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省水稻种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3
1
作者 段洪波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39-1044,共6页
分析了湖北省水稻种子产业目前的基础、存在的问题和与现代种业的差距,探讨了水稻种业发展的对策,对湖北省水稻种业健康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水稻 种子产业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十五”以来审定棉花品种主要性状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孝纲 别墅 +4 位作者 袁广平 周鑫 张教海 夏松波 付维新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96-898,共3页
分析评价了"十五"以来湖北省审定的39个棉花品种的产量、抗病性、纤维品质等性状。结果表明,审定品种的产量水平明显提高;抗枯萎病品种仅占20%,黄萎病抗性没有突破;纤维长度、比强度和马克隆值均有所改善;霜前花率、株高、单... 分析评价了"十五"以来湖北省审定的39个棉花品种的产量、抗病性、纤维品质等性状。结果表明,审定品种的产量水平明显提高;抗枯萎病品种仅占20%,黄萎病抗性没有突破;纤维长度、比强度和马克隆值均有所改善;霜前花率、株高、单株成铃数、单铃重呈上升趋势,生育期呈下降趋势,衣分保持相对稳定;杂交棉单株成铃和单铃重优势明显,产量水平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产量 抗病性 纤维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荆楚优754
3
作者 舒冰 彭金勇 +5 位作者 段洪波 徐国华 彭贤力 刘庆 陈木炎 张丽平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61-462,465,共3页
荆楚优754是湖北荆楚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用优质不育系荆楚814A与强优恢复系R754配组选育而成的一季晚稻杂交新组合,具有米质优、产量高、生育期适中等特点,2010年通过了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荆楚优754 优质 高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杂交早稻荆楚优42的农艺特性及栽培技术
4
作者 景明晔 徐国华 +4 位作者 舒冰 张生兵 鲁斌 彭金勇 刘庆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000-1001,共2页
迟熟杂交早籼稻荆楚优42生长势强,穗重粒多,产量潜力大,稳产性好。根据其农艺特性,应以培育壮秧、宽行插植、合理促控为重要措施培植规模适当的优良群体,以提高成穗率和结实率。
关键词 杂交早籼稻 荆楚优42 农艺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荆楚麦701选育与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龚德平 何全锋 +1 位作者 肖数数 张生斌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1年第2期17-18,共2页
荆楚麦701系湖北荆楚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采用系统选育法育成的小麦新品种,经过2007至2008年品种比较试验,2008至2010年参加湖北省小麦品种区域试验,2009至2010年在荆州、襄樊进行小面积示范,表现丰产性和稳产性较好,
关键词 小麦新品种 选育法 优质高产 应用 品种比较试验 品种区域试验 湖北省 稳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审定杂交油菜通径分析及决策系数计算
6
作者 周晓彬 江晶 +5 位作者 王德鹏 鄢又国 陈豪 陈刚 谢晓峰 龚德平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15期9-9,11,共2页
对通过审定的杂交油菜品种各考察指标对产量综合作用进行评估,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入选指标与产量的回归方程,并作通径分析及决策系数计算。由决策系数可知,为进一步提高产量,应延长生育期、提高芥酸含量、适度降低株高和病毒病病指。
关键词 杂交油菜 通径分析 逐步回归分析法 决策系数计算 产量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湖北省新型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的思考
7
作者 段洪波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10,共3页
面对新形势下种子产业出现的新变化,提出的新要求,应理顺思路,加快湖北省新型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坚持品种布局推广的4个原则,切实抓好审定品种的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改进新品种推广方式,全面推进现代化种子产业发展。
关键词 湖北省 新型良种繁育体系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新品种荆楚麦701的栽培技术研究
8
作者 文家荣 何全锋 龚德平 《农业科技通讯》 2016年第9期70-72,共3页
通过研究荆楚麦701不同播期和密度条件下对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影响,结果表明:该品种在江汉平原的最佳播种期在10月25日至11月上旬,适宜的基本苗在16万/亩左右。
关键词 小麦 荆楚麦701 播种期 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晚籼荆楚优148在江汉平原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9
作者 鲁斌 舒冰 《农业科技通讯》 2008年第4期90-91,共2页
荆楚优148是用优质不育系荆楚814A作母本,恢复系R148作父本配组选育而成的杂交晚稻新品种,2002年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2006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介绍了该品种在江汉平原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荆楚优148 杂交晚籼 高产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水稻荆楚优735在荆州种植表现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10
作者 徐国华 舒冰 +2 位作者 彭金勇 刘庆 李天凯 《农业科技通讯》 2011年第9期133-134,共2页
荆楚优735是湖北荆楚股份有限公司育成的籼型杂交中稻新组合,2010年在荆州市大面积推广应用,表现出丰产性好、米质优良、农艺性状优良、生育期适宜等特点,达到了让农户增产增收的目的。在栽培上要做到精细播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配方施... 荆楚优735是湖北荆楚股份有限公司育成的籼型杂交中稻新组合,2010年在荆州市大面积推广应用,表现出丰产性好、米质优良、农艺性状优良、生育期适宜等特点,达到了让农户增产增收的目的。在栽培上要做到精细播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配方施肥,科学管水,综合防治病虫害,适时收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楚优735 高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度对杂交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孝纲 张教海 +5 位作者 余隆新 夏松波 袁广平 周鑫 夏关章 别墅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680-2681,共2页
对6个不同密度处理的杂交棉从生育进程、产量性状和品质等几个方面进行试验评价。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加,生育进程略有推迟,单铃重和单株成铃数依次下降,衣分变化不大,每公顷3.0万株和3.9万株的处理每公顷成铃数和品质居前两位,每公顷... 对6个不同密度处理的杂交棉从生育进程、产量性状和品质等几个方面进行试验评价。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加,生育进程略有推迟,单铃重和单株成铃数依次下降,衣分变化不大,每公顷3.0万株和3.9万株的处理每公顷成铃数和品质居前两位,每公顷3.0万株的处理产量最高。建议生产上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并提出相应的增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 杂交棉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夏种植技术 被引量:4
12
作者 马维平 寇艳玲 +1 位作者 易生富 黄连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7189-7189,共1页
从选地与整地、浇水与施肥及覆地膜、摘花蕾、防倒伏、祛病虫等几个关键环节介绍了半夏种植技术。
关键词 半夏 种植 关键环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障碍因素及对策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兴祥 刘暑艳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9,共4页
分析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障碍因素,提出了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的对策,有利于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与发展。
关键词 农业 科技成果 转化率 障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糯稻糯优28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国华 张生斌 +3 位作者 舒冰 景明晔 彭金勇 刘庆 《农业科技通讯》 2010年第1期132-133,共2页
糯优28是湖北荆楚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水稻研究所用糯稻不育系N2A与恢复系R99—28配组育成的杂交糯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优、生育期短、适应性广等特点,2006年3月通过了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鄂审稻2006... 糯优28是湖北荆楚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水稻研究所用糯稻不育系N2A与恢复系R99—28配组育成的杂交糯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优、生育期短、适应性广等特点,2006年3月通过了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鄂审稻2006007),审定商品名为“楚糯杂1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技术要点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糯稻 杂交 特性 特征 水稻研究所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水平对藜蒿产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白远国 陈豪 《现代农业科技》 2006年第07S期11-13,共3页
初步研究了不同施肥水平对藜蒿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氮肥能够很大程度地提高藜蒿产量。在氮肥的种类上,碳铵的利用率不如尿素,容易挥发。因此要大力提倡施用尿素。②磷肥必须配合其他的肥料施用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不能单施或偏施。... 初步研究了不同施肥水平对藜蒿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氮肥能够很大程度地提高藜蒿产量。在氮肥的种类上,碳铵的利用率不如尿素,容易挥发。因此要大力提倡施用尿素。②磷肥必须配合其他的肥料施用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不能单施或偏施。③钾肥的施用量要根据氮磷的施用水平而定,在高氮磷肥施用水平基础上,必须配合施用较多的钾,才能发挥氮磷钾肥养分的最大效果,使藜蒿获得高产效益。④在供试土壤上施用氮磷钾肥均可获得明显的增产效果,但要注意磷钾的平衡。从本试验看,当氮磷钾肥中的养分配比为氮270kg/hm2、五氧化二磷120kg/hm2、氧化钾150kg/hm2时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蒿 氮磷钾肥配比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倒伏问题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6
作者 周晓彬 肖数数 +5 位作者 王莹莹 冯星星 王德鹏 唐浩月 范玉刚 龚德平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4105-4108,4115,共5页
论述了环境、栽培、种质因素对油菜倒伏的影响,总结了应对策略,并对油菜抗倒伏研究工作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 油菜 倒伏 对策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抽穗前期剪去上部三片功能叶对产量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周晓彬 龚德平 +6 位作者 段洪波 舒冰 徐国华 唐浩月 范玉刚 刘义荣 徐明建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2609-2612,共4页
研究了剪去不同水稻品种(组合)上部3片功能叶(或上部3片功能叶组合)对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单株子粒重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各性状的作用大小均为剑叶+倒二叶+倒三叶>剑叶>倒二叶>倒三叶;大部分品种单独剪去... 研究了剪去不同水稻品种(组合)上部3片功能叶(或上部3片功能叶组合)对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单株子粒重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各性状的作用大小均为剑叶+倒二叶+倒三叶>剑叶>倒二叶>倒三叶;大部分品种单独剪去上部3片功能叶的作用之和大于同时剪去上部3片功能叶效应值,少数品种与此相反;与前人试验结果比较发现,试验材料在稀植条件下剪去功能叶后,单株子粒重的减少比例比穗重的减少比例更能反映出功能叶对穗部光合产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剪去上部3片功能叶 效应值 穗重 光合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生育期油菜品种引种比较及评价 被引量:4
18
作者 曾珩 杨新笋 +1 位作者 夏松波 袁道仁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4-45,共2页
油菜的生育期长短 ,直接影响到夏季作物的经济效益 ,尤其是在洪涝灾害严重的江汉及鄂东沿江平原。根据避灾、减灾高效种植模式的需要 ,短生育期、高产油菜品种是高效模式配套成功的关键性因素。通过在鄂东的团风与江汉平原的公安县试验 ... 油菜的生育期长短 ,直接影响到夏季作物的经济效益 ,尤其是在洪涝灾害严重的江汉及鄂东沿江平原。根据避灾、减灾高效种植模式的需要 ,短生育期、高产油菜品种是高效模式配套成功的关键性因素。通过在鄂东的团风与江汉平原的公安县试验 ,筛选出“94 0 8”、“96 2 0”、“96 36”3个品系 ,将短生育期与高产结合 ,适宜三熟配套的高效种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期 油菜 品种 引种 种植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籽西瓜嫁接效应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孙绪刚 陈在新 陈启机 《中国瓜菜》 CAS 2007年第6期11-13,共3页
在湖北荆州采用靠接法和顶插接法对郑抗无籽5号、郑抗无籽6号、黑元帅、黑将军等4个无籽西瓜品种进行了嫁接育苗与栽培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嫁接栽培的西瓜显著降低了枯萎病的发病率、病情指数及病死株率,产量显著提高;采用靠接法的... 在湖北荆州采用靠接法和顶插接法对郑抗无籽5号、郑抗无籽6号、黑元帅、黑将军等4个无籽西瓜品种进行了嫁接育苗与栽培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嫁接栽培的西瓜显著降低了枯萎病的发病率、病情指数及病死株率,产量显著提高;采用靠接法的嫁接苗成活率和单果重显著高于顶插接法;采用顶插接果实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提高的趋势;嫁接西瓜口感与自根西瓜无明显差异。郑抗无籽5号、6号的综合表现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籽西瓜 嫁接 枯萎病 果实品质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玉米华玉11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8
20
作者 曾珩 易礼美 +2 位作者 谭建国 刘永忠 张华军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6期1372-1374,共3页
杂交玉米(Zea mays L.)华玉11是华中农业大学刘永忠教授选育的玉米新品种,具有高抗、高产、稳产特性,是适合山区种植、综合性状优良的强优势杂交春玉米,该品种自2013年推广以来,在湖北、云南、四川及湖南等地种植表现出高抗、高产、稳... 杂交玉米(Zea mays L.)华玉11是华中农业大学刘永忠教授选育的玉米新品种,具有高抗、高产、稳产特性,是适合山区种植、综合性状优良的强优势杂交春玉米,该品种自2013年推广以来,在湖北、云南、四川及湖南等地种植表现出高抗、高产、稳产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玉米(Zea mays L.) 华玉11 特征特性 高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