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对照中医药术语数据集基于人民卫生出版社(PMPH)制定的《中医英语术语(内部草案)》、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WHO International Standard Terminologies on Traditional Medicine in 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和世界中医药...中英对照中医药术语数据集基于人民卫生出版社(PMPH)制定的《中医英语术语(内部草案)》、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WHO International Standard Terminologies on Traditional Medicine in 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和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WFCMS)制定的《International Standard Chinese-English Basic Nomenclature of Chinese Medicine》3个权威术语标准整合而成,旨在促进中医药术语标准化和中医药国际交流。本数据集通过Python pandas包及OCR技术将数据进行采集、清洗、整理、合并,最终分为56类,共整理数据16189条,经合并为8975条。本数据集促进了中医术语的规范化,方便了学术交流和中医的继承发扬,同时有助于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小血管病(Hypertensive 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HT-CSVD)的中医病因病机,梳理HT-CSVD中医药治疗现况及其疗效评价指标。方法基于“风痰瘀虚”立论,从中医基础理论视角系统阐述HT-CSVD的发病机理;并对中医药治疗...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小血管病(Hypertensive 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HT-CSVD)的中医病因病机,梳理HT-CSVD中医药治疗现况及其疗效评价指标。方法基于“风痰瘀虚”立论,从中医基础理论视角系统阐述HT-CSVD的发病机理;并对中医药治疗HT-CSVD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与牛津证据等级分类总结,归纳其疗效评价指标。结果HT-CSVD的病机为虚则气血津液不足和髓海失养,实则风、痰、瘀犯清窍,邪袭虚处,壅滞清窍而“神”乱;病位在脑窍,与心、肾、肝、脾的虚损相关;“虚”“瘀”“痰”“风”是其重要的病理枢机。当前,HT-CSVD的中医药治疗主要包括益气、活血、补肾、化痰等中药复方或注射液,针刺(取穴主穴为人迎、合谷、太冲等)及其他非药物干预3方面。其疗效评价指标以功能评分量表、影像学特征指标、机制相关生物标记物与中医证候相关有效率与评分等为主。结论本研究对HT-CSVD中医病因病机的解析,以及中医药治疗HT-CSVD的较高证据等级方案与其疗效评价指标的梳理,可望为后续HTCSVD中医药防治专家共识的制订提供参考。展开更多
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小血管病(Hypertensive 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HT-CSVD)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分析其与靶器官损伤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215例HT-CSVD患者,根据《中...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小血管病(Hypertensive 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HT-CSVD)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分析其与靶器官损伤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215例HT-CSVD患者,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和《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中相关证候分型标准对其中医四诊信息进行辨证分型,采集其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血压等一般资料,并检测血脂、血糖、凝血功能、肾功能、同型半胱氨酸(HCY)等相关指标。结果215例HT-CSVD患者中医证型的构成比从高到低依次排序为痰湿壅盛证>气血亏虚证>阴虚阳亢证>肝火亢盛证>瘀血阻络证。五组证型中,痰湿壅盛证BMI水平最高,与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肌酐(Cr)、血尿酸(UA)水平较其余四组证型偏高,与气血亏虚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血亏虚证HCY水平与痰湿壅盛证、瘀血阻络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甘油三酯(TG)水平与阴虚阳亢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TG、BMI与阴虚阳亢证存在相关性,HCY与气血亏虚证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痰、虚、风、火与瘀是HT-CSVD的主要发病因素与病理枢机;BMI、Cr、UA、TG、HCY水平与各中医证型有一定的相关性,可将其作为HT-CSVD中医证型分型客观化的参考指标。展开更多
文摘中英对照中医药术语数据集基于人民卫生出版社(PMPH)制定的《中医英语术语(内部草案)》、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WHO International Standard Terminologies on Traditional Medicine in 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和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WFCMS)制定的《International Standard Chinese-English Basic Nomenclature of Chinese Medicine》3个权威术语标准整合而成,旨在促进中医药术语标准化和中医药国际交流。本数据集通过Python pandas包及OCR技术将数据进行采集、清洗、整理、合并,最终分为56类,共整理数据16189条,经合并为8975条。本数据集促进了中医术语的规范化,方便了学术交流和中医的继承发扬,同时有助于中医药信息化建设。
文摘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小血管病(Hypertensive 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HT-CSVD)的中医病因病机,梳理HT-CSVD中医药治疗现况及其疗效评价指标。方法基于“风痰瘀虚”立论,从中医基础理论视角系统阐述HT-CSVD的发病机理;并对中医药治疗HT-CSVD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与牛津证据等级分类总结,归纳其疗效评价指标。结果HT-CSVD的病机为虚则气血津液不足和髓海失养,实则风、痰、瘀犯清窍,邪袭虚处,壅滞清窍而“神”乱;病位在脑窍,与心、肾、肝、脾的虚损相关;“虚”“瘀”“痰”“风”是其重要的病理枢机。当前,HT-CSVD的中医药治疗主要包括益气、活血、补肾、化痰等中药复方或注射液,针刺(取穴主穴为人迎、合谷、太冲等)及其他非药物干预3方面。其疗效评价指标以功能评分量表、影像学特征指标、机制相关生物标记物与中医证候相关有效率与评分等为主。结论本研究对HT-CSVD中医病因病机的解析,以及中医药治疗HT-CSVD的较高证据等级方案与其疗效评价指标的梳理,可望为后续HTCSVD中医药防治专家共识的制订提供参考。
文摘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小血管病(Hypertensive 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HT-CSVD)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分析其与靶器官损伤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215例HT-CSVD患者,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和《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中相关证候分型标准对其中医四诊信息进行辨证分型,采集其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血压等一般资料,并检测血脂、血糖、凝血功能、肾功能、同型半胱氨酸(HCY)等相关指标。结果215例HT-CSVD患者中医证型的构成比从高到低依次排序为痰湿壅盛证>气血亏虚证>阴虚阳亢证>肝火亢盛证>瘀血阻络证。五组证型中,痰湿壅盛证BMI水平最高,与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肌酐(Cr)、血尿酸(UA)水平较其余四组证型偏高,与气血亏虚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血亏虚证HCY水平与痰湿壅盛证、瘀血阻络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甘油三酯(TG)水平与阴虚阳亢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TG、BMI与阴虚阳亢证存在相关性,HCY与气血亏虚证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痰、虚、风、火与瘀是HT-CSVD的主要发病因素与病理枢机;BMI、Cr、UA、TG、HCY水平与各中医证型有一定的相关性,可将其作为HT-CSVD中医证型分型客观化的参考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