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医药发展的历史性贡献 被引量:13
1
作者 叶利军 《毛泽东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2-51,共10页
中国共产党人以宽阔的视野明确中医药的价值定位,扭转了近代以来中医药被歧视被排挤的命运,为中医药的繁荣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以一切为了人民健康为宗旨,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中的独特作用,构建了治疗、抗疫、治未病三位... 中国共产党人以宽阔的视野明确中医药的价值定位,扭转了近代以来中医药被歧视被排挤的命运,为中医药的繁荣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以一切为了人民健康为宗旨,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中的独特作用,构建了治疗、抗疫、治未病三位一体的中医药服务体系;以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为基本立足点,推动中医药科研、教育、产业有机结合,构建了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格局;以博大的胸怀,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让中华文明的瑰宝更好服务人类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习近平 中医药 历史性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问题到主义:青年毛泽东对杜威实验主义问题观的 借鉴与超越
2
作者 李晖 赵文杰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共8页
《问题研究会章程》是研究青年毛泽东问题观的重要文本。青年毛泽东非常注重研究问题,以及观察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杜威提倡关于问题的思想方法密切相关。青年毛泽东深受杜威的影响,关注问题;强调研究问题一... 《问题研究会章程》是研究青年毛泽东问题观的重要文本。青年毛泽东非常注重研究问题,以及观察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杜威提倡关于问题的思想方法密切相关。青年毛泽东深受杜威的影响,关注问题;强调研究问题一定要从实际出发,重视教育对社会的改造作用;非常重视通过调查研究解决问题,尤其是通过实地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的资料;青年毛泽东强调主义是解决问题的前提,但是对主义认识的差异以及社会思潮的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与杜威分道扬镳,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毛泽东 杜威 问题研究会 思想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证实践”运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被引量:3
3
作者 刘登科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2016年第3期89-92,共4页
发轫于循证医学的"循证实践"(EBP),影响深远,日益融入人文社科领域。"循证实践"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科学、民主、实效等价值诉求上耦合,因而将"循证实践"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可行的。"循证... 发轫于循证医学的"循证实践"(EBP),影响深远,日益融入人文社科领域。"循证实践"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科学、民主、实效等价值诉求上耦合,因而将"循证实践"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可行的。"循证实践"运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特定的架构和步骤,迫切需要加强宣传、成立专门的机构、创建权威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库。将"循证实践"运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变更和范式的转变,有利于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民主化,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际的结合,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实践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伦理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升路径研究
4
作者 李雪晶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63-65,共3页
伦理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实效性层面存在知识道德与实践智慧、同一性与他者性、外在利益与内在利益失衡等现实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应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做到回归生活实践,培育道德智慧;重视他者... 伦理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实效性层面存在知识道德与实践智慧、同一性与他者性、外在利益与内在利益失衡等现实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应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做到回归生活实践,培育道德智慧;重视他者性教育,构建他者性共生体;回归价值秩序,实现内在利益和外在利益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实效性 道德智慧 他者性共生体 内在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实功的医学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5
作者 李颖 李红文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4-369,共6页
陈实功是明代著名中医外科医家,他的医学伦理思想是中国古代医学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所著的《外科正宗》中“医家五戒”与“医家十要”被认为是中国传统医德发展史中的第三座丰碑。陈实功的医学伦理思想主要受宋明理学所影响,形... 陈实功是明代著名中医外科医家,他的医学伦理思想是中国古代医学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所著的《外科正宗》中“医家五戒”与“医家十要”被认为是中国传统医德发展史中的第三座丰碑。陈实功的医学伦理思想主要受宋明理学所影响,形成了“天人合一”的世界观、“知行合一”的人生观。他还提倡医者仁心和淡泊名利的价值观,一视同仁、保守隐私的医患观,尊重同行、广传医术的医际观,恪尽职守、辨证论治的诊疗观。陈实功的医学伦理思想提倡医德与医术并重,其在加强当代医学伦理教育、改善医患关系、培养医者“仁爱”精神方面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实功 医学伦理思想 外科正宗 中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猕猴桃优质种植推动乡村振兴
6
作者 肖敏 《河南农业》 2025年第10期10-12,共3页
湘西地区位于湖南省西部,地处武陵山脉,拥有独特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合猕猴桃的生长。这里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在1300 mm以上,且分布较为均匀,为猕猴桃的种植提供了充足的水分保障。猕猴桃产业链延伸至深加工... 湘西地区位于湖南省西部,地处武陵山脉,拥有独特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合猕猴桃的生长。这里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在1300 mm以上,且分布较为均匀,为猕猴桃的种植提供了充足的水分保障。猕猴桃产业链延伸至深加工与乡村旅游,形成“种植—加工—文旅”融合模式,带动就业创业与民族文化传承。研究表明,湘西猕猴桃产业通过技术创新与系统化管理,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保护与文化发展的协同提升,为山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猕猴桃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新乡贤文化发展的三重逻辑
7
作者 张艳婉 谭智秀 《农村农业农民》 2025年第5期106-110,共5页
从乡贤文化到新乡贤文化的发展,不仅是“古”与“今”之间的变奏回响,同时也是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辩证互动。深挖新乡贤文化的前世今生,客观审视新乡贤文化发展实践中的难题,加强对新乡贤文化的政治引领和制度保障,才能在推动新时代乡村... 从乡贤文化到新乡贤文化的发展,不仅是“古”与“今”之间的变奏回响,同时也是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辩证互动。深挖新乡贤文化的前世今生,客观审视新乡贤文化发展实践中的难题,加强对新乡贤文化的政治引领和制度保障,才能在推动新时代乡村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更好发挥其文化引领、价值引领和道德引领作用。梳理和解析新乡贤文化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新乡贤文化才能更好地为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贤文化 新乡贤 新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健康养生思想审视:历史和逻辑统一的维度 被引量:4
8
作者 陈小平 孙相如 +1 位作者 严暄暄 何清湖 《医学与哲学》 2020年第2期57-60,共4页
中医健康养生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理念应用于中华民族健康养生实践的产物。基于历史和逻辑统一的视角对中医健康养生思想进行审视,可以发现中医健康养生思想的发生发展不仅与中国传统文化存在本质联系,而且具有自身内在的建构逻辑。... 中医健康养生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理念应用于中华民族健康养生实践的产物。基于历史和逻辑统一的视角对中医健康养生思想进行审视,可以发现中医健康养生思想的发生发展不仅与中国传统文化存在本质联系,而且具有自身内在的建构逻辑。梳理了中医健康养生思想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了中医健康养生思想演变的内在逻辑,探索了中医健康养生思想实现当代价值转型的基本路径。指出未来中医健康养生思想的发展不仅需要传承精华,更需要创新发展,唯有此才能推动中医健康养生走出一条真正的特色与优势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养生 传统文化 健康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对确立党的中医政策的历史性贡献 被引量:6
9
作者 叶利军 《毛泽东研究》 2019年第6期74-83,共10页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从人民健康需要出发,反复强调"团结中西医"方针,纠正轻视中医、歧视中医的错误做法,确立党的中医政策;不断推动党的中医政策贯彻执行,为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政策体系和基本框架;从文化自信的高...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从人民健康需要出发,反复强调"团结中西医"方针,纠正轻视中医、歧视中医的错误做法,确立党的中医政策;不断推动党的中医政策贯彻执行,为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政策体系和基本框架;从文化自信的高度,重视祖国文化遗产的整理提高,提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以宽阔的全球视野,提出中国对世界贡献"中医是一项",为中医药走向世界指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政策 中国医药学 中医药走向 新中国成立初期 历史性贡献 文化自信 错误做法 全球视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道德理想:世俗生活中医学美德何以可能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红文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11,共4页
道德理想在现代道德哲学理论建构与医学道德实践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道德理想作为道德行动的卓越目标,体现为个人、社会与国家三个层次。在道德理想与道德义务的关系上存在着三种不同的观点。医学美德的实现有赖于医生的... 道德理想在现代道德哲学理论建构与医学道德实践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道德理想作为道德行动的卓越目标,体现为个人、社会与国家三个层次。在道德理想与道德义务的关系上存在着三种不同的观点。医学美德的实现有赖于医生的超义务行为或份外行善,道德英雄和道德圣人展现出了卓越的道德品质。道德理想虽然不像道德义务那样具有强制性,但完全缺乏任何道德理想的社会生活是不可欲的。医学美德不仅在世俗生活中是可能的,而且我们应该在医学职业中给予它应有的道德地位,它的崇高性、典范性、激励性深刻地展示了人类道德的价值和主体性尊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理想 道德义务 份外行善 医学美德 道德卓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主义:道家生命伦理的核心价值论证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红文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8-21,共4页
自然主义是道家哲学最基本的立场,也是道家生命伦理的核心价值基础。它以自然理念为导向,以生死观、技术观、养生观和自由观为基本内容,提供了一套有关生命价值的系统性理论学说。对自然主义和人性自然观展开了充分的阐释和论证,充分挖... 自然主义是道家哲学最基本的立场,也是道家生命伦理的核心价值基础。它以自然理念为导向,以生死观、技术观、养生观和自由观为基本内容,提供了一套有关生命价值的系统性理论学说。对自然主义和人性自然观展开了充分的阐释和论证,充分挖掘了道家如何看待生命的独特生死自然观,并在此基础上对儒家和道家的生命伦理思想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儒家的价值取向是人文,核心主题是社会伦理道德;而道家的价值取向是自然,核心主题是个体生命。这构成了道家区别于其他哲学流派的标志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主义 道家 生命伦理 核心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案例研究与决疑法:当代医学伦理学的经验主义方法论反思
12
作者 李红文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1-4,共4页
当代医学伦理学至今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稳定的研究方法,方法论的“革命”往往意味着科学的革命、学科范式的转型和知识谱系的变革。案例研究与决疑法是医学伦理学常见的两种经验主义方法。这两种方法的广泛运用,是当代医学伦理学对于规范... 当代医学伦理学至今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稳定的研究方法,方法论的“革命”往往意味着科学的革命、学科范式的转型和知识谱系的变革。案例研究与决疑法是医学伦理学常见的两种经验主义方法。这两种方法的广泛运用,是当代医学伦理学对于规范伦理学中“原则主义”的一种实践“反叛”与深度批评。对这两种方法的基本逻辑、实践特征、优点和弊端进行详细分析,深入探讨医学伦理学的学科方法论,通过对方法学的反思,表明当代医学伦理学的方法论在原则与例外、普遍与特殊之间“徘徊”不定,进一步推进对医学伦理学学科建设的理解与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研究 决疑法 医学伦理学 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文协同视角下仲景精神的当代价值探析
13
作者 胡宗仁 孙相如 +2 位作者 王国佐 陈小平 何清湖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517-2521,共5页
在中医现代化过程中,如何坚定中医文化自信,保持定力而不被“反噬”,保持相对独立而不被“稀释”,是亟需思考的问题。将张仲景的生平以及学术思想融入中医学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以医文协同为视角,对其重新进行挖掘和审视,发现其凝聚了... 在中医现代化过程中,如何坚定中医文化自信,保持定力而不被“反噬”,保持相对独立而不被“稀释”,是亟需思考的问题。将张仲景的生平以及学术思想融入中医学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以医文协同为视角,对其重新进行挖掘和审视,发现其凝聚了深厚的精神力量。系统凝练仲景精神的内涵,具体包括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医学精神;坚韧不拔、勇攀高峰的医学精神;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医学精神;客观唯实、科学求是的医学精神;医风严谨、临证审慎的医学精神。仲景精神的当代价值显著,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中华文化辉煌的特色方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体现;传承仲景学术思想、促进中医守正创新的关键举措;掘经方产业价值、推动健康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张仲景的学术和精神是中医学重要的内核和支柱,是中医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支撑,是中医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值得不断挖掘和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医文协同 张仲景 仲景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道授业解惑:医学伦理学究竟教什么?
14
作者 李红文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4,共4页
医学伦理学课程究竟传的是什么“道”、授的是什么“业”、解的是什么“惑”?这是医学伦理学教学的元问题。根据其学科性质,主要存在四种不同的教学模式,分别是知识型、技能型、观念型和美德型。这四种模式既有其各自的优点,也有其弊端... 医学伦理学课程究竟传的是什么“道”、授的是什么“业”、解的是什么“惑”?这是医学伦理学教学的元问题。根据其学科性质,主要存在四种不同的教学模式,分别是知识型、技能型、观念型和美德型。这四种模式既有其各自的优点,也有其弊端和不足。它们都从某个侧面反映了医学伦理学某个方面的属性和特征,但都难以涵盖整个学科的全貌。在实践教学中,不能采用单一的教学模式而忽略其他维度的存在,最有效的策略是选择综合性的授课方式,帮助医生构建完整的伦理知识体系,有效解决临床实践中的道德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伦理学 教学模式 伦理知识 实践技能 医学美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现代化社会转型影响有组织犯罪的机理与驱动因素 被引量:6
15
作者 黄明儒 成波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3-95,共13页
现代化社会转型的不稳定性导致法律规范的更替不及时抑或供给不足,深刻地影响着有组织犯罪的发展及其态势。在我国现代化社会转型过程中,不同时期影响有组织犯罪发生与激增的因素各有侧重,具有最大影响力的是经济趋利化和政治权力异化... 现代化社会转型的不稳定性导致法律规范的更替不及时抑或供给不足,深刻地影响着有组织犯罪的发展及其态势。在我国现代化社会转型过程中,不同时期影响有组织犯罪发生与激增的因素各有侧重,具有最大影响力的是经济趋利化和政治权力异化。“唯经济至上”是有组织犯罪发生的“源动力”,贫富不均与社会分层是犯罪有组织化的“聚集力”,经济转轨中的趋利化是有组织犯罪逐利的“驱动力”,“权力异化”是有组织犯罪迭代的“助推剂”。权力作为的缺失是有组织犯罪形成非法控制的“催化剂”,权力滥用、腐败是有组织犯罪走向高级形态的“催熟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组织犯罪 现代化社会转型 犯罪原因 社会学分析 影响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平与效率:医疗卫生领域的伦理冲突及其解决路径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红文 朱珊莹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6年第6期974-977,共4页
首先分析了公平与效率的概念及伦理冲突,然后对医疗卫生领域的公平与效率问题进行详细的探讨,指出医疗卫生市场存在缺乏效率和市场不灵的现象,这就需要政府进行干预,以防止纯粹追求效率的片面性。最后提出必须坚持"公平优先、兼顾... 首先分析了公平与效率的概念及伦理冲突,然后对医疗卫生领域的公平与效率问题进行详细的探讨,指出医疗卫生市场存在缺乏效率和市场不灵的现象,这就需要政府进行干预,以防止纯粹追求效率的片面性。最后提出必须坚持"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才能有效解决这种伦理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平 效率 伦理冲突 解决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生导师与辅导员合力育人——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42
17
作者 张佳 张强军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2-28,共7页
研究生导师与辅导员合力育人是适应研究生成长成才需要的内在要求,是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本文以湖南省高校为例,针对现阶段高校合力育人机制普遍运行不畅,育人成效不显著的实... 研究生导师与辅导员合力育人是适应研究生成长成才需要的内在要求,是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本文以湖南省高校为例,针对现阶段高校合力育人机制普遍运行不畅,育人成效不显著的实际问题,以研究生导师与辅导员为调研对象收集数据,从两个育人主体视角分析二者合力育人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构建合力育人机制的有效途径,提出通过优化布局、完善机制、增进共识、搭建平台等多种渠道,确保两个育人主体的作用发挥出合力的最大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辅导员 导师 合力育人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医德规范融入医患沟通教育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超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9年第6期788-791,共4页
医患沟通伦理思想是传统医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体现为对医患沟通基本原则、形体语言要求、沟通过程和内容等的规定上,是传统伦理道德规范应用于处理医患关系的实践样态。将传统医德规范融入现代医患沟通教育有助于丰富教育资源... 医患沟通伦理思想是传统医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体现为对医患沟通基本原则、形体语言要求、沟通过程和内容等的规定上,是传统伦理道德规范应用于处理医患关系的实践样态。将传统医德规范融入现代医患沟通教育有助于丰富教育资源,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通过教材内容改进、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方法调整、校园文化渗透、临床实践培养等措施将有助于促进融合,提升医患沟通教育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医德规范 医患沟通教育 能力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养老机构老年人实施身体约束的伦理思考 被引量:2
19
作者 俞纤 张晓芹 +3 位作者 陈杨 蒲海旭 孙一文 张银华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1年第7期866-871,共6页
尽管身体约束对老年人的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造成严重伤害,但身体约束在老年人照护过程中已成为一种常见护理操作。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下降,护理人员在对其使用身体约束时更需要关注老年人的安全和健康问题。为达... 尽管身体约束对老年人的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造成严重伤害,但身体约束在老年人照护过程中已成为一种常见护理操作。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下降,护理人员在对其使用身体约束时更需要关注老年人的安全和健康问题。为达到优质的老年照护目标,国外已有许多研究者呼吁减少对老年人身体约束的使用。基于国内外养老机构老年人身体约束的使用现状,从尊重和不伤害的原则,护理员的道德困境及家属的态度三个方面探讨身体约束在养老机构使用的伦理考虑,并分析身体约束在养老机构使用的法律考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护理 老年人 身体约束 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患冲突”背景下医学伦理教育的检视与重构 被引量:33
20
作者 王超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0-105,共6页
从教育学意义上理解,"医患冲突"现象的发生关乎医患关系主体行为养成的教育环境,其形成是医学伦理教育在育人与形塑社会教育功能上双重阙失的直接后果。"医患冲突"现象折射出当下医学伦理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 从教育学意义上理解,"医患冲突"现象的发生关乎医患关系主体行为养成的教育环境,其形成是医学伦理教育在育人与形塑社会教育功能上双重阙失的直接后果。"医患冲突"现象折射出当下医学伦理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尴尬"的教育定位与关系"错置"、教育"知识化"倾向与能力教育的偏废、理论课程设计不合理与实践课程流于形式、教育方法单一与教学关系的失衡等。以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为目标,通过医学伦理教育的再定位、教育模式的转换、课程设计的合理化以及教育方法的创新,可以提升医学伦理教育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化解"医患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冲突 医学伦理教育 问题 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