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省推进新型农村集体发展的痛点和化解路径研究
1
作者 胡雪晴 刘益民 +1 位作者 陈国生 陈政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2025年第5期7-10,共4页
湖南省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优势、注重村级龙头企业培养、突出区位地理优势、加快经济组织创新等各项工作均取得实效,但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发展基础过于薄弱、地区差异大、政策宣传不到位等问题。因此,需要在创新产权制度、突出优势... 湖南省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优势、注重村级龙头企业培养、突出区位地理优势、加快经济组织创新等各项工作均取得实效,但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发展基础过于薄弱、地区差异大、政策宣传不到位等问题。因此,需要在创新产权制度、突出优势资源开发、拓展合伙经营渠道、做好农业开发项目规划、采取多样化的投资管理模式、强化对村干部的权力监管6个方面推进湖南新型农村集体发展,为湖南实现“农业强省”战略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省 村集体经济 模式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食物观视域下湖南省多元食物供给体系建设的多重困境与实现路径研究
2
作者 敖文景 陈政 +2 位作者 刘益民 曾璐瑶 肖建辉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2025年第4期11-15,共5页
构建多元食物供给体系对于拓宽食物供给渠道、提高食物供给安全保障水平、优化食物供给需求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大食物观的视角下,对湖南省的食物供需现状进行分析,从中发现湖南省在建设多元食物体系的过程中存在食物供给总体形势... 构建多元食物供给体系对于拓宽食物供给渠道、提高食物供给安全保障水平、优化食物供给需求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大食物观的视角下,对湖南省的食物供需现状进行分析,从中发现湖南省在建设多元食物体系的过程中存在食物供给总体形势不容乐观、土地资源约束加剧、仓储物流基础设施薄弱、食物供需企业经营状况堪忧、食物储备结构性短缺等问题。湖南省多元食物体系可从加强食物开发基础研究、推进全产业链建设、提升食物加工流通产业水平、推进食物产业集聚发展、提升食物质量安全水平五个方面进行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食物观 多元化 食物多样性 供给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农业现代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胡雪晴 刘益民 +2 位作者 贺馨叶 陈政 陈国生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2024年第12期1-9,共9页
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其目标在于追求农业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同推进。基于湖南省2020年部分统计数据,选择协调耦合模型实证分析湖南省农业现代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在农业现代化和生态环境两个方面各... 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其目标在于追求农业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同推进。基于湖南省2020年部分统计数据,选择协调耦合模型实证分析湖南省农业现代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在农业现代化和生态环境两个方面各选取6个指标,并在此基础上计算耦合度和协调度。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农业现代化与生态环境整体处于高度协调状态,但是在农业现代化程度较低的区域,农业现代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程度较低。基于此,湖南省应根据两者的耦合协调关系调整发展侧重点,通过推动农业现代化不断发展来提升农业现代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度 归一化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困境、成因与应对策略研究
4
作者 贺馨叶 陈国生 +1 位作者 胡雪晴 刘益民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2024年第10期6-9,共4页
乡村振兴在“产业、生态、生活、乡风、管理”中体现不充分,缺乏协同是湖南实施乡村振兴的主要障碍,如:组织带头示范作用弱,工作不协调;保障体系不健全;乡村金融体系落后,资金投入少等。其中,政府管理机制以及村民自身素质是主要短板所... 乡村振兴在“产业、生态、生活、乡风、管理”中体现不充分,缺乏协同是湖南实施乡村振兴的主要障碍,如:组织带头示范作用弱,工作不协调;保障体系不健全;乡村金融体系落后,资金投入少等。其中,政府管理机制以及村民自身素质是主要短板所在,如:只将眼光放在短期效应上;定位不明确,没有突出本乡村的特色;过分注重空间建设,忽视了文化内涵等。多方协作发展农村经济,健全运行机制,实为当前推进湖南省“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应急之策,如建设“五美”乡村,建设“四化”乡村,整合多方力量,完善体制建设机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省 乡村振兴 困境 原因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分析法的大学生返乡创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以衡阳市6所地方本科院校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胡雪晴 刘益民 +1 位作者 陈国生 陈政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2025年第1期97-100,123,共5页
在教育部“双创”政策指导下,大学生返乡创业成为新时代创业浪潮中的主力军。大学生创业素质也因此成为乡村振兴水平提升的重要指标。基于此,从大学生创业政策绩效角度,以衡阳市6所地方高校为例,运用问卷调查法和AHP分析法,构建包括基... 在教育部“双创”政策指导下,大学生返乡创业成为新时代创业浪潮中的主力军。大学生创业素质也因此成为乡村振兴水平提升的重要指标。基于此,从大学生创业政策绩效角度,以衡阳市6所地方高校为例,运用问卷调查法和AHP分析法,构建包括基本素质、能力素质、情感素质、职业素质4个方面17个指标的大学生返乡创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开展实证分析,证明衡阳市大学生返乡创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具备一定合理性,为政府采取进一步提升返乡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对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衡阳市 AHP分析法 大学生返乡创业 绩效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京古道沿线农业旅游景观营造的现实表征、多重困境与优化路径研究——以乳源瑶族自治县古驿道为例
6
作者 胡雪晴 王毅 +2 位作者 刘益民 陈国生 陈政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2025年第3期7-10,共4页
西京古道是连接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的重要节点,也是实现古驿道文化遗产与农业景观营造融合发展的关键路径。从农业旅游园区的类型、项目定位、面积、区位交通、功能分区、主要活动内容等方面论述了西京古道乳源段沿线农业景观营造的主... 西京古道是连接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的重要节点,也是实现古驿道文化遗产与农业景观营造融合发展的关键路径。从农业旅游园区的类型、项目定位、面积、区位交通、功能分区、主要活动内容等方面论述了西京古道乳源段沿线农业景观营造的主要现实表征。针对西京古道乳源段沿线农业旅游景观营造面临的交通便捷度低、乡土农业景观特色缺失、古驿道配套设施不足、部分旅游项目开发层次低、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宣传推广能力不足等主要困境,提出了相应的优化路径与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京古道乳源段 农业旅游景观营造 现实表征 多重困境 优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综合法的大学生返乡创业政策绩效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以衡阳市为例
7
作者 胡雪晴 贺馨叶 +2 位作者 刘益民 陈政 陈国生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2025年第2期97-102,共6页
目前,地方政府日益重视扶持大学生返乡创业政策实施绩效的评价,因此,关注政府扶持大学生返乡创业政策实施绩效评价工作,构建科学、完善的地方政府扶持大学生返乡创业政策实施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很有必要。以衡阳市为例,基于模... 目前,地方政府日益重视扶持大学生返乡创业政策实施绩效的评价,因此,关注政府扶持大学生返乡创业政策实施绩效评价工作,构建科学、完善的地方政府扶持大学生返乡创业政策实施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很有必要。以衡阳市为例,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构建了大学生返乡创业政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量化评价模型,定量分析衡阳市扶持大学生返乡创业政策实施绩效,指出衡阳市政府在扶持大学生返乡创业政策执行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优化衡阳市扶持大学生返乡创业政策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衡阳市 大学生返乡创业 政策绩效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产业融合背景下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问题和对策研究——以常宁市为例
8
作者 刘益民 胡雪晴 +1 位作者 陈国生 王毅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2025年第7期7-12,共6页
通过对常宁市农村集体经济的实地走访调研,发现该地存在经济意识淡薄、发展基础薄弱、造血功能不足、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为此,结合常宁市集体经济发展的现实特点和薄弱环节,从5个方面提出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针对性建议:深化产权改... 通过对常宁市农村集体经济的实地走访调研,发现该地存在经济意识淡薄、发展基础薄弱、造血功能不足、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为此,结合常宁市集体经济发展的现实特点和薄弱环节,从5个方面提出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针对性建议:深化产权改革,强化经济意识;加强基础建设,革新发展模式;创新经营主体,增强造血功能;加强村干部队伍和人才建设;强化对村干部的权力监管等,为常宁市农村集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 旅游开发 现实困境 推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公路设施影响农户创业的逻辑关系、内在机理和对策研究
9
作者 胡雪晴 刘益民 +1 位作者 贺馨叶 陈国生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2024年第9期116-119,共4页
农村公路在乡村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国家持续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现代乡村服务业,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流通业,以此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然而,关于乡村道路能否促进农民的创业... 农村公路在乡村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国家持续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现代乡村服务业,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流通业,以此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然而,关于乡村道路能否促进农民的创业却鲜有学者的关注,基于此,在分析农村公路设施影响农户创业的逻辑关系和内在机理的基础上,从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做好农村公路养护、提高农村公路效益、发展现代物流业4个方面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公路开通 农民创业 逻辑关系 内在机理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