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CTEM法探测地下空间地质病害体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旭东 席振铢 +1 位作者 龙霞 黄基文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434-3444,共11页
城镇地下空间地质病害体造成地面塌陷事故时有发生,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巨大威胁。采用地球物理方法探测和预报地下空间地质病害体是预防城镇地面塌陷事故的重要方案。瞬变电磁法(TEM)是探测地下空间地质病害体的重要方法之一... 城镇地下空间地质病害体造成地面塌陷事故时有发生,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巨大威胁。采用地球物理方法探测和预报地下空间地质病害体是预防城镇地面塌陷事故的重要方案。瞬变电磁法(TEM)是探测地下空间地质病害体的重要方法之一。等值反磁通瞬变电磁法(OCTEM)采用免接地、小体积、弱耦合的收发一体小型天线,便于在城镇硬化地面及施工空间受限的场地进行快速探测。本文结合理论计算和实际应用来研究OCTEM对地下地质病害体的探测能力。首先基于矢量有限元实现OCTEM三维正演,研究不同地电类型地质病害体的OCTEM响应特征。根据地下地质病害体的电性特征,构建了纯低阻型、纯高阻型、低阻-高阻复合型3类地质病害体地电模型,对比分析不同地电类型的地质病害体的异常响应,并计算包含地质病害体时的响应与不包含地质病害体时的背景响应之间的相对异常。计算结果表明:OCTEM对纯低阻型和低阻-高阻复合型地质病害体比较敏感,对纯高阻型地质病害体相对不敏感。对于低阻型或低阻高阻复合型地质病害体,低阻部分与围岩电阻率差异越大、厚度越大、埋深越浅,则相对异常越大,越容易被探测。随着深度加大,OCTEM探测分辨能力将减小。最后,通过在湖南浏阳某村镇试验剖面探测地下岩溶地质病害体案例,分析OCTEM的探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值反磁通瞬变电磁法 探测 地下空间 地质病害体 相对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值反磁通瞬变电磁法在地质灾害探测中的应用对比 被引量:14
2
作者 彭星亮 席振铢 +3 位作者 王鹤 申建平 侯海涛 高远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8年第8期147-150,153,共5页
地质灾害日益凸显,造成了大量的财产损失、重大人员伤亡事故以及严重的社会矛盾。针对常规的物探方法探测地质病害受场地条件限制的局限性,等值反磁通瞬变电磁法1m直径微线圈对偶中心装置,有效解决了民房建筑、交通道路以及水田等有限... 地质灾害日益凸显,造成了大量的财产损失、重大人员伤亡事故以及严重的社会矛盾。针对常规的物探方法探测地质病害受场地条件限制的局限性,等值反磁通瞬变电磁法1m直径微线圈对偶中心装置,有效解决了民房建筑、交通道路以及水田等有限场地制约常规物探方法布置的问题。通过衡阳市某地等值反磁通瞬变电磁法与高密度电阻率法调查煤矿地质灾害中的应用实例比对,说明等值反磁通瞬变电磁法是地质灾害的调查的有效物探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等值反磁通瞬变电磁法 高密度电阻率法 煤田采空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ZYNQ处理器的射频大地电磁采集仪器研发
3
作者 王鹤 唐春城 +3 位作者 席振铢 韦洪兰 杨晓敏 郭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138,共8页
研发基于ZYNQ处理器的ARM嵌入式天然场射频大地电磁法信号采集系统。该系统集成了采集控制模块、数据读取模块和数据滤波模块,采用FPGA高速逻辑门电路、FIR滤波器以及ARM嵌入式系统等技术手段,实现RMT信号的采集、传输、滤波和存储。仿... 研发基于ZYNQ处理器的ARM嵌入式天然场射频大地电磁法信号采集系统。该系统集成了采集控制模块、数据读取模块和数据滤波模块,采用FPGA高速逻辑门电路、FIR滤波器以及ARM嵌入式系统等技术手段,实现RMT信号的采集、传输、滤波和存储。仿真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性能稳定,滤波模块阻带衰减大于70 dB,系统采集的数据反演结果精准,能提供高精度地质信息,所设计的信号采集系统能够为国产化射频大地电磁法勘探设备研发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大地电磁法 ZYNQ处理器 信号采集系统 FIR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μ子能损超前探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席振铢 刘骏华 +4 位作者 何航 王亮 彭星亮 周胜 王鹤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753-2758,共6页
依据宇宙射线μ子穿过高密度体物质时能量损失比穿过低密度体物质时的大的物理特性,推导电离损失、韧致辐射、电子偶衍生以及核相互作用的能损数学表达式,运用Geant4软件分别模拟μ子探测充填空气和水的溶洞穿透过程,记录其能量,构建μ... 依据宇宙射线μ子穿过高密度体物质时能量损失比穿过低密度体物质时的大的物理特性,推导电离损失、韧致辐射、电子偶衍生以及核相互作用的能损数学表达式,运用Geant4软件分别模拟μ子探测充填空气和水的溶洞穿透过程,记录其能量,构建μ子入射与出射能损成像,并与其散射成像图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μ子能损成像有效解决了μ子散射对相近原子序数的元素组成物质分辨率低的问题,有望利用μ子低能损成像实现对充气和水等低密度空洞的超前探测,为超前探测提供一种新的探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Μ子 能量损失 超前探测 溶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值反磁通瞬变电磁电阻率谱系法探测铝土矿 被引量:9
5
作者 赖耀发 席振铢 +3 位作者 张峰 石彦良 李红星 向胤合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264-3272,共9页
古风化壳型沉积铝土矿床是主要铝矿资源,但其不具有明显的电性特征,应用传统的地球物理方法探测铝土矿不具备明显的物性条件,为此,根据铝土矿富集成矿和地层层序之间的规律,基于等值反磁通瞬变电磁纵向分辨能力,建立对应地质年代地层的... 古风化壳型沉积铝土矿床是主要铝矿资源,但其不具有明显的电性特征,应用传统的地球物理方法探测铝土矿不具备明显的物性条件,为此,根据铝土矿富集成矿和地层层序之间的规律,基于等值反磁通瞬变电磁纵向分辨能力,建立对应地质年代地层的电阻率谱系,根据地层层序电阻率谱系变化规律,探测铝土矿。以山西沁源县正义铝土矿勘探工作为例分析该方法的有效性,该铝土矿是典型的碳酸盐古风化壳型沉积矿床,地层沉积序列从老到新依次为奥陶系峰峰组灰岩-石炭系本溪组铁质黏土层-石炭系本溪组铝土矿-石炭系本溪组黏土层-石炭系本溪组灰岩,对应的电阻率谱系为高阻-低阻-高阻-低阻-高阻。通过比对3条平行剖面的电阻率谱系,确定铝土矿空间分布范围。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等值反磁通瞬变电磁法纵向分辨率,采用地质年代地层电阻率谱系法可有效圈定铝土矿赋存的空间位置,为铝土矿勘查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值反磁通瞬变电磁法 铝土矿勘查 电阻率谱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 Hz~100 kHz天然电磁场深埋长隧道勘察
6
作者 郭涛 席振铢 +4 位作者 王鹤 韦洪兰 刘威 杨晓敏 黄晓帝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107-4116,共10页
随着深埋长大隧道洞身埋深的增加,目前常用的10~8192 Hz频带音频大地电磁法满足不了隧道勘察中浅层高分辨率探测和深部数千米深度探测的需求。为了提高浅层分辨率和深埋洞身探测能力,将频率范围扩展至1 Hz~100 kHz进行研究。首先建立复... 随着深埋长大隧道洞身埋深的增加,目前常用的10~8192 Hz频带音频大地电磁法满足不了隧道勘察中浅层高分辨率探测和深部数千米深度探测的需求。为了提高浅层分辨率和深埋洞身探测能力,将频率范围扩展至1 Hz~100 kHz进行研究。首先建立复杂地形深埋长大隧道与不良地质体的电性模型结构,利用非结构化网格剖分有限元二维正演计算频率1 Hz~100 kHz宽频天然电磁场的电阻率和相位响应。研究结果显示:TM极化模式对地形、断层及浅部异常体的横向分辨力更强,但受静态效应影响导致纵向分辨率较差;TE极化模式横向分辨力较TM极化模式稍差但不受静态效应影响拥有较高纵向分辨能力,理论上论证1 Hz~100 kHz的频带范围可满足0~2000 m范围内复杂地形深埋长隧道探测需求。随后,基于MPMT-18系统,一次性完整采集了重庆市武隆区高速公路谭家隧道1 Hz~100 kHz的天然场电磁信号,计算了电阻率和相位响应并反演了谭家隧道的电性结构得到电阻率剖面图,以不同岩性电性特征为物性依据进行综合解释:精细划分了地表第四系覆盖层的厚度,推断了土石界面;分辨了洞身二叠系下统的灰岩、泥岩以及志留系页岩不同岩性围岩,为隧道施工提供了依据;根据电阻率特征在灰岩、泥灰岩地层中划分出3个异常区,经SZK02和SD 33钻孔揭示异常区存在3~4 m大小的岩溶,验证了资料解释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频大地电磁法 TE与TM极化 深埋长隧道 非结构化网格剖分 隧道勘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