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福特《队列之末》中的听觉印象主义书写
1
作者 万正发 胡强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0-176,共7页
英国小说家福特的四部曲小说《队列之末》聚焦一战前线的声音景观,通过听觉印象主义手法呈现战场境况,批判战争的惨痛后果,揭示社会矛盾与冲突。战场上的多元音景映照特定时期的社会现实,抗争之音、毁灭之音与沉默之音构建出丰富的听觉... 英国小说家福特的四部曲小说《队列之末》聚焦一战前线的声音景观,通过听觉印象主义手法呈现战场境况,批判战争的惨痛后果,揭示社会矛盾与冲突。战场上的多元音景映照特定时期的社会现实,抗争之音、毁灭之音与沉默之音构建出丰富的听觉印象,使读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通过听觉印象主义的声音叙事,福特构建了一个多维听觉空间,生动展现出真实的时代环境、社会氛围与人物心理,对战争进行了反思与批判。听觉印象主义与多种叙事手法的紧密结合,使小说形成了独特的非线性叙事结构,为读者提供了深入洞察历史与人性的新视角。这种听觉印象主义书写是文学印象主义、战争书写与现代主义的有机融合,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学书写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特 《队列之末》 声音景观 听觉印象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经历与成长——威廉·戈尔丁涉海小说成长主题探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蒋坎帅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2-157,共6页
成长是威廉·戈尔丁涉海小说《蝇王》和《航海三部曲》的重要主题。在这两部小说中,海洋不仅是主人公成长的背景,也充当了人物自我发现与社会认知的动力之源,与潜藏于人物内心的欲望有着隐秘的关联。这两部小说的主人公拉尔夫和塔... 成长是威廉·戈尔丁涉海小说《蝇王》和《航海三部曲》的重要主题。在这两部小说中,海洋不仅是主人公成长的背景,也充当了人物自我发现与社会认知的动力之源,与潜藏于人物内心的欲望有着隐秘的关联。这两部小说的主人公拉尔夫和塔尔博特受困于海洋环境,完成了身体的磨练、心智的成长和道德的提升。人物的海洋经历分别展现了男性气质的文化建构、务实精神的传承以及作者对社会的批判与对未来的期许。戈尔丁涉海小说成长主题以对海洋经历与成长深层关系的阐释回应了时代关切,以二元对立的方式书写了独特的英国性,同时也是作者保守乐观主义的社会理想在社会个体层面的揭示,具有深刻的社会认知意义、一定的教育启示意义与独特的审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廉·戈尔丁 《蝇王》 《航海三部曲》 成长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语堂编译活动及其思想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邓梦林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86-88,共3页
林语堂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多学科学术大师,其丰厚的著作和译作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他立足于中国深厚的文化土壤,编译了大量文学作品,为中西方文化交流搭建了桥梁。很多学者研究林语堂是从其出版作品以及期刊编辑等方面着手,很少有... 林语堂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多学科学术大师,其丰厚的著作和译作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他立足于中国深厚的文化土壤,编译了大量文学作品,为中西方文化交流搭建了桥梁。很多学者研究林语堂是从其出版作品以及期刊编辑等方面着手,很少有人将编译看作一种独立的学术活动,并从这个视角去探究林语堂的编译活动和思想。文章研究了林语堂的主要编译实践活动,并具体探讨其编译思想,以期为解析林语堂的学术成就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语堂 编译 思想活动 实践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童话精神与西方怪兽电影叙事逻辑解读
4
作者 吴新丽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6-78,共3页
怪兽电影自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西方问世,其后,这一类型片层出不穷,怪兽种类也越发花样繁多。西方怪兽电影是以非写实的假定形式观照自然、社会以及人类自身的当代童话。其世界观尽管是纵恣谐谑的,但其叙事的逻辑起点却是真切的现实,而... 怪兽电影自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西方问世,其后,这一类型片层出不穷,怪兽种类也越发花样繁多。西方怪兽电影是以非写实的假定形式观照自然、社会以及人类自身的当代童话。其世界观尽管是纵恣谐谑的,但其叙事的逻辑起点却是真切的现实,而在故事的推进上,怪兽电影以模式化的三段式与大团圆结局给予观众情感情绪的满足,并以人物的成长变化为观众提供着精神养料。可以说,童话精神成就了西方怪兽电影的艺术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怪兽电影 叙事逻辑 童话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