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据挖掘的杨秉秀治疗不孕症临证思路及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徐慧 肖海鹏 +2 位作者 徐莹 谭雅莉 乔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4期52-57,共6页
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技术结合专家访谈,研究杨秉秀教授辨治不孕症的临证思路及用药规律。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9年1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杨秉秀专家门诊治疗有效的168例不孕症病历,采用SPSS Clementine12.0软件中的Apriori算法... 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技术结合专家访谈,研究杨秉秀教授辨治不孕症的临证思路及用药规律。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9年1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杨秉秀专家门诊治疗有效的168例不孕症病历,采用SPSS Clementine12.0软件中的Apriori算法进行数据分析,结合专家访谈,分析杨教授辨治不孕症的临证思路及用药规律。结果 168例不孕症患者中排卵障碍性不孕74例,盆腔因素性不孕41例,排卵障碍、盆腔多因素合并不孕53例。共涉及处方1 186首,平均7.06诊次。使用频率>15%的中药52味,最高为补虚药,其次为活血化瘀药、理气药、利水渗湿药;排卵障碍性不孕支持度前20位药物包括补虚药13味、活血化瘀药4味、利水渗湿药2味、理气药1味;盆腔因素性不孕支持度前20位药物包括活血化瘀药8味、清热药4味、理气药3味、补虚药2味、利水渗湿药2味、解表药1味。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药对多为补虚药与补虚药的配伍,少部分为活血化瘀药的配伍;治疗盆腔因素性不孕药对多为活血化瘀药与活血化瘀药、清热利湿药的配伍。结论 杨教授辨治不孕症衷中参西,审因为先,病证结合,治疗首重调经,益气养血、补肾健脾治其本,活血化瘀、疏肝理气、化痰祛湿、清热利湿治其标。排卵障碍性不孕治疗重在扶正补虚,兼活血化瘀、健脾渗湿;盆腔因素性不孕治疗重在祛邪治标,活血化瘀、清热利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症 名医经验 杨秉秀 数据挖掘 临证思路 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胸骨肌变异一例 被引量:2
2
作者 蒲勇华 张琼花 +2 位作者 丘继哲 谭克 周章福 《解剖学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278-278,共1页
笔者在作胸前壁局部解剖时发现1例胸骨肌变异,变异胸骨肌存在卡压肋间神经前皮支现象,为积累国人胸骨肌变异资料和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图1)。成年男性尸体,年龄约60岁,体质量62 kg,身高166 cm,来源自本校遗体接收站(自愿捐献)。... 笔者在作胸前壁局部解剖时发现1例胸骨肌变异,变异胸骨肌存在卡压肋间神经前皮支现象,为积累国人胸骨肌变异资料和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图1)。成年男性尸体,年龄约60岁,体质量62 kg,身高166 cm,来源自本校遗体接收站(自愿捐献)。测量工具:世达牌数显游标卡尺;测量数据:取3次测量均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解剖 胸骨肌 卡压 肋间神经前皮支 胸前壁 成年男性 自愿捐献 测量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调冲颗粒治疗月经过少3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申玉华 徐莹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7期63-63,共1页
中药配方颗粒剂的问世是中药现代化的一种标志,但其疗效与传统汤剂是否相同,尚有待临床验证。笔者于2006年1月-2008年4月将20多年来临床用于治疗月经过少的有效方——补肾调冲汤传统汤剂与配方颗粒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总结报道如下。
关键词 月经过少 补肾调冲汤 传统煎剂 中药配方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4
作者 彭筱平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26期146-147,共2页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美关托洛尔联用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治疗组37例。对照组:倍他乐克12.5~25mg,2次/d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稳心颗粒9g。3次/d冲服。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美关托洛尔联用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治疗组37例。对照组:倍他乐克12.5~25mg,2次/d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稳心颗粒9g。3次/d冲服。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病例治疗前后动态心电图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86.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2.9%(P<0.05);24h动态心电图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稳心颗粒是一种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美关托洛尔联用可提高疗效,减少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心律失常 稳心颗粒 美托洛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15
5
作者 邓晓兰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0年第3期86-88,共3页
总结了8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包括一般护理;饮食护理及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心理护理;药物治疗的观察;预防感染;出院指导。认为精心细致的护理至关重要,能降低疾病的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增加社会效益。
关键词 老年人 心力衰竭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辅助治疗对颅脑外伤昏迷患者促醒作用随机对照实验的Meta分析和系统评价 被引量:5
6
作者 陈之兴 彭永 +1 位作者 刘新春 甘露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1年第2期289-295,共7页
目的:探讨电针辅助治疗对治疗颅脑外伤后昏迷患者的促醒疗效,并分析其选穴规律。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4个中文数据库以及其他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到2019年7月,搜集电针辅助治疗颅脑外伤后昏迷患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并对所选文... 目的:探讨电针辅助治疗对治疗颅脑外伤后昏迷患者的促醒疗效,并分析其选穴规律。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4个中文数据库以及其他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到2019年7月,搜集电针辅助治疗颅脑外伤后昏迷患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并对所选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运用RevMan5.3软件对筛选出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通过Excel软件对文献进行穴位频次统计,分析选穴特点。结果:最终纳入14篇文献(中文13篇,英文1篇),共有885例患者被纳入研究。分析结果显示电针辅助治疗对脑外伤后昏迷患者的促醒率高于常规治疗,合并RR=1.70,95%CI=[1.47,1.95],P<0.00001;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合并MD=1.61,95%CI=[0.86,2.37],P<0.00001;GCS预后评分合并MD=0.76,95%CI=[0.45,1.07],P<0.00001;频次统计前5位的穴位为水沟、百会、内关、涌泉、三阴交。结论:运用电针辅助治疗对脑外伤昏迷患者有明显的促醒作用,选穴主要以水沟、百会等督脉穴为主,遵循近部取穴与远部取穴相结合的原则,电针以水沟、内关、三阴交配伍邻近穴位为主。但是今后仍需要更多高质量、设计严格、多中心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提供可靠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颅脑外伤 昏迷 META分析 频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