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衰竭并发急性胰腺炎的机制及预防 被引量:1
1
作者 陆星宇 杨晶 +1 位作者 李盼 彭建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50-856,共7页
肝衰竭病情进展快,并发症多,病情十分凶险。在肝衰竭发展过程中,并发急性胰腺炎十分常见;而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与肝衰竭并发自发性腹膜炎极其相似,易被忽略。本文通过炎症反应、十二指肠乳头功能障碍、肠道菌群失调、氧化应激... 肝衰竭病情进展快,并发症多,病情十分凶险。在肝衰竭发展过程中,并发急性胰腺炎十分常见;而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与肝衰竭并发自发性腹膜炎极其相似,易被忽略。本文通过炎症反应、十二指肠乳头功能障碍、肠道菌群失调、氧化应激、微循环障碍等5个方面对肝衰竭并发急性胰腺炎的机制进行阐述,并根据其作用机制提出相应预防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衰竭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病理过程 早期医疗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肝健脾解毒方联合替雷利珠单抗及贝伐珠单抗对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
2
作者 周坤 袁维 +2 位作者 伍静 夏章 张帆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221-4224,共4页
目的 考察疏肝健脾解毒方联合替雷利珠单抗及贝伐珠单抗对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1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给予替雷利珠单抗及贝伐珠单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疏肝健脾解毒方,疗程3个月。检测中... 目的 考察疏肝健脾解毒方联合替雷利珠单抗及贝伐珠单抗对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1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给予替雷利珠单抗及贝伐珠单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疏肝健脾解毒方,疗程3个月。检测中医证候评分、肿瘤标志物(PIVKAⅡ、AFP)、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血清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VAS评分、EORTC QLQ-C30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肿瘤标志物、ALT、AST、VAS评分、EORTC QLQ-C30评分降低(P<0.05),CD3^(+)、CD4^(+)、CD4^(+)/CD8^(+)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2组TBIL、CD8^(+)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疏肝健脾解毒方联合替雷利珠单抗及贝伐珠单抗可安全有效地改善晚期肝癌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癌痛,提升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肝健脾解毒方 贝伐珠单抗 替雷利珠单抗 晚期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Ⅱ型Crigler-Najjar综合征1例报告 被引量:4
3
作者 伍玉南 彭建平 +2 位作者 黄裕红 阳航 孙克伟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776-778,共3页
Crigler-Najjar综合征(CNS)是由Crigler和Najjar于1952年首次报道而得名,是由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uridine 5'-diphosphate glucuronosyltransferase,UGT)1A1基因突变使其酶活性完全或部分丧失而导致的遗传性胆红素代谢... Crigler-Najjar综合征(CNS)是由Crigler和Najjar于1952年首次报道而得名,是由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uridine 5'-diphosphate glucuronosyltransferase,UGT)1A1基因突变使其酶活性完全或部分丧失而导致的遗传性胆红素代谢障碍性疾病,分为Ⅰ型和Ⅱ型,发病率为百万分之一[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gler-Najjar综合征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精性肝硬化合并成人Still病(AOSD)1例 被引量:2
4
作者 王书杰 张涛 卢胜家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84-685,共2页
成人Still病(adult onset Still’s disease,AOSD)曾被称为变应性亚败血症,是一种病因未明,以高热、皮疹、关节炎并伴有血象增高、肝脾及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男女罹病相近,散布世界各地,无地域差异,患病年龄多... 成人Still病(adult onset Still’s disease,AOSD)曾被称为变应性亚败血症,是一种病因未明,以高热、皮疹、关节炎并伴有血象增高、肝脾及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男女罹病相近,散布世界各地,无地域差异,患病年龄多在16~35岁。由于无特异诊断标准,常常需排除感染、肿瘤后才考虑其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肝硬化 成人Still病(AOSD) 发病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LRP3炎症小体激活促进肝星状细胞活化的机制 被引量:3
5
作者 彭憬 袁维 +1 位作者 银思涵 孙克伟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611-2615,共5页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脏损伤的共同结果,可进展为肝硬化甚至是肝癌,目前尚无有效逆转肝纤维化的手段。在窦周隙中被激活的肝星状细胞转变为肌成纤维细胞并分泌胶原,是肝纤维化进程中的中心事件。NLRP3炎症小体可被各种损伤刺激激活,介导炎...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脏损伤的共同结果,可进展为肝硬化甚至是肝癌,目前尚无有效逆转肝纤维化的手段。在窦周隙中被激活的肝星状细胞转变为肌成纤维细胞并分泌胶原,是肝纤维化进程中的中心事件。NLRP3炎症小体可被各种损伤刺激激活,介导炎症反应和细胞焦亡。近年研究发现NLRP3炎症小体与肝星状细胞活化密切相关。介绍了在各种病理因素刺激下,NLRP3炎症小体在肝星状细胞内不同通路的激活,以及促进胞外炎症微环境的形成,从而介导肝星状细胞活化,在促肝纤维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星状细胞 NLRP3炎症小体 炎症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V感染免疫耐受期产妇与正常产妇脐带血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中PI3K、mTOR、p70S6K、IFNα的表达情况分析
6
作者 杨雯珺 霍燚 彭建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727-1731,共5页
目的比较HBV感染免疫耐受期产妇脐带血与正常产妇脐带血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中PI3K、mTOR、p70S6K、IFNα表达的差异。方法选取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住院部2017年10月-2020年1月HBV感染免疫耐受期产妇20例(乙型肝炎组)及... 目的比较HBV感染免疫耐受期产妇脐带血与正常产妇脐带血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中PI3K、mTOR、p70S6K、IFNα表达的差异。方法选取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住院部2017年10月-2020年1月HBV感染免疫耐受期产妇20例(乙型肝炎组)及正常产妇10例(正常组)。分离培养脐带血pDC,在培养的第7天加入CpG-A,24 h后分别收集细胞及上清液,real-time PCR检测pDC PI3K、mTOR、p70S6K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技术检测pDC PI3K、mTOR、p70S6K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pDC培养上清IFNα水平。计量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乙型肝炎组HBV感染免疫耐受期产妇脐带血pDC PI3K、mTOR、p70S6K 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产妇组(t值分别为-81.04、-63.07、-34.55,P值均<0.001);乙型肝炎组HBV感染免疫耐受期产妇脐带血pDC PI3K、mTOR、p70S6K蛋白表达水平亦显著低于正常产妇组(t值分别为-8.13、-7.75、-6.71,P值均<0.001);乙型肝炎组HBV感染免疫耐受期产妇脐带血pDC培养上清IFNα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产妇组(t=-15.88,P<0.05)。结论HBV感染免疫耐受期产妇脐带血pDC的PI3K、mTOR、p70S6K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及IFNα水平减少,pDC功能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树突细胞 磷酸肌醇3-激酶 TOR丝氨酸-苏氨酸激酶 核糖体蛋白质S6激酶类 70-k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