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目的探讨乳腺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signal intensity curve,TIC)及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预测乳腺癌激素受体(hormone receptor,HR)表达状态的价值,评估MRI特征与激素受体状态之间的相关性及预测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5年3月206例经病理证实为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MRI表现,分析DCE-MRI中形态学特征、TIC与ADC值在不同HR表达状态(HR+/HR-)乳腺癌之间的差异,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MRI表现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联合的logistic回归分析,并绘制ROC曲线,评估MRI特征预测乳腺癌激素受体表达状态的效能。结果HR+组与HR-组的形态学特征(包括肿瘤最大径、边缘、毛刺征、强化方式)、TIC与ADC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R+更容易表现为最大径≤2 cm、边缘不清晰、有毛刺、不均匀强化和TIC为Ⅲ型曲线,且平均ADC值低于HR-。其中MRI形态学特征、ADC值可以预测激素受体阳性或阴性乳腺癌,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06(95%CI:0.747~0.864)、0.669(95%CI:0.593~0.744),敏感度分别为74.1%、75.3%、特异度分别为74.4%、51.2%,而将二者联合预测HR表达状态的AUC为0.837(95%CI:0.784~0.890),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4.0%、65.6%,其中MRI形态学特征联合ADC值的鉴别价值最高。结论MRI形态学特征、ADC值联合模型对于乳腺癌激素受体表达状态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从而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和调整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