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产出导向法理论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1
作者 李成 符蓉 《海外英语》 2024年第6期150-152,共3页
近年来教育信息化的迅速发展给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引入混合教学模式既顺应了当前形势,又是课程本身扭转僵局之路。文章以“产出导向法”的理论为基础,探索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旨在提高大学英... 近年来教育信息化的迅速发展给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引入混合教学模式既顺应了当前形势,又是课程本身扭转僵局之路。文章以“产出导向法”的理论为基础,探索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旨在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出导向法 混合式教学 大学英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与中国典籍英译融合探索 被引量:1
2
作者 符蓉 胡东平 《安顺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64-68,共5页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改革是人文价值之回归,推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传承,坚守人文精神之重塑,面对外来文化渗透,在中西文明互鉴过程中,坚守中国文化主体地位,为国育才,传续文脉。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和中国典籍英译研究的融合探索肩负着...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改革是人文价值之回归,推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传承,坚守人文精神之重塑,面对外来文化渗透,在中西文明互鉴过程中,坚守中国文化主体地位,为国育才,传续文脉。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和中国典籍英译研究的融合探索肩负着中国文化知识再造、文化表达能力迭代、人文素养提升和全人格价值塑造的育人新使命,同时也面临着新技术融合、跨学科整体育人的现实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典籍英译 大学英语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蓝墨云班课的混合式大学英语教学实践探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永红 《海外英语》 2023年第17期146-148,共3页
此研究以建构主义以及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法为理论指导,对大学英语课程开展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形成“课前自学—课中内化—课后拓展提升”闭环,通过前测后测、调查问卷以及访谈对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估。研究发现,混合式教学模式极... 此研究以建构主义以及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法为理论指导,对大学英语课程开展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形成“课前自学—课中内化—课后拓展提升”闭环,通过前测后测、调查问卷以及访谈对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估。研究发现,混合式教学模式极大程度地解决了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交互不够、学生上课爱玩手机、评价方式单一的问题,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构主义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法 蓝墨云班课‘混合式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实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雷玉兰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1年第26期73-76,共4页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前沿教育理念,通过将知识传递和知识内化的次序进行反转,从而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并对课堂活动进行重新规划和安排。本研究对比分析大学英语听力翻转课堂模式下的实验班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对照班学生的听...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前沿教育理念,通过将知识传递和知识内化的次序进行反转,从而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并对课堂活动进行重新规划和安排。本研究对比分析大学英语听力翻转课堂模式下的实验班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对照班学生的听力测试成绩,同时对实验班学生对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研究表明,翻转课堂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有效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因而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模式 大学英语听力教学 教学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雨课堂”和传统模式相结合的混合式大学英语教学优化实证研究——以《中国文化概况》第二章为例
5
作者 勇薇 《海外英语》 2022年第14期109-110,共2页
本文从国内外混合式教学现状入手,分析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开展“雨课堂”和传统模式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的意义,并以《中国文化概况》第二章的教学为例,探讨了该模式的具体实施。
关键词 雨课堂 混合式教学 大学英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外学者农科类英语学术论文摘要元话语对比研究
6
作者 李永红 《海外英语》 2024年第3期46-48,共3页
摘要是学术观点的载体,也是论文被检索和收录的重要依据。目前对科技论文的中英文摘要研究众多,但是涉及范围过大,缺乏针对性。本研究随机选取SCI近10年来收录的中外学者农科类学术论文英文摘要各30篇建成语料库,对摘要中的元话语展开... 摘要是学术观点的载体,也是论文被检索和收录的重要依据。目前对科技论文的中英文摘要研究众多,但是涉及范围过大,缺乏针对性。本研究随机选取SCI近10年来收录的中外学者农科类学术论文英文摘要各30篇建成语料库,对摘要中的元话语展开对比分析,探讨中外学者使用元话语的异同。研究发现,中外学者学术论文摘要中元话语的运用既有共性也存在差异性,共性大于差异性。其可能的原因是英语学术论文摘要的国际规约以及中国学术国际化的推动。元话语研究不仅有助于更好地进行学术论文摘要的阅读和撰写,也为语言教学实践提供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学术论文摘要 元话语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与火之歌》两译本差异及其成因研究
7
作者 杜再宠 《今古文创》 2024年第46期118-120,共3页
本文以《冰与火之歌》的中国内地译本和中国台湾译本为研究对象,旨在剖析两个中文译本之间的区别,揭示其区别的原因以及带给我们的启示。内地译本与台湾译本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用词表达的区别;(2)句式结构的不同;(3)美学风格... 本文以《冰与火之歌》的中国内地译本和中国台湾译本为研究对象,旨在剖析两个中文译本之间的区别,揭示其区别的原因以及带给我们的启示。内地译本与台湾译本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用词表达的区别;(2)句式结构的不同;(3)美学风格的差异。在小说翻译策略的选择上,内地译本注重“归化”,用词华丽,且大量运用四字格词语及成语,同时偏好短句,层次分明,更符合内地读者的阅读口味;中国台湾译本则偏向“异化”,在用词上稍显简朴,平淡实在,且长句较多,略有西化。这些区别与海峡两岸汉语使用差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对此翻译工作者应有清醒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与火之歌》 内地译本 中国台湾译本 对比差异 差异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汉互译中的形合与意合--以《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一)》为例
8
作者 李家晨 《海外英语》 2024年第1期26-28,共3页
英汉互译是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主要手段,而要研究英汉这两种语言,不可避免地就要研究它们之间的差异。英汉两种语言最大的区别之一就是形合与意合。本文首先将介绍形合与意合的定义,进而探讨英语重形合而中文重意合的深层原因,再结合... 英汉互译是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主要手段,而要研究英汉这两种语言,不可避免地就要研究它们之间的差异。英汉两种语言最大的区别之一就是形合与意合。本文首先将介绍形合与意合的定义,进而探讨英语重形合而中文重意合的深层原因,再结合实例分析形合与意合在不同语言层面上的体现,最后总结出一些实用的英汉互译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汉互译 形合 意合 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的论视角下《红楼梦》英译本中岁时节日翻译的对比分析
9
作者 罗慧妍 《今古文创》 2024年第36期99-102,共4页
本文从目的论视角出发,以杨宪益和霍克斯两版《红楼梦》英译本作为语料,选取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腊八节的英译作为案例进行对比分析,探究不同的翻译目的如何影响翻译策略的选择,并根据目的论三原则对译文进行评价。
关键词 《红楼梦》 英译本 节日 翻译目的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美论”视角下《西厢记》英译本对比分析——以许渊冲和熊式一译本为例
10
作者 梁晓斐 《今古文创》 2024年第45期98-101,共4页
作为中国元曲的典范之作,《西厢记》以发人深思的核心思想以及经久不衰的美学价值吸引着学者与译者的共同关注。翻译在一定程度上也属于美学活动,因此在其英译过程中,各译者充分发挥个人主体性,以期带给读者不同的审美感受。鉴于此,本... 作为中国元曲的典范之作,《西厢记》以发人深思的核心思想以及经久不衰的美学价值吸引着学者与译者的共同关注。翻译在一定程度上也属于美学活动,因此在其英译过程中,各译者充分发挥个人主体性,以期带给读者不同的审美感受。鉴于此,本文基于许渊冲先生的“三美论”理论框架,对许渊冲先生以及熊式一先生的《西厢记》英译本进行深入对比分析,从理论层面分别描述两种译本与“三美论”的契合以及异同,以期对元曲翻译实践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厢记》 三美论 译本对比与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经》理雅各英译本的翻译生态伦理解读 被引量:2
11
作者 符蓉 胡东平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5-133,共9页
翻译生态中,竞争是生存手段,协同发展是趋势性方向。理雅各翻译《道德经》时有两种不同的翻译生态伦理取向:“以竞争为导向的宗教型翻译”与“以协同发展为导向的学术型翻译”。理氏译本之所以具有超时空的生存价值,正是因为译者能超越... 翻译生态中,竞争是生存手段,协同发展是趋势性方向。理雅各翻译《道德经》时有两种不同的翻译生态伦理取向:“以竞争为导向的宗教型翻译”与“以协同发展为导向的学术型翻译”。理氏译本之所以具有超时空的生存价值,正是因为译者能超越其历史性前理解的镜像投射,实现由一元独大到二元互补,乃至多元共生的转变。翻译群落的竞争冲突与协同合作是客观的普遍存在。“协同为主,竞争为辅,发展优先”是翻译生态系统所必须遵奉的伦理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经》 理雅各 生态学 翻译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当代儿童文学作品对外译介的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2
12
作者 胡东平 李焱 《今古文创》 2023年第29期119-121,共3页
中国当代儿童文学作品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文化走出去”大背景之下,越来越多的中国儿童文学作品被翻译传播到国外。尽管中国儿童文学外译日趋繁荣,中国儿童文学译介与传播仍然存在不足,本文通过探讨中国儿童文学外译现... 中国当代儿童文学作品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文化走出去”大背景之下,越来越多的中国儿童文学作品被翻译传播到国外。尽管中国儿童文学外译日趋繁荣,中国儿童文学译介与传播仍然存在不足,本文通过探讨中国儿童文学外译现存困境,提出相对应的出路,以期更好指导儿童文学外译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文学翻译 译介 困境 出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价理论下农村电商新闻的积极话语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莹 岳好平 《中南农业科技》 2023年第8期221-224,共4页
以人民网官网为语料来源,基于评价理论下的态度系统,结合数据分析软件UAM Corpus Tool 3.3对农村电商新闻进行积极话语分析。研究发现,在态度系统下农村电商新闻多用表示满意、倾向、常规、能力、态势、反应和价值类的积极词汇,在句式... 以人民网官网为语料来源,基于评价理论下的态度系统,结合数据分析软件UAM Corpus Tool 3.3对农村电商新闻进行积极话语分析。研究发现,在态度系统下农村电商新闻多用表示满意、倾向、常规、能力、态势、反应和价值类的积极词汇,在句式层面传递出农民对农村电商的满意度、农村电商对农民生活的改变、电商入驻农村的正确性等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电商新闻 评价理论 态度系统 积极话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差异对文学翻译的影响及翻译策略的选择 被引量:2
14
作者 岳好平 范星 《海外英语》 2023年第7期217-219,共3页
随着全球化发展,中西交流日益密切,然而,由于社会背景不同,中西方各国传统文化之间仍然存在着很大的文化差异,作为一名英语笔译研究生,翻译文学作品是我们必须面临的一项挑战,一个好的译者应该同时意识到文化因素、观点和传统,以便有意... 随着全球化发展,中西交流日益密切,然而,由于社会背景不同,中西方各国传统文化之间仍然存在着很大的文化差异,作为一名英语笔译研究生,翻译文学作品是我们必须面临的一项挑战,一个好的译者应该同时意识到文化因素、观点和传统,以便有意识地考虑原文的时间顺序、明确的意义、相关学科的发展、历史和宗教背景,力求更完整地传达原文作者想表达的意思,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产出高质量译文。英语与汉语都是语言,语言是一种现象,是连接不同文化的因素,是人们表达感情和思想的一种方式。因此,在研究和翻译英国文学著作时,必须理解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影响,并充分运用合理的策略手段来研究和开展翻译工作。该文通过分析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文化差异给文学翻译带来的不同影响,强调译者在文学翻译过程中正确处理文化差异的必要性,并且总结出了四种可供选择的翻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翻译 文化差异 翻译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行称谓语“宝宝”的语义演变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范丽群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1年第1期10-13,共4页
称谓语"宝宝"一词的流行既是一种语言词汇现象,也是社会现象。从社会语言学视角探究"宝宝"的起源和发展,即"宝宝"从明代特指小孩到新时代的多重语义创新的演变过程。研究揭示出"宝宝"称谓语的... 称谓语"宝宝"一词的流行既是一种语言词汇现象,也是社会现象。从社会语言学视角探究"宝宝"的起源和发展,即"宝宝"从明代特指小孩到新时代的多重语义创新的演变过程。研究揭示出"宝宝"称谓语的变化与时代变迁、社会开放、经济发展以及人们价值观念变化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语 宝宝 语义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奈达与纽马克翻译思想之比较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东平 杨梓暄 《今古文创》 2023年第5期100-103,共4页
谈到近代西方翻译史,就不难想到两位著名的语言学和翻译学方面的专家——尤金·奈达和彼得·纽马克。他们提出的翻译学说,轰动了整个翻译界,并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对后来世界翻译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由于研究者们的研究视... 谈到近代西方翻译史,就不难想到两位著名的语言学和翻译学方面的专家——尤金·奈达和彼得·纽马克。他们提出的翻译学说,轰动了整个翻译界,并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对后来世界翻译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由于研究者们的研究视角和侧重点均不相同,所以他们所主张的理论也就有明显的差异。而他们的翻译思路,虽然在不少地方有相同甚至重合的地方,但在许多问题上也存在着不一致的观点。他们的理论对彼此影响甚远,却也各有特色。因此本文将对奈达和纽马克的翻译思想中一些基础问题的观点加以分析并探讨,梳理归纳二者翻译理论的同与异,目的是加深对两位学者翻译思路的理解,并从中获得一些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尤金·奈达 彼得·纽马克 翻译思想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喻之于毛泽东诗词英译研究——以许渊冲译本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惠 郭滨 《今古文创》 2023年第30期106-108,共3页
转喻既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方式,也是一种认知工具。它常用于文学创作,因而主要是修辞学和文学的研究对象。为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诗人在写诗时、译者在译诗时,都会采用转喻的手法。对于诗歌中的转喻英译,译者可结合原文所要表达的情感及含... 转喻既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方式,也是一种认知工具。它常用于文学创作,因而主要是修辞学和文学的研究对象。为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诗人在写诗时、译者在译诗时,都会采用转喻的手法。对于诗歌中的转喻英译,译者可结合原文所要表达的情感及含义,采取保留转喻、舍弃转喻以及转换转喻的手段,使译文表达更符合目的语读者的审美和情感需要;对于原文中没有转喻的诗歌,译者可采用转喻的翻译策略使译文更加接近甚至超越原文。《毛泽东诗词》许渊冲译本具有典型性,本文以该译本为例,进一步探讨其中的转喻翻译及翻译转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喻 毛泽东诗词 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理有效进路中农民素质教育的策略研究
18
作者 汤帮耀 杨晨豫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22期276-279,共4页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离不开有效的乡村治理,农民是乡村治理的主体,农民的素质水平与乡村治理的成效呈正相关。农民必需具备参与乡村治理思想热情、主体责任意识及基础素质,才能在乡村治理中发挥有效作用。到农村实地调查与...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离不开有效的乡村治理,农民是乡村治理的主体,农民的素质水平与乡村治理的成效呈正相关。农民必需具备参与乡村治理思想热情、主体责任意识及基础素质,才能在乡村治理中发挥有效作用。到农村实地调查与访谈发现,当前农民的相关素质状况相对治理有效的目标而言还存在差距。因此,要实现治理有效的目标,相关责任部门必须积极开展农民素质教育,激发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的思想动能,增强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的主体责任,提高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的基础素质,使=-、农民能有效开展乡村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治理 治理有效 农民 素质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语双及物结构句法分析
19
作者 徐晓琼 《外语与翻译》 2021年第4期67-72,共6页
法语双及物结构表现出一系列独特的句法特征。根据APPL功能语类分析法,vP和VP之间的论元增容投射可为右向移位前的间接宾语提供落点位置。当间接宾语由介词引入时,其重型特征驱使它右向移位,但当间接宾语由接语代词充当时,该代词则可留... 法语双及物结构表现出一系列独特的句法特征。根据APPL功能语类分析法,vP和VP之间的论元增容投射可为右向移位前的间接宾语提供落点位置。当间接宾语由介词引入时,其重型特征驱使它右向移位,但当间接宾语由接语代词充当时,该代词则可留在spec-Appl位置,同时接语代词必须附着于临近的动词或助动词。由于与格结构中的介词岛现象和接语代词的内在格使间接宾语呈不活跃状态,因而不能进行被动或前置等句法操作。本文还从双宾接语代词中人称性别数特征是否完备的角度对法语双宾结构中代词的共现限制进行了讨论,并运用有生性层级概念分析了双宾接语代词的叠放顺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语双及物结构 与格结构 双宾语结构 句法 语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空间中微语言的用语失范现象探究
20
作者 张瑶娟 周芬芬 《今古文创》 2022年第44期123-125,共3页
为了引导人们共同营造健康、文明、和谐的网络环境,依据微语言的特点,分析当前我国网络空间中微语言使用失范现象及其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其用语规范的路径,具体包括网络平台治理、名人正面示范、政府监管、法律约束和道德自律等。
关键词 网络空间 微语言 用语 规范化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