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超声检测的软岩单轴流变损伤试验 被引量:8
1
作者 吴春 郭棋武 +1 位作者 洪涛 陈沅江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5-111,120,共8页
采用软岩相似材料进行了2种不同流变加载方式下的单轴流变损伤破坏试验,并通过超声检测技术获得了软岩在各级流变阶段的超声信号。试验结果表明:软岩相似材料具有强烈的黏、弹、塑性变形特征,选用西原模型对软岩各级流变过程进行模拟较... 采用软岩相似材料进行了2种不同流变加载方式下的单轴流变损伤破坏试验,并通过超声检测技术获得了软岩在各级流变阶段的超声信号。试验结果表明:软岩相似材料具有强烈的黏、弹、塑性变形特征,选用西原模型对软岩各级流变过程进行模拟较为合适;当应力达到或超过软岩试件单轴抗压强度的80%时,纵波波速曲线才会在流变过程中持续下降,出现可检测损伤迹象,而首波振幅曲线波动大,检测结果不准确;以波速定义损伤变量,得到了软岩流变过程损伤演化曲线。试验结果能为软岩工程长期流变下的结构稳定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岩 单轴流变 损伤 超声检测 波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纤维含量对活性粉末混凝土抗疲劳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7
2
作者 方志 向宇 +1 位作者 匡镇 王常林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12,共7页
通过对3种不同钢纤维含量的活性粉末混凝土(RPC)进行单向受压等幅疲劳试验,研究了钢纤维含量对其抗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疲劳荷载作用下,素RPC的破坏形态表现为劈裂破坏,钢纤维含量分别为1.5%和3%的RPC都表现为剪切破坏.随钢纤维... 通过对3种不同钢纤维含量的活性粉末混凝土(RPC)进行单向受压等幅疲劳试验,研究了钢纤维含量对其抗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疲劳荷载作用下,素RPC的破坏形态表现为劈裂破坏,钢纤维含量分别为1.5%和3%的RPC都表现为剪切破坏.随钢纤维含量的提高,RPC的疲劳寿命和疲劳强度相应提高.其宏观损伤、-εn/Nf曲线和疲劳变形模量的衰减均表现出3阶段规律,随钢纤维含量的提高,-εn/Nf曲线第1阶段和第3阶段延长.对应相同的荷载循环比,疲劳变形模量随钢纤维含量的增大而显著提高.在RPC构件抗疲劳验算时,建议钢纤维含量分别为1.5%和3%时,疲劳弹性模量与初始弹性模量的比值分别取0.7和0.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性能 疲劳试验 活性粉末混凝土 钢纤维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理想点法的盾构隧道管片上浮致伤诊断 被引量:6
3
作者 黄仁东 金浩 蒙水儒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8-54,共7页
为定量化评估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管片上浮给隧道造成的损伤,作者提出将常见的损伤分为管片间变形、管片裂缝、管片表面剥落、沉降、渗漏水、断面整体变形、螺栓受到过大剪力以及管片受到过大水土压力等8大类。采用相关系数法选取15个底... 为定量化评估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管片上浮给隧道造成的损伤,作者提出将常见的损伤分为管片间变形、管片裂缝、管片表面剥落、沉降、渗漏水、断面整体变形、螺栓受到过大剪力以及管片受到过大水土压力等8大类。采用相关系数法选取15个底层指标,建立管片上浮致伤诊断指标体系。通过模糊变换对全部底层指标进行量纲一化处理,结合提出的融合赋权方法,构建管片上浮致伤诊断模型。最后,基于理想点法对中国湖南某盾构隧道管片上浮致伤情况进行诊断研究。结果表明,模型能有效评估管片上浮对隧道造成的损伤,诊断结果与工程实际情况及专家论证结果基本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管片上浮 融合权重 致伤诊断 理想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路沥青材料动力性质的关系 被引量:5
4
作者 宋小金 曾梦澜 樊亮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20-925,共6页
为研究沥青、沥青胶浆和沥青混合料等沥青材料的动力性质及其相关性,采用动态剪切流变仪(dynamic shear rheometer,DSR)对沥青和沥青胶浆进行试验,分析了两者动力性质的关系,建立了沥青胶浆复数模量与沥青复数模量、粉胶比的多元关系式... 为研究沥青、沥青胶浆和沥青混合料等沥青材料的动力性质及其相关性,采用动态剪切流变仪(dynamic shear rheometer,DSR)对沥青和沥青胶浆进行试验,分析了两者动力性质的关系,建立了沥青胶浆复数模量与沥青复数模量、粉胶比的多元关系式;采用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机(asphalt mixture performance tester,AMPT)对5种类型的沥青混合料进行动态模量试验,研究分析了沥青材料在同频率(或加载时间)和温度条件下模量与相位角的关系.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的模量和相位角可以通过沥青和沥青胶浆的模量和相位角来表示,且这种关系与频率(或加载时间)、温度无关.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沥青、沥青胶浆和沥青混合料三者的模量与相位角的关系表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 沥青胶浆 沥青混合料 复数模量 相位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卵石基坑本体安全等级的物元可拓评价 被引量:3
5
作者 陈沅江 李建伟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52-256,共5页
砂卵石地层高强度、高渗透性以及低黏聚力的力学特性使得砂卵石基坑工程安全等级划分与评价不同于一般基坑工程。为了对砂卵石基坑安全等级进行有效评价,首先选取基坑开挖深度、砂卵石层厚度及地下水位高度作为砂卵石基坑安全等级评价指... 砂卵石地层高强度、高渗透性以及低黏聚力的力学特性使得砂卵石基坑工程安全等级划分与评价不同于一般基坑工程。为了对砂卵石基坑安全等级进行有效评价,首先选取基坑开挖深度、砂卵石层厚度及地下水位高度作为砂卵石基坑安全等级评价指标,制定砂卵石基坑安全等级划分及评价标准,然后建立砂卵石基坑本体安全等级物元可拓评价模型,采用有限元计算与层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指标权重,最后给出砂卵石基坑安全等级评价规范化流程。利用所建立的模型对长沙地区某砂卵石基坑工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物元可拓评价模型不但能够定量辨别基坑的安全等级,而且能够区分同一等级不同基坑的相对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砂卵石基坑 安全等级 评价标准 物元可拓评价 有限元计算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路面结构温度随深度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27
6
作者 宋小金 樊亮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0-117,共8页
基于实际运营的沥青路面试验段,通过埋设温度传感器对不同深度的沥青层结构温度进行长期数据采集和总结分析工作,研究了大气温度与路表温度的相关关系,以及沥青路面结构温度随深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相对于大气温度,路面结构温度变... 基于实际运营的沥青路面试验段,通过埋设温度传感器对不同深度的沥青层结构温度进行长期数据采集和总结分析工作,研究了大气温度与路表温度的相关关系,以及沥青路面结构温度随深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相对于大气温度,路面结构温度变化存在明显的滞后性,两者显著相关;同时路面结构层的温度与路表温度变化存在良好的关系,在考虑晴、雨天的影响条件下,建立了路面结构温度与路表温度、结构层深度、时间等因素的预估模型;分析证明,该模型计算数据与实测温度高度吻合,且可适用于不同结构的沥青路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路面 温度场 预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WD的沥青路面动态弯沉温度修正系数 被引量:14
7
作者 宋小金 樊亮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23-128,共6页
基于不同沥青路面的结构厚度和温度参数,对FWD实测的动态弯沉计算结果进行修正研究。按照分阶段函数拟合方法,建立弯沉修正系数与路面结构厚度、温度的两参数关系模型;该模型充分考虑沥青混合料模量的温度敏感性,可以保证当结构层厚度为... 基于不同沥青路面的结构厚度和温度参数,对FWD实测的动态弯沉计算结果进行修正研究。按照分阶段函数拟合方法,建立弯沉修正系数与路面结构厚度、温度的两参数关系模型;该模型充分考虑沥青混合料模量的温度敏感性,可以保证当结构层厚度为0℃或温度为20℃时,弯沉修正系数为1,当温度升高或降低时,修正系数趋于一个稳定的最小值或最大值。此模型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可更好地反映出路面材料实际力学状态,使弯沉参数的判断和评价更为科学、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 动态弯沉 模量反算 温度修正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荷载作用下沥青路面应力响应的持续时间 被引量:13
8
作者 宋小金 樊亮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1-76,共6页
在实测4种沥青路面结构应力响应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行车速度与不同深度下的荷载响应持续时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行车荷载沿路线方向的应力影响的有效长度在速度为20 km/h左右时存在峰值,沥青结构层内应力响应的持续时间与行车速度... 在实测4种沥青路面结构应力响应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行车速度与不同深度下的荷载响应持续时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行车荷载沿路线方向的应力影响的有效长度在速度为20 km/h左右时存在峰值,沥青结构层内应力响应的持续时间与行车速度、深度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通过非线性数据拟合,得到了行车速度大于20 km/h时的荷载时间与荷载速度和结构深度的关系式,该公式意义明确,相对于已有的理论方法,其拟合精度大为提高。对大于20 km/h的行车速度与路面荷载频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建立了行车速度与不同路面深度的荷载频率的关系,为室内试验有效模拟行车荷载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 应力 速度 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岩体结构面幂函数模型参数辨识 被引量:2
9
作者 尹小波 钟衍明 +1 位作者 郭棋武 陈沅江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5-89,共5页
沿结构面的剪切滑移是工程岩体主要的破坏模式之一,选择恰当的岩体结构面本构模型是分析岩体结构面破坏的重要一环。当前常用的结构面本构模型有指数型模型、曲线型模型和幂函数型模型,其模型参数都是根据工程实际经验或室内试验所得,... 沿结构面的剪切滑移是工程岩体主要的破坏模式之一,选择恰当的岩体结构面本构模型是分析岩体结构面破坏的重要一环。当前常用的结构面本构模型有指数型模型、曲线型模型和幂函数型模型,其模型参数都是根据工程实际经验或室内试验所得,不能很好的模拟实际变形情况。指数型模型得出的模拟值偏大,曲线型模型得出的模拟值偏小,幂函数型模型在较低的法向应力下能较好的模拟剪切变形过程,但在较高的法向应力下得出的模拟值偏小。为此,通过改进的遗传算法对岩体结构面幂函数模型参数进行辨识,得出由"等效参数"构成的幂函数模型。实例验证结果说明,通过改进的遗传算法辨识出的由"等效参数"构成的幂函数模型能够很好的模拟实际变形情况,能够很好的适应于不同的工程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结构面 改进的遗传算法 参数反演 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加剂对双液浆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郭棋武 尹小波 +1 位作者 陈沅江 万秀峰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0-43,59,共5页
在水泥-水玻璃的化学反应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对氯化铝溶液及磷酸氢二钠两种不同外加剂对浆液凝固特性的影响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试验包括凝胶时间、结石率、抗压强度及耐久性试验,初步获得了两种外加剂水泥-水玻璃浆液性能的影响规律。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水泥-水玻璃浆液 凝固特性 外加剂 氯化铝溶液 磷酸氢二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路面反算模量与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的关系 被引量:15
11
作者 宋小金 曾梦澜 樊亮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1-128,共8页
为获取沥青路面结构层沥青材料模量参数,合理评价沥青路面结构性能,开展沥青路面反算模量与同温度下室内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的关系研究。采用落锤式弯沉仪(FWD)对4个不同结构的沥青路面试验路进行测试,并通过路面结构埋设的温度传感器... 为获取沥青路面结构层沥青材料模量参数,合理评价沥青路面结构性能,开展沥青路面反算模量与同温度下室内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的关系研究。采用落锤式弯沉仪(FWD)对4个不同结构的沥青路面试验路进行测试,并通过路面结构埋设的温度传感器同步采集温度,对试验结果进行沥青层模量反算;采用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机(AMPT)对试验路沥青材料进行动态模量试验,根据时温等效原理获取FWD测试的同温度下的沥青混合料模量值,结合沥青路面结构层厚度计算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的当量模量;对沥青层同一温度下的FWD反算模量与动态模量的当量模量进行分析比较,建立回归模型。结果表明,不同路面结构的FWD反算模量与室内动态模量的关系基本一致,其变化趋势不依赖于沥青层厚度的变化;沥青路面FWD的反算模量和室内AMPT的模量呈非线性关系,当模量较小时,FWD反算模量要低于室内模量,随着模量的增加,在10000MPa附近时,二者的模量值是接近的,模量值再继续增大时,FWD反算模量的增加较快,明显大于室内动态模量,室内动态模量的增长趋于平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 落锤式弯沉仪(FWD) 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机(AMPT) 反算模量 动态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