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安化黑茶文化基因图谱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丽纯
肖力争
+3 位作者
牛丽
吴波
朱海燕
刘仲华
《茶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6-360,共15页
安化黑茶沉淀了深厚的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与应用价值。运用“文化基因理论”,遵循内在唯一性、外在唯一性、局部唯一性和总体优势性4项识别原则,从物质文化层面挖掘生态、生产、产品、贮运基因,从精神文化层面挖掘生活、艺术、历...
安化黑茶沉淀了深厚的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与应用价值。运用“文化基因理论”,遵循内在唯一性、外在唯一性、局部唯一性和总体优势性4项识别原则,从物质文化层面挖掘生态、生产、产品、贮运基因,从精神文化层面挖掘生活、艺术、历史人文、精神内核基因。提取文化元素、采集元素实例,用Protégé软件构建本体模型,以可视化手段呈现安化黑茶文化的关联关系与层级关系,实现安化黑茶文化基因图谱的可视化,并分析可视化在文化传承、艺术审美和品牌塑造中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基因
安化黑茶
可视化
基因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茶文化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谢镜玲
朱海燕
+1 位作者
罗睿勍
贾茜茜
《中国茶叶》
2025年第8期74-79,共6页
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调查方式,并运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以青少年为主要研究对象,系统考察了茶文化教育对其茶道认知、茶艺掌握及茶礼理解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茶文化教育显著提升了青少年对文化内涵的认...
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调查方式,并运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以青少年为主要研究对象,系统考察了茶文化教育对其茶道认知、茶艺掌握及茶礼理解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茶文化教育显著提升了青少年对文化内涵的认知水平;此外,随着教育对象年龄的增长,茶文化教育在技能提升方面的作用愈发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教育
茶道
茶艺
茶礼
主观能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场所记忆理论下的“安化第一茶厂”活化研究
3
作者
樊馨语
彭淼
朱海燕
《中国茶叶》
2025年第7期106-114,共9页
“安化第一茶厂”作为茶文化遗产与工业遗产的融合体,见证了茶产业的发展历程,承载着深厚的文化价值。然而,当前这一茶文化工业遗产仅停留在展示层面,难以充分彰显其丰富的文化与历史内涵,亟须进行活化利用。研究基于场所记忆理论,深入...
“安化第一茶厂”作为茶文化遗产与工业遗产的融合体,见证了茶产业的发展历程,承载着深厚的文化价值。然而,当前这一茶文化工业遗产仅停留在展示层面,难以充分彰显其丰富的文化与历史内涵,亟须进行活化利用。研究基于场所记忆理论,深入剖析了茶厂场所记忆的构建要素,包括工人群体和游客等记忆主体,制茶工艺、茶厂历史文化及精神等记忆客体,以及物质与非物质记忆载体。通过实地调研、文献分析与案例借鉴相结合的方法,提出功能重塑与文化传承并重的活化策略,旨在唤醒茶厂的历史记忆,增强游客的文化体验与认同感,传承和弘扬茶文化,提升茶厂的社会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所记忆
茶文化遗产
工业遗产
“安化第一茶厂”
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洞口古楼乡“四彩”融合茶旅模式研究
4
作者
何依博
谢镜玲
+1 位作者
朱海燕
魏琨
《中国茶叶》
2025年第8期80-86,共7页
洞口县古楼乡位于雪峰山腹地,茶文化历史悠久。近年来,当地以茶产业为基础,积极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实现经济多元化转型。文章通过深入分析古楼乡当前茶旅融合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系统梳理其茶旅融合资源后,归纳为红色文化资源、绿...
洞口县古楼乡位于雪峰山腹地,茶文化历史悠久。近年来,当地以茶产业为基础,积极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实现经济多元化转型。文章通过深入分析古楼乡当前茶旅融合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系统梳理其茶旅融合资源后,归纳为红色文化资源、绿色自然生态资源、黄色寿文化资源及白色宗祠文化资源四大特色,据此创新提出“四彩”融合茶旅模式,具体包括春山三色茶旅汇、红途映夏绿白融、金秋茶寿红绿汇和四色冬韵茶乡行4个主题。最后,针对当前发展瓶颈,进一步探讨提出了促进古楼乡茶旅融合的策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口古楼
茶旅融合
文化资源
茶产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茶树CsbHLH 71基因克隆及转录活性分析
被引量:
6
5
作者
吴应奇
宋小凤
+3 位作者
邓见田烨
白思蕾
李娟
王坤波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7-44,共8页
bHLH转录因子在植物类黄酮代谢过程中具有重要调控作用。该研究采用PCR方法,从‘碧香早’茶树中获得了与儿茶素含量高度负相关的CsbHLH71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亚细胞定位及转录活性分析,为探究CsbHLH71基因在调控茶树儿茶素...
bHLH转录因子在植物类黄酮代谢过程中具有重要调控作用。该研究采用PCR方法,从‘碧香早’茶树中获得了与儿茶素含量高度负相关的CsbHLH71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亚细胞定位及转录活性分析,为探究CsbHLH71基因在调控茶树儿茶素生物合成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结果表明:(1)通过RNA-seq测序筛选成功获得一个茶树CsbHLH71基因,该基因CDS序列全长912 bp,编码303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第101-160位含有一个碱性螺旋-环-螺旋保守结构域,属于bHLH家族转录因子;序列对比和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其与杜鹃花、河滨葡萄等物种的bHLH氨基酸序列有较高的相似性。(2)qRT-PCR结果显示,不同浓度微生物肥处理下茶树CsbHLH71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且在1000倍处理下效果最显著,说明高浓度的微生物肥能促进茶树CsbHLH71基因的表达。(3)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CsbHLH71蛋白定位在细胞核。(4)转录活性分析发现,茶树CsbHLH71蛋白在酵母和烟草中均具有转录抑制活性,为转录抑制子,证实了CsbHLH71蛋白具有转录抑制剂的功能。研究推测,CsbHLH71蛋白可能负调控茶树中儿茶素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BHLH
亚细胞定位
转录活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茶树响应高温胁迫下生理生化和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4
6
作者
林俊铭
赵体跃
+2 位作者
黄翔翔
赵剑
王坤波
《中国茶叶》
2024年第3期26-31,共6页
茶树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具有喜温、喜湿、喜阴的生态特性。然而,高温胁迫会影响茶树的生长发育,显著降低茶叶的产量和品质。文章综述了高温胁迫对茶树生理及重要次生代谢产物(儿茶素、茶氨酸、咖啡碱)影响的研究进展,并阐述了茶树...
茶树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具有喜温、喜湿、喜阴的生态特性。然而,高温胁迫会影响茶树的生长发育,显著降低茶叶的产量和品质。文章综述了高温胁迫对茶树生理及重要次生代谢产物(儿茶素、茶氨酸、咖啡碱)影响的研究进展,并阐述了茶树响应高温的分子机制,以期为提高茶树栽培措施和选育耐热茶树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高温
响应
次生代谢
热休克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窨制对不同类型黑茶香气的影响
被引量:
5
7
作者
刘佳顺
安会敏
+6 位作者
陈圆
李适
黄怡雯
陈金亨
张章汉
黄建安
刘仲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294-304,共11页
采用固相微萃取和全二维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技术定性定量茶样中的挥发性成分,并通过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筛选茉莉黑茶特征挥发性成分,探究其对茶叶香气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窨制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协调黑茶原有的香气特征...
采用固相微萃取和全二维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技术定性定量茶样中的挥发性成分,并通过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筛选茉莉黑茶特征挥发性成分,探究其对茶叶香气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窨制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协调黑茶原有的香气特征(陈香、木香、松烟香等),并赋予黑茶茉莉花的香气,形成茉莉黑茶“花香鲜灵、茶香纯正”的香气品质特点;黑茶与茉莉黑茶中共鉴定出366种挥发性成分,其中芳樟醇、α-法呢烯、乙酸苄酯等38种挥发性成分是区别黑茶窨制前后香气品质的特征挥发性成分;大多数特征挥发性成分与茉莉花香和菌花香正相关,与陈香、木香和松烟香负相关,窨制对茉莉黑茶香气品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结果为茉莉黑茶加工技术、品质提升和香气调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茉莉黑茶
特征挥发性成分
茶叶香气
花茶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HS-SPME-GC-MS技术分析不同种类黑茶香气成分
被引量:
15
8
作者
邓见田烨
晏美红
+4 位作者
尚铂昊
李亦龙
肖田
朱洺志
王坤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378-386,共9页
为探究不同种类黑茶香气成分特征,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结合感官审评对茯砖茶、黑砖、藏茶、六堡茶、天尖等五种主...
为探究不同种类黑茶香气成分特征,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结合感官审评对茯砖茶、黑砖、藏茶、六堡茶、天尖等五种主要黑茶样品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五种黑茶的香气特征明显。茯砖茶主要香气轮廓为菌花香和陈香,六堡茶具有明显持久的槟榔香与陈香,藏茶具有持久的陈香,黑砖茶香气纯正,天尖具有持久的松烟香。五种黑茶样品的感官审评总分排序为藏茶(91.35)>茯砖茶(90.15)>黑砖(89.05)>六堡茶(88.85)>天尖(86.33);五种不同的黑茶共含有56个香气成分,不同种类黑茶在香气成分构成与含量上均有差异。五种黑茶样品的香气成分总含量排序为茯砖茶(6355.30μg/L)>藏茶(5858.73μg/L)>黑砖(5789.71μg/L)>天尖(4801.37μg/L)>六堡茶(3740.14μg/L)。根据多元统计分析以及香气活性值分析,发现1,2,3-三甲氧基苯对藏茶的陈香具有突出贡献。反,反-2,4-癸二烯醛、反,反-2,4-壬二烯醛、柠檬醛I、柠檬醛II、正己醛和水杨酸甲酯对茯砖茶的菌花香具有突出贡献,而1,2,3-三甲氧基苯则对茯砖茶的陈香具有突出贡献。(+)-雪松醇对六堡茶的槟榔香具有突出贡献。反,反-2,4-癸二烯醛、反,反-2,4-壬二烯醛、正己醛和植醇等对天尖的松烟香有突出贡献。苯乙醇、橙花叔醇II和氧化芳樟醇I等香气成分的综合作用形成了黑砖纯正的香气。本研究为探索不同种类黑茶的香气品质提供了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茶
香气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香气活性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安化黑茶文化基因图谱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丽纯
肖力争
牛丽
吴波
朱海燕
刘仲华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
茶学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国家植物功能成分
利用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岳麓山
实验室
茶树种质创新与
资源
利用
全国
重点
实验室
湖南农业大学农业农村部园艺作物基因资源评价利用重点实验室
湖南农业大学
出处
《茶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6-360,共15页
基金
湖南省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24WTA03、24WTA04)。
文摘
安化黑茶沉淀了深厚的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与应用价值。运用“文化基因理论”,遵循内在唯一性、外在唯一性、局部唯一性和总体优势性4项识别原则,从物质文化层面挖掘生态、生产、产品、贮运基因,从精神文化层面挖掘生活、艺术、历史人文、精神内核基因。提取文化元素、采集元素实例,用Protégé软件构建本体模型,以可视化手段呈现安化黑茶文化的关联关系与层级关系,实现安化黑茶文化基因图谱的可视化,并分析可视化在文化传承、艺术审美和品牌塑造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文化基因
安化黑茶
可视化
基因图谱
Keywords
cultural gene
Anhua dark tea
visualization
genetic map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G1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茶文化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谢镜玲
朱海燕
罗睿勍
贾茜茜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
园艺
学院
湖南农业大学
茶学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湖南农业大学农业农村部园艺作物基因资源评价利用重点实验室
中国人民
大学
茶道哲学研究所
吉首
大学
出处
《中国茶叶》
2025年第8期74-79,共6页
基金
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HNJG—20240424)。
文摘
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调查方式,并运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以青少年为主要研究对象,系统考察了茶文化教育对其茶道认知、茶艺掌握及茶礼理解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茶文化教育显著提升了青少年对文化内涵的认知水平;此外,随着教育对象年龄的增长,茶文化教育在技能提升方面的作用愈发明显。
关键词
茶文化教育
茶道
茶艺
茶礼
主观能动性
Keywords
tea culture education
tea ceremony
tea art
tea etiquette
subjective initiative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场所记忆理论下的“安化第一茶厂”活化研究
3
作者
樊馨语
彭淼
朱海燕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
茶学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国家植物功能成分
利用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岳麓山
实验室
茶树种质创新与
资源
利用
全国
重点
实验室
湖南农业大学农业农村部园艺作物基因资源评价利用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茶叶》
2025年第7期106-114,共9页
基金
湖南省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24WTA03)
湖南省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24WTA04)。
文摘
“安化第一茶厂”作为茶文化遗产与工业遗产的融合体,见证了茶产业的发展历程,承载着深厚的文化价值。然而,当前这一茶文化工业遗产仅停留在展示层面,难以充分彰显其丰富的文化与历史内涵,亟须进行活化利用。研究基于场所记忆理论,深入剖析了茶厂场所记忆的构建要素,包括工人群体和游客等记忆主体,制茶工艺、茶厂历史文化及精神等记忆客体,以及物质与非物质记忆载体。通过实地调研、文献分析与案例借鉴相结合的方法,提出功能重塑与文化传承并重的活化策略,旨在唤醒茶厂的历史记忆,增强游客的文化体验与认同感,传承和弘扬茶文化,提升茶厂的社会影响力。
关键词
场所记忆
茶文化遗产
工业遗产
“安化第一茶厂”
活化
Keywords
place memory
tea-cultural heritage
industrial heritage
"Anhua First Tea Factory"
activation
分类号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洞口古楼乡“四彩”融合茶旅模式研究
4
作者
何依博
谢镜玲
朱海燕
魏琨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
茶学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国家植物功能成分
利用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岳麓山
实验室
茶树种质创新与
资源
利用
全国
重点
实验室
湖南农业大学农业农村部园艺作物基因资源评价利用重点实验室
湖南
古楼雪峰云雾茶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茶叶》
2025年第8期80-86,共7页
基金
湖南省财政厅科教专项(湘财教指[2023]31号)。
文摘
洞口县古楼乡位于雪峰山腹地,茶文化历史悠久。近年来,当地以茶产业为基础,积极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实现经济多元化转型。文章通过深入分析古楼乡当前茶旅融合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系统梳理其茶旅融合资源后,归纳为红色文化资源、绿色自然生态资源、黄色寿文化资源及白色宗祠文化资源四大特色,据此创新提出“四彩”融合茶旅模式,具体包括春山三色茶旅汇、红途映夏绿白融、金秋茶寿红绿汇和四色冬韵茶乡行4个主题。最后,针对当前发展瓶颈,进一步探讨提出了促进古楼乡茶旅融合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
洞口古楼
茶旅融合
文化资源
茶产业发展
Keywords
Dongkou ancient building
tea travel integration
cultural resources
tea industry development
分类号
F592.7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F326.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茶树CsbHLH 71基因克隆及转录活性分析
被引量:
6
5
作者
吴应奇
宋小凤
邓见田烨
白思蕾
李娟
王坤波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
教育部茶学
重点
实验室
湖南农业大学
国家植物功能成分
利用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南农业大学农业农村部园艺作物基因资源评价利用重点实验室
出处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7-44,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072629,32172217和32002095)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2022JJ20028)
+1 种基金
长沙市杰出创新青年培养计划(kq2107015)
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项目(2021QZY035)。
文摘
bHLH转录因子在植物类黄酮代谢过程中具有重要调控作用。该研究采用PCR方法,从‘碧香早’茶树中获得了与儿茶素含量高度负相关的CsbHLH71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亚细胞定位及转录活性分析,为探究CsbHLH71基因在调控茶树儿茶素生物合成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结果表明:(1)通过RNA-seq测序筛选成功获得一个茶树CsbHLH71基因,该基因CDS序列全长912 bp,编码303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第101-160位含有一个碱性螺旋-环-螺旋保守结构域,属于bHLH家族转录因子;序列对比和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其与杜鹃花、河滨葡萄等物种的bHLH氨基酸序列有较高的相似性。(2)qRT-PCR结果显示,不同浓度微生物肥处理下茶树CsbHLH71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且在1000倍处理下效果最显著,说明高浓度的微生物肥能促进茶树CsbHLH71基因的表达。(3)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CsbHLH71蛋白定位在细胞核。(4)转录活性分析发现,茶树CsbHLH71蛋白在酵母和烟草中均具有转录抑制活性,为转录抑制子,证实了CsbHLH71蛋白具有转录抑制剂的功能。研究推测,CsbHLH71蛋白可能负调控茶树中儿茶素积累。
关键词
茶树
BHLH
亚细胞定位
转录活性分析
Keywords
Camellia sinensis
bHLH
subcellular localization
transcriptional activity analysis
分类号
Q786 [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Q789 [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茶树响应高温胁迫下生理生化和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4
6
作者
林俊铭
赵体跃
黄翔翔
赵剑
王坤波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
茶学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湖南农业大学
国家植物功能成分
利用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南农业大学农业农村部园艺作物基因资源评价利用重点实验室
湖南农业大学
黄埔创新研究院
出处
《中国茶叶》
2024年第3期26-31,共6页
基金
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22YFD16000803)
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计划(202202AE090030)
湘西州技术攻关“揭榜挂帅”项目(2022JBGS0007)。
文摘
茶树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具有喜温、喜湿、喜阴的生态特性。然而,高温胁迫会影响茶树的生长发育,显著降低茶叶的产量和品质。文章综述了高温胁迫对茶树生理及重要次生代谢产物(儿茶素、茶氨酸、咖啡碱)影响的研究进展,并阐述了茶树响应高温的分子机制,以期为提高茶树栽培措施和选育耐热茶树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茶树
高温
响应
次生代谢
热休克转录因子
Keywords
tea plant
high temperature
response
secondary metabolism
heat shock transcription factor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窨制对不同类型黑茶香气的影响
被引量:
5
7
作者
刘佳顺
安会敏
陈圆
李适
黄怡雯
陈金亨
张章汉
黄建安
刘仲华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
茶学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国家植物功能成分
利用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南
省植物功能成分
利用
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湖南农业大学农业农村部园艺作物基因资源评价利用重点实验室
湖南
中茶茶业有限公司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294-304,共11页
基金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茉莉花茶加工关键技术创新与示范项目(2020NK2026)
湖南千亿茶产业链关键技术创新与示范项目(2021NK1020)
+1 种基金
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19)
湖南中茶茶业有限公司新工艺茉莉花茶一期研发项目(2019xny-js123)。
文摘
采用固相微萃取和全二维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技术定性定量茶样中的挥发性成分,并通过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筛选茉莉黑茶特征挥发性成分,探究其对茶叶香气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窨制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协调黑茶原有的香气特征(陈香、木香、松烟香等),并赋予黑茶茉莉花的香气,形成茉莉黑茶“花香鲜灵、茶香纯正”的香气品质特点;黑茶与茉莉黑茶中共鉴定出366种挥发性成分,其中芳樟醇、α-法呢烯、乙酸苄酯等38种挥发性成分是区别黑茶窨制前后香气品质的特征挥发性成分;大多数特征挥发性成分与茉莉花香和菌花香正相关,与陈香、木香和松烟香负相关,窨制对茉莉黑茶香气品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结果为茉莉黑茶加工技术、品质提升和香气调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茉莉黑茶
特征挥发性成分
茶叶香气
花茶品质
Keywords
jasmine dark tea
characteristic volatile components
tea-like aroma
jasmine tea quality
分类号
TS272.3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HS-SPME-GC-MS技术分析不同种类黑茶香气成分
被引量:
15
8
作者
邓见田烨
晏美红
尚铂昊
李亦龙
肖田
朱洺志
王坤波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
茶学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湖南农业大学
国家植物功能成分
利用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南农业大学
植物功能成分
利用
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湖南农业大学农业农村部园艺作物基因资源评价利用重点实验室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378-386,共9页
基金
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22YFD21011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172217,32002095)
+3 种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2022JJ20028)
湖南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2019JJ50238)
长沙市杰出创新青年培养计划(kq2107015)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8M632962)。
文摘
为探究不同种类黑茶香气成分特征,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结合感官审评对茯砖茶、黑砖、藏茶、六堡茶、天尖等五种主要黑茶样品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五种黑茶的香气特征明显。茯砖茶主要香气轮廓为菌花香和陈香,六堡茶具有明显持久的槟榔香与陈香,藏茶具有持久的陈香,黑砖茶香气纯正,天尖具有持久的松烟香。五种黑茶样品的感官审评总分排序为藏茶(91.35)>茯砖茶(90.15)>黑砖(89.05)>六堡茶(88.85)>天尖(86.33);五种不同的黑茶共含有56个香气成分,不同种类黑茶在香气成分构成与含量上均有差异。五种黑茶样品的香气成分总含量排序为茯砖茶(6355.30μg/L)>藏茶(5858.73μg/L)>黑砖(5789.71μg/L)>天尖(4801.37μg/L)>六堡茶(3740.14μg/L)。根据多元统计分析以及香气活性值分析,发现1,2,3-三甲氧基苯对藏茶的陈香具有突出贡献。反,反-2,4-癸二烯醛、反,反-2,4-壬二烯醛、柠檬醛I、柠檬醛II、正己醛和水杨酸甲酯对茯砖茶的菌花香具有突出贡献,而1,2,3-三甲氧基苯则对茯砖茶的陈香具有突出贡献。(+)-雪松醇对六堡茶的槟榔香具有突出贡献。反,反-2,4-癸二烯醛、反,反-2,4-壬二烯醛、正己醛和植醇等对天尖的松烟香有突出贡献。苯乙醇、橙花叔醇II和氧化芳樟醇I等香气成分的综合作用形成了黑砖纯正的香气。本研究为探索不同种类黑茶的香气品质提供了数据参考。
关键词
黑茶
香气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香气活性值
Keywords
dark tea
aroma components
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odor activity value(OAV)
分类号
TS272.5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安化黑茶文化基因图谱可视化研究
张丽纯
肖力争
牛丽
吴波
朱海燕
刘仲华
《茶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茶文化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研究
谢镜玲
朱海燕
罗睿勍
贾茜茜
《中国茶叶》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场所记忆理论下的“安化第一茶厂”活化研究
樊馨语
彭淼
朱海燕
《中国茶叶》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洞口古楼乡“四彩”融合茶旅模式研究
何依博
谢镜玲
朱海燕
魏琨
《中国茶叶》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茶树CsbHLH 71基因克隆及转录活性分析
吴应奇
宋小凤
邓见田烨
白思蕾
李娟
王坤波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茶树响应高温胁迫下生理生化和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林俊铭
赵体跃
黄翔翔
赵剑
王坤波
《中国茶叶》
202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窨制对不同类型黑茶香气的影响
刘佳顺
安会敏
陈圆
李适
黄怡雯
陈金亨
张章汉
黄建安
刘仲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基于HS-SPME-GC-MS技术分析不同种类黑茶香气成分
邓见田烨
晏美红
尚铂昊
李亦龙
肖田
朱洺志
王坤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