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茯苓旱田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刘振武 郑威 +3 位作者 肖亚 夏钊 张利迁 程炼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2-93,共2页
以传统山林地栽培为对照,研究了茯苓旱田栽培技术,结果表明:旱田栽培茯苓产量3751kg(下窖面积为515m2),比在山林地常规栽培(对照组)高21.7%。旱田栽培茯苓结核率为99.74%,对照组为95.49%。茯苓单个结核率,旱田栽培为99.33%,对照为92.63... 以传统山林地栽培为对照,研究了茯苓旱田栽培技术,结果表明:旱田栽培茯苓产量3751kg(下窖面积为515m2),比在山林地常规栽培(对照组)高21.7%。旱田栽培茯苓结核率为99.74%,对照组为95.49%。茯苓单个结核率,旱田栽培为99.33%,对照为92.63%。菌核质量、经济效益,旱田栽培均比对照好。特别是旱田栽培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解决了多年来茯苓栽培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 旱田栽培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茯苓旱田栽培袋装菌种试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振武 方振华 +9 位作者 郑威 游平 刘会理 汪美玲 王飞 夏钊 张利迁 肖亚 周瑞 徐勇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2期11-11,13,共2页
茯苓旱田栽培中菌种袋装与瓶装试验结果表明:袋装与传统的瓶装对茯苓下窖接种成活率没有负面影响,反而提升0.77%;袋装的试验组菌丝生长期比瓶装的对照组缩短7d,全生长期比对照组也缩短5d;对照组与试验组在结实率、单个最大苓重、单窖产... 茯苓旱田栽培中菌种袋装与瓶装试验结果表明:袋装与传统的瓶装对茯苓下窖接种成活率没有负面影响,反而提升0.77%;袋装的试验组菌丝生长期比瓶装的对照组缩短7d,全生长期比对照组也缩短5d;对照组与试验组在结实率、单个最大苓重、单窖产量等方面均没有差异;菌核质量也都优质;试验组比对照组净增收益943.00元/667m2,生态效益比对照组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 旱田栽培 玻璃瓶装 塑料袋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茯苓旱田栽培双引接种试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振武 游平 +7 位作者 裴朝阳 方振华 刘会理 胡卫东 郑国纯 胡四清 余韧 付洪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00-500,506,共2页
茯苓旱田栽培过程中,转变传统的单引接种方法,采用“双引接种”的方法,能取得良好的效益。结果表明:单引接种的对照组成活率只有89.4%,双引接种的试验组成活率高达100%,两者之间差别显著,相差10.6%。对照组菌丝生长期为40 d,试验组仅为2... 茯苓旱田栽培过程中,转变传统的单引接种方法,采用“双引接种”的方法,能取得良好的效益。结果表明:单引接种的对照组成活率只有89.4%,双引接种的试验组成活率高达100%,两者之间差别显著,相差10.6%。对照组菌丝生长期为40 d,试验组仅为21 d,缩短19 d;菌核生长期两组间只相差3 d;全生长期对照组为132 d,试验组只有110 d,缩短22 d。对照组结实率为88.6%,试验组高达99.4%;单个最大苓重对照组为5.2 kg,试验组为7.1 kg,单窖产量对照组为1.93 kg,试验组为2.51 kg。对照组木料每日分化量只有37.88 g,试验组有45.45 g。同时,两组间经济效益差别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 旱田栽培 双引接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添加剂对本地山羊饲养效果试验
4
作者 肖亚 刘振武 +4 位作者 徐勇 周瑞 肖威 程菊红 程炼 《湖北畜牧兽医》 2007年第4期6-7,共2页
对中草药添加剂饲喂本地山羊的饲养效果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在净增重、平均日增重上中草药添加剂饲喂本地山羊的试验组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试验2组、3组与对照组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但试验2组、3组间没有... 对中草药添加剂饲喂本地山羊的饲养效果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在净增重、平均日增重上中草药添加剂饲喂本地山羊的试验组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试验2组、3组与对照组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但试验2组、3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与试验1、2、3组间在屠宰率上都没有显著差异(P>0.05)。在净肉率上对照组与试验1组、3组间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与试验2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试验3个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饲养的经济效益上也以试验2组最好,依次为试验1、3组和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添加剂 育肥 山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