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湖南省八大公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蛾类调查初报
被引量:
5
1
作者
李密
谭济才
+5 位作者
谷志容
宋东宝
刘军
滕凯
谢振良
李彦
《华东昆虫学报》
2007年第4期290-298,共9页
从2007年4月到9月,对八大公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蛾类昆虫进行了初步调查,共获得蛾类标本4000余号。与湖南农业大学昆虫学教研室以往在八大公山采集保存的蛾类标本1000余号一起,共鉴定出19科175种,其中7种为湖南省新记录种。区系分析结果表...
从2007年4月到9月,对八大公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蛾类昆虫进行了初步调查,共获得蛾类标本4000余号。与湖南农业大学昆虫学教研室以往在八大公山采集保存的蛾类标本1000余号一起,共鉴定出19科175种,其中7种为湖南省新记录种。区系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蛾类昆虫以东洋种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蛾类
调查
区系分析
八大公山国家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珙桐的生物生态特性和人工引种促花研究
被引量:
16
2
作者
陈迎辉
彭春良
+1 位作者
李迪友
黄承前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4-67,共4页
珙桐是我国特有单型植物,世界著名的观赏树种,其自然分布区为26°45′~32°45′N,98°6′~111°20′E,垂直分布为600~3 200 m。组成珙桐林的种子植物以北温带和东亚分布属占优势,物种组成丰富,呈现多种珍稀、古老、...
珙桐是我国特有单型植物,世界著名的观赏树种,其自然分布区为26°45′~32°45′N,98°6′~111°20′E,垂直分布为600~3 200 m。组成珙桐林的种子植物以北温带和东亚分布属占优势,物种组成丰富,呈现多种珍稀、古老、特有成分共存一处的罕见特征。国内外引种珙桐的历史很长,最早可追溯到1871年英国丘园的Henry,截止目前,全球累计引种单位达30家以上。引种栽培区也大大拓展了天然分布界限和原有的生态环境,引种北限达55°N以北(丹麦哥本哈根),引种地海拔最低至50 m以下(郑州、北京和哥本哈根),引种土壤也从原产地的酸性土壤(pH4.5~6.5)引到了碱性土壤(pH6.5~8.4)。珙桐的开花特征也从原产地的20年以上开花结实,到通过人工嫁接缩短到5~6年可大量现花,应用原产地嫁接培育加梯度引种方法珙桐引入地开花结实获得了初步成功,可见,珙桐既是一个有待进一步驯化的物种,又是一个适应性、生态幅度有相当潜力的树种,在园林绿化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珙桐
生物生态学特性
梯度引种
原产地嫁接培育
开花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湖南省八大公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蛾类调查初报
被引量:
5
1
作者
李密
谭济才
谷志容
宋东宝
刘军
滕凯
谢振良
李彦
机构
湖南
农业大学生物安全科技学院
湖南
省
八大
公山
国家
自然保护区
管理局
出处
《华东昆虫学报》
2007年第4期290-298,共9页
基金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工作重点项目--自然保护区生物标本标准化整理
整合及共享试点子项目(2005DKA21404)
文摘
从2007年4月到9月,对八大公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蛾类昆虫进行了初步调查,共获得蛾类标本4000余号。与湖南农业大学昆虫学教研室以往在八大公山采集保存的蛾类标本1000余号一起,共鉴定出19科175种,其中7种为湖南省新记录种。区系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蛾类昆虫以东洋种为主。
关键词
蛾类
调查
区系分析
八大公山国家自然保护区
Keywords
Tessaratoma papillosa
moths
investigation
fauna
Badagong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分类号
Q968 [生物学—昆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珙桐的生物生态特性和人工引种促花研究
被引量:
16
2
作者
陈迎辉
彭春良
李迪友
黄承前
机构
湖南
省森林植物园
湖南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
出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4-67,共4页
基金
国家林业局重点项目(1996-14)
文摘
珙桐是我国特有单型植物,世界著名的观赏树种,其自然分布区为26°45′~32°45′N,98°6′~111°20′E,垂直分布为600~3 200 m。组成珙桐林的种子植物以北温带和东亚分布属占优势,物种组成丰富,呈现多种珍稀、古老、特有成分共存一处的罕见特征。国内外引种珙桐的历史很长,最早可追溯到1871年英国丘园的Henry,截止目前,全球累计引种单位达30家以上。引种栽培区也大大拓展了天然分布界限和原有的生态环境,引种北限达55°N以北(丹麦哥本哈根),引种地海拔最低至50 m以下(郑州、北京和哥本哈根),引种土壤也从原产地的酸性土壤(pH4.5~6.5)引到了碱性土壤(pH6.5~8.4)。珙桐的开花特征也从原产地的20年以上开花结实,到通过人工嫁接缩短到5~6年可大量现花,应用原产地嫁接培育加梯度引种方法珙桐引入地开花结实获得了初步成功,可见,珙桐既是一个有待进一步驯化的物种,又是一个适应性、生态幅度有相当潜力的树种,在园林绿化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珙桐
生物生态学特性
梯度引种
原产地嫁接培育
开花特性
Keywords
Davidia involucrate
biology and ecology characteristics
gradient introduction
graft in original area
blossom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S792.99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湖南省八大公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蛾类调查初报
李密
谭济才
谷志容
宋东宝
刘军
滕凯
谢振良
李彦
《华东昆虫学报》
2007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珙桐的生物生态特性和人工引种促花研究
陈迎辉
彭春良
李迪友
黄承前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