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省防治棉黄萎病引种对策之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邹舅 周鑫 +1 位作者 王落霞 徐定良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1期28-29,共2页
湖北省防治棉黄萎病引种对策之探讨邹舅,周鑫,王落霞,徐定良湖北省荆沙市农科所43412980年代初期,湖北省棉枯萎病大发生,由于本省抗病育种工作滞后,引进北方棉花抗枯萎病品种作为一种主要防治手段,收到了十分明显的效果... 湖北省防治棉黄萎病引种对策之探讨邹舅,周鑫,王落霞,徐定良湖北省荆沙市农科所43412980年代初期,湖北省棉枯萎病大发生,由于本省抗病育种工作滞后,引进北方棉花抗枯萎病品种作为一种主要防治手段,收到了十分明显的效果,起到了稳定棉花生产的作用。近年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黄萎病 引种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主成分和系统聚类法评价棉花品种资源 被引量:6
2
作者 杨代刚 周鑫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54-159,共6页
本文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09份引进棉花品种开源的19个数量性状进行分析,结果前7个主成分对变异的贡献率达86.7%;从中选择9个综合性状进行系统聚类,109份资源被分为二十类,其中C(尤其CⅠ①和CⅡ②亚亚类)、E、... 本文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09份引进棉花品种开源的19个数量性状进行分析,结果前7个主成分对变异的贡献率达86.7%;从中选择9个综合性状进行系统聚类,109份资源被分为二十类,其中C(尤其CⅠ①和CⅡ②亚亚类)、E、L、P四类的综合性能较好,且遗传距离较大,在这四类间选亲本杂交成功率较高,且工作量仅为盲目配制组合的8.17%。本文还就杂交亲本选配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品种资源 数量性状 聚类分析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铃剂防治棉花烂铃试验总结
3
作者 秦久刚 左宜和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0期25-25,共1页
保铃剂防治棉花烂铃试验总结秦久刚,左宜和湖北荆沙市农科所沙市434129长江流域棉区棉花烂铃率常年在15%左右,秋雨多的年份,烂铃率可达20%以上,严重影响了棉花产量和品质。蛀铃害虫和多种铃病共同为害是造成棉花烂铃的... 保铃剂防治棉花烂铃试验总结秦久刚,左宜和湖北荆沙市农科所沙市434129长江流域棉区棉花烂铃率常年在15%左右,秋雨多的年份,烂铃率可达20%以上,严重影响了棉花产量和品质。蛀铃害虫和多种铃病共同为害是造成棉花烂铃的直接因素。为了兼治蛀铃害虫和多种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烂铃 保铃剂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灵福合剂试验与示范初报
4
作者 邹勇 周鑫 +1 位作者 王落霞 徐定良 《中国棉花》 1997年第1期23-23,共1页
10%灵福合剂试验与示范初报①邹勇周鑫王落霞徐定良湖北省荆沙市农科所434129江汉棉区3月底到4月一般出现阴雨低温,对出苗及生长极为不利,而有利于棉花苗病的发生,这对棉花全苗关是一个极大的威胁。生产上普遍使用的稻脚... 10%灵福合剂试验与示范初报①邹勇周鑫王落霞徐定良湖北省荆沙市农科所434129江汉棉区3月底到4月一般出现阴雨低温,对出苗及生长极为不利,而有利于棉花苗病的发生,这对棉花全苗关是一个极大的威胁。生产上普遍使用的稻脚青、多菌灵等防治效果较差。为此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福合剂 使用 推广 棉花 拌种 喷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糯稻新品种——“鄂糯7号”
5
作者 陈继业 《农村百事通》 1995年第8期24-24,共1页
“鄂糯7号”是湖北省荆沙市农科所采用有性杂交、定向选择和半穗法筛选,于1989年选育而成。经参加湖北省中稻新品种区域试验,表现产量高、抗性好、米质优,1995年2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鄂糯7号”全生育期133天... “鄂糯7号”是湖北省荆沙市农科所采用有性杂交、定向选择和半穗法筛选,于1989年选育而成。经参加湖北省中稻新品种区域试验,表现产量高、抗性好、米质优,1995年2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鄂糯7号”全生育期133天左右,株高109厘米,主茎叶片数15—16片,分蘖力强,剑叶上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糯7号 新品种 湖北省随州市 “汕优63”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平均亩产 糯稻 区域试验 有性杂交 定向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新品种——鄂棉20号
6
作者 陈继业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1996年第4期6-6,共1页
鄂棉20号系湖北省荆沙市农科所棉花研究室1989年采用有性杂交、系谱选择筛选育成。该品种高产、优质、高抗枯萎病。1994年8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荆州"8933";1995年2月通过了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 鄂棉20号系湖北省荆沙市农科所棉花研究室1989年采用有性杂交、系谱选择筛选育成。该品种高产、优质、高抗枯萎病。1994年8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荆州"8933";1995年2月通过了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鄂棉20号。特征特性该品种属陆地棉中熟品种,全生育期132天。株高130厘米,株型塔形,果枝平均为16个,茎秆粗壮。叶片大,油绿色,向光性强,群体通透性良好,有利于进行全程"化调"栽培。棉铃卵圆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新品种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湖北省 特征特性 陆地棉 有性杂交 系谱选择 抗枯萎病 安徽省 中熟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汉平原水稻生产主栽模式的现状与优化发展
7
作者 卢碧林 洪秀明 +4 位作者 梁广齐 周忠清 鄢又国 徐国华 史方春 《耕作与栽培》 1997年第5期9-11,共3页
关键词 水稻 栽培模式 现状 优化发展 江汉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小麦新品系90—309
8
作者 朱瑞昌 《中国农村科技》 1996年第3期26-27,共2页
绵阳市农科所育成的小麦新品系90—309,是我所最近引进表现最突出的一个新品系,经四年试验观察该品种能较好地将丰产性状、抗病性能、优良品质三方面结合于一体,是一个综合性状优良的小麦新品系。
关键词 小麦 品系 特征特性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