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动痔疮套扎术在痔合并肛瘘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
作者 宾东华 翦闽涛 +1 位作者 严建 胡海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31期69-72,共4页
目的探讨自动痔疮套扎术(RPH)治疗痔合并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3月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肛肠科住院的121例内痔合并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治疗组61例患者采用RPH+瘘管切除术治疗;... 目的探讨自动痔疮套扎术(RPH)治疗痔合并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3月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肛肠科住院的121例内痔合并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治疗组61例患者采用RPH+瘘管切除术治疗;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内痔缝扎术+瘘管切除术治疗;观察周期为35 d,随访3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术后24 h疼痛积分、术后首次排便疼痛积分及持续时间、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3年痔复发情况。结果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24 h疼痛积分、首次排便疼痛积分及持续时间、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或缩短(P〈0.05或P〈0.01);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年痔复发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PH在痔合并肛瘘中应用的近、远期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痔疮套扎术 低位肛瘘 内痔缝扎术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在单纯肛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1
2
作者 胡海平 陈喜丽 张磊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7年第11期884-886,共3页
探讨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在单纯肛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选择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单纯肛瘘患者68例,根据临床诊治结果分为经括约肌肛瘘组(30例)和括约肌间肛瘘组(38例),经括约肌肛瘘组按照患者意愿分为对照1组(14例)和观察1组(16... 探讨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在单纯肛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选择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单纯肛瘘患者68例,根据临床诊治结果分为经括约肌肛瘘组(30例)和括约肌间肛瘘组(38例),经括约肌肛瘘组按照患者意愿分为对照1组(14例)和观察1组(16例);括约肌间肛瘘组分为对照2组(18例)和观察2组(20例)。两个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挂线术,两个观察组使用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手术相关指标,比较各组治疗前后疼痛指数评分、肛门功能评分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观察1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1组(P<0.05),观察2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1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和观察2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但术后创伤面积小、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小/短(P<0.05)。观察1组和观察2组的疼痛指数评分、肛门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观察1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5.0%,低于对照1组的71.43%(P<0.05),观察2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5.00%,低于对照1组的50.00%(P<0.05)。采用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单纯肛瘘可提高临床效果,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术后肛门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肛瘘 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 疼痛指数 肛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外周血中Th17细胞、Treg细胞及Th17/Treg细胞表达Meta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刘震宇 曹晖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0年第6期109-113,共5页
目的对溃疡性结肠炎外周血中的Th17细胞、Treg细胞、Th17/Treg的比例检测指标的意义进行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数据库(VIP),Pub Med,查找关于溃疡性结肠炎(uicerative colitis,UC)患... 目的对溃疡性结肠炎外周血中的Th17细胞、Treg细胞、Th17/Treg的比例检测指标的意义进行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数据库(VIP),Pub Med,查找关于溃疡性结肠炎(uicerative colitis,UC)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Treg细胞水平的病例对照研究,搜索时间是从2000年1月-2019年5月,并按照排除标准与纳入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资料后,采用Rev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9个RCT,119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UC组外周血TH17、TH17/Treg细胞百分比均较对照组升高,而Treg细胞百分比均较对照组低。UC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水平随病情严重程度加重而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C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水平随病情严重程度加重也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外周血中的TH17细胞、Treg细胞、Th17/Treg的比例变化影响UC的发生发展,可以将两者作为整体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辅助性T细胞17 调节性T细胞 TH17细胞 TREG细胞 Th17/Treg的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一线护士救治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4
作者 黄璐 曾韧 +2 位作者 余艳兰 蔡喆燚 陈新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5期168-171,184,共5页
目的评价我国护士参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工作的真实体验。方法检索VIP、Wanfang、CNKI、PubMed、Medline、CBM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从2019年12月1日—2020年4月30日,查找我国护士参与国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期间的救治体验的质性研究... 目的评价我国护士参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工作的真实体验。方法检索VIP、Wanfang、CNKI、PubMed、Medline、CBM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从2019年12月1日—2020年4月30日,查找我国护士参与国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期间的救治体验的质性研究,采用meta整合方法对结果进行整合。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提炼出56个结果,9个类别和3个整合结果: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一线护士承受着多方面的压力;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一线护士期望多方面的支持与指导;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一线护士职业认同感、价值感得到满足。结论我国护士在参与国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工作期间承受着巨大的身心压力,政府和社会应给予全方位的支持与指导,以促进其全身心投入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一线,充分发挥个人的职业与社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救治体验 质性研究 meta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术仁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慢性便秘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5
作者 郑凤萍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5年第10期103-104,共2页
[目的]观察参术仁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慢性便秘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住院患者按抛硬币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聚乙二醇4000散,10g/次,2次/d。治疗组30例参术仁汤(党参、白术、火麻仁各30g,杏仁、沙参、玄参各1... [目的]观察参术仁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慢性便秘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住院患者按抛硬币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聚乙二醇4000散,10g/次,2次/d。治疗组30例参术仁汤(党参、白术、火麻仁各30g,杏仁、沙参、玄参各15g,厚朴、枳实、槟榔、栀子、蒲公英、天花粉各10g),1剂/d,水煎200m L,早晚饭前分服。连续治疗14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排便次数、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23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32%。对照组痊愈13例,有效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术仁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慢性便秘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便秘 气血两虚型 聚乙二醇4000散 排便次数 中医药治疗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泄泻停颗粒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小儿急性腹泻 被引量:22
6
作者 李敏 胡海平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4期803-806,共4页
目的探究小儿泄泻停颗粒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0例小儿急性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及患儿病情情况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布拉氏酵母菌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 目的探究小儿泄泻停颗粒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0例小儿急性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及患儿病情情况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布拉氏酵母菌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小儿泄泻停颗粒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相关指标,治疗前后大便情况,免疫功能,不良反应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大便性状评分与大便频次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联合组治疗后大便性状评分与大便频次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IgG、IgM、IgA,CD4^(^(+))、CD4^(+)/CD8^(+)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CD8^(+)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联合组治疗后IgG、IgM、IgA,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96.00%,48/5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40/50)(P<0.05);联合组腹泻、恶心、发热及呕吐缓解时间、治愈时间、治疗费用支出等相关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泄泻停颗粒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小儿急性腹泻,可以有效改善患儿大便性状,纠正患儿免疫功能,治疗效果较好,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泄泻停颗粒 布拉氏酵母菌 小儿急性腹泻 大便性状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