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60 m^(2)烧结机台车跑偏成因分析与调整措施 被引量:1
1
作者 汪子寒 郑炯科 张震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3-48,63,共7页
台车跑偏一直是烧结生产过程中经常发生的问题,严重时影响正常生产,降低设备使用寿命。本文通过分析台车运行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建立相关力学模型,研究由于左右侧台车摩擦力不均、台车驱动头轮、左右侧温度差等因素对台车运行轨迹的影响... 台车跑偏一直是烧结生产过程中经常发生的问题,严重时影响正常生产,降低设备使用寿命。本文通过分析台车运行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建立相关力学模型,研究由于左右侧台车摩擦力不均、台车驱动头轮、左右侧温度差等因素对台车运行轨迹的影响,分析得出台车运行跑偏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状态,并指出烧结机在制造安装及运行过程中防止跑偏的注意事项。在此基础上,结合某钢厂360 m^(2)烧结机台车跑偏实际情况,通过不同的调整实践,检测运行参数,提出保证台车安装基准与减小两侧热膨胀的台车跑偏控制措施以及合理布置台车配重以平衡台车整体受力的跑偏调整措施,并将其应用于工程实际,空负荷和热负荷条件下烧结机上下台车全部回正,跑偏问题得到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机 台车跑偏 机理 跑偏调整 维护检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环冷机回转框架及台车的制造工艺改进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峰 刘静波 +2 位作者 申理仁 黎建国 曹胜年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3-26,30,共5页
新型摇臂式环冷机是烧结工艺一种极为常见的冷却设备,传统生产工艺对加工设备大型化、智能化和专机化的要求非常高,导致生产成本高、生产周期长、生产资源匮乏等问题。对新型摇臂式环冷机摇臂、台车体、回转框架的制造工艺难点进行分析... 新型摇臂式环冷机是烧结工艺一种极为常见的冷却设备,传统生产工艺对加工设备大型化、智能化和专机化的要求非常高,导致生产成本高、生产周期长、生产资源匮乏等问题。对新型摇臂式环冷机摇臂、台车体、回转框架的制造工艺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优化改进工艺措施;通过设计专用工装,将产品加工过程中的相对空间形位关系转化成工装上的一系列定位基准,在普通机床上校正工装基准,通过尺寸换算实现生产加工。实践表明:改进后的新型摇臂式环冷机回转框架及台车制造工艺,可缩减制作周期约17.58%,降低生产成本约13.78%,且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具有较大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冷机 回转框架 台车 基准转换 专用工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低烧结机漏风率的制造工艺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峰 申理仁 +3 位作者 曹胜年 李丰 黎建国 罗可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10,共3页
从优化烧结机关键部件的制造工艺入手,重点介绍了台车等部件的制造工艺及有关工装方案,有助于提高烧结机的制造质量和安装精度,降低漏风。
关键词 烧结机 漏风 台车制造 专用工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源头控制环冷机跑偏 被引量:2
4
作者 张鹏超 范滢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7-30,共4页
跑偏是环冷机普遍存在的问题,跑偏会加速多个部件的磨损,严重时会造成故障停机,影响生产。通过对引起环冷机跑偏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其主要由关键位置安装精度不够、回转框架受热变形、产后维护保养不善等三方面原因造成。通过采取相应... 跑偏是环冷机普遍存在的问题,跑偏会加速多个部件的磨损,严重时会造成故障停机,影响生产。通过对引起环冷机跑偏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其主要由关键位置安装精度不够、回转框架受热变形、产后维护保养不善等三方面原因造成。通过采取相应措施对这三个方面的原因进行控制,可以有效地防止环冷机跑偏,相应措施已在三台环冷机上得到应用且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冷机 跑偏 安装精度 回转框架 受热变形 维护保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袋复合除尘器在烧结机机尾除尘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谢鑫 刘康华 梁栋平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4-56,共3页
针对龙钢原265 m2烧结机机尾电除尘系统除尘效果差、达不到国家排放标准的情况,通过现场分析,结合目前国内电袋复合除尘器的研究和应用成果,决定在除尘改造中采用电袋复合除尘器。改造后取得了良好效果,为电袋除尘器在烧结系统中的应用... 针对龙钢原265 m2烧结机机尾电除尘系统除尘效果差、达不到国家排放标准的情况,通过现场分析,结合目前国内电袋复合除尘器的研究和应用成果,决定在除尘改造中采用电袋复合除尘器。改造后取得了良好效果,为电袋除尘器在烧结系统中的应用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袋除尘器 机尾除尘 复合除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M的强力混合机颗粒仿真与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薛宁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2-68,共7页
为研究卧式强力混合机的混合过程和机理,提高混合效率,本文采用DEM软件对强力混合机的混合均匀性和效率进行研究。首先建立卧式强力混合机的数值仿真模型,分别对混合原料粒度、填充率、含水量、转子组件4个参数进行研究,分析其对物料混... 为研究卧式强力混合机的混合过程和机理,提高混合效率,本文采用DEM软件对强力混合机的混合均匀性和效率进行研究。首先建立卧式强力混合机的数值仿真模型,分别对混合原料粒度、填充率、含水量、转子组件4个参数进行研究,分析其对物料混合时间、混合均匀性和转子部件磨损的影响规律,最后通过正交试验验证数值仿真结果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含水量对混合度有显著影响;在填充率为10%、转速为55 r/min、表面能为3 J/m^(2)、含铁原料和溶剂粒度为8.5 mm,燃料粒度为6.5 mm时,筒内混合度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力混合机 DEM 仿真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