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特色之内在因素的关系 |
刘超良
郭军
|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2
|
国民性教育:走向共性与多元的动态平衡——基于国民性众数人格理论的思考 |
李国强
申明
|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3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的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 |
李国强
|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
2009 |
5
|
|
4
|
从“思辩”经“实证”到“理解”——试比较三种类型的教育研究范式 |
陈杰
|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
2007 |
4
|
|
5
|
视听整合加工及其神经机制 |
文小辉
李国强
刘强
|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7
|
|
6
|
影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综述 |
李国强
王旭红
|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
2009 |
12
|
|
7
|
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公众参与激励机制探析 |
彭分文
陈栋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7
|
|
8
|
高校教师校本培训的现实意义和策略 |
周月朗
|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
2006 |
23
|
|
9
|
教学管理:寻求学校制度的德性变革 |
刘超良
|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8
|
|
10
|
交际信息学视野下的2008年高考作文命题新形式评析 |
赵年秀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11
|
中西写作指导案例比较与分析 |
赵年秀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12
|
浅论社会转型期高校德育如何走出困境 |
罗求实
|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
2007 |
3
|
|
13
|
学生心理问题识别困境的初步分析 |
李国强
|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
2008 |
1
|
|
14
|
日本小学班级小组活动的特色——兼与美国比较 |
周月朗
|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15
|
语文教材言语技能训练型单元结构新构想 |
赵年秀
|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
200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