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八面山银杉的生境群落特征与物种多样性
1
作者 黄志宏 陈晓霞 +4 位作者 何德操 李雯 裴男才 杨骏 罗佳 《湖南林业科技》 2025年第1期45-52,共8页
银杉是我国特有的孑遗植物,其野生个体不足5000株。为探究银杉群落的生境、组成和结构,本研究对湖南省八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银杉群落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银杉群落主要分布于高海拔、岩石裸露的山脊或陡崖绝壁;群落物种组成... 银杉是我国特有的孑遗植物,其野生个体不足5000株。为探究银杉群落的生境、组成和结构,本研究对湖南省八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银杉群落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银杉群落主要分布于高海拔、岩石裸露的山脊或陡崖绝壁;群落物种组成丰富,共记录到维管植物50种,隶属于32科43属;群落分层明显、结构完整,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优势种分别为银杉、少花柏拉木和光里白;主要伴生树种的径级结构出现不同程度的断层,群落的稳定性差;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最高,乔木层次之,草本层最低。研究结果揭示了银杉群落的生境特征、物种组成、结构特征和物种多样性现状,为银杉的保护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这些研究结果还有助于了解极小种群植物的生存机制,为制定有效的保护策略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杉 生境 物种组成 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 群落稳定性 八面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八面山银杉群落优势种生态位研究
2
作者 何德操 陈晓霞 +6 位作者 李满 杨骏 徐煜 裴男才 黄松 黄志宏 罗佳 《湖南林业科技》 2025年第4期42-49,共8页
为了探讨银杉的生存现状及其种间竞争机制,本研究以湖南八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典型银杉群落为研究对象,基于样地调查数据,对23个优势树种的重要值及生态位特征(包括生态位宽度、重叠度与相似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银杉在乔木... 为了探讨银杉的生存现状及其种间竞争机制,本研究以湖南八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典型银杉群落为研究对象,基于样地调查数据,对23个优势树种的重要值及生态位特征(包括生态位宽度、重叠度与相似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银杉在乔木层中的重要值仅为3.14%,其Shannon-Wiener和Levins生态位宽度指数分别为1.65和0.15,显著低于云山青冈(分别为3.01、0.78)、鼠刺(分别为2.95、0.73)等优势种,反映出银杉在资源获取和种间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2)群落中53.36%的物种对的生态位重叠指数>0.3~0.8,云山青冈与鹿角杜鹃生态位重叠指数最高(0.86),而银杉与其他物种的最高生态位重叠指数仅为0.36,银杉资源的竞争压力较小;(3)仅9.09%的物种对的生态位相似性指数高于0.6,群落内物种的生态需求存在显著分异。综上,银杉濒危主要源于自身生态适应力不足。建议定向疏伐竞争树种、优化生境资源分配及深化物种生态学研究,以提升银杉群落保护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杉 重要值 生态位 优势种 种间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八面山银杉群落特征及其残遗性和保守性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苏乐怡 赵万义 +4 位作者 张记军 杨玉鹏 郭远飞 凡强 廖文波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6-86,共11页
为了解中国特有孑遗植物银杉(CathayaargyrophyllaChunetKuang)的生存现状,对位于湖南八面山脚盆辽的银杉+南方铁杉也Tsugachinensisvar.tchekiangensis(Flous)ChengetL.K.Fu页+甜槠也Castanopsiseyrei(Champ.)Tutch.页-猴头杜鹃(Rhodod... 为了解中国特有孑遗植物银杉(CathayaargyrophyllaChunetKuang)的生存现状,对位于湖南八面山脚盆辽的银杉+南方铁杉也Tsugachinensisvar.tchekiangensis(Flous)ChengetL.K.Fu页+甜槠也Castanopsiseyrei(Champ.)Tutch.页-猴头杜鹃(RhododendronsimiarumHance)群落进行调查,分析其群落特征及种群年龄结构,比较分布在不同区域的6个银杉群落中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及其相似性系数;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银杉群落的残遗性特征。结果显示:脚盆辽银杉群落共有维管植物66种,包括蕨类植物4种和种子植物62种(裸子植物4种、被子植物58种);该群落乔木层的主要优势种为甜槠、猴头杜鹃、银杉和南方铁杉,重要值分别为13.12%、9.28%、8.86%和7.49%;该群落的Simpson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94和3.20,Pielou均匀度指数Jsw和Jsi分别为0.81和0.92,说明该群落物种多样性偏低但物种分布均匀,与中亚热带山地的暖性针阔叶混交林特征一致。从生活型谱看,该群落中各频度百分比由高至低依次为A级、B级、C级、D级、E级,与Raunkiaer标准频度图谱基本一致,表明该群落整体上处于较为稳定的亚顶极状态。从银杉种群年龄结构看,种群中幼龄个体占一定比例,但80~180a的中龄个体比例偏低;从该群落优势种的径级结构看,甜槠、猴头杜鹃和鹿角杜鹃(RhododendronlatoucheaeFranch.)种群为增长型种群,而银杉、南方铁杉和福建柏也Fokieniahodginsii(Dunn)HenryetThomas页种群为衰退型种群。从脚盆辽银杉群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看,温带分布型属占51.06%,略高于热带分布型属(占48.94%),说明该区域属于热带亚热带过渡区;除纬度外,海拔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分布区类型组成。在处于粤北、粤桂山地和贵州高原3个植物区系亚地区的6个银杉群落中,种子植物属分布区类型的相似性系数为0.35~0.67,群落建群种所在属如铁杉属也Tsuga(Endlicher)Carri侉re页、润楠属(MachilusNees)、水青冈属(FagusLinn.)和福建柏属(FokieniaHenryetThomas)等在各群落间有相似性和共通性,且多为古老成分和孑遗成分,表明现存的银杉群落具有相近的变迁历史,分布地域具有明显的亚热带山地避难所特征,体现出其演替过程的残遗性和保守性。研究结果表明:在银杉群落中适度疏通林窗,降低林下郁闭度,有利于银杉幼树的生长,使银杉种群得到可持续更新和演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八面山脚盆辽 银杉 群落特征 分布区类型 种群年龄结构 残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