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妇产科经腹手术后配合针灸治疗促进肛门排气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剑 黄东一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36期102-103,共2页
目的:观察妇产科经腹各类手术后配合针灸治疗对促进术后肛门排气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妇产科经腹手术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手术后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62例手术后配合针灸治疗。观察两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结果:治疗组平均... 目的:观察妇产科经腹各类手术后配合针灸治疗对促进术后肛门排气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妇产科经腹手术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手术后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62例手术后配合针灸治疗。观察两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结果:治疗组平均排气时间为(28.52±3.47)h,优于对照组的(33.97±4.51)h。两组平均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可缩短妇产科经腹手术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有利于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产科手术后 针灸 肛门排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尤昭玲基于五行学说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医辅治策略 被引量:6
2
作者 王肖 尤昭玲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0期102-103,共2页
五行学说是将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的特性及其生克制化规律运用于中医学而建立的中医基本理论。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系统整体,五脏之间关系密切。笔者导师尤昭玲教授在中医辅治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时,巧妙配伍用药,处处渗透“... 五行学说是将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的特性及其生克制化规律运用于中医学而建立的中医基本理论。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系统整体,五脏之间关系密切。笔者导师尤昭玲教授在中医辅治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时,巧妙配伍用药,处处渗透“五行学说”理念,丰富了五行学说的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医经验 尤昭玲 五行学说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中医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膈下逐瘀汤联合艾灸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观察
3
作者 孔小娟 马正娇 +1 位作者 乔江 林洁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5期539-543,共5页
目的探析膈下逐瘀汤联合艾灸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4月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就诊的138例气滞血瘀型子宫腺肌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联合艾灸... 目的探析膈下逐瘀汤联合艾灸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4月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就诊的138例气滞血瘀型子宫腺肌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联合艾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膈下逐瘀汤治疗。观察2组中医疗效、症状评分、子宫血流动力学和血清性激素,同时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的子宫体积、月经周期以及相关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收缩期峰值流速(Vmax)、舒张末期流速(Vmin)均升高,阻力指数(RI)均下降,且治疗组变化幅度大于A组(P<0.05);治疗后2组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性激素(FSH)均下降,且治疗组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膈下逐瘀汤联合艾灸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腺肌病患者,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可调节子宫血流动力学,改善性激素,同时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增加,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膈下逐瘀汤 艾灸 子宫腺肌病 气滞血瘀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后联合妈富隆预防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6
4
作者 王剑 邓海燕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8期72-73,共2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后联合药物治疗对预防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经宫腔镜诊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后不给予任何治疗;治疗组40例,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 目的探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后联合药物治疗对预防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经宫腔镜诊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后不给予任何治疗;治疗组40例,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后口服妈富隆3个疗程。两组随访6个月观察子宫内膜息肉复发情况。结果对照组术后复发14例(33.33%),月经改善27例(64.29%);治疗组术后复发5例(12.50%),月经改善34例(85.00%),两组月经改善及术后复发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后联合妈富隆治疗,有助于临床症状改善及预防子宫内膜息肉术后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息肉 宫腔镜 妈富隆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剧吐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5
作者 崔婷婷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1期29-30,共2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剧吐的疗效。方法:治疗组Ⅰ组30例,采用艾条隔姜灸内关穴配合静脉输液治疗;治疗组Ⅱ组30例,根据不同的症型:痰滞型、胃虚型,分别采用青竹茹汤、香砂六君子汤2方加减,配合静脉输液;对照组Ⅲ组,静脉输液治疗...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剧吐的疗效。方法:治疗组Ⅰ组30例,采用艾条隔姜灸内关穴配合静脉输液治疗;治疗组Ⅱ组30例,根据不同的症型:痰滞型、胃虚型,分别采用青竹茹汤、香砂六君子汤2方加减,配合静脉输液;对照组Ⅲ组,静脉输液治疗。结果:各组治疗前后妊娠呕吐疗效比较,Ⅰ组与Ⅱ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Ⅰ组与Ⅲ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Ⅱ组与Ⅲ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各组治愈时间比较,Ⅰ组和Ⅱ组、Ⅲ组相比,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中医药采用的口服中药配合静脉输液有一定的疗效,但疗程长,艾条隔姜灸内关穴配合静脉输液治疗,止呕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剧吐 中药 内关穴 隔姜灸 静脉输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后抑郁症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含量及与临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胡晓平 曾伟南 陈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33期122-123,共2页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含量及与临床相关性分析。方法采用ELISA测定48例产后抑郁患者及30例健康产妇血浆中BDNF的含量,然后比较两组间差别及产后抑郁组中BDNF含量与爱丁堡产后抑郁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产后...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含量及与临床相关性分析。方法采用ELISA测定48例产后抑郁患者及30例健康产妇血浆中BDNF的含量,然后比较两组间差别及产后抑郁组中BDNF含量与爱丁堡产后抑郁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产后抑郁组患者EPDS评分、血清BDNF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earson相关分表明,产后抑郁患者与对照组患者EPDS评分和血清BDNF含量之间呈正相关(r=0.741,P=0.000)。结论 BDNF与抑郁病情相关,临床中可以作为预测产后抑郁早期发生及临床疗效评定生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抑郁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抑郁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管复元汤对宫腹腔镜联合输卵管复通术后妊娠率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永宏 刘文娥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4-177,共4页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配合术后中药通管复元汤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效果。方法双侧输卵管阻塞的62例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2例,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配合术后中药通管复元汤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配合术后中药通管复元汤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效果。方法双侧输卵管阻塞的62例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2例,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配合术后中药通管复元汤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术后两组均给抗生素预防性治疗3个月。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术中输卵管通畅率分别为96.9%、9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宫内妊娠率,研究组84.4%,对照组43.3%,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手术配合术后中药通管复元汤能有效防治输卵管阻塞再通术后粘连,明显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术后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 腹腔镜 输卵管阻塞 妊娠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人规》辨证论治特色探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曾玲 杨正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12X期132-133,共2页
本文通过对《妇人规》的研究,总结张景岳辨证论治妇科疾病的学术思想特色,如经病形成有多因,调经之要须辨证;妊娠胎气不安,证本非一,治亦不同,辨证祛病;安胎要法,祛其所病,便是安胎,因病而药之,不可拘泥;产后有虚证、不虚证、全实证及... 本文通过对《妇人规》的研究,总结张景岳辨证论治妇科疾病的学术思想特色,如经病形成有多因,调经之要须辨证;妊娠胎气不安,证本非一,治亦不同,辨证祛病;安胎要法,祛其所病,便是安胎,因病而药之,不可拘泥;产后有虚证、不虚证、全实证及虚实夹杂证之别,产后应明辨虚实,因证而治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景岳 妇人规 辨证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央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1例的抢救 被引量:2
9
作者 崔婷婷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31期128-128,共1页
现将1例中央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抢救情况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患者,女性,育龄,31岁,停经8^+月,反复问歇性阴道流血5^+月,于2008年4月10日13:23入院。患者末次月经2007年8月10日。预产期为2008年5月17日。2008年1月底,无... 现将1例中央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抢救情况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患者,女性,育龄,31岁,停经8^+月,反复问歇性阴道流血5^+月,于2008年4月10日13:23入院。患者末次月经2007年8月10日。预产期为2008年5月17日。2008年1月底,无诱因出现阴道少量暗红色流血半个月,2月1813再次出现极少量暗红色流血1周,中药保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性前置胎盘 胎盘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娩期子宫破裂子宫次全切除术后DIC抢救成功1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崔婷婷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36期149-149,共1页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病急骤,来势凶险,治疗棘手,死亡率高。早期诊断、正确治疗是抢救DIC的关键。笔者于2008年4月收治1例因产后出血致DIC的患者,经过抢救治疗,患者转危为安,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子宫破裂 子宫次全切除术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经消囊方治疗肝郁气滞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莹莹 林洁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第15期177-178,共2页
目的观察调经消囊方治疗肝郁气滞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予以调经消囊方治疗;对照组30例,予以达英-35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6.67%,对照组7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 目的观察调经消囊方治疗肝郁气滞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予以调经消囊方治疗;对照组30例,予以达英-35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6.67%,对照组7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基础体温(BBT),LH、FSH、PRL、T值,肝郁气滞证积分经秩和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经消囊方治疗肝郁气滞型多囊卵巢综合征具有较为肯定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肝郁气滞 疏肝行气、补肾化瘀 调经消囊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晚期乏力纳差、瘙痒、黄疸、阴道流血1例报道
12
作者 崔婷婷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34期155-155,158,共2页
现有妊娠晚期出现乏力纳差、瘙痒、黄疸、阴道流血1例,相关资料及分析如下:
关键词 乏力纳差 瘙痒 黄疸 阴道出血 妊娠晚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索前列醇用于宫腔镜术前非妊娠妇女扩张宫颈的探讨
13
作者 崔婷婷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5期64-65,共2页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在非妊娠妇女扩张宫颈的作用。方法:选择需行宫腔镜手术患者90例,分为3组:Ⅰ组30例,患者行宫腔镜手术前3 h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400μg;Ⅱ组,宫腔镜手术前3 h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600μg;Ⅲ组,宫腔镜手术前2 min宫颈注...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在非妊娠妇女扩张宫颈的作用。方法:选择需行宫腔镜手术患者90例,分为3组:Ⅰ组30例,患者行宫腔镜手术前3 h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400μg;Ⅱ组,宫腔镜手术前3 h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600μg;Ⅲ组,宫腔镜手术前2 min宫颈注射2%的利多卡因5 ml。观察宫颈软化情况、宫颈扩张所需时间、患者腹痛程度、手术并发症及药物的副作用。结果:宫颈软化程度、扩张宫颈所需时间、心脑综合征发生率Ⅰ组、Ⅱ组与Ⅲ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腹痛程度Ⅰ组与Ⅱ组、Ⅲ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Ⅱ组与Ⅲ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手术并发症及副作用,3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400μg术前阴道内放置,或600μg术前舌下含服,均可有效扩张宫颈,而400μg术前3 h阴道内放置是宫腔镜手术扩张宫颈所需的最低有效剂量及理想给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索前列醇 扩张宫颈 非妊娠妇女 宫腔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异位妊娠20例临床观察
14
作者 乔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1期71-72,共2页
异位妊娠治疗不及时可危机生命。近年来,众多报道其发生率约为4、5‰~20‰,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随着早期异位妊娠诊断率的提高,为许多妇女保守治疗创造了条件。笔者采用中药配合甲氨喋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患者2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 异位妊娠治疗不及时可危机生命。近年来,众多报道其发生率约为4、5‰~20‰,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随着早期异位妊娠诊断率的提高,为许多妇女保守治疗创造了条件。笔者采用中药配合甲氨喋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患者2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异位妊娠 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联合椎管内镇痛在分娩镇痛中安全及有效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税林辉 何慧鑫 +4 位作者 彭赛 邓超文 滕永杰 雷华娟 李子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10期108-112,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针刺联合椎管内镇痛在分娩镇痛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CBM和维普网,搜集针刺联合椎管内分娩镇痛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0年8月。筛选出符合... 目的系统评价针刺联合椎管内镇痛在分娩镇痛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CBM和维普网,搜集针刺联合椎管内分娩镇痛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0年8月。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文献,使用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包括87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的阴道分娩转剖宫产率[OR=0.45,95%CI(0.26,0.77),P=0.003]、产后出血量[MD=-45.14,95%CI(-85.32,-4.96),P=0.03]及椎管内用药量[MD=-4.35,95%CI(-5.97,-2.74),P<0.00001]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的宫口开全时视觉模拟评分[MD=-0.19,95%CI(-0.45,0.07),P=0.15]及第一产程活跃期时长[MD=-15.79,95%CI(-32.83,1.24),P=0.0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相较于单纯的椎管内分娩镇痛,针刺联合椎管内镇痛能减少椎管内用药量、产后出血量,降低阴道分娩转剖宫产率。但仍需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研究予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分娩 镇痛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尖锐湿疣30例临床观察
16
作者 崔婷婷 《临床医药实践》 2010年第5X期558-558,共1页
采用中西医结合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的方法治疗尖锐湿疣30例,第一次治愈率93.3%,复发2例,占6.7%,治愈平均时间为8 d,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5 d,如有新的疣体长出,按上述方法,尽早激光尽早治疗,第二次治愈率100%。
关键词 尖锐湿疣 中药内服 实证和虚证 中药熏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