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湖南典型茶园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时空特征
1
作者
刘卿
龚雨顺
+3 位作者
王伟
方贤滔
吴金水
沈健林
《生态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86-1397,共12页
土壤有机碳库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其数量和质量决定土壤肥力状况,是评估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茶园是中国重要的土地利用类型,研究其土壤有机碳库组成与时空变化特征对精准评估区域碳汇具有重要意义。以位于亚热带区的湖南省12...
土壤有机碳库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其数量和质量决定土壤肥力状况,是评估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茶园是中国重要的土地利用类型,研究其土壤有机碳库组成与时空变化特征对精准评估区域碳汇具有重要意义。以位于亚热带区的湖南省12个典型植茶区为研究对象,采集不同种植年限(0-5、10-15、20年以上)茶园土壤,研究种植年限、土层深度、茶垄/茶行分布对茶园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及组成特征,以期为茶园土壤碳汇评估和茶园培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湖南典型茶园在0-20 cm和20-4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SOC)质量分数分别为11-48.88 g·kg^(-1)和1.79-33.08 g·kg^(-1),随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有机碳呈上升趋势,在0-5年茶园、10-15年茶园和20年以上茶园0-4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11.12、12.89、17.91 g·kg^(-1)。茶垄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显著低于茶行,茶行0-4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平均质量分数是茶垄的1.37倍。茶园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颗粒有机碳和矿物结合态质量分数分别占到土壤有机碳的1.21%、1.31%、25.71%和41.59%,各土壤有机碳组分的时空变化特征为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土壤有机碳组分质量分数增加,但矿物结合态有机碳占土壤有机碳比例到20年以上茶园开始降低,茶行土壤有机碳组分质量分数显著高于茶垄。随机森林分析显示影响区域茶园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质量分数的因子中最关键的因子是海拔,估算得到湖南省茶园表层0-40 cm土壤有机碳储量达18.6×10^(6)t。综上,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茶园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质量分数减少,植茶年限的增加有利于茶园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质量分数的累积,茶园具有一定的碳汇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茶年限
土层深度
茶园
土壤有机碳
有机碳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孔树脂纯化地肤子总皂苷的研究
被引量:
8
2
作者
刘建萍
蔡淑娴
+4 位作者
刘仲华
陈暄
郭巧生
由宝昌
黎星辉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8-180,231,共4页
目的:研究大孔树脂富集、纯化地肤子总皂苷的工艺条件及参数,为地肤子总皂苷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地肤子总皂苷的洗脱率、得率、总皂苷精制度为指标,考察大孔树脂富集、纯化地肤子总皂苷的吸附性能和洗脱参数。地肤子的70%乙...
目的:研究大孔树脂富集、纯化地肤子总皂苷的工艺条件及参数,为地肤子总皂苷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地肤子总皂苷的洗脱率、得率、总皂苷精制度为指标,考察大孔树脂富集、纯化地肤子总皂苷的吸附性能和洗脱参数。地肤子的70%乙醇提取液260 ml上D-101-Ⅰ大孔树脂柱(1.5 cm×15 cm,生药0.223 8g/ml),体积流量为1.2 ml/min。先用3BV(3倍体积)蒸馏水洗去杂质,然后以3BV50%乙醇溶液洗脱。结果与结论:通过大孔树脂富集与纯化后,地肤子总皂苷洗脱率为90.56%,总皂苷得率为42.59%,总皂苷精制度达261.73%,所用方法可较好地纯化地肤子总皂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吸附树脂
地肤子
总皂苷
富集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白叶1号白化过程中叶绿体蛋白质组差异分析
被引量:
8
3
作者
李勤
程晓梅
+3 位作者
李永迪
杨培迪
黄建安
刘仲华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25-334,共10页
白叶1号是一种温度敏感型白化茶树品种,叶绿体的变化是其产生阶段性白化现象的关键因素。本研究以白叶1号鲜叶叶绿体为研究对象,采用双向电泳、质谱鉴定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阶段性白化过程中叶绿体蛋白的表达差异,探讨白叶1号阶段...
白叶1号是一种温度敏感型白化茶树品种,叶绿体的变化是其产生阶段性白化现象的关键因素。本研究以白叶1号鲜叶叶绿体为研究对象,采用双向电泳、质谱鉴定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阶段性白化过程中叶绿体蛋白的表达差异,探讨白叶1号阶段性白化现象的分子机制。结果表明,在白叶1号白化前期、白化期和复绿期叶绿体中分别识别726、748、718个蛋白质,其中差异表达的蛋白59个,质谱成功鉴定22个差异表达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差异表达蛋白直接或间接参与了光合作用、应激响应、核酸代谢、物质代谢和未知功能等,其中与光合作用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最多,占31.82%,表明阶段性白化现象可能与这些生理功能相关。通过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差异蛋白的基因表达与蛋白表达存在一定差异,这可能是由于蛋白质翻译后加工及修饰造成的。上述研究为进一步揭示白叶1号阶段性白化现象产生的分子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叶1号
阶段性白化
叶绿体蛋白质组
双向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肤子皂苷抗变态反应作用及其量效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
9
4
作者
刘建萍
刘仲华
+2 位作者
由宝昌
陈暄
黎星辉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77-178,共2页
4-AP致小鼠过敏性皮肤瘙痒模型和组胺致小鼠足肿胀试验,结果表明,地肤子总皂苷抗4-AP致小鼠过敏性皮肤瘙痒和组胺所致小鼠足肿胀,地肤子皂苷32 mg/kg剂量表现出药效,随着灌胃剂量的增大,其抗变态反应作用也逐步增大,150 mg/kg剂量几近...
4-AP致小鼠过敏性皮肤瘙痒模型和组胺致小鼠足肿胀试验,结果表明,地肤子总皂苷抗4-AP致小鼠过敏性皮肤瘙痒和组胺所致小鼠足肿胀,地肤子皂苷32 mg/kg剂量表现出药效,随着灌胃剂量的增大,其抗变态反应作用也逐步增大,150 mg/kg剂量几近完全抑制变态反应。地肤子总皂苷抑制速发型变态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稳定肥大细胞膜、减少组胺的释放及对抗过敏介质的致炎作用有关,而且其抗变态反应作用具有量效关系,32 mg/kg为其有效阈剂量,150 mg/kg为其良效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肤子皂苷
抗变态反应作用
量效关系
速发型变态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湖南典型茶园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时空特征
1
作者
刘卿
龚雨顺
王伟
方贤滔
吴金水
沈健林
机构
西藏农牧
学
院资源与环境
学
院
中国科
学
院亚热带
农业
生态研究所/亚热带
农业
生态过程
重点
实验室
中国科
学
院亚热带
农业
生态研究所/长沙
农业
环境观测研究站
湖南农业大学/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生态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86-1397,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项目(42161144002,U23A2009)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项目(Y2021102)。
文摘
土壤有机碳库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其数量和质量决定土壤肥力状况,是评估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茶园是中国重要的土地利用类型,研究其土壤有机碳库组成与时空变化特征对精准评估区域碳汇具有重要意义。以位于亚热带区的湖南省12个典型植茶区为研究对象,采集不同种植年限(0-5、10-15、20年以上)茶园土壤,研究种植年限、土层深度、茶垄/茶行分布对茶园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及组成特征,以期为茶园土壤碳汇评估和茶园培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湖南典型茶园在0-20 cm和20-4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SOC)质量分数分别为11-48.88 g·kg^(-1)和1.79-33.08 g·kg^(-1),随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有机碳呈上升趋势,在0-5年茶园、10-15年茶园和20年以上茶园0-4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11.12、12.89、17.91 g·kg^(-1)。茶垄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显著低于茶行,茶行0-4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平均质量分数是茶垄的1.37倍。茶园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颗粒有机碳和矿物结合态质量分数分别占到土壤有机碳的1.21%、1.31%、25.71%和41.59%,各土壤有机碳组分的时空变化特征为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土壤有机碳组分质量分数增加,但矿物结合态有机碳占土壤有机碳比例到20年以上茶园开始降低,茶行土壤有机碳组分质量分数显著高于茶垄。随机森林分析显示影响区域茶园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质量分数的因子中最关键的因子是海拔,估算得到湖南省茶园表层0-40 cm土壤有机碳储量达18.6×10^(6)t。综上,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茶园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质量分数减少,植茶年限的增加有利于茶园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质量分数的累积,茶园具有一定的碳汇功能。
关键词
植茶年限
土层深度
茶园
土壤有机碳
有机碳组分
Keywords
tea-planting years
soil depth
tea garden
soil organic carbon
components of organic carbon
分类号
S153.6 [农业科学—土壤学]
X14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孔树脂纯化地肤子总皂苷的研究
被引量:
8
2
作者
刘建萍
蔡淑娴
刘仲华
陈暄
郭巧生
由宝昌
黎星辉
机构
中国
农业
大学
烟台校区
湖南农业大学/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
农业
大学
园艺
学
院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8-180,231,共4页
基金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编号:2006BAD06B01)
教育部高校博士点基金(编号:20060307024)
文摘
目的:研究大孔树脂富集、纯化地肤子总皂苷的工艺条件及参数,为地肤子总皂苷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地肤子总皂苷的洗脱率、得率、总皂苷精制度为指标,考察大孔树脂富集、纯化地肤子总皂苷的吸附性能和洗脱参数。地肤子的70%乙醇提取液260 ml上D-101-Ⅰ大孔树脂柱(1.5 cm×15 cm,生药0.223 8g/ml),体积流量为1.2 ml/min。先用3BV(3倍体积)蒸馏水洗去杂质,然后以3BV50%乙醇溶液洗脱。结果与结论:通过大孔树脂富集与纯化后,地肤子总皂苷洗脱率为90.56%,总皂苷得率为42.59%,总皂苷精制度达261.73%,所用方法可较好地纯化地肤子总皂苷。
关键词
大孔吸附树脂
地肤子
总皂苷
富集
纯化
分类号
R284.2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白叶1号白化过程中叶绿体蛋白质组差异分析
被引量:
8
3
作者
李勤
程晓梅
李永迪
杨培迪
黄建安
刘仲华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南
省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湖南
省
农业
科
学
院
茶
叶研究所
出处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25-334,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00522)
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5B116)
+1 种基金
湖南省财政厅科技专项(湘财教指[2016]175号)
湖南农业大学校青年基金项目(15QN28)
文摘
白叶1号是一种温度敏感型白化茶树品种,叶绿体的变化是其产生阶段性白化现象的关键因素。本研究以白叶1号鲜叶叶绿体为研究对象,采用双向电泳、质谱鉴定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阶段性白化过程中叶绿体蛋白的表达差异,探讨白叶1号阶段性白化现象的分子机制。结果表明,在白叶1号白化前期、白化期和复绿期叶绿体中分别识别726、748、718个蛋白质,其中差异表达的蛋白59个,质谱成功鉴定22个差异表达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差异表达蛋白直接或间接参与了光合作用、应激响应、核酸代谢、物质代谢和未知功能等,其中与光合作用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最多,占31.82%,表明阶段性白化现象可能与这些生理功能相关。通过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差异蛋白的基因表达与蛋白表达存在一定差异,这可能是由于蛋白质翻译后加工及修饰造成的。上述研究为进一步揭示白叶1号阶段性白化现象产生的分子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白叶1号
阶段性白化
叶绿体蛋白质组
双向电泳
Keywords
Baiye 1
periodic albinism
chloroplast proteome
2-DE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肤子皂苷抗变态反应作用及其量效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
9
4
作者
刘建萍
刘仲华
由宝昌
陈暄
黎星辉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
农业
大学
烟台校区
南京
农业
大学
中药材研究所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77-178,共2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编号:2006BAD06B01)
湖南省重点科技项目(编号:02NKY2002)
文摘
4-AP致小鼠过敏性皮肤瘙痒模型和组胺致小鼠足肿胀试验,结果表明,地肤子总皂苷抗4-AP致小鼠过敏性皮肤瘙痒和组胺所致小鼠足肿胀,地肤子皂苷32 mg/kg剂量表现出药效,随着灌胃剂量的增大,其抗变态反应作用也逐步增大,150 mg/kg剂量几近完全抑制变态反应。地肤子总皂苷抑制速发型变态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稳定肥大细胞膜、减少组胺的释放及对抗过敏介质的致炎作用有关,而且其抗变态反应作用具有量效关系,32 mg/kg为其有效阈剂量,150 mg/kg为其良效剂量。
关键词
地肤子皂苷
抗变态反应作用
量效关系
速发型变态反应
分类号
R284.2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湖南典型茶园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时空特征
刘卿
龚雨顺
王伟
方贤滔
吴金水
沈健林
《生态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大孔树脂纯化地肤子总皂苷的研究
刘建萍
蔡淑娴
刘仲华
陈暄
郭巧生
由宝昌
黎星辉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白叶1号白化过程中叶绿体蛋白质组差异分析
李勤
程晓梅
李永迪
杨培迪
黄建安
刘仲华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地肤子皂苷抗变态反应作用及其量效关系的研究
刘建萍
刘仲华
由宝昌
陈暄
黎星辉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