:上样质量浓度4 g/L、上样体积3.5 BV、上样流速3 BV/h、洗脱剂乙醇浓度80%、洗脱体积3 BV、洗脱流速1BV/h,此时绿原酸得率可达85.79%,纯度可达45.50%;当选择上样质量浓度3 g/L、上样体积4.5 BV、上样流速2 BV/h、洗脱剂乙醇浓度80%、洗脱体积3 BV、洗脱流速3 BV/h时,绿原酸纯度可达53.07%,得率达73.33%。与当前分离纯化金银花绿原酸的工艺技术相比,该工艺具有较好的实用性、针对性与参考价值。
关键词
金银花
绿原酸
大孔吸附树脂
静态吸附
动态吸附
分离纯化
Keywords
honeysuckle nower
chlorogenic acid
macroporous resin
static adsorption
dynamicadsorption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分类号
O657.7 [理学—分析化学]
TQ460.72 [医药卫生—药物分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波辅助提取茶籽皂苷的研究
被引量:
9
4
作者
龚志华
梁丹
张志博
肖文军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
园艺
园林
学院
茶学
系
湖南农业大学
园艺
园林
学院
出处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58-363,共6页
基金
湖南省科技重点项目(2012WK2009)
湖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10C0822)
长沙市科技重点项目(K1109098-21)
文摘
以茶籽为原料,以茶籽皂苷提取得率为考察指标,系统研究了乙醇浓度、微波强度、微波辅助提取时间、料液比等因素对微波辅助提取茶籽皂苷的得率影响,优化筛选了微波辅助提取茶籽皂苷的最优工艺技术及其参数。结果表明,采用乙醇体积分数60%、微波功率539 W、微波辅助提取时间7 min、料液比1:50的工艺参数进行微波辅助提取茶籽皂苷,皂苷得率可达18.56%。与常规水提取、乙醇提取相比,微波辅助提取的茶籽皂苷得率分别提高了6.84%、6.22%,且提取时间大为缩短。
关键词
茶籽
茶皂苷
微波
提取
工艺技术
Keywords
tea seed, tea saponin, microwave, extraction, process technology
分类号
TQ914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荷叶黄酮槲皮素
被引量:
10
5
作者
盛达成
肖文军
邵元元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
国家
植物
功能成分利用
工程
技术研究中心
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植物资源工程系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12-314,319,共4页
基金
中国APEC科技产业合作基金项目(APEC2006213)
湖南省科技重点项目(05WK2002)
文摘
以含量为4.4%的荷叶黄酮粗粉为原料,在优化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荷叶黄酮槲皮素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溶剂体系的优选及操作参数的优化,建立了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荷叶黄酮槲皮素的技术方法。结果表明,采用流动相甲醇和0.4%磷酸、梯度(0min90%甲醇→10min60%甲醇→20min40%甲醇→40min20%甲醇)洗脱、检测波长360nm、流速1.0mL/min、柱温30℃、进样量20μL的技术参数可作为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荷叶黄酮槲皮素的方法;采用氯仿:甲醇:水(体积比8:10:5)为溶剂系统(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流速2mL/min、转速850r/min、进样量150mg的高速逆流色谱操作技术参数,可分离制备荷叶黄酮槲皮素单体,其纯度大于99%。
关键词
荷叶
荷叶黄酮
槲皮素
高速逆流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
Keywords
lotus leaf
flavoids of lotus leaf
quercetin
high speed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分类号
TS201.2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工艺制备辣椒籽油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比较
被引量:
6
6
作者
刘安
罗松
李祁广
杨鑫迪
徐丹丹
肖文军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
国家
植物
功能成分利用
工程
技术研究中心
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植物资源工程系
湖南
省
植物
功能成分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8-170,219,共4页
基金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编号:SCX1505)
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编号:2015NK1003)
文摘
采用体外抗氧化活性试验模型,以Vc和VE作对照,比较研究超临界CO_2萃取、石油醚萃取及超临界CO_2萃取后脱色脱胶3种工艺制备的辣椒籽油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不同工艺制备的辣椒籽油的还原能力以及对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H_2O_2的清除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超临界萃取后脱色脱胶、超临界萃取、石油醚萃取,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石油醚萃取、超临界萃取、超临界萃取后脱色脱胶;超临界萃取后脱色脱胶、超临界萃取、石油醚萃取3种工艺制备的辣椒籽油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IC_(50)分别为0.09,0.13,0.34mg/mL,对羟基自由基的IC_(50)分别为0.98,1.73,2.19 mg/mL,对DPPH自由基的IC_(50)分别为38.47,10.82,2.00 mg/mL;综合比较。
关键词
辣椒籽油
超临界萃取
石油醚萃取
脱色
脱胶
体外抗氧化
Keywords
pepper seed oil
supercritical extraction
petroleum ether extraction
decolorization
degumming
分类号
TS225.19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二次渥堆对安化黑毛茶品质形成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6
7
作者
曾斌
向阳
梁敏敏
何郁菲
傅冬和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
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植物资源工程系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127-131,141,共6页
文摘
通过设置茶胚的含水量、渥堆时间和空气湿度这三个渥堆工艺条件,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二次渥堆正交实验,探讨二次渥堆对黑毛茶品质形成的影响和机理,确定二次渥堆的最佳工艺条件。理化分析表明在二次渥堆中,茶多酚、儿茶素、氨基酸、咖啡碱、可溶性糖、水浸出物的含量均呈减少趋势,黄酮的含量变化不明显;结合感官审评结果确定在茶胚含水量10%的基础上,含水量应为35%,渥堆时间30 h,空气湿度85%的二次渥堆工艺条件最好。
关键词
安化黑毛茶
二次渥堆
品质
Keywords
Anhua dark green tea
the second pile fermentation
quality
分类号
TS272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五倍子鞣质
被引量:
5
8
作者
高燕
李勤
盛达成
肖文军
刘仲华
张盛
傅冬和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
国家
植物
功能成分
工程
技术研究中心
湖南农业大学
园艺
园林
学院
茶学
系
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植物资源工程系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74-79,共6页
基金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D10B00)
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011GB2D200010)
文摘
以五倍子鞣质粗提物为原料,通过静态吸附与解吸实验比较NKA-2、NKA-9、HPD100、AB-8、D101、D301、聚酰胺及732八种吸附树脂对五倍子鞣质的吸附与解吸性能,筛选得到最优树脂NKA-2。然后通过动态吸附与解吸的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筛选NKA-2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五倍子鞣质的工艺技术参数。结果表明,当主要考虑鞣质得率时,最优工艺参数为上样质量浓度5mg/mL、上样流速1BV/h、上样体积6BV、洗脱剂乙醇体积分数80%、洗脱流速1BV/h、洗脱体积4BV,其鞣质得率可达85.37%,纯度可达62.99%;当主要考虑鞣质纯度时,最优参数为上样质量浓度6mg/mL、上样流速2BV/h、上样体积5BV、洗脱剂乙醇体积分数80%、洗脱流速3BV/h、洗脱体积4BV,其鞣质纯度可达76.97%,得率达67.78%。
关键词
五倍子
鞣质
大孔吸附树脂
分离纯化
Keywords
Galla chinensis
tannin
macroporous resin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分类号
TQ425.233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荷叶中荷叶碱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及其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
8
9
作者
陈凌
肖文军
傅冬和
李园莉
余智勇
机构
国家
植物
功能成分利用
工程
技术研究中心
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植物资源工程系
出处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1-83,99,共4页
基金
国家APEC基金项目(编号:2006213)
湖南省科技重点项目(编号:05WK2002)
湖南农业大学人才稳定基金(编号:07WD24)
文摘
通过正交试验探讨用乙醇回流提取荷叶中荷叶碱的最佳工艺,并建立荷叶碱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结果表明,用75%的乙醇在90℃温度下按固液比为1∶20(m∶V)回流提取3.5h,荷叶碱回收率高于95%;高效液色谱检测其含量在43.16~258.96μg/mL有很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达0.999 3,最低检出量为0.103 4μg/mL。说明用该方法提取荷叶碱可行,测定结果稳定、精确。
关键词
荷叶
荷叶碱
提取
高效液相色谱法
Keywords
lotus leaves
nuciferine
extraction
HPLC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O657.72 [理学—分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洋葱水溶性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
12
10
作者
傅冬和
张影
曾婷玉
李恒彪
机构
国家
植物
功能成分利用
工程
技术研究中心
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植物资源工程系
出处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5-127,共3页
基金
湖南省科技厅计划项目(编号:2008WK3050)
湖南农业大学人才稳定基金(编号:07WD24)
文摘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以期获得洋葱中水溶性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以新鲜洋葱为原料,采用水提法提取洋葱水溶性多糖,以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和提取次数为考查因素,比较各因素对洋葱水溶性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提法提取洋葱水溶性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提取时间3.0h,提取温度80℃,液料比1∶12(m∶V),提取次数3次。在该提取条件下洋葱水溶性多糖提取率可达到3.697%。
关键词
洋葱
水溶性多糖
水提法
提取工艺
Keywords
onion
water soluble polysaccharides
water extraction method
extraction technics
分类号
TQ461 [化学工程—制药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需求为导向的茶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被引量:
3
11
作者
高燕
李适
刘仲华
施玲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
国家
植物
功能成分
工程
技术研究中心
湖南农业大学
园艺
园林
学院
茶学
系
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植物资源工程系
出处
《茶叶》
2013年第3期149-152,共4页
文摘
本文通过对国内茶叶市场现状及国内茶叶市场需求进行简要分析,提出以需求为导向的营销理论,结合十八大提出的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战略举措,通过合理调整我国茶叶产业结构,运用国内巨大的市场需求,使我国茶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
茶叶
茶产业
需求导向
内需
产业结构调整
Keywords
tea
tea market
demand orientation
domestic demand
adjust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分类号
F426.8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纤维素酶提取洋葱多糖工艺研究
被引量:
11
12
作者
傅冬和
李适
蔡汶莉
吴远杰
机构
国家
植物
功能成分利用
工程
技术研究中心
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植物资源工程系
出处
《湖南农业科学》
2012年第12期80-83,共4页
基金
湖南省科技厅计划项目(2008WK3050)
湖南农业大学人才稳定基金(07WD24)
文摘
以新鲜洋葱为原料,采用纤维素辅助提取法提取洋葱多糖,以提取温度、提取时间、pH值和纤维素酶的添加量为考查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比较各因素对洋葱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确定了洋葱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添加相当于洋葱质量的0.2%的活性单位大于50 000 U/g的纤维素酶,pH值5.5,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2.5 h。在此条件下用水提法提取,洋葱多糖的提取率可达到9.78%,不加纤维素酶的洋葱多糖提取率只有4.91%。
关键词
洋葱多糖
纤维素酶
Keywords
onion polysaccharides
cellulase
分类号
S633.2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辣椒籽油提取工艺优化
被引量:
2
13
作者
徐丹丹
李祁广
罗松
杨鑫迪
肖文军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植物资源工程系
湖南农业大学
国家
植物
功能成分利用
工程
技术研究中心
湖南
省
植物
功能成分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湖南农业科学》
2016年第2期98-100,共3页
基金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SCX1505)
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2015NK1003)
文摘
以市购辣椒籽为原料,在比较乙醇、石油醚、正己烷3种溶剂提取辣椒籽油效果的基础上,采用控制单一变量法,分别确定提取辣椒籽油最佳的温度、时间、料液比范围,然后采用L9(34)正交试验和最优组合验证,优化了从辣椒籽中提取辣椒籽油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石油醚提取法中,3个因素对辣椒籽油提取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提取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90 min,料液比1︰6。在该工艺条件下,辣椒籽油提取率高达95.89%,稳定性和重复性较好。
关键词
辣椒
辣椒籽
油脂
提取
工艺优化
Keywords
Capsicumfrutescens L.var.conoides Bailey
pepper seed
oil
extraction
process optimization
分类号
TS201.1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咖啡豆中的6种酚酸类化合物
被引量:
11
14
作者
龙文静
张盛
袁玲
李银花
刘仲华
机构
国家
植物
功能成分利用
工程
技术研究中心
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植物资源工程系
湖南农业大学
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39-442,共4页
基金
教育部创新团队计划(No.20091101)
文摘
建立了同时测定咖啡豆中6种酚酸类化合物(咖啡酸、3-咖啡酰奎尼酸、4-咖啡酰奎尼酸、5-咖啡酰奎尼酸、3,5-二咖啡酰奎尼酸、4,5-二咖啡酰奎尼酸)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采用Kromasil C18柱(200 mm×4.6mm,5μm),以乙腈和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45 min内可对6种目标物进行同时检测,且各化合物都能达到基线分离。经测定,样品中6种酚酸类化合物的加标回收率为90.76%~104.73%,相对标准偏差为0.7%~3.9%。该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适用于咖啡豆中6种酚酸类化合物的同时分析以及咖啡豆原料与制品的质量控制和综合评价。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酚酸类化合物
咖啡豆
Keywords
reversed-pha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HPLC)
phenolic acids
coffee bean
分类号
O658 [理学—分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茯砖茶汤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对常见致泻菌的抑制效果
被引量:
6
15
作者
姚亚丽
薛志慧
曾婷玉
傅冬和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
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植物资源工程系
出处
《湖南农业科学》
2012年第6期90-92,115,共4页
基金
湖南省博士后基金(2011RS4011)
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0A048)
湖南省重大科技专项(08FJ1005)
文摘
通过茯砖茶汤不同极性溶剂萃取部分对常见致泻菌的体外抑菌活性研究,筛选出茯砖茶抑菌活性部分。茯砖茶汤依次用三氯甲烷、乙酸乙酯及正丁醇溶剂萃取后制备样品,用药敏纸片法测定各部分样品对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志贺氏菌6种常见致泻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茯砖茶汤各部分样品对这6种致泻菌的抑制效果有明显的不同,三氯甲烷萃取部分及水层部分对致泻菌抑制作用不明显,乙酸乙酯及正丁醇萃取部分对6种致泻菌均有较强的抑菌活性,且乙酸乙酯部分的抑菌效果更好。
关键词
茯砖茶
萃取部分
致泻菌
抑菌效果
理化成分
Keywords
Fuzhuan Tea
extraction
diarrheal bacteria
inhibitory effects
components
分类号
S57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红薯叶黄酮分离纯化工艺及抗氧化性研究
陆英
吴朝比
蒋华军
罗巍
廖红梅
刘仲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茯砖茶降脂功能成分研究
傅冬和
刘仲华
黄建安
蔡汶莉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2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金银花绿原酸研究
龚志华
任国谱
舒青孝
肖文军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微波辅助提取茶籽皂苷的研究
龚志华
梁丹
张志博
肖文军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荷叶黄酮槲皮素
盛达成
肖文军
邵元元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不同工艺制备辣椒籽油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比较
刘安
罗松
李祁广
杨鑫迪
徐丹丹
肖文军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6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二次渥堆对安化黑毛茶品质形成的影响研究
曾斌
向阳
梁敏敏
何郁菲
傅冬和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五倍子鞣质
高燕
李勤
盛达成
肖文军
刘仲华
张盛
傅冬和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荷叶中荷叶碱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及其提取工艺研究
陈凌
肖文军
傅冬和
李园莉
余智勇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2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洋葱水溶性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
傅冬和
张影
曾婷玉
李恒彪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以需求为导向的茶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高燕
李适
刘仲华
施玲
《茶叶》
201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纤维素酶提取洋葱多糖工艺研究
傅冬和
李适
蔡汶莉
吴远杰
《湖南农业科学》
2012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辣椒籽油提取工艺优化
徐丹丹
李祁广
罗松
杨鑫迪
肖文军
《湖南农业科学》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咖啡豆中的6种酚酸类化合物
龙文静
张盛
袁玲
李银花
刘仲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茯砖茶汤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对常见致泻菌的抑制效果
姚亚丽
薛志慧
曾婷玉
傅冬和
《湖南农业科学》
201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