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专家共识(2015) 被引量:377
1
作者 葛继荣 郑洪新 +12 位作者 万小明 王拥军 卢敏 杨鸫祥 罗毅文 赵咏芳 鞠大宏 刘柏龄 孙树椿 王和鸣 施杞 石印玉 刘忠厚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23-1028,共6页
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中医药与骨病学科组在前期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实践指南和专家共识的基础上,检索和评价相关文献资料,通过临床医师的问卷调查和学科组讨论,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并咨询我国中医骨伤科界名老专家意见,制定本共... 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中医药与骨病学科组在前期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实践指南和专家共识的基础上,检索和评价相关文献资料,通过临床医师的问卷调查和学科组讨论,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并咨询我国中医骨伤科界名老专家意见,制定本共识,旨在为中医学或中西医结合医学专业医师提供参考。共识提出:根据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中医病因病机,辨证分为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肾虚血瘀证、脾胃虚弱证和血瘀气滞证,明确相应治法和中药方剂;原则是"辨证施治,整体调节,防治结合",合理选择治疗方案、观察指标和检测项目,关注长期用药的安全性,以及临床疗效评价与监测;并强调预防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原则与方法,充分发挥中医学的特色和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中医 中药 辨证论治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段锦锻炼对大学生阳虚体质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肖和 刘荣 +4 位作者 陈嘉滢 蒋全睿 冯祥 李武 李江山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探讨八段锦锻炼对大学生阳虚体质的影响。方法:选取湖南中医药大学59例阳虚体质大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与练功组(30例)。对照组仅通过健康宣教引导其保持正常生活,练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八段锦锻炼,练功时间为10周。比较... 目的:探讨八段锦锻炼对大学生阳虚体质的影响。方法:选取湖南中医药大学59例阳虚体质大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与练功组(30例)。对照组仅通过健康宣教引导其保持正常生活,练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八段锦锻炼,练功时间为10周。比较两组实验前后阳虚体质转化分、阳虚体质症状积分以及红外成像体表热值。结果:练功组实验后阳虚体质转化分低于对照组(P<0.05);练功组实验后阳虚体质转化分低于实验前(P<0.01);对照组实验后阳虚体质转化分与实验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练功组实验后畏寒、腰膝酸冷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练功组实验后手脚冰凉、腰膝酸冷、畏寒症状积分低于实验前(P<0.01);对照组实验后手脚冰凉、腰膝酸冷、畏寒、腹泻便溏症状积分与实验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练功组实验后左掌背、右掌背、左腘窝、右腘窝红外成像体表热值高于实验前(P<0.05);对照组实验后左掌背、右掌背、左腘窝、右腘窝红外成像体表热值与实验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八段锦锻炼可以减轻阳虚症状,改善大学生阳虚体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段锦 阳虚体质 推拿 功法 导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衡屈伸肌力矩法电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3
作者 刘智 章薇 +3 位作者 叶勇 潘江 张珺 李里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41-1143,共3页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又称为膝关节退行性变,膝增生性关节炎等,好发于中老年人,女性患者多于男性,临床上以关节疼痛、肿胀、僵硬、畸形、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发病因素包括年龄、损伤、过度使...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又称为膝关节退行性变,膝增生性关节炎等,好发于中老年人,女性患者多于男性,临床上以关节疼痛、肿胀、僵硬、畸形、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发病因素包括年龄、损伤、过度使用、肥胖、遗传及生物力学失衡等[1]。近年来,我们依据KOA发病的生物力学机制,应用调衡屈伸肌力矩法电针法治疗此病,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疗效观察 电针治疗 矩法 肌力 生物力学机制 膝关节退行性变 膝增生性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药挥发油的血清药物化学及对兔在体肠运动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聂子文 郭建生 +3 位作者 王小娟 刘红艳 陈君 张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0-243,共4页
目的对乌药挥发油的血清药物化学进行研究,并观察乌药挥发油对兔肠道运动的影响。方法建立HPLC色谱分析方法;分析乌药挥发油给药前后血浆样品与其体外乌药挥发油的成分变化,鉴定血中移行成分。按在体肠实验操作,观察灌胃给予乌药挥发油... 目的对乌药挥发油的血清药物化学进行研究,并观察乌药挥发油对兔肠道运动的影响。方法建立HPLC色谱分析方法;分析乌药挥发油给药前后血浆样品与其体外乌药挥发油的成分变化,鉴定血中移行成分。按在体肠实验操作,观察灌胃给予乌药挥发油时,兔肠肌收缩频率及幅度的变化。结果体外乌药挥发油在11.6min处有峰,给乌药挥发油后30min、1h、1.5h、2h、4h、6h的血浆与空白血浆相比,在11.6min和46.5min有新成分被测出。给乌药挥发油前后兔肠运动的频率和振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呈下降趋势。结论乌药挥发油有成分吸收入血,并对兔在体肠的运动有抑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药挥发油 血清药物化学 移行成分 肠运动 高效液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檀香挥发油对豚鼠离体回肠和小鼠小肠推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郭建生 曾贵荣 +1 位作者 王小娟 王蔷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66-369,共4页
目的观察檀香挥发油对豚鼠离体回肠和小鼠小肠推进的影响。方法采用离体实验方法、炭末推动法,以正常、新斯的明负荷、肾上腺素负荷为研究模型。结果檀香挥发油对豚鼠离体回肠自发活动有抑制作用,且对乙酰胆碱、组胺、氯化钡所致的离体... 目的观察檀香挥发油对豚鼠离体回肠和小鼠小肠推进的影响。方法采用离体实验方法、炭末推动法,以正常、新斯的明负荷、肾上腺素负荷为研究模型。结果檀香挥发油对豚鼠离体回肠自发活动有抑制作用,且对乙酰胆碱、组胺、氯化钡所致的离体肠痉挛有对抗作用(P<0.01),檀香挥发油可显著拮抗新斯的明负荷小鼠的小肠运动(P<0.01)。结论檀香挥发油对小鼠小肠运动亢进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檀香挥发油 离体肠 小肠推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软紫草系统溶剂法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戴冰 冷旺 +2 位作者 邹双华 周新培 刘磊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461-1465,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新疆软紫草系统溶剂法提取工艺。方法:将新疆软紫草加入石油醚、醋酸乙酯、乙醇和水进行系统溶剂提取,并分别制作样品,取提取所得不同的样品及紫草生药材,在516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结果:紫草素及其衍生物在石油醚提取物... 目的:初步探讨新疆软紫草系统溶剂法提取工艺。方法:将新疆软紫草加入石油醚、醋酸乙酯、乙醇和水进行系统溶剂提取,并分别制作样品,取提取所得不同的样品及紫草生药材,在516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结果:紫草素及其衍生物在石油醚提取物中最大。结论:采取系统溶剂法提取紫草,工艺稳定、可行。可为紫草药理活性成分筛选及制剂开发提供新的提取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软紫草 系统溶剂法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壮骨镇痛胶囊对乳腺癌细胞迁移运动信号通路关键蛋白P-JNK和Rac-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柳景红 何迎春 +3 位作者 曹建雄 王贤文 田道法 卓擢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4期802-804,共3页
目的:研究壮骨镇痛胶囊对高转移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迁移及其运动信号通路关键蛋白p-JNK和Rac-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划痕法测定高(5.0%)、中(1.25%)、低(0.63%)不同浓度壮骨镇痛胶囊含药血浆对MDA-MB-231细胞迁移的影响,采用... 目的:研究壮骨镇痛胶囊对高转移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迁移及其运动信号通路关键蛋白p-JNK和Rac-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划痕法测定高(5.0%)、中(1.25%)、低(0.63%)不同浓度壮骨镇痛胶囊含药血浆对MDA-MB-231细胞迁移的影响,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不同浓度壮骨镇痛胶囊对MDA-MB-231细胞p-JNK和Rac-1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高、中浓度壮骨镇痛胶囊含药血浆显著抑制了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迁移和p-JNK、Rac-1蛋白表达,低浓度血浆对细胞迁移和p-JNK、Rac-1蛋白表达无显著影响。结论:壮骨镇痛胶囊可通过改变运动信号通路关键蛋白p-JNK和Rac-1的表达来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迁移,且该作用与浓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骨镇痛胶囊 乳腺癌细胞 迁移 P—JNK Rac-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N(p53mt-LMP1)/HT小鼠鼻腔和鼻咽黏膜上皮组织生物学表型特征及细胞周期特点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何迎春 田道法 +2 位作者 刘红萍 卢芳国 吴新正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9期920-923,928,I0004,共6页
目的:研究TgN(p53mt-LMP1)/HT小鼠鼻腔和鼻咽黏膜上皮组织生物学表型特征及细胞周期分布特点。方法:H-E染色法观察正常饲养的TgN(p53mt-LMP1)/HTG4代5、11、15和18月龄阳性表达和阴性表达小鼠鼻腔和鼻咽黏膜上皮组织生物学表型特征(主... 目的:研究TgN(p53mt-LMP1)/HT小鼠鼻腔和鼻咽黏膜上皮组织生物学表型特征及细胞周期分布特点。方法:H-E染色法观察正常饲养的TgN(p53mt-LMP1)/HTG4代5、11、15和18月龄阳性表达和阴性表达小鼠鼻腔和鼻咽黏膜上皮组织生物学表型特征(主要是癌前病变率),流式细胞术测定其细胞周期分布特点。结果:5、11、15和18月龄阳性表达小鼠鼻腔和鼻咽黏膜上皮组织的癌前病变率分别为0、50%、60%和75%,不同月龄阴性表达小鼠的癌前病变率均为0。与转基因阴性小鼠比较,转基因阳性小鼠鼻腔和鼻咽黏膜上皮组织G0/G1期细胞数量减少,S期、G2/M期细胞数量增多,细胞增殖指数(PI)增高(P<0.01)。结论:随着年龄增长,TgN(p53mt-LMP1)/HT小鼠鼻腔/鼻咽黏膜上皮组织癌前病变率增加,PI增高,表明鼻腔/鼻咽癌前病变转基因小鼠模型构建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学表型 癌前病变 细胞周期 转基因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檀香不同部位提取物对豚鼠离体肠平滑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刘红艳 郭建生 +3 位作者 王小娟 陈君 聂子文 张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41-244,共4页
目的对檀香不同提取方法所得到的不同提取物进行离体实验研究,为初步阐明辛能行气的现代化表征提供药理学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离体方法观察檀香不同提取物对豚鼠离体回肠运动功能的影响。结果檀香常规水煎液、挥发油及醇提液对正常状态... 目的对檀香不同提取方法所得到的不同提取物进行离体实验研究,为初步阐明辛能行气的现代化表征提供药理学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离体方法观察檀香不同提取物对豚鼠离体回肠运动功能的影响。结果檀香常规水煎液、挥发油及醇提液对正常状态下豚鼠离体肠有抑制作用,檀香水提液对其有兴奋作用;檀香4种不同提取物对乙酰胆碱造成的痉挛状态下豚鼠离体肠有抑制作用;檀香水提液、挥发油及醇提液对阿托品造成的松弛状态下豚鼠离体肠有抑制作用,常规水煎液对其无作用。结论檀香对豚鼠离体肠自主运动有双向调节作用,对乙酰胆碱(Ach)造成的痉挛状态有拮抗作用,对阿托品造成的松弛状态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檀香 豚鼠离体肠 乙酰胆碱 阿托品 回肠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肺口服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痰热闭肺证507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汪受传 孙轶秋 +4 位作者 卞国本 徐玲 马融 王孟清 刘光陵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9期1649-1653,1658,共6页
目的:观察清肺口服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痰热闭肺证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以利巴韦林注射液为对照,采用清肺口服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痰热闭肺证,进行了两期6中心的507例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结果:两期临床研究的结果均表明:清肺口服液... 目的:观察清肺口服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痰热闭肺证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以利巴韦林注射液为对照,采用清肺口服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痰热闭肺证,进行了两期6中心的507例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结果:两期临床研究的结果均表明:清肺口服液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利巴韦林注射液(P<0.05):清肺口服液和利巴韦林注射液均未见明显的临床不良反应。结论:清肺口服液是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痰热闭肺证有效而安全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肺口服液 小儿病毒性肺炎 痰热闭肺证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明片对实验性视网膜脱离时及复位后突触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朱志容 彭清华 陈吉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10期729-732,共4页
目的研究复明片对视网膜脱离时及复位后视网膜突触素(synalatophysin,SY)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8只家兔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对照组及复明片组,采用视网膜下腔注射透明质酸钠的方法建立视网膜脱离模型,10~14d后... 目的研究复明片对视网膜脱离时及复位后视网膜突触素(synalatophysin,SY)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8只家兔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对照组及复明片组,采用视网膜下腔注射透明质酸钠的方法建立视网膜脱离模型,10~14d后视网膜自动复位。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西药对照组给予西药混合溶液,复明片组给予复明片混悬液灌胃,分别于术后1周(视网膜脱离时)及3周(视网膜复位后)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SY表达情况。结果视网膜脱离导致SY表达显著减少,术后1周时,模型组、西药对照组及复明片组SY染色0D值分别为0、07±0,叭、0、08±0.01、0.13±0.02,较正常组(0.24±0.02)明显降低(P〈0.01);3周时,SY表达较视网膜脱离时增加,3组染色OD值分别为0、13±0.01、0.14±0,02、0.20±0、02,但与正常组(0,25±0,03)比较,其染色OD值仍显著降低(P〈0.01;P〈0,01;P〈0.05);在视网膜脱离时及复位后2个时相,复明片组SY染色OD值均高于相同时间点的模型组和西药对照组,差异亦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视网膜脱离导致视功能严重受损,而复明片可促进视网膜神经元突触密度和分布的恢复(轴突再生),促进视觉信息的传递,从而促进视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 突触素 复明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矾冰纳米乳对临床常见病原菌体外抗菌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丽芳 张阳德 伍参荣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5期25-28,共4页
研究纳米化提高白矾与冰片复合物体外抗菌活性的效果。分别采用琼脂扩散法、体外杀菌试验及试管稀释法,测定白矾与冰片O/W型复合纳米乳对临床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抑菌、杀菌效果及最低抑菌浓度(MIC),实验中以等浓度矾冰液作为对照。结果显... 研究纳米化提高白矾与冰片复合物体外抗菌活性的效果。分别采用琼脂扩散法、体外杀菌试验及试管稀释法,测定白矾与冰片O/W型复合纳米乳对临床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抑菌、杀菌效果及最低抑菌浓度(MIC),实验中以等浓度矾冰液作为对照。结果显示,矾冰纳米乳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白假丝酵母菌的抑制及杀灭活性均明显强于矾冰液(P<0.05)。矾冰纳米乳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临床菌株MIC90值分别为1.02、2.04和2.04 mg/mL,均明显低于矾冰液的MIC90值(P<0.05)。上述实验结果提示,矾冰纳米乳与矾冰液均有广谱体外抑菌及杀菌活性,白矾及冰片复合物纳米化可提高抗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矾 冰片 矾冰纳米乳 体外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复方动力学数学模型-总量统计矩法的研究 被引量:38
13
作者 贺福元 罗杰英 邓凯文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6年第6期13-18,共6页
目的:建立中药复方的药物动力学总量统计矩分析方法。方法:用统计矩原理阐明并建立中药复方总成分动力学参数体系及其与单个成分的动力学参数的关系。结果:建立了中药复方总量统计矩数学模型,包括总量零阶矩(AUC)、一阶矩(MRT)、二阶... 目的:建立中药复方的药物动力学总量统计矩分析方法。方法:用统计矩原理阐明并建立中药复方总成分动力学参数体系及其与单个成分的动力学参数的关系。结果:建立了中药复方总量统计矩数学模型,包括总量零阶矩(AUC)、一阶矩(MRT)、二阶矩(VRT)、表观半哀期、表观清除率、生物利用度、平均稳态浓度、达稳时间、平均吸收时间、平均溶解时间、平均崩解时间等动力学参数概念。结论:统计矩原理能建立适应中药复方多成分分析的药物动力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 药物动力学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辨证分型研究概况及统计分析 被引量:17
14
作者 屈岚 程丑夫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1期175-178,共4页
目的:概括和分析近年来冠心病辩证分型的情况,为冠心病科研及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3年来(1997-2009)冠心病辨证分型情况,研究①冠心病各复合证出现的频数、比例和统计学差异,②冠心病各证候要素出现的频数、比例和统计学差异。... 目的:概括和分析近年来冠心病辩证分型的情况,为冠心病科研及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3年来(1997-2009)冠心病辨证分型情况,研究①冠心病各复合证出现的频数、比例和统计学差异,②冠心病各证候要素出现的频数、比例和统计学差异。结果:复合证和证候要素出现频数前5位的分别为心血瘀阻、痰阻心脉、阴寒凝滞、气阴两虚、心气亏虚及血瘀、痰浊、气虚、阳虚、气滞。心血瘀阻、痰阻心脉型与心阴亏虚型,血瘀型、痰浊型与阴虚型均有统计学显著差异。结论:冠心病以复合证为单元和以证候要素为单元的辨证分型,两种方法各有优劣,但主要辩证类型相同,反应的疾病本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辨证分型 复合证 证候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药在脑血管病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5
作者 周德生 王仙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951-953,共3页
风药是历史悠久、临床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类药物。近20年来风药在脑血管病中的运用报道渐多,已研究发现很多风药对脑血管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关键词 风药 脑血管病 作用机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明片对实验性视网膜脱离复位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朱志容 彭清华 陈吉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993-994,共2页
目的:研究复明片对视网膜脱离时及复位后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48只家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采用视网膜下腔注射透明质酸钠的方法建立视网膜脱离动物模型,10~14天后视网膜自动复位。正常组、模型组予生理盐水,西药对照组予西药混... 目的:研究复明片对视网膜脱离时及复位后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48只家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采用视网膜下腔注射透明质酸钠的方法建立视网膜脱离动物模型,10~14天后视网膜自动复位。正常组、模型组予生理盐水,西药对照组予西药混合溶液,复明片组予复明片混悬液灌胃,分别于术后1、3周采用TUNEL法观察视网膜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术后1周和术后3周,复明片组视网膜细胞凋亡较相同时间点模型组及西药对照组明显减少,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降低(P<0.01)。结论:复明片能减少网脱所致视网膜细胞凋亡,从而提高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 细胞凋亡 复明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泰方血清和血浆蛋白质(肽)组学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国佐 朱惠斌 +5 位作者 杨梅 周瑜 钱荣华 易亚乔 袁紫薇 葛金文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505-1514,共10页
目的:通过对脑泰方含药血清和含药血浆蛋白质(肽)组学的比较研究,发现脑泰方含药血清和含药血浆中的差异蛋白(肽);以质谱分析技术确定差异蛋白的特征。从而为探索脑泰方的药效物质基础和发展中药血浆药理学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取健... 目的:通过对脑泰方含药血清和含药血浆蛋白质(肽)组学的比较研究,发现脑泰方含药血清和含药血浆中的差异蛋白(肽);以质谱分析技术确定差异蛋白的特征。从而为探索脑泰方的药效物质基础和发展中药血浆药理学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取健康成年SD大鼠2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组、脑泰方给药组,每组10只,连续灌胃给药7天。手术前12 h禁食不禁水,末次给药后1 h,用10%水合氯醛腹腔麻醉,经颈总动脉插管取血。每只大鼠采血后分别制备血清和血浆。每组随机抽取5只大鼠的血清及血浆,采用2-DE技术进行蛋白质(肽)组学比较研究,运用300DPI扫描、PDQuest 7.3.0软件进行分析;采用ESI-MS/MS对重要差异蛋白质点进行鉴定,筛选脑泰方血清和血浆差异蛋白的特征。结果:共获得20张胶图,各胶图分别得到664个蛋白位点。其中与空白血浆组比较,脑泰方血浆样品中共识别到20个差异蛋白点,其中15个差异点表达上调,5个差异点表达下调;与空白血清组比较,脑泰方血清样品中共识别到19个差异蛋白点,其中15个差异点表达上调,4个差异点表达下调;与脑泰方血浆组比较,脑泰方血清样品中共识别到24个差异蛋白点,其中9个差异点表达上调,15个差异点表达下调。选取在脑泰方血浆组和脑泰方血清组中高表达的10个差异蛋白质点进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成功鉴定了6个蛋白,分别是:inter-alpha trypsin inhibitor,heavy chain 3、Group specific component、complement factor B、Receptor Complexed With A Heterodimeric Fc、complement factor B,isoform CRA-d、Transferrin。结论:脑泰方含药血浆、血清中明显变化的蛋白质可能与其抗凝血促纤溶作用机制相关,这些蛋白参与血管新生、炎症调控等病理生理过程,对研究脑泰方作用的可能有效靶点及其信号转导通路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泰方 血浆 血清 二维电泳 蛋白质组学 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卫分证外周血Th1、Th2类细胞因子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旺华 周小青 +2 位作者 刘建新 谢静 杨静宜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4期818-820,共3页
目的:研究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卫分证外周血Th1/Th2漂移变化。方法:通过流式细胞检测技术,对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卫分证和正常人外周血Th1/Th2细胞进行检测,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细胞因子IL-4和IFN-γ水平,并比较IFN-γ/IL-4比值... 目的:研究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卫分证外周血Th1/Th2漂移变化。方法:通过流式细胞检测技术,对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卫分证和正常人外周血Th1/Th2细胞进行检测,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细胞因子IL-4和IFN-γ水平,并比较IFN-γ/IL-4比值。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卫分证组Th1、IFN-γ、Th1/Th2、IFN-γ/IL-4比值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卫分证与Th1/Th2漂移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桃体炎 T淋巴细胞亚群 TH1/TH2类细胞因子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复血汤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袁通春 江劲波 何群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718-1721,共4页
目的:探讨再生复血汤治疗脾肾两虚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及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40例脾肾两虚型慢性再障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A组)对照组(B组),分别予再生复血汤、安雄+左旋咪唑治疗6个月,对血象、骨髓象、中... 目的:探讨再生复血汤治疗脾肾两虚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及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40例脾肾两虚型慢性再障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A组)对照组(B组),分别予再生复血汤、安雄+左旋咪唑治疗6个月,对血象、骨髓象、中医征候疗效、有效率、T细胞亚群变化等进行比较。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80.0%,B组为6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改善率A组为90.0%,B组为6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A组与B组治疗后Hb、WBC、RBC、GR、Plt、Ret均有明显上升,LYM明显下降,两组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象变化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髓增生程度均有增高,A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细胞亚群治疗前CD4+降低,CD8+升高,CD4+/CD8+下降,治疗后CD4+升高,CD8+降低,CD4+/CD8+比值增大。两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未发现明显毒副不良反应。结论:再生复血汤治疗脾肾两虚型慢性再障有确切疗效,疗效与安雄+左旋咪唑相当,安全性好。对再障患者有一定的免疫调节和刺激骨髓增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慢性 脾肾两虚型 再生复血汤 安雄 左旋咪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加电针与针刺加穴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0
作者 郭世贵 吴文 黄洁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347-1349,共3页
目的:客观地研究针刺加电针法与针刺加穴位注射法两种不同治疗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比较出较佳治疗方法。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针加电组30例,采用针刺加电针法;针加穴组30例,采用针刺加穴位注射... 目的:客观地研究针刺加电针法与针刺加穴位注射法两种不同治疗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比较出较佳治疗方法。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针加电组30例,采用针刺加电针法;针加穴组30例,采用针刺加穴位注射法。每天治疗1次,6次为1个疗程,临床观察2个疗程。结果:①治疗后两组疼痛评分与腰椎功能评分都有变化,两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两组间比较,疼痛疗效方面针加电组与针加穴组无显著差异,腰椎功能疗效方面针加电组优于针加穴组(P<0.05);②临床疗效方面针加电组优良率高于针加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加电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针刺加穴位注射法疗效更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加电针 针刺加穴位注射 腰椎间盘突出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