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稻瘟病病菌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二明 张志飞 +3 位作者 罗峰 罗宽 杨静 朱有勇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91-394,共4页
为全面了解湖南稻瘟病菌群体遗传的多样性 ,为水稻育种和品种抗性基因的合理布局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 ,用 Pot2 Rep- PCR对 2 0 0 1年采自并分离的湖南晚稻和一季稻 41个品种的 12 9个单孢菌株进行了 DNA指纹分析 .结果表明 ,以 72 %相... 为全面了解湖南稻瘟病菌群体遗传的多样性 ,为水稻育种和品种抗性基因的合理布局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 ,用 Pot2 Rep- PCR对 2 0 0 1年采自并分离的湖南晚稻和一季稻 41个品种的 12 9个单孢菌株进行了 DNA指纹分析 .结果表明 ,以 72 %相似水平 ,可将 12 9个菌株分成 4个谱系 ,2 4个单元型 .优势谱系为 L1和 L3,它们分别拥有6个和 15个单元型 ,其菌株数分别占总数的 41.0 9%和 46 .5 1% .优势单元型为 H5 ,H6和 H17,分别占总菌株数的16 .2 8% ,16 .2 8%和 17.83% .研究揭示稻瘟病菌存在较大的变异潜能 ,稻瘟病菌的群体遗传多样性与特定地区水稻品种组成的多样性呈密切的正相关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 群体遗传 稻瘟病菌 遗传多样性 DNA指纹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水稻根系生理机能与再生力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何强 陈立云 +1 位作者 刘国华 罗峰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5-99,共5页
为了揭示杂交水稻组合生育后期根系机能与再生力的关系,对10个杂交稻组合生育后期的根系TTC还原力、SOD活性和伤流强度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再生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杂交稻根系TTC还原力、伤流强度在孕穗期出现峰值,SOD活性在齐穗... 为了揭示杂交水稻组合生育后期根系机能与再生力的关系,对10个杂交稻组合生育后期的根系TTC还原力、SOD活性和伤流强度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再生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杂交稻根系TTC还原力、伤流强度在孕穗期出现峰值,SOD活性在齐穗期与灌浆期之间出现峰值;齐穗期、完熟期根系TTC还原力对再生苗萌发有极显著的影响;抽穗期根系SOD活性对再生苗萌发有显著或极显著负向影响,而齐穗期根系SOD活性则与再生苗萌发呈极显著正相关;孕穗期、抽穗期根系伤流强度与再生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根系 TTC还原力 SOD活性 伤流强度 再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二O”对株两优02制种母本茎秆性状及倒伏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王仁祥 周继勇 +2 位作者 肖层林 谢建华 汤建良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06-512,共7页
在株两优02制种母本株1S见穗15%、25%、35%、45%、60%5个时期均分别喷施"九二O"(GA3)8、12、16、20g/(667m2),研究了茎秆性状的变化及其与抗折压力、倒伏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对株1S喷施"九二O"后倒伏部位一般在倒... 在株两优02制种母本株1S见穗15%、25%、35%、45%、60%5个时期均分别喷施"九二O"(GA3)8、12、16、20g/(667m2),研究了茎秆性状的变化及其与抗折压力、倒伏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对株1S喷施"九二O"后倒伏部位一般在倒四、倒三节间的下部50%以内区域;株高、地上部分鲜重和倒二、倒一节间长与倒伏指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倒四节和倒三节间长与抗折压力呈负相关,与倒伏指数呈一定的正相关;倒四、倒三节间茎壁厚度与抗折压力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与倒伏指数呈一定的负相关;倒四、倒三节间茎粗与抗折压力及倒伏指数均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通径分析表明,增加倒四、倒三节间茎粗及茎壁厚度对提高株1S茎秆抗折压力有较明显的正向作用.株1S系列组合制种,在母本见穗指标达35%时喷施"九二O"8g/(667m2)或见穗指标达45%时喷施"九二O"8~12g/(667m2),既能较好地改善母本异交态势,又能较好地控制稻秆倒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株两优02 制种 九二0 茎秆性状 倒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低温敏核不育系陆18S的选育及育性表现 被引量:27
4
作者 杨远柱 唐平徕 +2 位作者 杨文才 陈运泉 凌文彬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55-159,共5页
为选育低温钝感的早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 ,从抗罗早与 5 6 90杂交后代中获得一不育株 ,通过自然和人工低温的增压选择 ,育成了水稻低温敏两用核不育系陆 1 8S.该不育系育性转换临界温度低于 2 3.5℃ ,在湖南稳定不育期达 90 d左右 .开花... 为选育低温钝感的早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 ,从抗罗早与 5 6 90杂交后代中获得一不育株 ,通过自然和人工低温的增压选择 ,育成了水稻低温敏两用核不育系陆 1 8S.该不育系育性转换临界温度低于 2 3.5℃ ,在湖南稳定不育期达 90 d左右 .开花习性好 ,异交结实率达 5 0 % ,可育期自交结实率在 30 %以上 .具有广亲和性 ,一般配合力强 .农艺性状好 ,米质优 ,耐寒性好 ,中抗稻瘟病 .用其选配的早晚稻组合经参加省 (市 )区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低温敏核不育系 广亲和性 选育 陆18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早稻株两优819配套栽培技术规程 被引量:11
5
作者 杨远柱 邹应斌 +1 位作者 单彭义 符辰建 《湖南农业科学》 2007年第4期90-91,95,共3页
株两优819是湖南亚华种业科学院选育的两系杂交早稻组合,2005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该组合的特征特性及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关键词 超级杂交稻 株两优819 栽培技术 规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籼恢复系402生物学特性及高产制种技术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必湖 李光清 +3 位作者 宁鹏 谢军 唐显岩 吴厚雄 《作物研究》 2003年第2期81-83,共3页
介绍了早籼恢复系402的农艺性状和异交特性,总结出通过确定制种基地和制种安全时期、合理安排父母本播差期确保花期相遇、适度扩大行比、强化父母本田间管理创建高产群体结构、科学使用"九二"和搞好人工辅助授粉及除杂保纯... 介绍了早籼恢复系402的农艺性状和异交特性,总结出通过确定制种基地和制种安全时期、合理安排父母本播差期确保花期相遇、适度扩大行比、强化父母本田间管理创建高产群体结构、科学使用"九二"和搞好人工辅助授粉及除杂保纯等获取402系列组合高产稳产的制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灿稻 早籼恢复系402 生物学特性 制种技术 农艺性状 异交特性 田间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稻新组合陆两优105的选育与应用技术 被引量:3
7
作者 杨远柱 符辰健 +3 位作者 张章 胡小淳 周永祥 宋永帮 《湖南农业科学》 2007年第3期18-20,共3页
陆两优105是湖南亚华种业科学院用广亲和低温敏两用核不育系陆18S和自育的优质父本华105选配而成的两系法杂交早稻新组合。2003-2004年参加湖南省早稻区试,表现丰产稳产好、熟期适中、品质优良、适应性较广等特点,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陆两优105是湖南亚华种业科学院用广亲和低温敏两用核不育系陆18S和自育的优质父本华105选配而成的两系法杂交早稻新组合。2003-2004年参加湖南省早稻区试,表现丰产稳产好、熟期适中、品质优良、适应性较广等特点,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该组合于2005年-1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系法 杂交水稻 陆两优105 优质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系杂交早稻八两优96的选育与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廖松贵 龙天建 +2 位作者 杨远柱 向太友 田久 《湖南农业科学》 2001年第6期17-18,共2页
利用两系核不育系 810S与优质品系 96 -1测配而成的八两优 96 ,是一个高产稳产 ,抗逆性强 ,适应性广 ,米质好的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介绍了其选育经过 。
关键词 两系杂交早稻 八两优96品系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制种技术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