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会同杉木器官间C、N、P化学计量比的季节动态与异速生长关系 被引量:70
1
作者 陈婵 王光军 +3 位作者 赵月 周国新 李栎 高吉权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7614-7623,共10页
生态化学计量特征能够反映植物器官的内稳性及其相互关系。以湖南会同25年生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叶、枝、根的C、N、P及其化学计量季节动态,探讨了养分元素的变异性特征、变异来源,以及元素间的异速生长关系。结果表明:C、N、P... 生态化学计量特征能够反映植物器官的内稳性及其相互关系。以湖南会同25年生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叶、枝、根的C、N、P及其化学计量季节动态,探讨了养分元素的变异性特征、变异来源,以及元素间的异速生长关系。结果表明:C、N、P含量的年平均值均在叶中表现最大,分别为(527.60±15.07)、(10.55±1.89)、(2.13±0.31)g/kg;而C∶N、C∶P、N∶P的年平均值最大的则是根,分别为(78.12±12.54)、(619.46±48.23)、(7.13±3.57);不同器官的年均C∶N∶P排序为根>枝>叶。叶和根的C、N含量及N∶P、叶和枝的P含量变化趋势均为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叶、根的C∶N值则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趋势。叶、枝、根的年平均N∶P比(均小于14)远低于我国年平均水平(16.3);不同器官的C含量变异系数较小,均低于9%,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变异系数较大,均高于30%,其中枝叶的P含量和枝的N∶P变异系数分别高达65.04%和62.41%;根据变异来源分析,器官、月份和器官与月份的交互作用对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变异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叶、根的C与N具有显著的异速生长关系(N-C^(2.777),P=0.008;N-P^(2.574),P=0.002),叶、枝、根的N、P含量表现出正相关性,异速生长指数分别为0.539、0.617、0.721。研究表明25年生杉木的生长更多的受到N元素的限制,养分利用效率在根中最高;叶、枝、根C-P的异速生长关系证明不同器官对于各自的养分分配是具有相似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植物器官 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变异系数 异速生长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热带不同林龄杉木林叶-根-土氮磷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29
2
作者 陈安娜 王光军 +2 位作者 陈婵 李淑英 李维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027-4036,共10页
以亚热带地区湖南会同5、10、15、20、25年生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的针叶、细根及土壤(0—15、15—30、30—45 cm)为研究对象,在测定植物叶、细根、土壤中全N、全P含量的基础上,探讨杉木人工林全生命过程叶-根-土N、P化... 以亚热带地区湖南会同5、10、15、20、25年生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的针叶、细根及土壤(0—15、15—30、30—45 cm)为研究对象,在测定植物叶、细根、土壤中全N、全P含量的基础上,探讨杉木人工林全生命过程叶-根-土N、P化学计量特征的变化,为其经营过程提供基础数据。研究结果表明:(1)林龄对土壤N、P含量及N∶P具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土层对土壤N含量影响显著(P<0.01)。各层土壤N、P含量随林龄呈先减后升的趋势,变化显著(P<0.05),土壤N、P含量的最大值分别出现在成熟林、幼龄林阶段,最小值出现在中龄林阶段。土壤N∶P随林龄呈增加趋势,但变化不显著。(2)林龄、器官均对植物N、P含量及N∶P具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叶和细根的N、P含量随林龄呈"V"字型的变化趋势,且变化显著(P<0.05),叶和细根N、P含量的最大值均出现在幼龄林、成熟林阶段,最小值出现在中龄林阶段。杉木叶的N∶P随林龄无显著变化,细根的N∶P随林龄显著增加(P<0.05),杉木叶和细根N∶P变化范围分别为11.79—14.86,9.00—22.89。(3)5个林龄杉木叶、细根、土的N、P含量均表现为叶>细根>土,且差异显著(P<0.05)。叶与细根的N、P含量及N∶P均显著正相关(P<0.05)。0—15 cm土壤N与植物叶、细根N无显著相关性,15—30、30—45 cm土壤N与植物叶、细根N在5、10年生时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5个林龄杉木叶、细根、土壤之间的P含量及N∶P均存在显著相关性。这些结果说明:在杉木的生长过程中,植物叶、细根以及土壤中养分不断变化,叶、细根、土之间的N、P化学计量特征显示出一定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根-土 不同林龄 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杉木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同桢楠人工幼林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的时空特征 被引量:22
3
作者 李栎 王光军 +2 位作者 周国新 赵月 张艺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6-100,109,共6页
以会同桢楠人工幼林地为研究对象,对土壤有机C、全N、全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时空动态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坡位和季节的土壤养分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均有明显不同。表层土壤养分含量显著高于底层土壤,同一土层之间有机C含量变异... 以会同桢楠人工幼林地为研究对象,对土壤有机C、全N、全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时空动态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坡位和季节的土壤养分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均有明显不同。表层土壤养分含量显著高于底层土壤,同一土层之间有机C含量变异性较大,全N和全P变异性较小。不同坡位之间土壤养分含量呈现:下坡>中坡>上坡。土壤养分含量受季节的影响,表现为:冬季>秋季>夏季>春季;不同季节土壤的C:N、C:P、N:P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全N与N:P成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N:P主要受全N含量控制,土壤N:P的平均值为1.59,低于其他研究所得的N:P,表明了该实验地桢楠幼林土壤的N缺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桢楠人工幼林 化学计量特征 时空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林物质生产中养分利用特征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陈日升 康文星 +3 位作者 吕中诚 黄志宏 赵仲辉 邓湘雯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588-1599,共12页
[目的]探讨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 ( Lamb.) Hook]林物质生产中养分利用特征,为其人工林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在湖南会同杉木林生态系统研究站(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进行。供试林分 7 年生时,在林内设立了 4 ... [目的]探讨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 ( Lamb.) Hook]林物质生产中养分利用特征,为其人工林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在湖南会同杉木林生态系统研究站(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进行。供试林分 7 年生时,在林内设立了 4 块固定观测样地,并在林分 7、11、16、20、25 年生 5 个林龄时,测定林分生物量,测定树木中 K、Ca、Mg、N 和 P 含量。根据枝叶枯死前后养分浓度差异和枝叶枯死量,估算枝叶枯死前的养分转移量。用某林龄段首尾两次测定的养分浓度差值,估算某林龄段以前生长且在该林龄段仍存活的生物质中新补充或转移出的养分量。将这些养分与从土壤吸收的养分结合一起,综合分析林分物质生产中的养分利用特征。[结果]林分物质生产利用的总养分中,土壤养分比例占 79.3%~96.5%,随林龄增加持续下降;枝叶枯死前转移的养分占 3.52%~17.6%,随林龄增加持续上升;林分 12 年生后,积累在某林龄段开始前林分生产的,在某林龄段结朿时仍存活的器官物质中迁移出的养分再利用占 3.11%~3.40%,随林龄增加呈下降趋势,但变化幅度不大。树干高生长阶段以前,养分利用效率随林龄增加而下降,进入树干高生长阶段以后,养分利用效率随林龄增加而上升。[结论]林分用于物质生产的养分来自土壤、枝叶枯死前转移和植物活组织转移 3 个方面的养分。只要有枝叶枯死发生,枝叶枯死前就有养分迁移出来用于物质再生产。只有杉木林郁闭后,才发生某林龄段以前林分生产的,且在该林龄段仍存活的生物质中有部分养分被迁移出来再利用。林分养分利用的年变化受不同生长阶段对养分需求量的制约,同时杉木体内养分再分配及贮备机制、杉木生长规律和不同生育阶段对养分的利用效率等共同调控着养分利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物质生产 土壤养分 养分内循环 养分再利用 利用效率 人工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林凋落物与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学的相关关系 被引量:5
5
作者 高吉权 周国新 +2 位作者 王光军 李栎 赵月 《湖南林业科技》 2016年第4期1-6,共6页
以湖南会同杉木基地Ⅲ号集水区25年生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测定杉木林土壤及凋落物的C、N、P含量。结果表明:凋落物中有机C、全N、全P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569.16、13.82、2.76 g/kg;C∶N、C∶P、N∶P的平均值分别为44.92、263.72、6.11... 以湖南会同杉木基地Ⅲ号集水区25年生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测定杉木林土壤及凋落物的C、N、P含量。结果表明:凋落物中有机C、全N、全P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569.16、13.82、2.76 g/kg;C∶N、C∶P、N∶P的平均值分别为44.92、263.72、6.11。土壤中有机C、全N、全P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14.51、1.19、0.60 g/kg;C∶N、C∶P、N∶P的平均值分别为13.6、26.5、2.2;土壤C∶N、C∶P、N∶P等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在空间上具有显著差异;土壤全N含量表现为上坡高于下坡,中坡最低;全P含量基本保持稳定的状态,养分元素含量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下降。凋落物的全P与土壤表层的全N具有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凋落物的C∶P、N∶P与土壤表层的全N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林 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凋落物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根、枝和叶的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9
6
作者 周国新 王光军 +3 位作者 李栎 高吉权 何丹 杜昕 《湖南林业科技》 2015年第1期15-18,共4页
以湖南会同杉木基地Ⅲ号集水区25年生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测定1月份杉木根、枝和叶的C、N、P含量,研究其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杉木根、枝和叶中C含量平均值分别为561.04、515.93、513.56 g/kg,表现为根>枝>叶;N... 以湖南会同杉木基地Ⅲ号集水区25年生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测定1月份杉木根、枝和叶的C、N、P含量,研究其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杉木根、枝和叶中C含量平均值分别为561.04、515.93、513.56 g/kg,表现为根>枝>叶;N含量平均值分别为6.86、8.78、7.97 g/kg,表现为枝>叶>根;P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45、0.71、1.54 g/kg,表现为叶>根>枝。根的C∶N、C∶P、N∶P的平均值分别为92.50、521.72、5.29;枝的C∶N、C∶P、N∶P的平均值分别为65.17、789.82、12.46;叶的C∶N、C∶P、N∶P的平均值分别为69.31、355.56、5.53。叶的C含量和枝的呈显著正相关;叶的N含量和枝的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的N含量和根的呈极显著正相关;P的含量在根、枝和叶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叶形态特征与叶面积估算模型 被引量:15
7
作者 彭曦 闫文德 +1 位作者 王光军 赵梅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569-3580,共12页
植物叶片是碳水交换和能量平衡过程最重要的场所,是农林生产经营中的模型估算以及物种结构变异-功能适应机制分析的关键参考量。采用游标卡尺和手持叶面积仪,测量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单叶叶长(LL)、最大叶宽(LW_(max))、最大... 植物叶片是碳水交换和能量平衡过程最重要的场所,是农林生产经营中的模型估算以及物种结构变异-功能适应机制分析的关键参考量。采用游标卡尺和手持叶面积仪,测量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单叶叶长(LL)、最大叶宽(LW_(max))、最大叶厚(LT_(max))3个直测指标,和叶面积(LA)、平均叶宽(LW_(mean))、平均叶厚(LT_(mean))、叶延长率(LE)和叶周长(LP)5个间接转算指标。分析8个形态学指标的统计分布及其相关性,用多变量线性回归模型和非线性回归指数模型对7个形态学指标和杉木单叶叶面积进行拟合,结果表明:杉木单叶面积大部分值(95%CI)分布在0.758—0.836 cm^2,其叶面积的变异程度最大(CV=0.513),叶长、叶宽与叶面积相关性达到极显著(r=0.896,0.682)。拟合LA的多元线性模型为:Y=-0.388+0.165X_1-0.023X_2+1.453X_3(R^2=0.981,SE=0.053),X_1—X_3分别为LP、LE、LW_(mean)。从简便性上考虑,LL的单变量指数模型适合对LA进行估算:LA=0.1×(1+LL)^(1.398)(R^2=0.77,!~2=0.39)。研究结果为准确估测其他叶片功能性状指标提供了方法,为杉木叶面积估算模型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形态特征 叶面积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桢楠叶片中C∶N∶P化学计量比的季节变化
8
作者 李栎 王光军 +2 位作者 周国新 杜昕 何丹 《湖南林业科技》 2015年第1期34-36,共3页
以会同县桢楠人工幼林为研究对象,对桢楠叶片有机C、全N、全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季节动态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季节的桢楠叶片养分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均有明显不同;叶片有机C的变幅较大,全N和全P的含量变幅较小;4月叶片的有机C... 以会同县桢楠人工幼林为研究对象,对桢楠叶片有机C、全N、全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季节动态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季节的桢楠叶片养分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均有明显不同;叶片有机C的变幅较大,全N和全P的含量变幅较小;4月叶片的有机C含量最高,7月全N和全P的含量均为最高。不同季节的叶片C、N、P化学计量特征具有显著性差异,大致表现为春季与夏、秋、冬季的差异均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桢楠人工幼林 化学计量特征 季节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