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药在水中的环境化学行为及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杨仁斌 刘毅华 +2 位作者 邱建霞 郑丽英 彭娟莹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6-100,共5页
阐述了农药在水中的环境化学行为,包括农药的光化学降解、水化学降解以及农药对水生生物的毒性,同时讨论了各种环境行为的机理和影响因子.
关键词 农药 环境行为 光解 水解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草胺在水稻环境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恒 杨仁斌 +1 位作者 盛莉莎 傅强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69-273,共5页
采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测定了乙草胺在水稻植株、稻田水样及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水稻和水样样品用二氯甲烷提取,土壤用甲醇提取,经液液分配净化,GC-ECD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当乙草胺在植株、水样和土壤中... 采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测定了乙草胺在水稻植株、稻田水样及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水稻和水样样品用二氯甲烷提取,土壤用甲醇提取,经液液分配净化,GC-ECD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当乙草胺在植株、水样和土壤中的添加量在0.05~1.0 mg/kg水平时,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7.2%~96.8%、94.0%~99.3%和83.6%~93.7%,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80%~7.66%、3.46%~7.54%和2.70%~6.41%。乙草胺的最小检出量(LOD)为1.29×10-11g,在稻米中的最低检测浓度(LOQ)为1.3×10-3mg/kg。乙草胺在植株、水样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1.21~2.07 d、1.30~2.56 d和1.22~2.41 d。施药浓度为推荐剂量1次,在收获的稻米中乙草胺的残留量均低于最低检测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草胺 水稻 残留分析 消解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脱石的吸附行为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34
3
作者 高海英 杨仁斌 龚道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438-442,共5页
分析了蒙脱石的结构特征,系统阐述了蒙脱石与水、无机金属、有机阳离子及农药的化学作用方式和机理,强调其吸附能力在消除环境污染方面所具有的优势,进一步指出它们的环境化学行为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影响、意义及应用前景。
关键词 蒙脱石 吸附行为 环境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岳阳南湖水环境容量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葛大兵 廖柏寒 +2 位作者 程育芝 吴晓玲 周延凯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21-323,共3页
为了确定岳阳南湖对水污染物的承受能力 ,根据南湖水体特征 ,利用盒模型模拟计算不同目标水质条件下的化学耗氧量 (COD)、5日生化需氧量 (BOD5)、总氮 (TN)、总磷 (TP)的最大允许入湖量 ,结果表明 :在现有污染负荷的基础上 ,2 0 0 3年 T... 为了确定岳阳南湖对水污染物的承受能力 ,根据南湖水体特征 ,利用盒模型模拟计算不同目标水质条件下的化学耗氧量 (COD)、5日生化需氧量 (BOD5)、总氮 (TN)、总磷 (TP)的最大允许入湖量 ,结果表明 :在现有污染负荷的基础上 ,2 0 0 3年 TN ,TP目标削减量分别为 6 2 3.5 9,13.6 1t/年 ,削减率分别为 91.84% ,74.75 % ;2 0 0 5年COD,BOD5,TN,TP目标削减量分别为 96 99.6 ,2 12 2 .48,6 5 1.2 7,16 .41t/年 ,削减率分别为 40 .39% ,9.0 9% ,95 .92 % ,89.92 % ,并且提出了分步治理对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 盒模型 最大允许负荷 削减负荷 岳阳南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药在环境中的水解途径 被引量:12
5
作者 杨仁斌 彭娟莹 袁芳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389-391,共3页
通过综述农药在环境中水化学降解途径及其影响因素,阐述农药水解机理以及pH、温度和粘土矿物等环境因子对农药水解的影响,探讨了农药在环境中降解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农药 水环境 降解 机理 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岳阳南湖水环境现状评价及对策 被引量:10
6
作者 葛大兵 廖柏寒 +2 位作者 程育芝 付平 莫佑农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7-129,共3页
为促进岳阳市南湖的开发建设与水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以南湖水环境监测资料为依据 ,利用有关数学模式对南湖污染源与水质进行了评价 .结果表明 ,影响南湖水质的主要污染源为城市生活污水 ,主要污染物分别为总磷 ,总氮 ,CODcr、BOD5 ,南... 为促进岳阳市南湖的开发建设与水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以南湖水环境监测资料为依据 ,利用有关数学模式对南湖污染源与水质进行了评价 .结果表明 ,影响南湖水质的主要污染源为城市生活污水 ,主要污染物分别为总磷 ,总氮 ,CODcr、BOD5 ,南湖水质呈现富营养化与有机物污染 ,处于重度污染水平 ,已达不到特殊保护水域功能要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 评价 岳阳南湖 污染源 污染物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吡啶类除草剂的作用机制及环境行为 被引量:9
7
作者 彭娟莹 杨仁斌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435-437,共3页
介绍了以敌草快、百草枯为代表的联吡啶类除草剂的主要作用机制和选择机理,对该类农药在环境中的行为进行了归纳和探讨,指出该类除草剂对气候条件的影响并不特别敏感,挥发性亦不强,而与土壤的结合能力较强。展望了对其作用机制和环境行... 介绍了以敌草快、百草枯为代表的联吡啶类除草剂的主要作用机制和选择机理,对该类农药在环境中的行为进行了归纳和探讨,指出该类除草剂对气候条件的影响并不特别敏感,挥发性亦不强,而与土壤的结合能力较强。展望了对其作用机制和环境行为的研究将进一步深入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吡啶类除草剂 作用机制 环境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瘟灵在稻田环境中的消解动态 被引量:5
8
作者 刘慧琳 郭正元 +3 位作者 谭智勇 刘斐 石卿 张宇 《湖南农业科学》 2011年第6期97-99,共3页
选择湖南和浙江两省水稻田为试验对象,用气相色谱检测,研究了稻瘟灵在稻田环境中的消解动态。稻瘟灵在环境样品中的最小检出量为1.0×10-11 g。结果表明,稻瘟灵在水稻植株、土壤和稻田水中的降解符合一级化学反应动力学方程,C=Coe-... 选择湖南和浙江两省水稻田为试验对象,用气相色谱检测,研究了稻瘟灵在稻田环境中的消解动态。稻瘟灵在环境样品中的最小检出量为1.0×10-11 g。结果表明,稻瘟灵在水稻植株、土壤和稻田水中的降解符合一级化学反应动力学方程,C=Coe-kt;稻瘟灵在湖南省和浙江省水稻植株中的半衰期分别为5.81、5.29 d,在稻田水中的半衰期分别为7.72、8.79 d,在稻田土中的半衰期分别为11.73、14.68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灵 水稻 消解动态 气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氧氟草醚在稻田环境及植株中的残留分析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方平 龚道新 +2 位作者 赵亮 黄雪 周鼎 《湖南农业科学》 2012年第11期69-72,共4页
通过添加回收率试验,借助气相色谱分析技术,建立了乙氧氟草醚在稻田环境中的残留分析与检测方法。该方法采用甲醇提取水稻土壤样品的乙氧氟草醚,采用乙酸乙酯提取水稻植株、谷壳和糙米样品中的乙氧氟草醚,均用石油醚纯化,GC-ECD进行检测... 通过添加回收率试验,借助气相色谱分析技术,建立了乙氧氟草醚在稻田环境中的残留分析与检测方法。该方法采用甲醇提取水稻土壤样品的乙氧氟草醚,采用乙酸乙酯提取水稻植株、谷壳和糙米样品中的乙氧氟草醚,均用石油醚纯化,GC-ECD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准确度高,重现性好,操作简便,适用于稻田水、稻田土壤、水稻植株、谷壳和糙米样品中的乙氧氟草醚残留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氧氟草醚 稻田 残留量 分析方法 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溴虫腈在稻田环境中的消解动态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斐 郭正元 +1 位作者 刘慧琳 石卿 《湖南农业科学》 2012年第4期71-73,共3页
通过田间试验,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研究了溴虫腈在湖南和浙江两地稻田土壤、稻田水和水稻植株中的消解动态。结果表明:溴虫腈在水稻土壤、稻田水和水稻植株中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分别为90.0%-108.0%、96.2%-105.0%和87.9%-105.0%;溴虫腈在... 通过田间试验,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研究了溴虫腈在湖南和浙江两地稻田土壤、稻田水和水稻植株中的消解动态。结果表明:溴虫腈在水稻土壤、稻田水和水稻植株中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分别为90.0%-108.0%、96.2%-105.0%和87.9%-105.0%;溴虫腈在稻田环境中的消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指数模型,在两试验地稻田土壤中的平均半衰期为11.17 d;稻田水中的平均半衰期为5.17 d;水稻植株中的平均半衰期为6.27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虫腈 水稻 农药残留 气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杀螟丹在稻田生态环境中的降解与残留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佳 龚道新 刘少平 《湖南农业科学》 2009年第11期75-78,共4页
研究了4%杀螟丹粒剂在水稻植株、稻米、稻壳、稻田水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采用石油醚提取,液液分配净化,气相色谱(GC-ECD)测定,结果表明:杀螟丹在稻田土壤中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93.25%~106.85%,相对标准偏差为5.99%~8.17%;在水... 研究了4%杀螟丹粒剂在水稻植株、稻米、稻壳、稻田水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采用石油醚提取,液液分配净化,气相色谱(GC-ECD)测定,结果表明:杀螟丹在稻田土壤中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93.25%~106.85%,相对标准偏差为5.99%~8.17%;在水样中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95.43%~103.68%,相对标准偏差为2.64%~8.48%;在稻杆中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90.81%~100.8%,相对标准偏差为3.00%~6.89%;在稻壳中的平均添加回收率96.77%~101.09%,相对标准偏差2.75%~6.32%;在稻米中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92.89%~97.71%,相对标准偏差为2.98%~8.09%。杀螟丹的最低检出量为1.0×10-11g,土样、水样中杀螟丹的最低检出浓度分别为0.001mg/kg和0.00025mg/L,在水稻稻杆、稻米和稻壳中的最低检出浓度均为0.005mg/kg。湖南长沙和云南昆明两地残留消解动态试验结果表明:杀螟丹在稻田土壤、水样和植株中的半衰期分别为:6.8~9.9d,7.4~7.8d和7.6~8.9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螟丹 稻田土壤 稻田水 水稻植株 降解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嘧磺隆在稻田环境中的消解动态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邓源 郭正元 《湖南农业科学》 2013年第10期68-70,共3页
选取湖南和北京两地的水稻田为试验对象,于2011、2012年采用液相色谱法研究了吡嘧磺隆在稻田环境中的消解动态。结果表明,吡嘧磺隆在稻田环境样品中的最低检出限为0.01 mg/kg;当添加浓度在0.01~1.00 mg/kg时,平均回收率范围在83.68%~101... 选取湖南和北京两地的水稻田为试验对象,于2011、2012年采用液相色谱法研究了吡嘧磺隆在稻田环境中的消解动态。结果表明,吡嘧磺隆在稻田环境样品中的最低检出限为0.01 mg/kg;当添加浓度在0.01~1.00 mg/kg时,平均回收率范围在83.68%~101.9%;其消解动态符合一级化学反应动力学方程C t=C0e-kt,在两个地点的两年试验中,吡嘧磺隆在稻田水、稻田土壤和水稻植株中的平均半衰期分别为2.29、2.73、2.29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嘧磺隆 高效液相色谱 水稻 残留 消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氮磷检测器法用于大米和面粉中22种有机磷和有机氮农药多残留检测 被引量:17
13
作者 龚道新 杨仁斌 +2 位作者 赵卫星 邹雅竹 郭正元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243-1248,共6页
选择气相色谱氮磷检测器法检测大米、面粉中22种有机磷和有机氮农药多残留。大米、面粉样品用丙酮/二氯甲烷(1∶1,V/V)提取,二氯甲烷萃取,丙酮定容,GC-NPD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分离度较好,灵敏度高,方法的最小检出量在5.180×10-12... 选择气相色谱氮磷检测器法检测大米、面粉中22种有机磷和有机氮农药多残留。大米、面粉样品用丙酮/二氯甲烷(1∶1,V/V)提取,二氯甲烷萃取,丙酮定容,GC-NPD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分离度较好,灵敏度高,方法的最小检出量在5.180×10-12~8.541×10-11g之间。当添加浓度在0.02~2.00mg·kg-1范围时,大米平均添加回收率为71.71%~109.16%,变异系数为1.16%~12.89%;面粉平均添加回收率为73.87%~113.48%,变异系数为1.75%~15.17%。该方法完全符合农药残留量检测的技术要求,是一种快速有效的分析检测方法,适合在实践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农药 有机氮农药 多残留检测 毛细管气相色谱 大米 面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酸雨和Cd对小白菜 四季豆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8
14
作者 余苹中 廖柏寒 +1 位作者 宋稳成 刘红玉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3-46,共4页
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模拟酸雨和重金属Cd复合污染对小白菜、四季豆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酸雨强度的增加以及土壤Cd浓度的增大,小白菜和四季豆生长受阻,叶绿素含量以及叶绿素a/b明显下降。在酸雨和Cd的胁迫下,小白菜MDA(丙... 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模拟酸雨和重金属Cd复合污染对小白菜、四季豆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酸雨强度的增加以及土壤Cd浓度的增大,小白菜和四季豆生长受阻,叶绿素含量以及叶绿素a/b明显下降。在酸雨和Cd的胁迫下,小白菜MDA(丙二醛)含量和POD(过氧化物酶)活性上升,CAT(过氧化氢酶)和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先升高后下降。同时发现,酸雨和Cd复合污染对四季豆的毒害作用比小白菜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酸雨 CD 小白菜 四季豆 生理生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和柑桔中三唑磷残留量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龚道新 郑丽英 +2 位作者 杨仁斌 郭正元 周作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034-1036,共3页
采用丙酮(水样用二氯甲烷)提取,提取液经二氯甲烷萃取,浓缩后过氟罗里硅土柱净化,淋出液经浓缩后再用丙酮定容,用GC—NPD法检测,研究了湿性样品(土壤、柑桔果肉和果皮样品)中的三唑磷残留物的测定方法。结果表明,当样品三唑磷的添加浓度... 采用丙酮(水样用二氯甲烷)提取,提取液经二氯甲烷萃取,浓缩后过氟罗里硅土柱净化,淋出液经浓缩后再用丙酮定容,用GC—NPD法检测,研究了湿性样品(土壤、柑桔果肉和果皮样品)中的三唑磷残留物的测定方法。结果表明,当样品三唑磷的添加浓度为0.05、0.2、2.0mg·kg-1时,样品的平均回收率为90.61%~96.58%,变异系数为1.74%~9.25%。方法最小检出量为4×10-12g,水样、土壤、柑桔果肉、果皮中的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0.0001、0.002、0.001、0.004m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唑磷 气相色谱 残留 柑桔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检测咪鲜胺及其主要代谢物在稻田水土中的残留 被引量:22
16
作者 汪传刚 龚道新 +1 位作者 邹雅竹 赵卫星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24-1028,共5页
采用HPLC法对稻田水土样品中咪鲜胺及其主要代谢物BTS44595、BTS44596和BTS45186的残留进行了分析与检测。将土壤样品用丙酮提取并浓缩至干后,加入NaCl饱和溶液和pH为9.0的NaHCO3-Na2CO3缓冲液(水样直接加混合溶液),再用石油醚∶丙酮(9... 采用HPLC法对稻田水土样品中咪鲜胺及其主要代谢物BTS44595、BTS44596和BTS45186的残留进行了分析与检测。将土壤样品用丙酮提取并浓缩至干后,加入NaCl饱和溶液和pH为9.0的NaHCO3-Na2CO3缓冲液(水样直接加混合溶液),再用石油醚∶丙酮(9∶1,V/V)萃取后检测咪鲜胺母体的残留量,将萃取后的水相调节至pH为2~3,再用石油醚萃取后检测BTS44595、BTS44596和BTS45186的残留量。结果表明,在选定的HPLC检测条件下,咪鲜胺的保留时间为5.384min,最小检出量为3.5×10-10g;BTS44595、BTS44596和BTS45186的保留时间分别为12.365、10.678和8.074min,它们的最小检出量分别为5.0×10-10、3.0×10-10和6.0×10-10g。当添加浓度为0.1、0.5、5.0mg·kg-1时,供试的4种化合物在稻田水和土壤中的添加回收率为76.74%~105.72%,变异系数为2.08%~12.35%。这说明该方法的准确度、重现性和精确度都符合农药残留量分析与检测的要求,适用于对实际样品中咪鲜胺及其主要代谢物残留量的分析与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鲜胺 主要代谢物 稻田水土 残留量 分析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稻田中苄嘧磺隆和苯噻酰草胺残留 被引量:16
17
作者 杨丽华 龚道新 +2 位作者 唐晶 罗俊凯 丁春霞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1-75,共5页
建立了同时测定稻田(稻田土壤、水和植株)中苄嘧磺隆和苯噻酰草胺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稻田水样品用二氯甲烷直接萃取;稻田土壤样品用碱性乙腈-二氯甲烷(1∶1,v/v)混合液直接提取;水稻植株样品用碱性二氯甲烷提取后,二... 建立了同时测定稻田(稻田土壤、水和植株)中苄嘧磺隆和苯噻酰草胺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稻田水样品用二氯甲烷直接萃取;稻田土壤样品用碱性乙腈-二氯甲烷(1∶1,v/v)混合液直接提取;水稻植株样品用碱性二氯甲烷提取后,二氯甲烷提取液经弗罗里硅土柱净化。上述样品溶液采用C18不锈钢色谱柱(150mm×4.6 mm,5μm)分离,流动相为水-甲醇(30∶70,v/v),流速为0.5 mL/min,柱温为30℃,紫外检测波长为238 nm,外标法定量。苄嘧磺隆和苯噻酰草胺在0.05~5.00 mg/L范围内的线性关系均很好(r>0.999 9)。在稻田水、土壤和水稻植株中添加3个水平(0.05,0.10,1.00 mg/kg)的苄嘧磺隆和苯噻酰草胺,两者的回收率均在85.39%~113.3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0.91%~10.24%。这表明该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农药残留测定的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苄嘧磺隆 苯噻酰草胺 稻田水 稻田土壤 水稻植株 残留分析 除草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鲜安及其主要代谢物的紫外光谱吸收特性和对蝌蚪急性毒性的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龚道新 樊德方 +1 位作者 杨仁斌 周作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49-753,共5页
通过紫外光谱扫描,测定了咪鲜安(BTS40542)母体及其主要代谢物的紫外吸收光谱;在此基础上,采用静态实验法,研究了咪鲜安(BTS40542)母体及其主要代谢物对蝌蚪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咪鲜安母体的紫外吸收峰的波长为204nm和270nm,咪鲜安的... 通过紫外光谱扫描,测定了咪鲜安(BTS40542)母体及其主要代谢物的紫外吸收光谱;在此基础上,采用静态实验法,研究了咪鲜安(BTS40542)母体及其主要代谢物对蝌蚪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咪鲜安母体的紫外吸收峰的波长为204nm和270nm,咪鲜安的主要代谢物BTS44595、BTS44596、BTS45186的紫外吸收峰均只有一个,其波长分别为208nm、206nm和216nm;咪鲜安(BTS40542)及咪鲜安的主要代谢物:BTS44595、BTS44596和BTS45186对蝌蚪的96hLC50分别为:2.84mg·L-1、2.68mg·L-1、5.52mg·L-1、6.22mg·L-1和0.70mg·L-1,它们对蝌蚪的急性毒性大小顺序为:BTS45186>BTS40542>BTS44595>BTS44596;随着咪鲜安母体的降解代谢,咪鲜安母体及其主要代谢物的急性毒性与紫外吸收峰的波长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表明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在评价咪鲜安的生态环境效应时,不仅应考虑咪鲜安母体的残留与毒性,还应重视咪鲜安主要代谢物的残留与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鲜安 代谢物 紫外光谱 吸收特性 蝌蚪 急性毒性 咪唑类杀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霸螨水乳剂在柑橘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杨仁斌 郭正元 +3 位作者 刘毅华 郑丽英 唐美珍 赵卫星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58-62,共5页
为评价速霸螨(唑螨酯+炔螨特)水乳剂在柑橘上使用后的残留行为及环境安全性,采用HPLC测定方法,对速霸螨在柑橘及土壤中的残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唑螨酯在柑橘、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6.8d和10.6d;2)炔螨特在柑橘、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 为评价速霸螨(唑螨酯+炔螨特)水乳剂在柑橘上使用后的残留行为及环境安全性,采用HPLC测定方法,对速霸螨在柑橘及土壤中的残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唑螨酯在柑橘、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6.8d和10.6d;2)炔螨特在柑橘、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30.3d和13.4d;3)速霸螨在正常使用剂量下,两种有效成分在柑橘果肉和果皮中的残留量都低于最大残留限量,保证了柑橘食用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霸螨 唑螨酯 炔螨特 残留 消解 半衰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面粉和大米中14种农药残留量 被引量:27
20
作者 贺德春 杨仁斌 +1 位作者 龚道新 郭正元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1-164,共4页
为了快速、准确地测定面粉和大米中14种农药的残留量,采用丙酮提取,硅镁吸附剂柱层析净化,气相色谱法进行检测.不同浓度的添加回收率试验结果表明,农药在面粉和大米样品的添加回收率为76.17%~116.46%,变异系数为0.16%~16.24%,最小检... 为了快速、准确地测定面粉和大米中14种农药的残留量,采用丙酮提取,硅镁吸附剂柱层析净化,气相色谱法进行检测.不同浓度的添加回收率试验结果表明,农药在面粉和大米样品的添加回收率为76.17%~116.46%,变异系数为0.16%~16.24%,最小检测量为0.001 5~0.025 0 ng,该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农药多残留测定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农药残留 面粉 大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