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构式“哪里是A,简直是B”的主观性分析 |
唐贤清
罗主宾
|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1
|
|
2
|
谫论梅山文化的嬗变与现代形态 |
李夫泽
李杰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5
|
|
3
|
经验死亡——论海德格尔的死亡现象学思想 |
郭文成
何正球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4
|
“兴于诗”与“诗可以兴”辨析 |
彭玲
刘泽民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5
|
论海德格尔的艺术现象学思想 |
郭文成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9
|
|
6
|
《诗经》中的农作物、野菜、野果与古人的饮食生活 |
刘道锋
|
《农业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8
|
|
7
|
“事父事君多识”的诗教旨归 |
彭玲
刘泽民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8
|
消费文化下影视剧中的女性形象模式解读——以《婚姻保卫战》为例 |
马藜
吴莉萍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9
|
多丽丝·莱辛女性意识再探 |
段湘怀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10
|
义务教育语文教材建设的方法论思考 |
周兰桂
|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
2004 |
3
|
|
11
|
论叶梦《遍地巫风》的乡土叙事 |
段湘怀
李夫泽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12
|
《色·戒》的女性叙事意蕴——女性的多重祭献 |
马藜
|
《当代文坛》
CSSCI
|
2008 |
2
|
|
13
|
民族主义、东方主义与跨文化文学研究——萨义德五年祭重读《东方学》 |
倪正芳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14
|
公文写作需要强化法制观念 |
鄢明定
|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15
|
两位中国味小说大师的不同风范——赵树理与汪曾祺小说风格比较 |
李夫泽
|
《社会科学家》
CSSCI
|
2004 |
1
|
|
16
|
浅论消费文化中身体话语的分野 |
胡艳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17
|
宋代题山水画诗中的通感 |
钟巧灵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18
|
“2002年的第一场雪”究竟指哪一场雪 |
刘道锋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19
|
小人物絮语 |
张峰
|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20
|
影视剧中后母形象的文化分析 |
马藜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08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