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马铃薯中α-茄碱含量 被引量:19
1
作者 伍慧敏 曾静 +4 位作者 李美 刘德明 杜宇 熊兴耀 曾建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121-124,共4页
目的:建立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的马铃薯中低含量的α-茄碱的高灵敏检测方法。方法:马铃薯用1%甲酸-甲醇(1:1,v/z)N声提取50min。采用C18色谱柱(2.1mm×150mm,5μm)分离,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r/F),梯度洗... 目的:建立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的马铃薯中低含量的α-茄碱的高灵敏检测方法。方法:马铃薯用1%甲酸-甲醇(1:1,v/z)N声提取50min。采用C18色谱柱(2.1mm×150mm,5μm)分离,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r/F),梯度洗脱,柱温35℃,流速0.2mL/min;采用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源单四极杆质谱检测。结果:α-茄碱在7~460μg/kg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系数R^2=0.9991,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3.6%,精密度为1.13%,重复性为2.59%。结论:该检测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马铃薯中低含量α-茄碱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龙葵素 α-茄碱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氧灌溉条件下不同施磷量对水稻分蘖期根系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张文萍 肖卫华 +3 位作者 姚邦松 吴根义 曾鹏 夏文锦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7-29,共3页
针对增氧灌溉条件下水稻不同施磷量对水稻分蘖期根系的影响,采用增氧灌溉技术进行盆栽试验,通过检测分蘖数、株高和根系生长特征指标,研究不同处理下水稻分蘖期根系变化规律。结果表明;OP处理盆栽平均分蘖数、株高与CKP处理区别不明显,... 针对增氧灌溉条件下水稻不同施磷量对水稻分蘖期根系的影响,采用增氧灌溉技术进行盆栽试验,通过检测分蘖数、株高和根系生长特征指标,研究不同处理下水稻分蘖期根系变化规律。结果表明;OP处理盆栽平均分蘖数、株高与CKP处理区别不明显,高磷肥处理(135kg/hm2)有利于水稻分蘖数、株高的增长,相对于CKP处理,增氧灌溉条件下OP处理水稻分蘖期根系总长、根总体积、根系平均直径变化显著,CKP处理组根系总长、根总体积、根系平均直径CKP3最大,而增氧灌溉条件下OP2处理的根系总长、根总体积最大,相比CKP2,分别提高1.07和3.08倍,OP4处理的根系平均直径最大,相比CKP4提高66%。因此,增氧灌溉条件下施加磷肥处理有利于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根系活力,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氧灌溉 水稻 分蘖数 施磷量 根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曲霉AF-1固态发酵生产生淀粉酶的条件优化 被引量:13
3
作者 苏小军 熊兴耀 +3 位作者 谭兴和 李清明 罗时 易锦琼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8-212,共5页
为增强黑曲霉AF-1产生生淀粉酶的能力,对其固态发酵产酶条件进行了优化.采用单因素试验分别筛选出马铃薯粉、豆粕粉、FeSO4为最适碳源、氮源和无机盐;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对影响产酶条件的12个相关因素进行效应评价,筛选出具有显著... 为增强黑曲霉AF-1产生生淀粉酶的能力,对其固态发酵产酶条件进行了优化.采用单因素试验分别筛选出马铃薯粉、豆粕粉、FeSO4为最适碳源、氮源和无机盐;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对影响产酶条件的12个相关因素进行效应评价,筛选出具有显著效应的培养基豆粕粉、麸皮含量和温度3个因素;利用最陡爬坡试验逼近以上3个因素的最大响应区域,采用响应面中心组合设计对3个因素进行优化,得出培养基豆粕粉含量、麸皮添加量和温度的最佳值分别为11.46%、17.41 g和26.26℃.优化后的酶活力(204 U/mL)比初始酶活力(42 U/mL)提高了3.8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霉AF-1 固态发酵 生淀粉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椪柑籽油的化学成分分析及其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叶湘漓 熊兴耀 +1 位作者 涂洪强 刘东波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2-64,共3页
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椪柑籽油的化学成分,并研究其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影响。结果显示,椪柑籽油成分以脂肪酸为主,其中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为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分别为33.42%,32.18%,3.83%;饱和脂肪酸主要为棕榈酸和硬脂... 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椪柑籽油的化学成分,并研究其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影响。结果显示,椪柑籽油成分以脂肪酸为主,其中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为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分别为33.42%,32.18%,3.83%;饱和脂肪酸主要为棕榈酸和硬脂酸,含量分别为23.12%,4.93%;椪柑籽油能显著降低高脂饲料引发的TC和TG升高,提高血清中HDL-C的含量,具有调节动物血脂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椪柑籽油 血脂 高脂血症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柴油副产物甘油发酵生产1,3-丙二醇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胡秋龙 郑宗明 +2 位作者 刘灿明 刘德华 刘祥华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2-56,共5页
对利用不同生物柴油副产物粗甘油发酵生产1,3-丙二醇的试验条件进行了研究。批次发酵试验结果表明:精制甘油(纯度>98%)、生物柴油副产物粗甘油A(纯度83%)和B(纯度78%)及C(纯度68%)生成1,3-丙二醇的转化率分别为52.38%、48.08%、45.22... 对利用不同生物柴油副产物粗甘油发酵生产1,3-丙二醇的试验条件进行了研究。批次发酵试验结果表明:精制甘油(纯度>98%)、生物柴油副产物粗甘油A(纯度83%)和B(纯度78%)及C(纯度68%)生成1,3-丙二醇的转化率分别为52.38%、48.08%、45.22%、39.95%;精制甘油、粗甘油A和B及C的流加补料发酵合成1,3-丙二醇的转化率分别为51.45%、44.63%、41.27%、35.39%。经济效益粗略评估分析表明,生物柴油副产物粗甘油A和B生产单位1,3-丙二醇较精制甘油成本低,生物柴油副产物粗甘油C却较精制甘油成本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丙二醇 生物柴油副产物粗甘油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珙桐叶水提物的抗氧化性能 被引量:2
6
作者 曾军 石国荣 +1 位作者 张湘元 熊兴耀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5-298,共4页
通过测定珙桐叶水提物粗品及其乙酸乙酯分部和水分部的还原能力、清除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来研究其抗氧化性能.结果显示,100μg珙桐叶水提物乙酸乙酯分部的还原能力与60μgV-C相当,其清除羟自由基的IC50值为V-C的2倍,但清... 通过测定珙桐叶水提物粗品及其乙酸乙酯分部和水分部的还原能力、清除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来研究其抗氧化性能.结果显示,100μg珙桐叶水提物乙酸乙酯分部的还原能力与60μgV-C相当,其清除羟自由基的IC50值为V-C的2倍,但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较弱.珙桐叶水提物粗品及其乙酸乙酯分部和水分部的还原能力、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与其多酚含量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珙桐叶 还原能力 羟自由基 超氧阴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Coγ辐照对芒草微观结构变化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蒋怡乐 李清明 +3 位作者 苏小军 熊兴耀 王丽婷 王克勤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8-12,共5页
采用X射线衍射法(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I-TR)以及电镜扫描(SEM)对芒草60Coγ辐照后微观结构的变化进行分析。芒草经60Coγ射线辐照预处理后,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降解程度较大,降解率在2000 kGy时分别达到53.28%和95.76%。微观结构... 采用X射线衍射法(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I-TR)以及电镜扫描(SEM)对芒草60Coγ辐照后微观结构的变化进行分析。芒草经60Coγ射线辐照预处理后,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降解程度较大,降解率在2000 kGy时分别达到53.28%和95.76%。微观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辐照使纤维素及半纤维素分子内和分子间的化学键发生断裂,纤维素的结晶度逐渐变小,纤维变得不完整,纤维表面出现明显分层脱落现象,基本失去原有的形貌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草 60Coγ辐照 X射线衍射法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电镜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氧磷管理对水稻根系活力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刘惠东 李汉常 +2 位作者 姚邦松 谭歆 张文萍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0-137,共8页
以杂交稻C两优608为材料,设置增氧(OI)、不增氧(NI)2种灌溉方式和磷肥运筹(施磷0.18、0.36、0.54g/kg,以不施磷为对照),研究氧磷互作对水稻根系活力和产量的影响及水稻根系活力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磷肥运筹造成水稻不同处理间根系... 以杂交稻C两优608为材料,设置增氧(OI)、不增氧(NI)2种灌溉方式和磷肥运筹(施磷0.18、0.36、0.54g/kg,以不施磷为对照),研究氧磷互作对水稻根系活力和产量的影响及水稻根系活力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磷肥运筹造成水稻不同处理间根系活力和千粒质量差异显著,理论产量与分蘖期根系活力呈显著正相关;增氧造成不同处理间的理论产量、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差异显著,当施磷量≤0.36 g/kg时,增氧条件下的理论产量、有效穗数分别比不增氧条件下的增加1.04%~23.69%、21.29%~50.03%,每穗粒数比不增氧条件下的降低11.49%~25.61%;不施磷时,增氧处理的水稻理论产量、有效穗数和千粒质量均最大;氧磷互作造成不同处理的理论产量、千粒质量差异显著,千粒质量与幼苗期、分蘖期根系活力呈显著负相关。可见,合理施磷或增氧能通过影响水稻各生育期的根系活力来提高产量,而氧磷互作有导致产量比单独施磷或增氧处理降低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施磷量 增氧灌溉 根系活力 产量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晚疫病菌侵染的Solophenyl Flavine荧光染色方法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刘甜甜 周倩 +1 位作者 吴秋云 熊兴耀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16-324,共9页
在植物病害研究中,观察寄主植物被病原菌入侵的过程非常重要。Solophenyl Flavine 7GFE染料可附着于菌丝,在波长为330~380 nm的激发光下被激发出蓝色荧光。为了更好的观察寄主植物中病原真菌的侵染情况,本实验以Solophenyl Flavine 7GF... 在植物病害研究中,观察寄主植物被病原菌入侵的过程非常重要。Solophenyl Flavine 7GFE染料可附着于菌丝,在波长为330~380 nm的激发光下被激发出蓝色荧光。为了更好的观察寄主植物中病原真菌的侵染情况,本实验以Solophenyl Flavine 7GFE为染剂,对寄主植物中病原真菌的侵染情况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显示,用0.002%(M/V)Solophenyl Flavine 7GFE溶于0.1 mol/L Tris-HCl(p H 8.5)配制的染色液染色5 min的效果最佳;使用95%乙醇溶液替代0.15%三氯乙酸(W/V)酒精溶液∶氯仿(V/V)(4∶1)对寄主植物叶片脱色的方法操作简便、毒害较低;染色时省略了番红预染步骤。将改良的染色方法用于晚疫病菌入侵的马铃薯叶片观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技术是一种改良的、快速有效、安全无毒的观察真菌菌丝入侵植物的荧光染色方法,也适用于观察其他真菌入侵寄主植物组织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ophenyl FLAVINE 7GFE 马铃薯 晚疫病菌 荧光染色 入侵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CdTe量子点在肝癌细胞标记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婷婷 曾若生 +1 位作者 罗泽宇 代国章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1年第5期748-753,共6页
采用一种简单的合成方法,用空气中稳定性良好的亚碲酸钠为前体,合成了高质量的CdTe量子点,发射范围从520~620 nm可调,最佳实验条件下发光效率达40%以上。用叶酸修饰的CdTe量子点作为荧光探针,成功标记肝癌细胞,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叶酸... 采用一种简单的合成方法,用空气中稳定性良好的亚碲酸钠为前体,合成了高质量的CdTe量子点,发射范围从520~620 nm可调,最佳实验条件下发光效率达40%以上。用叶酸修饰的CdTe量子点作为荧光探针,成功标记肝癌细胞,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叶酸偶联的CdTe量子点,能有效进入肿瘤细胞内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TE量子点 叶酸 荧光探针 细胞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乐多(Melodorum fruticosum Lour.)花粉形态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阳桂芳 刘永 徐凤霞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39-444,共6页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了美乐多(Melodorum fruticosum)的花粉形态特征。美乐多花粉为球形或扁圆形的单粒花粉,外壁纹饰为微褶皱状,有点状凹陷,无任何萌发孔或萌发沟。花粉外壁由外壁外层包括覆盖...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了美乐多(Melodorum fruticosum)的花粉形态特征。美乐多花粉为球形或扁圆形的单粒花粉,外壁纹饰为微褶皱状,有点状凹陷,无任何萌发孔或萌发沟。花粉外壁由外壁外层包括覆盖层(连续)、覆盖下层、基足层(1~3层薄片层结构,偶断裂或扭曲至6~10层)和外壁内层(连续)组成。其中,覆盖下层,其厚度为整个花粉外壁厚度的1/2,为混合型结构,即小柱状和颗粒状同时存在,但以颗粒状为主。花粉内壁分为内壁外层和内壁内层,其厚度逐渐变薄。美乐多的花粉特征(单粒、无萌发孔或沟、覆盖层连续、基足层为薄片层结构、花粉外壁内层薄等)与紫玉盘族其他类群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乐多 番荔枝科 花粉形态 无萌发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时间序列因变量的快速定阶及其害虫发生量预测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镜善 王凯 袁哲明 《湖南农业科学》 2013年第10期64-67,共4页
以对数线性去趋势法平稳化多维时间序列因变量,结合地统计学的后效时间长度与支持向量回归进行因变量自动快速定阶及自变量非线性筛选,最后利用一步预测法验证模型的外部预测能力。将该方法应用于两种害虫发生量预测,其预测均方误差均... 以对数线性去趋势法平稳化多维时间序列因变量,结合地统计学的后效时间长度与支持向量回归进行因变量自动快速定阶及自变量非线性筛选,最后利用一步预测法验证模型的外部预测能力。将该方法应用于两种害虫发生量预测,其预测均方误差均优于其他参比模型。该方法具有地统计学半变异函数模型与支持向量回归的诸多优点,适用于受多因素影响的非线性多维时间序列的预测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时间序列 地统计学 支持向量回归 害虫发生量预测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