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2—2023年湖南省审定大豆品种主要性状变化趋势分析
1
作者 贾魏 高沐甜 +5 位作者 肖艳梅 廖志杰 徐莹 李瑞莲 罗红兵 黄成 《大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31,共9页
为了解湖南省大豆种质资源利用和性状演变趋势,以提升湖南省大豆育种水平,本研究应用线性回归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2002—2023年湖南省审定的27份大豆品种的主要性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生育期、单株... 为了解湖南省大豆种质资源利用和性状演变趋势,以提升湖南省大豆育种水平,本研究应用线性回归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2002—2023年湖南省审定的27份大豆品种的主要性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生育期、单株荚数、百粒重、产量和粗蛋白质含量随年份更替呈增加趋势,2019—2023年均值较2002—2006年均值分别增加1.4%、33.2%、8.8%、12.6%和5.4%;而株高、分枝数、主茎节数、底荚高度和粗脂肪含量则随年份更替呈下降趋势,2019—2023年均值较2002—2006年均值分别降低17.1%、0.7%、3.6%、26.5%和5.4%。相关性分析表明:产量与单株荚数,株高与底荚高度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而产量与株高和底荚高度,底荚高度与单株荚数和百粒重,生育期与主茎节数,粗蛋白质含量与粗脂肪含量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4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均大于1,累计贡献率达77.9%,表明这4个成分能够代表10个性状的大部分信息,且底荚高度、粗蛋白质含量、粗脂肪含量和百粒重是导致品种差异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说明近年来湖南省审定的大豆品种的产量逐步升高,粗蛋白质含量提升较为缓慢而粗脂肪含量有所降低。因此,今后湖南省大豆育种应在提高产量的基础上,注重品质的协同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省 大豆品种 农艺性状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