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健胃愈疡片对胃十二指肠粘膜SP和ITF的表达及其抗PU复发的机理探讨 被引量:17
1
作者 黄国栋 杨治芳 +3 位作者 游宇 徐龙 黄媛华 唐丽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7期821-824,827,共5页
目的:观察健胃愈疡片(Jianweiyuyang,JWYY)对溃疡粘膜解痉多肽(Spasmolytic polypeptide,SP)和肠三叶因子(Intestinal trefoil factor,ITF)表达的变化,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经胃镜证实的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患者72... 目的:观察健胃愈疡片(Jianweiyuyang,JWYY)对溃疡粘膜解痉多肽(Spasmolytic polypeptide,SP)和肠三叶因子(Intestinal trefoil factor,ITF)表达的变化,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经胃镜证实的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患者72例,其中经胃镜和组织学及尿素酶检查证实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阳性的PU且中医辨证属肝郁脾虚型的患者50例。按随机分为3组,其中健胃愈疡片治疗组和雷尼替丁(Ranitidine,Rani)对照组各36例,正常对照组12例。胃粘膜组织用免疫组化检测SP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ITF表达的变化,并同时检测氨基己糖及磷脂含量。结果:JWYY组氨基己糖,磷脂含量增高,与雷尼替丁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免疫组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PU患者氨基己糖,磷脂含量和ITF、SP的表达有直线相关关系(P<0.01)。结论:JWYY片通过提高SP和ITF的表达,及通过影响胃粘膜氨基己糖及磷脂含量,从而影响胃粘膜疏水性,加强粘液凝胶层稳定性,最终防止溃疡的产生和复发,这可能是其促进溃疡愈合的主要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胃愈疡片 消化性溃疡 复发 胃粘膜疏水性 氨基己糖 磷脂 SP IT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筋刺法结合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效果 被引量:57
2
作者 刘未艾 岳增辉 +3 位作者 付磊 戴思佳 陈建宏 贺新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23-327,共5页
目的观察中医针药结合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90例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随机分为基础康复组(n=30)、巴氯芬组(n=30)和针药结合组(n=30)。三组均予脑卒中内科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针药结合组加经筋... 目的观察中医针药结合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90例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随机分为基础康复组(n=30)、巴氯芬组(n=30)和针药结合组(n=30)。三组均予脑卒中内科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针药结合组加经筋针刺和加味芍药甘草汤口服,巴氯芬组加巴氯芬口服。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简式Fugl-Meyer评定量表(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并比较三组临床疗效。结果基础康复组总有效率53.3%,巴氯芬组66.7%,针药结合组86.7%。三组治疗后MAS、FMA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t>6.500,P<0.001),针药结合组评分最优(F>12.332,P<0.001)。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结论结合中医针刺和中药能更好缓解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肌张力,改善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痉挛 经筋刺法 加味芍药甘草汤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胃愈疡颗粒对慢性胃炎伴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黏膜PAF、PS2的表达及对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黄国栋 黄媛华 +3 位作者 黄道富 肖美珍 唐丽君 赵俊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68-471,共4页
目的观察健胃愈疡颗粒(JWYY)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胃黏膜乳癌相关肽(PS2)和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表达的变化,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8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给予健... 目的观察健胃愈疡颗粒(JWYY)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胃黏膜乳癌相关肽(PS2)和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表达的变化,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8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给予健胃愈疡颗粒治疗,对照组38例给予西药三联药物治疗。应用胃镜下活检胃黏膜组织快速尿素酶和Warthin-Starry染色法检测幽门螺杆菌,应用Western blot检测PS2、PAF表达变化。应用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切口末段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第4周复查胃镜。结果治疗组凋亡指数明显比对照组减少(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Western blot检测显示:JWYY颗粒可上调PS2并下调PAF的表达,而对照组对胃黏膜PS2和PAF的表达影响不大。结论健胃愈疡颗粒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可能与杀灭Hp、上调PS2和下调PAF的表达来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胃炎 细胞凋亡 中医 血小板活化因子(PAF) 乳癌相关肽(PS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仁挥发油抗胃溃疡的机制探讨 被引量:11
4
作者 黄国栋 黄媛华 +2 位作者 黄道富 肖美珍 唐丽君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617-1618,共2页
关键词 砂仁挥发油 消化性溃疡 疏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棘原花青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5
作者 黄国栋 黄媛华 +2 位作者 黄道富 肖美珍 唐丽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71-772,共2页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中药 氧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棘原花青素治疗慢性胃炎的机理及与细胞凋亡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黄国栋 杨治芳 +3 位作者 游宇 徐龙 黄媛华 唐丽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8期970-972,1002,共4页
目的:观察沙棘原花青素(Sea buckthorn procyanidins,SBPC)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相关性胃炎胃粘膜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和Midkine基因(MK)表达的变化,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80例幽... 目的:观察沙棘原花青素(Sea buckthorn procyanidins,SBPC)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相关性胃炎胃粘膜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和Midkine基因(MK)表达的变化,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8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给予沙棘原花青素治疗,对照组38例给予西药三联药物治疗。应用胃镜下活检胃黏膜组织快速尿激酶和Warthin-Starry染色法检测幽门螺杆菌,应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Midkine,血小板活化因子表达的变化。应用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切口末段标记法(TUNEL)检测凋亡小体。第4周复查胃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1%高于对照组78.9%(P<0.05)。同时,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后凋亡指数均有明显的下降,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免疫组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沙棘原花青素可提高MK和下调PAF的表达,而对照组对胃黏膜MK和PAF的表达影响不大。结论:沙棘原花青素治疗本病机理可能与杀灭HP和提高MK和下调PAF的表达来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胃炎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棘原花青素抗胃溃疡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黄国栋 黄媛华 +3 位作者 黄道富 肖美珍 唐丽君 赵俊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32-635,共4页
目的:探讨沙棘原花青素抗胃溃疡作用机制。方法:选取经胃镜证实的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患者72例,其中经胃镜和组织学及尿素酶检查证实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阳性的PU患者50例。按随机抽签法分为3组,其中沙棘原花青... 目的:探讨沙棘原花青素抗胃溃疡作用机制。方法:选取经胃镜证实的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患者72例,其中经胃镜和组织学及尿素酶检查证实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阳性的PU患者50例。按随机抽签法分为3组,其中沙棘原花青素治疗组和雷尼替丁(Ranitidine,Rani)对照组各36例,正常对照组12例。胃镜下活检胃黏膜组织,免疫组化检测肠三叶因子(intestinal trefoil factor,ITF)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乳癌相关肽PS2表达的变化,并同时检测氨基己糖及磷脂含量。结果:沙棘原花青素组氨基己糖、磷脂含量增高,PU患者氨基己糖,磷脂含量和ITF、PS2的表达有直线相关关系(P<0.01)。结论:沙棘原花青素通过提高PS2和ITF的表达,通过影响胃黏膜氨基己糖及磷脂含量,从而防止溃疡的产生和复发,这可能是其促进溃疡愈合的主要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原花青素 消化性溃疡 胃黏膜疏水性 氨基己糖 磷脂 ITF 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胃愈疡颗粒治疗慢性胃炎疗效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黄国栋 黄媛华 +3 位作者 黄道富 肖美珍 唐丽君 赵俊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80-483,共4页
目的:观察健胃愈疡颗粒(柴胡,党参,白术,延胡索等)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胃黏膜乳癌相关肽PS2和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表达的变化,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8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 目的:观察健胃愈疡颗粒(柴胡,党参,白术,延胡索等)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胃黏膜乳癌相关肽PS2和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表达的变化,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8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给予健胃愈疡颗粒治疗,对照组38例给予西药三联药物治疗。应用胃镜下活检胃黏膜组织快速尿激酶和Warthin-Starry染色法检测幽门螺杆菌,并同时检测乳癌相关肽,血小板活化因子表达的变化和氨基己糖及磷脂含量。第4周复查胃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健胃愈疡颗粒治疗后磷脂和氨基己糖的含量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健胃愈疡颗粒组氨基己糖,磷脂含量增高,与对照组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免疫组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健胃愈疡颗粒可提高PS2和下调PAF的表达,而对照组对胃黏膜PS2和PAF的表达影响不大。结论:健胃愈疡颗粒抗胃炎的作用机理可能与杀灭Hp和影响胃黏膜的疏水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胃愈疡颗粒 幽门螺杆菌 胃炎 氨基己糖 磷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喜树碱对人胆管癌QBC939裸鼠移植瘤PS2、COX-2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黄国栋 黄媛华 +2 位作者 黄道富 肖美珍 唐丽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08-310,共3页
目的探讨羟基喜树碱对人胆管癌QBC939裸鼠移植瘤的乳癌相关肽(PS2)、环氧合酶-2(COX-2)的影响,分析PS2、COX-2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建立人胆管癌QBC939细胞株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将30只裸鼠随机分成对照组、羟基喜树碱低剂量组... 目的探讨羟基喜树碱对人胆管癌QBC939裸鼠移植瘤的乳癌相关肽(PS2)、环氧合酶-2(COX-2)的影响,分析PS2、COX-2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建立人胆管癌QBC939细胞株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将30只裸鼠随机分成对照组、羟基喜树碱低剂量组和羟基喜树碱高剂量组,观察移植瘤体生长情况,RT-PCR法检测瘤体内PS2、COX-2 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羟基喜树碱低、高剂量组都可使移植瘤体的PS2 mRNA表达增高;COX-2 mRNA表达降低,且瘤体生长减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羟基喜树碱可降低移植瘤COX-2 mRNA表达,增高移植瘤体的PS2 mRNA表达,并使人胆管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减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癌 裸鼠 移植 QBC939细胞 PS2 COX-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治疗方法对脾气虚证模型兔血清D-木糖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篮 何群 +3 位作者 王欢欢 李铁浪 卿蓝 王适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165-2167,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治疗方法对脾气虚证家兔的疗效。方法:将实验用家兔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捏脊组。实验结束后(第15天),采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各组血清D-木糖的含量并以此为指标评价各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由血清D-木... 目的:比较不同治疗方法对脾气虚证家兔的疗效。方法:将实验用家兔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捏脊组。实验结束后(第15天),采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各组血清D-木糖的含量并以此为指标评价各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由血清D-木糖含量测定的方法学考察结果可知,该分析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RSD=1.78%),供试品溶液在5个小时内稳定。通过测定各实验组D-木糖含量及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四君子汤的疗效与捏脊组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独采用捏脊疗法的治疗效果与单独用四君子汤的治疗效果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效果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木糖 四君子汤 捏脊疗法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胃愈疡片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黄国栋 杨治芳 +4 位作者 游宇 赵俊 黄媛华 唐丽君 李家邦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探讨健胃愈疡片对糖尿病性胃轻瘫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选择90例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随机分组,其中30例予降糖治疗与健胃愈疡片治疗(治疗组),30例予降糖治疗与吗丁啉治疗(对照组),30例予降糖治疗(空白对照组),观察各组临床疗... 目的:探讨健胃愈疡片对糖尿病性胃轻瘫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选择90例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随机分组,其中30例予降糖治疗与健胃愈疡片治疗(治疗组),30例予降糖治疗与吗丁啉治疗(对照组),30例予降糖治疗(空白对照组),观察各组临床疗效、胃动素(MOT)及胃排空率等变化。结果:健胃愈疡片可以明显改善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加胃排空率,改善胃肠蠕动功能,明显缩短胃排空时间,有利于血糖(餐后2 h血糖及果糖胺)的控制;治疗组治愈率63.33%(19例),与对照组(26.67%,8例)及空白组(10.00%,3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总有效率93.33%,与对照组(63.33%)及空白组(33.33%)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其他两组。结论:健胃愈疡片对糖尿病性胃轻瘫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胃轻瘫 健胃愈疡片 临床研究 中医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胃愈疡片干预PU黏膜IL-1的表达及其抗PU复发的机理探讨 被引量:3
12
作者 黄国栋 黄媛华 +2 位作者 赵俊 余淑娇 李晴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325-1328,共4页
目的:观察健胃愈疡片(太子参、陈皮、山药、麦芽和山楂)对溃疡黏膜白细胞介素-1(IL-1)表达的变化,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患者36例。另设正常对照组12例。胃镜下活检胃黏膜组织,免疫组化检测IL-... 目的:观察健胃愈疡片(太子参、陈皮、山药、麦芽和山楂)对溃疡黏膜白细胞介素-1(IL-1)表达的变化,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患者36例。另设正常对照组12例。胃镜下活检胃黏膜组织,免疫组化检测IL-1的表达,并同时检测氨基己糖及磷脂含量。结果:健胃愈疡片组氨基己糖、磷脂含量增高,健胃愈疡片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健胃愈疡片组PU患者氨基己糖、磷脂含量和IL-1的表达有直线相关关系(P<0.01)。结论:健胃愈疡片通过下调IL-1的表达,影响胃黏膜氨基己糖及磷脂含量,进而影响胃黏膜疏水性,加强黏液凝胶层稳定性,从而防止溃疡的产生和复发,这可能是其促进溃疡愈合的主要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胃愈疡片 消化性溃疡 复发 胃黏膜疏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胃愈疡颗粒对大鼠胃黏膜癌变DNA含量、TNF-α基因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国栋 黄媛华 +3 位作者 黄道富 肖美珍 唐丽君 赵俊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276-1279,共4页
目的:研究健胃愈疡颗粒加维甲酸对大鼠胃黏膜癌变DNA含量、TNF-Α基因mRNA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MNNG、酒精及10%NaCl混合液建立大鼠胃癌模型,设立正常空白组、模型组维甲酸治疗组和健胃愈疡颗粒加维甲酸治疗组,分别采用Feul... 目的:研究健胃愈疡颗粒加维甲酸对大鼠胃黏膜癌变DNA含量、TNF-Α基因mRNA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MNNG、酒精及10%NaCl混合液建立大鼠胃癌模型,设立正常空白组、模型组维甲酸治疗组和健胃愈疡颗粒加维甲酸治疗组,分别采用Feulgen染色、免疫组化,Western blotting及TUNEL法检测大鼠胃黏膜DNA含量、TNF-α基因表达及细胞凋亡。结果:健胃愈疡颗粒加维甲酸治疗组癌变发生率低于模型组和维甲酸治疗组。TNF-α基因表达与细胞凋亡受抑制和胃黏膜癌变的发生,呈递增趋势,并且两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健胃愈疡颗粒加维甲酸抗癌,下调TNF-α基因表达,促进细胞凋亡是其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胃愈疡颗粒 胃肿瘤 动物 TNF-Α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珍颗粒剂灌肠联合美沙拉嗪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4
作者 黄媛华 黄国栋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69-371,共3页
目的:观察美珍颗粒剂灌肠联合美沙拉嗪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8例内镜检查证实的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8例。治疗组给与美珍颗粒剂灌肠联合美沙拉嗪口服治疗,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疗程均4周... 目的:观察美珍颗粒剂灌肠联合美沙拉嗪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8例内镜检查证实的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8例。治疗组给与美珍颗粒剂灌肠联合美沙拉嗪口服治疗,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疗程均4周。分别统计2组总有效率并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IL-8的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68.42%,两组患者治疗后IL-6和IL-8的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治疗组效果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美珍颗粒剂灌肠联合美沙拉嗪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美沙拉嗪 美珍颗粒剂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鹳草提取物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观察及机理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媛华 黄国栋 +1 位作者 黄敏 万春霞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61-1164,共4页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综合治疗方法,减少局部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方法:采用外照射,近距离后装治疗,老鹳草提取物口服并腔内外微波加温综合治疗低位直肠癌30例。结果:本组病例4年随访期间,除4例局部复发和5例远处转移,4年生存率和无瘤...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综合治疗方法,减少局部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方法:采用外照射,近距离后装治疗,老鹳草提取物口服并腔内外微波加温综合治疗低位直肠癌30例。结果:本组病例4年随访期间,除4例局部复发和5例远处转移,4年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7%(26/30例)和83%(25/30例)。结论:低位直肠癌的保守治疗,可通过单项减量,综合治疗,降低局部并发症和复发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放射疗法 老鹳草提取物 微波疗法 直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鹳草提取物对Lewis结肠癌瘤株转染的C57BL/6小鼠PS2和c-myc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龙惠 余淑娇 +3 位作者 黄国栋 黄媛华 陈文华 黄敏 《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4期462-464,共3页
目的研究老鹳草提取物对Lewis结肠癌瘤株转染的C57BL/6小鼠黏附分子PS2和c-myc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转移机制。方法将36只荷瘤模型小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老鹳草提取物组和羟喜树碱组各12只。空白对照组:腹腔内注射0.9%氯化钠溶液10 mL... 目的研究老鹳草提取物对Lewis结肠癌瘤株转染的C57BL/6小鼠黏附分子PS2和c-myc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转移机制。方法将36只荷瘤模型小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老鹳草提取物组和羟喜树碱组各12只。空白对照组:腹腔内注射0.9%氯化钠溶液10 mL.kg-1;老鹳草提取物组:腹腔内注老鹳草提取物12 mg.kg-1;羟喜树碱组:腹腔内注羟基喜树碱2.5 mg.kg-1,各组均每周腹腔注射1次,连续3周,观察移植瘤体生长情况,免疫荧光法检测瘤体内PS2和c-myc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老鹳草提取物和羟喜树碱组都可使移植瘤体的体积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老鹳草提取物组比羟喜树碱组效果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老鹳草提取物组和羟基喜树碱组移植瘤体的PS2、c-myc表达均降低,但老鹳草提取物组效果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鹳草提取物抗Lewis结肠癌转移机制可能与降低PS2和c-myc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鹳草提取物 Lewis结肠癌 C-MYC PS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血透骨胶囊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熊家青 徐基平 +5 位作者 李逵 吴若霞 吴泳蓉 黄晓蒂 田莎 田雪飞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9期156-158,共3页
目的探讨养血透骨胶囊治疗恶性肿瘤后导致的骨髓移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于2018年12月—2020年6月病理确诊为恶性肿瘤且在该院行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化疗后第1天开始,对照组采用地榆升白片口服,治疗组采用养血透... 目的探讨养血透骨胶囊治疗恶性肿瘤后导致的骨髓移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于2018年12月—2020年6月病理确诊为恶性肿瘤且在该院行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化疗后第1天开始,对照组采用地榆升白片口服,治疗组采用养血透骨胶囊口服,疗程为21 d,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7、14、21 d白细胞、粒细胞、血红蛋白数量的变化,及治疗后升高白细胞的临床疗效及骨髓抑制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化疗前及化疗后第7天的白细胞、粒细胞、血小板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14 d、21 d,治疗组在升高白细胞、粒细胞、血红蛋白数量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在升高白细胞疗效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骨髓抑制的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养血透骨胶囊能改善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的骨髓抑制,且具有较好的升高化疗后粒细胞的疗效,有效减少骨髓抑制的发生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血透骨胶囊 恶性肿瘤 化疗 骨髓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