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钢管混凝土柱-钢梁外加强环螺栓连接节点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丁发兴 罗开源 +2 位作者 吕飞 张威振 胡明文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19,共10页
为深入研究钢管混凝土柱-钢梁外加强环螺栓连接节点的抗震性能,建立了螺栓连接节点的精细化三维实体有限元模型。在对已有试验成果进行验证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加劲肋、螺栓连接数量对节点塑性耗能分配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钢材本构后... 为深入研究钢管混凝土柱-钢梁外加强环螺栓连接节点的抗震性能,建立了螺栓连接节点的精细化三维实体有限元模型。在对已有试验成果进行验证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加劲肋、螺栓连接数量对节点塑性耗能分配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钢材本构后期考虑韧性损伤后,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已有拟静力试验结果更吻合;CFST-1节点(梁高300 mm,有螺栓垫板)耗能能力最优,但仅达到相应焊接节点的一半;与CFST-1节点相比,CFST-3节点(梁高300 mm,无螺栓垫板)及CFST-2节点(梁高250 mm,有螺栓垫板)的总耗能更低;各螺栓节点的塑性耗能分配机制主要依靠梁耗能,而相应的加强环焊接节点主要依靠梁与加强环耗能;当螺栓节点采用环板加劲肋、4排螺栓以及腹板加劲肋构造优化后,刚度、承载力、延性与相应焊接节点一致,总塑性耗能达到刚接节点的79.1%,基本达到刚接节点的抗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柱节点 螺栓连接 抗震性能 塑性耗能分配机制 刚接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风作用下高速列车通过多跨铁路斜拉桥的行车性能分析
2
作者 张威振 胡迎新 +1 位作者 曾世钦 谭凌飞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99-1911,共13页
铁路运输需确保列车行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在途经大跨桥梁时,大风时常引起桥梁结构的风致振动,同时,行驶的列车与桥梁间会产生一定的振动,三者会形成特有的风−车−桥耦合效应,对行车安全和舒适性能造成影响。为此,以我国广东省沿海某超... 铁路运输需确保列车行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在途经大跨桥梁时,大风时常引起桥梁结构的风致振动,同时,行驶的列车与桥梁间会产生一定的振动,三者会形成特有的风−车−桥耦合效应,对行车安全和舒适性能造成影响。为此,以我国广东省沿海某超大桥宽的公铁同层多跨斜拉桥为例,以一列8车编组的ICE3型列车为研究对象,通过风洞试验获得桥梁主梁及列车的气动三分力系数,并用谐波合成法模拟脉动风场。随后利用ANSYS和SIMPACK进行联合仿真,建立横风作用下列车−轨道−斜拉桥耦合振动分析模型,分析风荷载对车−桥耦合振动的影响,研究车−桥系统动力响应随列车车速和平均风速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对于此种超大桥宽的公铁同层斜拉桥,列车车速越大,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越低,其中中车最差。当车速从150 km/h增加到250 km/h时,中车的轮重减载率、轮轴横向力、脱轨系数和倾覆系数分别增加96.9%、244.4%、206.0%和154.2%,但仍满足规范要求;中车横、竖向加速度以及横、竖向Sperling指数分别增加95.4%、67.7%和19.7%、14.8%。当风速从0增加到30 m/s时,中车的轮重减载率、轮轴横向力、脱轨系数和倾覆系数分别增加55.8%、203.8%、172.8%和45.1%,此时轮轴横向力将超过规范限值,应当降速行驶;中车横、竖向加速度和竖向Sperling指数分别增加34.3%、91.8%和10.1%,但横向Sperling指数对风速变化不敏感。此外,桥跨各跨中的加速度随车速和风速的增加显著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桥宽 公铁同层 风−车−桥耦合振动 行车安全 行车舒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某高速公路滑坡分析与整治设计 被引量:9
3
作者 张钊瑞 陆海平 周尚志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68-1074,共7页
湘西某新建高速公路通过一稳定古滑坡体,由于施工开挖导致边坡坡顶截水沟多处开裂、塌陷,地表出现纵向连续弧形裂缝,山体产生新的滑移可能;在对该滑坡进行详细勘察和滑坡失稳机制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勘察资料和参数反演分析结果,进行边坡... 湘西某新建高速公路通过一稳定古滑坡体,由于施工开挖导致边坡坡顶截水沟多处开裂、塌陷,地表出现纵向连续弧形裂缝,山体产生新的滑移可能;在对该滑坡进行详细勘察和滑坡失稳机制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勘察资料和参数反演分析结果,进行边坡稳定分析;最后决定采用预应力锚索桩相结合的方案进行综合整治;监测结果表明,该治理方案是稳妥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滑坡 滑坡机制 参数反演 稳定分析 预应力锚索 抗滑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rd/1软件的路基横断面设计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新兵 张聚文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7-111,共5页
采用具备深层开放、方便灵活等特点的Card/1软件对路基横断面进行"信息化"设计,基于CardScript脚本语言和QPR函数对软件进行二次开发,从横断面线数据库中获取相关信息,实现了路基防护、排水及其他有关工程数量清单文件以及路... 采用具备深层开放、方便灵活等特点的Card/1软件对路基横断面进行"信息化"设计,基于CardScript脚本语言和QPR函数对软件进行二次开发,从横断面线数据库中获取相关信息,实现了路基防护、排水及其他有关工程数量清单文件以及路基防护工程工点设计图的自动生成。此方法能有效简化横断面设计及相关工程数量统计过程中的重复工作,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减轻设计人员的劳动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d/1设计软件 二次开发 信息化 路基横断面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穿铁路双层框架桥设计与顶进施工 被引量:17
5
作者 王思伟 宋晓东 屈波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1-45,共5页
以白合大道下穿京广铁路框架桥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层框架桥和双层框架桥相结合的顶进设计方案,将高覆土顶进框架桥转化为低覆土顶进框架桥,减轻了顶推重量和覆土压力,有效减小了高覆土顶进施工时框架桥易扎头、路基易坍塌的不利风险。实... 以白合大道下穿京广铁路框架桥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层框架桥和双层框架桥相结合的顶进设计方案,将高覆土顶进框架桥转化为低覆土顶进框架桥,减轻了顶推重量和覆土压力,有效减小了高覆土顶进施工时框架桥易扎头、路基易坍塌的不利风险。实践证明,双层框架桥减载效果非常明显,设计和施工工艺安全可靠,可为类似下穿铁路高路堤框架桥设计和顶进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梁 下穿铁路 高覆土 双层框架桥 顶进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后钢筋混凝土梁的试验及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张威振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81-184,共4页
为了研究升温时间、配筋率、冷却方式对高温后混凝土梁的力学性能的影响,对高温后16根混凝土梁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升温时间、配筋率对高温后梁的剩余承载力影响较大.基于混凝土和钢筋高温后基本的物理力学特性和理论计算模型... 为了研究升温时间、配筋率、冷却方式对高温后混凝土梁的力学性能的影响,对高温后16根混凝土梁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升温时间、配筋率对高温后梁的剩余承载力影响较大.基于混凝土和钢筋高温后基本的物理力学特性和理论计算模型,运用有限元的方法对高温后足尺钢筋混凝土梁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数值分析,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剩余承载力 混凝土梁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低湖区下的观光隧道设计方案探讨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威振 刘维萍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28-734,共7页
松雅湖隧道位于高低湖区交界处,受力复杂,景观设计要求高。为使结构设计既能满足交通需求,又能与周边环境有机融合,通过定性类比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根据项目的特点对岸上暗埋段横断面形式进行介绍,对水中段采用亚克力顶棚及侧墙镶... 松雅湖隧道位于高低湖区交界处,受力复杂,景观设计要求高。为使结构设计既能满足交通需求,又能与周边环境有机融合,通过定性类比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根据项目的特点对岸上暗埋段横断面形式进行介绍,对水中段采用亚克力顶棚及侧墙镶嵌玻璃2种横断面方案进行比选,并对洞门造型所采用的水波方案及双臂方案进行比选,确定了推荐方案。由于水中段主体结构断面及所受荷载的不对称性,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其进行数值模拟,得到具体的受力分布情况,同时对结构的抗滑移、抗倾覆、防排水、环境保护等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高低湖区 景观设计 结构设计 抗滑移 防排水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激光扫描点云与无人机影像点云融合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彭仪普 李剑 +3 位作者 邹魁 汤致远 李子超 韩衍群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804-2814,共11页
通过建立高精度的桥梁三维点云模型,检查桥梁病害情况并拟合绘制出桥梁线形。首先以无人机近景摄影、环绕飞行、井字飞行获取某双线特大桥梁主体与细部纹理数据,然后将不同航线采集的数据在Context Capture软件里面进行三维重建,将桥梁... 通过建立高精度的桥梁三维点云模型,检查桥梁病害情况并拟合绘制出桥梁线形。首先以无人机近景摄影、环绕飞行、井字飞行获取某双线特大桥梁主体与细部纹理数据,然后将不同航线采集的数据在Context Capture软件里面进行三维重建,将桥梁主体与细部影像融合生成完整桥梁点云1。运用Trimble SX12仪器完成对桥梁一体化扫描,获得完整桥梁点云2。提出基于双向KD-tree优化的ICP(Iterative Closest Point)算法对无人机航摄桥梁点云1与地面激光扫描桥梁点云数据2进行配准融合,加密后的桥梁点云用于建立运营铁路双线特大桥精细化三维实景建模。提出基于KD-tree的PCA(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算法完整提取出桥梁吊索点云,运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桥梁拱轴线线形、RANSAC算法拟合出桥面线形。通过与单一无人机、单一地面激光扫描精度及完整性对比分析,以验证融合建模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融合建模的模型水平精度1.71 cm、垂直方向精度1.25 cm,较单一无人机建模精度在水平与竖直方向分别提升16.59%与20.89%;融合建模的完整性为98.17%,纹理效果更加真实,并检查出桥墩存在蜂窝麻面、渗水等病害,拱肋存在涂装锈蚀、破裂等病害。该研究可为桥梁三维点云模型应用研究提供思路参考,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营铁路桥梁线形 倾斜摄影测量 地面激光扫描 点云数据融合 桥梁病害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桥梁浅基础设计变量的不确定性分析
9
作者 张威振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106-3112,共7页
设计变量不确定性的计算分析是修订基于可靠性理论设计规范的基础工作。对铁路桥梁浅基础采用以可靠性理论为基础的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进行研究,将设计中各种设计变量的不确定性进行了归纳、整理。在此基础上,讨论荷载效应和地基土极... 设计变量不确定性的计算分析是修订基于可靠性理论设计规范的基础工作。对铁路桥梁浅基础采用以可靠性理论为基础的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进行研究,将设计中各种设计变量的不确定性进行了归纳、整理。在此基础上,讨论荷载效应和地基土极限承载力的不确定性,确定永久作用和可变作用中几种主要荷载的无量纲化系数的均值、均方差和变异系数,并根据有关资料和可靠性原理推导地基土极限状态条件下的宽、深修正系数和地基土抗力变异系数的计算表达式。研究成果可为可靠性理论规范的改进和修订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基础 设计变量 不确定性 可靠性 变异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图书馆周边绿化环境景观设计
10
作者 吴雨 殷俊 《农业与技术》 2016年第4期207-207,共1页
为了进一步加强图书馆周边的绿化建设,为读者提供宁静、优雅的阅读和学习氛围,本文以图书馆周边绿化环境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周边绿化环境的设计原则进行阐述,进而对图书馆周边绿化环境展开了详细的设计。
关键词 图书馆 周边绿化 景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复杂山区铁路土方调配与取弃土场选址协同优化 被引量:5
11
作者 吕春妍 蒲浩 +4 位作者 宋陶然 李伟 彭利辉 钟晶 徐占军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02-1212,共11页
复杂山区铁路线路土方调配及取弃土场选址对铁路项目的成本、工期、安全性、环境影响程度等产生长久深远影响,二者之间存在着复杂关联耦合关系。然而,既有方法忽略了上述联系,难以实现铁路线路土方调配与取弃土场选址协同优化。对于复... 复杂山区铁路线路土方调配及取弃土场选址对铁路项目的成本、工期、安全性、环境影响程度等产生长久深远影响,二者之间存在着复杂关联耦合关系。然而,既有方法忽略了上述联系,难以实现铁路线路土方调配与取弃土场选址协同优化。对于复杂山区铁路线路,构建了融合调配段落划分点、土方调配量、取弃土场的统一自变量集合,考虑了土方调配、取弃土场选址复杂约束,以土方调配成本、取弃土场建设成本及便道建设成本的综合费用为目标函数,集成综合基础信息子系统、土方调配优化子系统与取弃土场选址优化子系统,建立了土方调配与取弃土场选址的协同优化模型。为求解此协同优化模型,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累进求解策略。首先根据线路划分土方调配段落,进入土方调配优化子系统求得土方调配解,借助移动窗口法构建取弃土场备选池,进入取弃土场选址优化子系统求得取弃土场址解;其次,基于粒子群算法通过更新线路土方调配段落划分来累进迭代寻求最优解。以某复杂山区铁路为例,对铁路线路土方调配及取弃土场选址协同优化模型进行案例验证,与人工方案相比,最终机选最优方案可节省13.77%的综合费用。测试结果表明本方法的有效性,可提高铁路土方调配与取弃土场选址求解效率,为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线路 土方调配 取弃土场选址 协同优化 累进求解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M的公路边坡可视化管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肖建勇 严伟 +4 位作者 乔世范 谢济仁 陈韶平 杨舒焜 冯超博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42-2358,共17页
山地、丘陵地区的公路建设和运营中常伴有大量边坡,边坡的灾害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公路、铁路建设与运营发展的主要因素。目前,主流边坡信息化管理系统在信息集成领域存在缺陷,难以满足对各类复杂边坡科学监测与精细化管理的需求。为此,... 山地、丘陵地区的公路建设和运营中常伴有大量边坡,边坡的灾害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公路、铁路建设与运营发展的主要因素。目前,主流边坡信息化管理系统在信息集成领域存在缺陷,难以满足对各类复杂边坡科学监测与精细化管理的需求。为此,将BIM可视化技术引入到边坡监测与管理中,利用可视化模型“所见即所得”的优势与强大的数据集成能力改善沟通环境、提高管理效率。首先,通过地质钻孔数据解译结合地层层序优化逻辑确定地层层序、地层边界与分布范围,利用Dynamo节点开发基于钻孔数据的自动化建模程序,提出基于Revit+Dynamo的边坡地质BIM精细化建模方法。然后,提出联合OBJ-JSON格式储存模型关键属性信息的边坡模型轻量化导出方案,实现模型与地质信息的集成以及大体量边坡地质模型与Web的端互通,基于Three.js框架扩展WebGL原生代码优化BIM模型并开发了边坡BIM模型的Web端交互应用。最后,全方位分析涵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内需并借助MySQL数据库技术将上述成果进行整合,开发了基于BIM的高速公路边坡的可视化监测管理平台并运用于实际工程。实例结果表明,基于平台建立的边坡可视化管理方案能够大幅提升案例公路边坡项目在运用阶段的管理水平与管理效率。研究为边坡信息化、可视化管理流程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 边坡 三维地质建模 可视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硫酸盐侵蚀化学热力学和多尺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颖 刘鹏 +4 位作者 尹健 王达 贺飒飒 张晓强 余志武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41,共7页
总结了混凝土硫酸盐侵蚀在基于化学热力学理论、微观-细观结构分析、宏观性能、多尺度分析与建模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指出现有研究多基于微观、细观和宏观的单一尺度分析混凝土硫酸盐侵蚀性能劣化,有关混凝土硫酸盐侵蚀的跨尺度和跨层次... 总结了混凝土硫酸盐侵蚀在基于化学热力学理论、微观-细观结构分析、宏观性能、多尺度分析与建模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指出现有研究多基于微观、细观和宏观的单一尺度分析混凝土硫酸盐侵蚀性能劣化,有关混凝土硫酸盐侵蚀的跨尺度和跨层次耦合关联等方面研究极少,传统混凝土硫酸盐侵蚀损伤评价指标、表征方法和量化参数难充分反映硫酸盐侵蚀损伤的多样性。基于化学热力学和多尺度理论开展混凝土硫酸盐侵蚀损伤和动态演化研究更具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硫酸盐侵蚀 耐久性 劣化机理 化学热力学 多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拉桥V形钢塔-混凝土基座结合构造方式比选 被引量:2
14
作者 肖逸鹏 周朝阳 +3 位作者 何畅 孙秀贵 胡迎新 王兴国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47-1057,共11页
某人行景观桥为空间异型钢塔斜拉桥,主塔中2根箱型钢柱在四棱台混凝土基座上方交汇呈非对称V形,钢柱轴线与其底端钢-混连接面不垂直,基座尺寸严格受制于河道防洪要求,使塔根-基座结合部构造方式设计具有挑战性。按照造价相当的标准初步... 某人行景观桥为空间异型钢塔斜拉桥,主塔中2根箱型钢柱在四棱台混凝土基座上方交汇呈非对称V形,钢柱轴线与其底端钢-混连接面不垂直,基座尺寸严格受制于河道防洪要求,使塔根-基座结合部构造方式设计具有挑战性。按照造价相当的标准初步拟定3种结合方案,采用ABAQUS软件分别建立相应的有限元模型,选取塔底支座反力中平面内外弯矩绝对值相加最大的组合进行模拟计算及其结果比较和对标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承压-传剪组合式结合部可以大幅度减小桥塔根部、基座及其中锚箱的应力,使其合理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就塔根最大位移和应力幅而言,均为传剪式最大、组合式最小。组合式方案中承压板厚度较承压式减小1/3,应力虽有上升却未超限,材料利用率提高。承压式、特别是传剪式构造方案中,混凝土基座最大主拉应力远超规范限值,无法满足抗裂要求。传剪式方案中锚箱钢板Mises应力也超限22%,且与其竖向压应力和混凝土主拉应力的最大值处于同一位置。传剪式方案不适用的原因是,锚箱中侧面竖板间距太小,矩形板与柱壁连接屈从于不利构造特点,形成大转折。无论应力大小还是变形控制,组合式方案都值得优先选择。研究成果直接服务于本工程,对类似工程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塔斜拉桥 钢-混结合部 结构连接 构造方式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高岭土-高炉矿渣地聚合物路面修补砂浆的耐久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周英超 但汉成 马志明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213-3224,共12页
偏高岭土(MK)和高炉矿渣(GGBS)是制备地聚合物常用的固体原材料,由两者复合制备的地聚合物具有常温固化,黏结强度高以及快硬早强的优点,能够作为修复材料,然而两者比例改变带来的修补材料的耐久性变化尚未得到充分理解。针对该研究的不... 偏高岭土(MK)和高炉矿渣(GGBS)是制备地聚合物常用的固体原材料,由两者复合制备的地聚合物具有常温固化,黏结强度高以及快硬早强的优点,能够作为修复材料,然而两者比例改变带来的修补材料的耐久性变化尚未得到充分理解。针对该研究的不足,通过设置不同的GGBS/(MK+GGBS)值(质量比:0,20%,40%,60%,80%,100%),测试地聚合物修补砂浆的吸水量、接触角试验、目视观察地聚合物的泛碱程度以及测试地聚合物泛碱前后的力学性能变化对地聚合物的抗泛碱能力的影响,将地聚合物浸入0.5M(mol/L)的HCl溶液中1,3和5 d,通过目视观察以及测试地聚合物的质量和强度损失,对地聚合物的抗酸性能做出评估。热重(TG)、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被用于对高Ca体系和低Ca体系的耐酸机理做出讨论。另外,考虑到修补材料与基体的相容性同样重要,在干缩测试中以水泥为对照,在酸化测试中以黏结试件为对象,并测试地聚合物和水泥的热变形,以评估两者的相容性。研究结果表明,MK和GGBS比例合适时,地聚合物拥有更为致密的结构,表现出较低的吸水量和泛碱程度。MK含量较高时,产生的地聚合物凝胶有更强的耐酸性。适当增加GGBS,能够通过提升结构的致密性使得修补材料的耐久性得到提升。研究成果可为刚性路面的高性能耐久的快速修补材料研发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高岭土 高炉矿渣 地聚合物 修补砂浆 路面病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向受荷桩极限承载力计算的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肖建勇 饶有权 冷伍明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131-3141,共11页
为深入探究竖向受荷桩极限承载力3种典型计算模型(双曲线模型、指数曲线模型和灰色理论模型)的可靠性,基于具有极限承载力的95根试桩数据,详细分析3种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计算模型预测行为的不确定性。研究发现3种计算模型均可基于未达... 为深入探究竖向受荷桩极限承载力3种典型计算模型(双曲线模型、指数曲线模型和灰色理论模型)的可靠性,基于具有极限承载力的95根试桩数据,详细分析3种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计算模型预测行为的不确定性。研究发现3种计算模型均可基于未达到破坏状态单桩的荷载-沉降数据序列预测其极限承载力,但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编制的计算程序SIMUPU有效提高了单桩极限承载力的计算效率,具有良好的实用性。结合程序分析结果,提出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模型不确定性的分析方法,阐明了计算模型不确定性的统计特征,发现计算模型的不确定性系数统计均值可用于修正并提高模型预测单桩极限承载力的可靠性。基于双曲线模型极值点法预测的单桩极限承载力普遍偏大,且离散性较大,偏于不安全;采用双曲线模型最大曲率点法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的不确定性系数均值虽接近1.0,但其预测结果的可靠性略有降低。指数曲线模型和灰色理论模型的预测结果整体略偏小,且二者预测结果较为接近,预测所得单桩极限承载力的可靠性优于双曲线模型。基于工程试验桩的应用分析表明,单一计算模型可能产生较大误差,基于本文可靠性分析方法,同时采用3种计算模型进行预测、修正、取均值,可获得更为可靠的单桩极限承载力。研究成果可为单桩极限承载力的分析和获取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向受荷桩 极限承载力 计算模型 可靠性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长桩承载力自平衡试验及其应用 被引量:21
17
作者 邓立志 雷金山 +1 位作者 陆海平 冷伍明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0-56,共7页
采用桩基自平衡检测试验新法对湖南某大桥超长钻孔灌注试桩进行了桩基承载力测试,对测试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应用结果表明,测试取得很好的工程效果,该法可以在类似工程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 自平衡法 极限承载力 等效转换 桥梁 灌注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和矿粉对水泥胶砂自收缩的影响 被引量:24
18
作者 肖佳 陈雷 邢昊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04-609,共6页
试验研究了粉煤灰和矿粉对水泥胶砂自收缩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胶砂比(质量比)为1:0.5,水胶比(质量比)为0.3时,随水化龄期延长,水泥胶砂自收缩增大,早期自收缩发展急剧.粉煤灰降低了水泥胶砂的自收缩,随着粉煤灰掺量(质量分数)增大,水泥... 试验研究了粉煤灰和矿粉对水泥胶砂自收缩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胶砂比(质量比)为1:0.5,水胶比(质量比)为0.3时,随水化龄期延长,水泥胶砂自收缩增大,早期自收缩发展急剧.粉煤灰降低了水泥胶砂的自收缩,随着粉煤灰掺量(质量分数)增大,水泥胶砂自收缩减小;掺10%和20%粉煤灰水泥胶砂的21 d自收缩较纯水泥胶砂分别下降了21.1%和29.5%.水化早期(5d前),矿粉掺量(质量分数)在10%~20%时,随着矿粉掺量增大,水泥胶砂自收缩降低;掺10%和20%矿粉水泥胶砂的21 d自收缩较纯水泥胶砂分别增加了11.1%和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矿粉 水泥胶砂 自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式砂仓断面积和高度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秋松 张钦礼 +1 位作者 王新民 肖崇春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40-1044,共5页
基于室内实验、集料供排平衡理论、流体动力学理论,提出立式砂仓断面积和高度的计算模型.断面积计算模型的核心是有效沉降速度,通过沉降规律分析,提出有效沉降速度为干涉沉降结束时液面下降高度与沉降时间之比.高度计算模型由压缩层、... 基于室内实验、集料供排平衡理论、流体动力学理论,提出立式砂仓断面积和高度的计算模型.断面积计算模型的核心是有效沉降速度,通过沉降规律分析,提出有效沉降速度为干涉沉降结束时液面下降高度与沉降时间之比.高度计算模型由压缩层、沉降层、溢流层、储砂空间和稳定放砂高度组成,核心是压缩层高度计算,应用流体动力学理论提出压缩层高度和砂浆浓度的关系式.以某矿立式砂仓为例,计算得到立式砂仓直径D为10 m,砂仓高度H为26.5 m.现场试运行结果表明:砂仓底流体积分数可达44%(质量分数69%),溢流水体积分数控制在3%以下,浓缩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 立式砂仓 断面积 有效沉降速度 压缩层 砂仓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解锰压滤渣高温脱硫活化制备水泥混合材的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林明跃 崔葵馨 +2 位作者 肖飞 何小明 金胜明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88-693,共6页
本文研究了电解锰压滤渣进行高温脱硫工艺,以及脱硫渣作为混合材对水泥强度的影响。采用碳硫分析仪测定脱硫渣中残余硫含量,还原剂添加系数为0.3时,1050℃下保温20 min后的脱硫率达到81.88%。作为水泥混合材时,掺入30%左右的含硫2.94%... 本文研究了电解锰压滤渣进行高温脱硫工艺,以及脱硫渣作为混合材对水泥强度的影响。采用碳硫分析仪测定脱硫渣中残余硫含量,还原剂添加系数为0.3时,1050℃下保温20 min后的脱硫率达到81.88%。作为水泥混合材时,掺入30%左右的含硫2.94%的脱硫渣的水泥强度达到P.S.A32.5级,由此证明,脱硫的电解锰压滤渣做为混合材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锰压滤渣 脱硫 水泥混合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