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省推进新型农村集体发展的痛点和化解路径研究
1
作者 胡雪晴 刘益民 +1 位作者 陈国生 陈政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2025年第5期7-10,共4页
湖南省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优势、注重村级龙头企业培养、突出区位地理优势、加快经济组织创新等各项工作均取得实效,但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发展基础过于薄弱、地区差异大、政策宣传不到位等问题。因此,需要在创新产权制度、突出优势... 湖南省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优势、注重村级龙头企业培养、突出区位地理优势、加快经济组织创新等各项工作均取得实效,但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发展基础过于薄弱、地区差异大、政策宣传不到位等问题。因此,需要在创新产权制度、突出优势资源开发、拓展合伙经营渠道、做好农业开发项目规划、采取多样化的投资管理模式、强化对村干部的权力监管6个方面推进湖南新型农村集体发展,为湖南实现“农业强省”战略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省 村集体经济 模式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农业现代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胡雪晴 刘益民 +2 位作者 贺馨叶 陈政 陈国生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2024年第12期1-9,共9页
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其目标在于追求农业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同推进。基于湖南省2020年部分统计数据,选择协调耦合模型实证分析湖南省农业现代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在农业现代化和生态环境两个方面各... 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其目标在于追求农业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同推进。基于湖南省2020年部分统计数据,选择协调耦合模型实证分析湖南省农业现代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在农业现代化和生态环境两个方面各选取6个指标,并在此基础上计算耦合度和协调度。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农业现代化与生态环境整体处于高度协调状态,但是在农业现代化程度较低的区域,农业现代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程度较低。基于此,湖南省应根据两者的耦合协调关系调整发展侧重点,通过推动农业现代化不断发展来提升农业现代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度 归一化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困境、成因与应对策略研究
3
作者 贺馨叶 陈国生 +1 位作者 胡雪晴 刘益民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2024年第10期6-9,共4页
乡村振兴在“产业、生态、生活、乡风、管理”中体现不充分,缺乏协同是湖南实施乡村振兴的主要障碍,如:组织带头示范作用弱,工作不协调;保障体系不健全;乡村金融体系落后,资金投入少等。其中,政府管理机制以及村民自身素质是主要短板所... 乡村振兴在“产业、生态、生活、乡风、管理”中体现不充分,缺乏协同是湖南实施乡村振兴的主要障碍,如:组织带头示范作用弱,工作不协调;保障体系不健全;乡村金融体系落后,资金投入少等。其中,政府管理机制以及村民自身素质是主要短板所在,如:只将眼光放在短期效应上;定位不明确,没有突出本乡村的特色;过分注重空间建设,忽视了文化内涵等。多方协作发展农村经济,健全运行机制,实为当前推进湖南省“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应急之策,如建设“五美”乡村,建设“四化”乡村,整合多方力量,完善体制建设机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省 乡村振兴 困境 原因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数字乡村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以衡阳市为例
4
作者 陈国生 王毅 +2 位作者 胡雪晴 蒋根丁 陈政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2025年第6期6-10,共5页
数字技术深刻改变社会经济形态,数字乡村建设已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以衡阳市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包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农民生活水平、数字农业建设水平的数字乡村建设水平评价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衡阳市的数字... 数字技术深刻改变社会经济形态,数字乡村建设已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以衡阳市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包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农民生活水平、数字农业建设水平的数字乡村建设水平评价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衡阳市的数字乡村建设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衡阳市数字乡村建设整体处于良好水平,但区域发展存在差异;数字技术应用对农业现代化转型、农民生活服务普惠化和城乡融合发展具有显著推动作用。建议通过强化数字农业技术应用推动农业现代化转型、聚焦农民生活需求,提升数字服务普惠性,补齐数字基建短板,构建城乡融合新生态,以提高衡阳市数字乡村建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衡阳市 县域数字乡村建设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分析法的大学生返乡创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以衡阳市6所地方本科院校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胡雪晴 刘益民 +1 位作者 陈国生 陈政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2025年第1期97-100,123,共5页
在教育部“双创”政策指导下,大学生返乡创业成为新时代创业浪潮中的主力军。大学生创业素质也因此成为乡村振兴水平提升的重要指标。基于此,从大学生创业政策绩效角度,以衡阳市6所地方高校为例,运用问卷调查法和AHP分析法,构建包括基... 在教育部“双创”政策指导下,大学生返乡创业成为新时代创业浪潮中的主力军。大学生创业素质也因此成为乡村振兴水平提升的重要指标。基于此,从大学生创业政策绩效角度,以衡阳市6所地方高校为例,运用问卷调查法和AHP分析法,构建包括基本素质、能力素质、情感素质、职业素质4个方面17个指标的大学生返乡创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开展实证分析,证明衡阳市大学生返乡创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具备一定合理性,为政府采取进一步提升返乡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对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衡阳市 AHP分析法 大学生返乡创业 绩效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综合法的大学生返乡创业政策绩效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以衡阳市为例
6
作者 胡雪晴 贺馨叶 +2 位作者 刘益民 陈政 陈国生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2025年第2期97-102,共6页
目前,地方政府日益重视扶持大学生返乡创业政策实施绩效的评价,因此,关注政府扶持大学生返乡创业政策实施绩效评价工作,构建科学、完善的地方政府扶持大学生返乡创业政策实施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很有必要。以衡阳市为例,基于模... 目前,地方政府日益重视扶持大学生返乡创业政策实施绩效的评价,因此,关注政府扶持大学生返乡创业政策实施绩效评价工作,构建科学、完善的地方政府扶持大学生返乡创业政策实施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很有必要。以衡阳市为例,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构建了大学生返乡创业政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量化评价模型,定量分析衡阳市扶持大学生返乡创业政策实施绩效,指出衡阳市政府在扶持大学生返乡创业政策执行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优化衡阳市扶持大学生返乡创业政策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衡阳市 大学生返乡创业 政策绩效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京古道沿线农业旅游景观营造的现实表征、多重困境与优化路径研究——以乳源瑶族自治县古驿道为例
7
作者 胡雪晴 王毅 +2 位作者 刘益民 陈国生 陈政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2025年第3期7-10,共4页
西京古道是连接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的重要节点,也是实现古驿道文化遗产与农业景观营造融合发展的关键路径。从农业旅游园区的类型、项目定位、面积、区位交通、功能分区、主要活动内容等方面论述了西京古道乳源段沿线农业景观营造的主... 西京古道是连接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的重要节点,也是实现古驿道文化遗产与农业景观营造融合发展的关键路径。从农业旅游园区的类型、项目定位、面积、区位交通、功能分区、主要活动内容等方面论述了西京古道乳源段沿线农业景观营造的主要现实表征。针对西京古道乳源段沿线农业旅游景观营造面临的交通便捷度低、乡土农业景观特色缺失、古驿道配套设施不足、部分旅游项目开发层次低、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宣传推广能力不足等主要困境,提出了相应的优化路径与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京古道乳源段 农业旅游景观营造 现实表征 多重困境 优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产业融合背景下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问题和对策研究——以常宁市为例
8
作者 刘益民 胡雪晴 +1 位作者 陈国生 王毅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2025年第7期7-12,共6页
通过对常宁市农村集体经济的实地走访调研,发现该地存在经济意识淡薄、发展基础薄弱、造血功能不足、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为此,结合常宁市集体经济发展的现实特点和薄弱环节,从5个方面提出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针对性建议:深化产权改... 通过对常宁市农村集体经济的实地走访调研,发现该地存在经济意识淡薄、发展基础薄弱、造血功能不足、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为此,结合常宁市集体经济发展的现实特点和薄弱环节,从5个方面提出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针对性建议:深化产权改革,强化经济意识;加强基础建设,革新发展模式;创新经营主体,增强造血功能;加强村干部队伍和人才建设;强化对村干部的权力监管等,为常宁市农村集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 旅游开发 现实困境 推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京古道乳源段沿线农业旅游景观营造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陈政 胡雪晴 +2 位作者 陈国生 张海兵 祁惠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2024年第7期8-13,共6页
为营造西京古道乳源段沿线的农业旅游景观,将西京古道乳源段沿线乡村的农业景观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对比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来比较分析西京古道乳源段农业景观的开发现状和园区主要发展类型。对古驿道沿线的5个农业景观园区案例进行实证分... 为营造西京古道乳源段沿线的农业旅游景观,将西京古道乳源段沿线乡村的农业景观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对比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来比较分析西京古道乳源段农业景观的开发现状和园区主要发展类型。对古驿道沿线的5个农业景观园区案例进行实证分析,并对其中两个园区在古驿道现状、发展联动模式、空间规划、营造历程等方面进行实地调研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营造西京古道乳源段沿线农业旅游景观的具体策略:从合法性、合理性角度出发,确定农业景观旅游园区的发展定位;打造当地独特的乡土品牌,发挥品牌整体优势;借助良好的自然资源,营造优美的农业景观;积极与西京古道实现互动发展,形成全域旅游的格局;注重农业旅游景观与西京古道的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京古道乳源段 农业景观 景观营造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及路径选择——以衡阳市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祁惠 陈政 +1 位作者 陈国生 胡雪晴 《绿色科技》 2024年第7期262-266,共5页
数字经济助推衡阳传统行业进行全面的数字化转型,实现衡阳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推动衡阳“四轮驱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经济增长的新动能,运用数据分析法、文献研究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关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依托于“互联网+”、... 数字经济助推衡阳传统行业进行全面的数字化转型,实现衡阳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推动衡阳“四轮驱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经济增长的新动能,运用数据分析法、文献研究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关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依托于“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高速发展的现代化数字技术,分析衡阳建设数字经济高地过程中所面临的数字经济规模整体偏弱、数字经济区域发展失衡、企业数字化转型较缓慢、产业生态系统亟待优化四大瓶颈,进而从公共服务综合化、企业重视程度、高端复合型人才短缺3个方面分析影响衡阳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针对性地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有效政策体系、持续强化高端创新人才引育力度、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4个方面提出路径选择;通过对衡阳建设数字经济高地过程中所面临的瓶颈和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充分了解了衡阳市建设数字经济高地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对衡阳市数字经济高地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高质量发展 对策 衡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衡阳市农村产业融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11
作者 胡雪晴 陈国生 祁惠 《绿色科技》 2024年第9期235-241,267,共8页
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既是现代农业生产的基本方向和目标,也代表着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构建衡阳市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旨在促进衡阳走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道路,以实现衡阳农业高质量的发展。以衡阳市农业高质量发展为研... 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既是现代农业生产的基本方向和目标,也代表着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构建衡阳市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旨在促进衡阳走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道路,以实现衡阳农业高质量的发展。以衡阳市农业高质量发展为研究对象,应用AHP法构建了衡阳市农村产业融合的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农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衡阳市三产融合综合评价权重值比较为:农业多功能性发挥B_(2)(0.3847)>农业产业链延伸B_(1)(0.3847)>经济效益指标B_(4)(0.1328)与社会效应指标B_(5)(0.1328)>农业服务业融合发展B_(3)(0.1095)。从总权重值来看,影响区域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水平的主要因素是本地农民工劳动力与农村总劳动力人数比例C_(10)(0.1530)和农村二、三产业就人员占就业总人数比例C_(8)(0.1530),其次是农产品加工业投资量与农业投资金额比重C_(3)(0.0866)、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占比C_(22)(0.0655)和农业文化遗产C_(9)(0.0651),再次是农村地区居民工资性及财产性收入比例C_(19)(0.0508)和农业人均纯收入增长速率C_(20)(0.0508),这些因素的总权重都在0.05以上,影响因素最弱的是农业从业劳动力数量与总劳动力数量比重C_(6)(0.0092)、农村地区公路密度C_(15)(0.0060)和化肥及农药使用强度C_(11)(0.0062)。基于此,建议:发展农村合作社;增强农民同农业经营主体进行合作的意识;优化新型主体的融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高质量 评价指标 衡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衡阳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困境及其政策优化研究
12
作者 陈政 王毅 +1 位作者 陈国生 胡雪晴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2025年第8期11-14,共4页
农村集体经济作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进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旨在剖析衡阳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困境,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衡阳市通过统筹规划、财政扶持等举措,在集体经济发展上取得一定成效,但在研... 农村集体经济作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进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旨在剖析衡阳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困境,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衡阳市通过统筹规划、财政扶持等举措,在集体经济发展上取得一定成效,但在研究中发现,衡阳市在发展集体经济的过程中面临资金瓶颈、人才外流、产业单一、基建滞后、管理粗放等困境。借鉴苏州产业融合、成都产权改革的成功经验,进而提出加大投入并优化补贴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引育并重解决人才问题、推动产业多元升级的政策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集体经济 发展困境 政策优化 衡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