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茯苓菌固态发酵香菇柄基质的酶活力、营养成分及抗氧化活性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余青松 马欣龙 +1 位作者 陈玉霞 胡国元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0-238,共9页
为了探究茯苓菌丝体能否发酵利用香菇柄基质并提高其营养价值和生物活性,以香菇柄基质为培养基,对茯苓菌固态发酵过程中的关键酶活力、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发酵基质水提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显示,随着发酵过程的进行,纤维素外切酶... 为了探究茯苓菌丝体能否发酵利用香菇柄基质并提高其营养价值和生物活性,以香菇柄基质为培养基,对茯苓菌固态发酵过程中的关键酶活力、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发酵基质水提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显示,随着发酵过程的进行,纤维素外切酶活力在发酵6 d时达46.14 U/g,随后快速降低至17.15 U/g,到发酵18 d时基本保持不变;羧甲基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活力在发酵12 d时分别达77.70 U/g和74.23 U/g,随后逐渐降低;β-葡萄糖苷酶活力在发酵18 d时达75.06 U/g,随后逐渐降低。与未发酵的香菇柄基质相比,发酵基质中总糖、可溶性蛋白和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明显下降,但还原糖、多糖、总酚、总黄酮、氨基态氮和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显著提升。发酵基质水提物的抗氧化活性显著提高,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羟自由基清除率分别较发酵0 d时提高了97.75%和38.15%。研究结果表明茯苓菌可以发酵香菇柄,改变香菇柄的营养成分构成且发酵基质具有较好的自由基清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 香菇柄 固态发酵 酶活力 营养成分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菇多糖积累规律与特性比较 被引量:2
2
作者 胡静 雷远征 +6 位作者 谭晓妍 秦子芳 但冬梅 宁慧娟 叶彦雄 孙君社 张秀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9,共5页
香菇是重要的药食两用真菌,主要通过袋料栽培进行生产。本文研究了袋料栽培过程中不同茬期香菇多糖含量及分子量的差异,并分析了不同茬期香菇多糖的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第一茬香菇中多糖含量和分子量均为最高,分别为5.46%、1018 k... 香菇是重要的药食两用真菌,主要通过袋料栽培进行生产。本文研究了袋料栽培过程中不同茬期香菇多糖含量及分子量的差异,并分析了不同茬期香菇多糖的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第一茬香菇中多糖含量和分子量均为最高,分别为5.46%、1018 k Da,而第三茬香菇多糖含量和分子量最低;抗氧化实验表明,不同茬期香菇多糖的抗氧化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第一茬香菇多糖具有较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力,第二茬香菇多糖具有极强的羟基自由基清除力,而第三茬香菇多糖的Fe^(3+)还原力和总抗氧化能力较高。本文对于不同茬期香菇多糖的含量及特性分析为其开发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香菇多糖 茬期 分子量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菇多糖纯化前后结构和生物活性的比较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嘉铭 雷于国 +1 位作者 胡国元 但冬梅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9-106,共8页
为了比较香菇多糖纯化前后的结构特性和生物活性。分别对香菇粗多糖样品(命名为L0)及其纯化后的3个多糖组分(依次命名L1、L2和L3)进行结构特性(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粘均相对分子质量,刚果红络合物)和生物活性(抗氧化活性和抑菌... 为了比较香菇多糖纯化前后的结构特性和生物活性。分别对香菇粗多糖样品(命名为L0)及其纯化后的3个多糖组分(依次命名L1、L2和L3)进行结构特性(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粘均相对分子质量,刚果红络合物)和生物活性(抗氧化活性和抑菌活性)的测定。紫外光谱结果显示纯化后多糖组分基本不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红外光谱结果表明多糖纯化前后均有显著的多糖特征吸收峰和β-糖苷键,其中L1与L0的结构更相似,吸收峰更明显;扫描电镜结果显示,纯化前后组分有一定的差异,其中L2和L3表面结构呈现出碎屑状堆积,而L1呈现出有一定凸起和褶皱的块状;刚果红络合物结果表明,L0和L1中含有三螺旋结构;L0、L1、L2和L3的粘均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19×10^5、8.34×10^4、4.40×10^4、3.66×10^4。抗氧化实验表明,L0具有更好的抗氧化效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圈的测定发现L1具有更好的抑菌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纯化前后香菇多糖在结构和活性上均有一定的差异,为活性多糖组分的制备和利用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多糖 纯化 结构特性 抗氧化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硒香菇多糖发酵工艺的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14
4
作者 曾璇竹 雷于国 +1 位作者 胡国元 郭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186-192,共7页
本试验利用香菇作为载体,Na2Se O3为添加的硒源,优化富硒香菇多糖的发酵条件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了培养基p H、硒灭菌方式、硒添加时间、硒添加量和发酵时间对富硒香菇多糖的影响,并通过BoxBenhnken实验设计和响应... 本试验利用香菇作为载体,Na2Se O3为添加的硒源,优化富硒香菇多糖的发酵条件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了培养基p H、硒灭菌方式、硒添加时间、硒添加量和发酵时间对富硒香菇多糖的影响,并通过BoxBenhnken实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确定最优发酵条件。在优化条件下得到富硒香菇多糖,并利用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研究其抗氧活性。结果表明:当培养基p H调至4.16,发酵至第162 h时,向发酵液中添加7.97 mg/L过滤除菌的Na2Se O3溶液,发酵11 d,富硒香菇胞内多糖提取量可达到71.54 mg/100 m L;当培养基p H调至4.01,发酵至第191.5 h时,向培养基中添加6.68 mg/L过滤除菌的Na2Se O3溶液,发酵11 d,富硒香菇胞外多糖提取量可达到853.96 mg/100 m L。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结果表明,抗氧化活性大小依次为富硒香菇胞内多糖>香菇胞内多糖>富硒香菇胞外多糖>香菇胞外多糖。硒的添加不仅促进香菇菌丝的生长及多糖的累积,同时也提高了其抗氧化活性,对DPPH有较好的清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 香菇多糖 液体发酵 BOX-BEHNKEN设计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酚硫酸法和高锰酸钾滴定法测定香菇多糖含量的比较 被引量:11
5
作者 雷于国 王嘉铭 +1 位作者 胡国元 雷远征 《食药用菌》 2016年第2期94-97,共4页
为确定一种比较准确、方便的香菇多糖测定方法,比较了苯酚硫酸法和高锰酸钾滴定法测定香菇多糖含量的差异:两种方法均稳定可行,重现性较好。但苯酚硫酸法测定香菇多糖含量高于高锰酸钾滴定法,苯酚硫酸法不仅灵敏度高,而且回收率也高于... 为确定一种比较准确、方便的香菇多糖测定方法,比较了苯酚硫酸法和高锰酸钾滴定法测定香菇多糖含量的差异:两种方法均稳定可行,重现性较好。但苯酚硫酸法测定香菇多糖含量高于高锰酸钾滴定法,苯酚硫酸法不仅灵敏度高,而且回收率也高于高锰酸钾滴定法;高锰酸钾滴定法操作也较繁琐。相对而言,苯酚硫酸法是测定香菇多糖较为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多糖 苯酚硫酸法 高锰酸钾滴定法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菇摇瓶补料分批发酵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秋阳 雷于国 +2 位作者 胡国元 但冬梅 雷远征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8年第3期41-44,共4页
以菌丝球数量、菌丝球大小、菌丝体生物量及胞内多糖含量为评价指标,筛选香菇发酵的液体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考察了不同补糖方式对香菇摇瓶补料分批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合香菇发酵的液体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g·L-1)为:... 以菌丝球数量、菌丝球大小、菌丝体生物量及胞内多糖含量为评价指标,筛选香菇发酵的液体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考察了不同补糖方式对香菇摇瓶补料分批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合香菇发酵的液体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g·L-1)为:葡萄糖10,酵母浸粉20,玉米粉15,磷酸二氢钾0.3,硫酸镁0.15,维生素B10.02。在香菇摇瓶补料分批发酵的第6d和第9d分别补加0.25%葡萄糖,香菇菌丝体生物量达到约847mg·(100mL)-1,胞内多糖含量达到约173mg·(100mL)-1,较不加糖时分别增加了约21.79%和34.29%。补料分批发酵能够提高香菇菌丝体生物量和胞内多糖含量,为香菇多糖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补料分批发酵 培养基 补糖方式 生物量 胞内多糖 香菇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