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碳酸盐从废铅酸蓄电池铅膏中脱硫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刘文科 秦庆伟 +4 位作者 李登奇 高运明 刘昱 陈精智 李顺海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2-55,共4页
分别以碳酸铵和碳酸氢铵作脱硫剂对废铅酸蓄电池铅膏脱硫工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脱硫剂与硫酸铅物质的量比、液固体积质量比等参数对脱硫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以碳酸铵作脱硫剂时,在反应时间6... 分别以碳酸铵和碳酸氢铵作脱硫剂对废铅酸蓄电池铅膏脱硫工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脱硫剂与硫酸铅物质的量比、液固体积质量比等参数对脱硫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以碳酸铵作脱硫剂时,在反应时间60min、反应温度50℃、反应物物质的量比1.2/1、液固体积质量比5/1条件下,脱硫率达95.22%;以碳酸氢铵作脱硫剂时,在反应时间70min、反应温度60℃、反应物物质的量比1.6/1、液固体积质量比5/1条件下,脱硫率达90.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铅膏 碳酸铵 碳酸氢铵 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铅酸蓄电池铅膏碳酸盐转化工艺及其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文科 秦庆伟 +3 位作者 李登奇 高运明 刘昱 陈精智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442-2449,共8页
碳酸盐转化工艺作为湿法回收废铅膏的关键步骤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在对废铅膏组分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碳酸盐转化方法对比探讨同一条件下不同转化剂的脱硫效果,对转化产物进行XRD表征;同时,探讨(NH4)2CO3脱硫过程的动力学机理。结果表明... 碳酸盐转化工艺作为湿法回收废铅膏的关键步骤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在对废铅膏组分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碳酸盐转化方法对比探讨同一条件下不同转化剂的脱硫效果,对转化产物进行XRD表征;同时,探讨(NH4)2CO3脱硫过程的动力学机理。结果表明:转化脱硫率从大到小的顺序为Na2CO3、(NH4)2CO3、NH4HCO3,以(NH4)2CO3和NH4HCO3作为脱硫剂,PbSO4能被转化生成PbCO3,而采用Na2CO3转化脱硫时,产物中存在NaPb2(CO3)2OH杂质物相。以(NH4)2CO3作为脱硫剂的最佳工艺条件:(NH4)2CO3浓度0.50 mol/L,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60 min,搅拌速度500 r/min,液固比5:1,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脱硫率可达95.66%。PbSO4在(NH4)2CO3溶液中的转化服从收缩核模型,过程反应速率受扩散控制,计算出表观活化能为16.471 kJ/mol,并最终建立了该脱硫过程的动力学方程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膏 碳酸盐转化 脱硫率 XRD表征 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铅酸蓄电池铅膏碳酸盐转化工艺及其反应动力学
3
作者 刘文科 秦庆伟 +3 位作者 李登奇 高运明 刘昱 陈精智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934-1941,共8页
碳酸盐转化工艺作为湿法回收废铅膏的关键步骤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在对废铅膏组分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碳酸盐转化方法对比探讨同一条件下不同转化剂的脱硫效果,对转化产物进行XRD表征;同时探讨了(NH4)2CO3脱硫过程的动力学机理。结果表明... 碳酸盐转化工艺作为湿法回收废铅膏的关键步骤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在对废铅膏组分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碳酸盐转化方法对比探讨同一条件下不同转化剂的脱硫效果,对转化产物进行XRD表征;同时探讨了(NH4)2CO3脱硫过程的动力学机理。结果表明:转化脱硫率从大到小依次为Na2CO3、(NH4)2CO3、NH4HCO3,以(NH4)2CO3和NH4HCO3作为脱硫剂,PbSO4转化生成PbCO3;而采用Na2CO3转化脱硫时,产物中存在NaPb2(CO3)2OH杂质物相。以(NH4)2CO3作为脱硫剂的最佳工艺条件是(NH4)2CO3浓度0.50 mol/L,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60 min,搅拌速度500 r/min,液固比5:1,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脱硫率可达95.66%。PbSO4在(NH4)2CO3溶液中的转化服从缩核模型,过程反应速率受扩散控制,计算出表观活化能为16.471 kJ/mol,并最终建立了该脱硫过程的动力学方程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膏 碳酸盐转化 脱硫率 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铅蓄电池火法冶炼环境影响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彭露 张伟 +7 位作者 喻文昊 胡雨辰 王俊雄 李名扬 董金鑫 王进 李富元 杨家宽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20,22,共5页
以废铅蓄电池为代表的再生铅回收产业是资源循环率较高的典型案例,火法冶炼仍是目前主要的回收工艺。由于工艺水平参差不齐,监管力度不够,许多发展中国家铅污染事件频发。本文从大气、土壤、水及对职工和居民健康影响4个角度分析火法冶... 以废铅蓄电池为代表的再生铅回收产业是资源循环率较高的典型案例,火法冶炼仍是目前主要的回收工艺。由于工艺水平参差不齐,监管力度不够,许多发展中国家铅污染事件频发。本文从大气、土壤、水及对职工和居民健康影响4个角度分析火法冶炼的潜在铅污染现状,并给出防治火法冶炼污染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法冶炼 废铅蓄电池 回收 环境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水合乙酸铅在空气气氛下的热分解特性 被引量:1
5
作者 汪海峰 张伟 +8 位作者 孙晓娟 胡雨辰 喻文昊 袁喜庆 董金鑫 周峰 李瑞霞 李富元 杨家宽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370-3373,共4页
通过热重分析技术(TG-DTA)和热重红外联用分析技术(TG-FTIR)等热分析技术研究三水合乙酸铅晶体在空气气氛条件下的热分解过程。其热分解过程中主要存在二氧化碳、丙酮和乙酸等中间产物。热解过程的关键转变温度为61.4℃、204.9℃、256.... 通过热重分析技术(TG-DTA)和热重红外联用分析技术(TG-FTIR)等热分析技术研究三水合乙酸铅晶体在空气气氛条件下的热分解过程。其热分解过程中主要存在二氧化碳、丙酮和乙酸等中间产物。热解过程的关键转变温度为61.4℃、204.9℃、256.8℃、293.6℃、348.7℃。焙烧后铅粉的氧化度能够达到95%以上,视密度比传统球磨氧化铅粉低,吸水值高于传统的球磨氧化铅粉。研究结果对于三水合乙酸铅作为前体制备铅粉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重分析技术 热重红外联用分析技术 三水合乙酸铅 空气气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酸电池企业含铅废料湿法再生新技术
6
作者 喻文昊 张伟 +5 位作者 李富元 王进 孙晓娟 胡雅君 梁莎 杨家宽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399-3404,共6页
铅酸蓄电池目前仍然占据二次电池的最大市场份额,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铅废料的回收仍以危废公司收集后采用传统火法冶炼再生为主,存在SO2污染严重、能耗高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以柠檬酸结合氨水为浸出剂的湿法回收含铅废料的新工艺,制... 铅酸蓄电池目前仍然占据二次电池的最大市场份额,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铅废料的回收仍以危废公司收集后采用传统火法冶炼再生为主,存在SO2污染严重、能耗高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以柠檬酸结合氨水为浸出剂的湿法回收含铅废料的新工艺,制备柠檬酸铅前体,经过低温焙烧获取新型超细铅粉,并对该工艺浸出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新工艺的脱硫率能够达到99.9%左右,柠檬酸铅前体经过375℃低温焙烧,可制备氧化度超过93.0%的新型铅粉,与传统球磨氧化铅粉相比较,具有粒径较小、比表面积大等优点。新型铅粉经过循环伏安法(CV)分析,初步显示出良好的充放电的循环可逆性,所制备铅粉可以直接回用制备新电池。本文的研究为铅酸电池企业含铅废料的回收利用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铅废料 湿法工艺 柠檬酸铅 超细铅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极谱法测定白菜中微量硒 被引量:9
7
作者 常银甫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70-970,972,共2页
关键词 微量硒 极谱法测定 白菜 催化 脑血管疾病 微量元素 疾病发生 大骨节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钙合金光谱标样的制备与标定
8
作者 王喜安 艾琳 李从海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474-474,共1页
关键词 铅-钙合金 制备 标定 光谱分析 标准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