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西方传统政治忠诚观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徐霞
邵银波
-
机构
湖北警官学院思政课部
空军预警学院科研部
-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3-46,共4页
-
基金
公安部公安理论及软科学研究专项课题"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研究"(2011LLYJHBST113)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与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G122)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
文摘
西方传统政治忠诚观历经了从"城邦至上"到神权政治,从世俗专制到民主国家的对象变迁,并逐步在价值层面上蕴含和发展了公平、理性、责任、民主等基本精神与政治理念,从而确定了西方近代以来忠诚关系的基本价值与原则,架构了西方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
-
关键词
政治忠诚观
城邦
神权
民主政治
-
分类号
D0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一带一路”建设视野下专业性国际组织的角色探析
被引量:7
- 2
-
-
作者
李琼
颜欣
-
机构
湖北警官学院思政课部
武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83-188,共6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国外非政府组织参与中国地方治理风险识别与防范研究"(17CJG014)
湖北警官学院2018年度科研计划项目自选课题"‘一带一路’建设视野下专业性国际组织的角色探析"
-
文摘
随着全球问题在各专门领域的发展,专业性国际组织在地区和全球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在"一带一路"建设有序推进的背景下,加强对专业性国际组织的研究意义深远。作为重要的合作平台,专业性国际组织扮演着政策经贸的联结者、规则原则的管理者、安全和平的维护者和人文交流的推动者角色。鉴于此,专业性国际组织已经成为增强"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活力不可或缺的路径选择,应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抓手。
-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专业性国际组织
政策经贸联结者
和平安全维护者
-
分类号
F743.2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
-
题名康德伦理学中道义与功利的内在张力
被引量:1
- 3
-
-
作者
李娟
白刚
-
机构
湖北警官学院思政课部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
出处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24-130,共7页
-
文摘
康德为了坚持道德的纯粹性对世界进行了二元区分,并认为这两个领域之间是根本异质的。康德道德律只能是普遍性的法则而不能是带有个体性因素的准则,在此意义上,康德是一个形式主义者,既坚持道义原则高于功利原则,又拒斥感性和功利。康德认为作为道德的主体,人只是一个"有限理性"的存在者,所以幸福或功利是人的至善不可或缺的一个维度。在康德的伦理学体系中道义与功利之间存在内在的张力,但这恰好展现出康德对道德的独特理解。只有在这种二元论的张力中,道德的真实意义才得以呈现出来,康德赋予人的理性对于感性欲望的斗争、挣扎以根本重要性价值,这正是康德的实践理性的良苦用心。
-
关键词
康德
伦理学
道德
功利
形式主义
-
分类号
B142
[哲学宗教—世界哲学]
-
-
题名依法治国视域中警察权益保障的困境解读和路径构建
被引量:4
- 4
-
-
作者
李琼
-
机构
湖北警官学院思政课部
-
出处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6-112,共7页
-
基金
2019年度湖北省教育厅科学计划项目“依法治国视域下警察权威重塑的路径研究”(B2019208)
湖北警官学院2019年度科研计划项目自选课题“依法治国视域下警察权威立体化重塑”
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湖北警官学院社会治安治理研究中心项目“依法治国视域下警察权益保障制度研究”(2019C006)
-
文摘
切实保障警察权益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从本质属性和价值上看,警察权益是国家政治权力的表达,是法律权威的实现,最终来源是相对人的权利让渡与认可。保障警察权益要求深入解读警察权益政治保障性消减、法律保障力削弱、价值认可度降低的现实困境。要在培育法治信仰中提升警察权益的政治保障性,通过完善法律制度的可操作性来提升警察权益的法律保障力,在建构警察权与公民权的平衡状态中提升警察权益的价值认可度。
-
关键词
依法治国
警察权益
警察权益保障
-
分类号
D63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微内容”建设探析
被引量:3
- 5
-
-
作者
徐霞
-
机构
湖北警官学院思政课部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传播学院
-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75-76,共2页
-
文摘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仅简单借助平台技术汇聚和呈现网络新传播形式远远不够,还必须具有内容思维,坚持内容是核心竞争力的观念。坚持突出个性化,仿抖音之微集成;坚持注重人文化,于传统中掘新知;坚持贴近生活化,让小人物担主角;坚持走向国际化,在守正中创新篇。唯有如此,才能激发“微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热情,牢牢占据舆论场的话语高地,让“微民”自觉接受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
-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微内容”
守正创新
政治认同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传播探析
- 6
-
-
作者
徐霞
曹礼海
-
机构
湖北警官学院思政课部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传播学院
-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29-31,共3页
-
基金
湖北省教育厅重大项目“大数据背景下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长效机制研究”(18ZD130)
湖北警官学院教研项目“微传播视域下公安院校大学生政治认同培养研究”(JYXM2019B10)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当前,微传播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方式,已经成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渠道。文章在研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传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探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传播低效的主要原因,提出专业化、品牌化、法治化策略,以期筑牢微传播主阵地、加强微传播内容供给侧建设、坚守微传播红线底线,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传播实效。
-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微传播
问题研判
优化策略
-
分类号
D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