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省药用动物资源调查与统计分析
1
作者 方清茂 黎跃成 +12 位作者 窦亮 蔡国 张美 周毅 周先建 胡平 周重建 王曙 兰志琼 陈发军 苏伯安 唐小杰 赵军宁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91-1998,共8页
目的 通过开展四川省药用动物调查(2020—2023年),获得四川省药用动物的本底数据,并与四川省第三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1983—1986年)的药用动物数据比较,分析全省药用动物种类、分布及其变化情况,为四川省药用动物产业发展与保护提供决... 目的 通过开展四川省药用动物调查(2020—2023年),获得四川省药用动物的本底数据,并与四川省第三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1983—1986年)的药用动物数据比较,分析全省药用动物种类、分布及其变化情况,为四川省药用动物产业发展与保护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按照动物调查的方法,开展药用动物的野外调查,拍摄图片与鉴定,数据录入与数据分析。结果 四川省21个市州183个县均发现了药用动物,其中12个市州药用动物资源丰富,29个县药用动物的数量在50种以上,其中以峨眉山市药用动物(178种)种类最多;四川省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发现药用动物212科,468属,745种,其中2021年前发现药用动物资源573种;药用动物资源种类最丰富的是鸟纲,达243种;药用动物物种数超过10种的科有14个,鲤科的药用动物种类(48种)较多;四川省第三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共发现药用动物108种,本次发现了其中的102种,占94.4%;本次调查发现药用动物的种类超过第三次中药资源普查的589%;四川省发现的常用动物药材有33种,其中,冬虫夏草、麝香、蟾蜍为川产道地药材;普查发现的药用动物新分布包括凉山虫草与古尼虫草,发现的新资源包括灰兜巴(异囊地蛛)等;四川省发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用动物140种,其中Ⅰ级保护动物44种;“三有保护动物”230种,其中以鸟类最多,达130种。结论 四川省药用动物资源丰富,建议四川省加强林麝(麝香)、鲮鲤(穿山甲)、冬虫夏草等动物资源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省 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 药用动物 种类与分布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贯众类中药及常见混伪品性状及显微组织构造鉴别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舒婧 崔亚君 +2 位作者 汪璐 周重建 马海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78-987,共10页
目的基于偏振光显微镜结合大图拼接及实时景深影扩展像获取技术,对中国药典2020年版收载的2种贯众类中药绵马贯众、紫萁贯众及3种常见混伪品顶芽狗脊蕨贯众、狗脊蕨贯众、荚果蕨贯众的性状、微性状及组织横切面显微鉴别全息特征进行系... 目的基于偏振光显微镜结合大图拼接及实时景深影扩展像获取技术,对中国药典2020年版收载的2种贯众类中药绵马贯众、紫萁贯众及3种常见混伪品顶芽狗脊蕨贯众、狗脊蕨贯众、荚果蕨贯众的性状、微性状及组织横切面显微鉴别全息特征进行系统研究,为常见贯众类中药的鉴别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性状鉴别研究采用传统性状及微性状鉴别法;组织横切面显微鉴别研究采用普通光显微镜明场与偏振光显微镜暗场对比观察法,结合实时景深扩展及大型图影像拼接拍摄技术,获取药材组织横切面全息彩色影像图和局部特征高清晰图像,显微图像采用手性对比标注法标注。结果获取了常见贯众类中药及混伪品的性状、微性状影像数据,首次获取该类药材组织横切面普通光及偏振光显微特征全息彩色影像数据,寻找到不同品种间的药材性状及组织横切面显微鉴别差异,根据主要特征制作鉴别快速检索表和对比表。结论可综合应用性状、微性状及组织横切面显微鉴别特征快速鉴定常见贯众类中药及混伪品,尤其是叶柄残基横切面的偏振光全息显微特征具有较高的识别度,具有显著的鉴别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贯众 显微鉴别 性状鉴别 偏振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