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乌梅丸通过调控NLRP3炎症小体改善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黏膜炎症反应及细胞焦亡 被引量:8
1
作者 李克亚 王真权 王军文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7-102,109,共7页
目的:研究乌梅丸通过调控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3(NLRP3)炎症小体改善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肠黏膜炎症反应及细胞焦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进行动物实验,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灌肠的方式建立UC模型,造模后给予不同剂量... 目的:研究乌梅丸通过调控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3(NLRP3)炎症小体改善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肠黏膜炎症反应及细胞焦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进行动物实验,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灌肠的方式建立UC模型,造模后给予不同剂量乌梅丸灌胃,阴性对照(NC)-慢病毒(LV)或NLRP3-LV尾静脉注射。评价各组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I),测量结肠长度,检测病理改变及组织病理评分、结肠组织IL-1β、IL-18含量及GSDMD-N、NLRP3、Cleaved caspase-1表达。结果:UC组大鼠结肠黏膜出现典型UC病理改变,DAI、组织病理评分、结肠组织IL-1β、IL-18含量及GSDMD-N、NLRP3、Cleaved caspase-1表达高于对照组,结肠长度短于对照组(P<0.05);不同浓度乌梅丸组大鼠结肠黏膜UC病理改变改善,DAI、组织病理评分、结肠组织IL-1β、IL-18含量及GSDMD-N、NLRP3、Cleaved caspase-1表达低于UC组,结肠长度长于UC组(P<0.05);高剂量乌梅丸灌胃同时注射LV,NLRP3-LV+UC+高剂量乌梅丸组大鼠结肠黏膜UC病理改变加重,DAI、组织病理评分、结肠组织IL-1β、IL-18含量及GSDMD-N、NLRP3、Cleaved caspase-1表达高于NC-LV+UC+高剂量乌梅丸组,结肠长度短于NC-LV+UC+高剂量乌梅丸组(P<0.05)。结论:乌梅丸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改善UC大鼠肠黏膜炎症反应及细胞焦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乌梅丸 NLRP3炎症小体 炎症反应 细胞焦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芍药散古今源流及临床应用机制 被引量:8
2
作者 李鸿 黎柳 +6 位作者 黄秋晴 杨诗尧 邹俊驹 向琴 刘秀 肖凡 喻嵘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448-2454,共7页
目的:系统梳理有关当归芍药散的古今文献,了解当归芍药散的历史沿革和临床应用概况,为当归芍药散的现代临床应用及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在《中华医典》数据库中以“当归芍药散”为关键词搜索有关条目及古代书籍,在国家知识基础设施... 目的:系统梳理有关当归芍药散的古今文献,了解当归芍药散的历史沿革和临床应用概况,为当归芍药散的现代临床应用及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在《中华医典》数据库中以“当归芍药散”为关键词搜索有关条目及古代书籍,在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及PubMed数据库中以“当归芍药散”“DangGui ShaoYao San(DSS)”为主题词进行检索,并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最终总结出当归芍药散的历史沿革与临床研究。结果:古代文献最终纳入111条目,共50部医籍,当归芍药散首载于《金匮要略》,其药物组成、基原、剂量、煎服方法大致延续了仲景书中的记载,书中并未记载当归芍药散的炮制方法、服药反应及禁忌证,但是后世医家及学者对当归芍药散的单个药物进行了考证和探讨,处方配伍比例当为3∶16∶8∶4∶4∶8,方中药物为生品,主治腹痛;现代文献纳入38篇文献,该方具有镇痛抗炎、调节激素水平、降低血脂程度、改善血流状态、提高免疫的功用,主要用于慢性盆腔炎、痛经、黄褐斑、糖尿病肾病等疾病。结论:当归芍药散的组成、基原、剂量、煎煮及服用方法基本上与《金匮要略》保持一致,该方主要适用证型有5型,疾病有10余种。临床治疗上,探究其临床应用机制,扩宽了当归芍药散的应用范围,为经方当归芍药散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芍药散 《金匮要略》 文献研究 临床应用 作用机制 理论源流 组方应用 张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梅丸联合美沙拉嗪对寒热错杂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6
3
作者 李克亚 陆文洪 +1 位作者 王真权 王军文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493-3497,共5页
目的考察乌梅丸联合美沙拉嗪对寒热错杂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9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乌梅丸,疗程7 d。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内镜表现评分、氧化... 目的考察乌梅丸联合美沙拉嗪对寒热错杂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9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乌梅丸,疗程7 d。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内镜表现评分、氧化应激指标(MDA、LPO、SOD)、炎性因子(IL-6、IL-8、TNF-α)、Baron评分、改良Mayo疾病活动性评分、MMP-2、MMP-9、TMAO、CD4^(+)、CD8^(+)、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内镜表现评分、MDA、LPO、Baron评分、改良Mayo疾病活动性评分、MMP-2、MMP-9、TMAO、CD4^(+)降低(P<0.05),SOD、CD8^(+)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结论乌梅丸联合美沙拉嗪可安全有效地改善寒热错杂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炎症反应和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梅丸 美沙拉嗪 溃疡性结肠炎 寒热错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 被引量:10
4
作者 赵永旺 彭清华 张仁俊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4期289-290,共2页
目的 探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对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接受治疗的85例(85眼)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A、B2组.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为A组45例(45眼),羊膜移植术为B组40例(40眼)。复发性翼状胬肉切除过程... 目的 探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对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接受治疗的85例(85眼)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A、B2组.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为A组45例(45眼),羊膜移植术为B组40例(40眼)。复发性翼状胬肉切除过程中,虹膜恢复器“裁纸”样将胬肉组织自角膜上剥离,显微有齿镊类似“撕囊法”彻底清除角、巩膜上残留胬肉组织。于角膜缘上方或下方取与缺损角膜缘等长的自体角膜缘干细胞,宽约3min,并不一定完全遮盖巩膜暴露区。10-0无损伤缝线将植片与植床间断缝合牢固。羊膜移植采用传统手术。临床随访观察5~12月。结果治愈率:A组为88.89%,B组为65%;有效率:A组为93.33%,B组为77.50%;复发率:A组为6.67%,B组为22.50%.治愈率、有效率A组明显高于B组(χ^2=5.2,P〈0.05);复发率A组明显低于B组(χ^2=4.81,P〈0.05)。结论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能显著降低复发性翼状胬肉的复发率,它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移植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