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助推国企改革取实效筑牢经营风险防火墙——以湖北联投集团有限公司开展层级压降专项审计为例
1
作者 肖羿 王慧萍 《现代审计与会计》 2023年第11期36-38,共3页
2021年年初,湖北省对外正式发布《湖北省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要求湖北省属企业落实三年行动方案,创建具备核心竞争力、治理现代、股权结构及层级适宜的市场化企业。湖北联投集团有限公司审计部以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为契机,全面谋... 2021年年初,湖北省对外正式发布《湖北省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要求湖北省属企业落实三年行动方案,创建具备核心竞争力、治理现代、股权结构及层级适宜的市场化企业。湖北联投集团有限公司审计部以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为契机,全面谋划布局层级压降审计,全面推进湖北省委省政府国企改革中关于“瘦身健体、提质增效”任务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 湖北联投 层级压降审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企混改绩效分析——以中国联通为例
2
作者 王慧萍 《财务管理研究》 2022年第8期11-17,共7页
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施,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更宽松的政策环境,也为企业的绩效提升提供了更好路径。为解决中国联通竞争力不足、盈利能力较弱等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其列入国企混改的首批试点项目,拟通过引入合适的战略投资者解... 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施,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更宽松的政策环境,也为企业的绩效提升提供了更好路径。为解决中国联通竞争力不足、盈利能力较弱等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其列入国企混改的首批试点项目,拟通过引入合适的战略投资者解决上述发展中的问题。基于此,以中国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为案例,就国企混改绩效的问题展开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混改 中国联投 企业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化学习的高层建筑施工进度-成本优化研究
3
作者 张立茂 崔胜博 +1 位作者 肖仲华 黄锦庭 《工程管理学报》 2024年第6期110-116,共7页
为解决高层建筑施工进度-成本目标智能优化管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算法并考虑工序工期不确定性的高层建筑施工进度-成本综合优化算法框架方法,该方法融合PERT原理引入不确定性,基于DoubleDQN算法架构开发了进度-成本优化决策... 为解决高层建筑施工进度-成本目标智能优化管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算法并考虑工序工期不确定性的高层建筑施工进度-成本综合优化算法框架方法,该方法融合PERT原理引入不确定性,基于DoubleDQN算法架构开发了进度-成本优化决策模型。并在某高层建筑工程案例项目中进行了验证和应用,经过模型优化后,案例项目工序施工总工期、总成本优化提升明显,实现了项目的降本增效,有助于施工过程科学规划决策与风险管理。这种基于强化学习所开发的优化算法框架克服了传统方法的局限性,有效提升了高层建筑施工管控的智能化水平,为科学施工管理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学习 施工管控 进度-成本优化 Double DQN 高层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M和NSGA-Ⅲ的超高层建筑施工进度多目标优化研究
4
作者 黄锦庭 肖仲华 张立茂 《工程管理学报》 2024年第5期111-117,共7页
基于BIM与NSGA-Ⅲ算法优化框架,结合目标控制优化机制,构建了BIM和遗传算法的高层标准层施工考虑工前和施工阶段延误场景下的两阶段优化模型,解决了超高层建筑工程信息采集、进度-成本-资源需求均衡目标评估分析和施工优化决策等关键技... 基于BIM与NSGA-Ⅲ算法优化框架,结合目标控制优化机制,构建了BIM和遗传算法的高层标准层施工考虑工前和施工阶段延误场景下的两阶段优化模型,解决了超高层建筑工程信息采集、进度-成本-资源需求均衡目标评估分析和施工优化决策等关键技术问题。基于NSGA-Ⅲ算法对模型求解获帕累托前沿解集,后采用优劣解距离法(TOPSIS)获得目标值和工序时间参数部署的最优解。并在实际案例中验证了其可行性和有效性,为科学动态的管理提供决策支撑和算法依据。该模型的应用可以提高超高层施工进度动态优化决策能力,促进施工过程面向智能化、数据化和科学决策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 BIM 施工进度 NSGA-Ⅲ 多目标优化 工期延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粉粉煤灰地聚物浆体流变性能影响规律
5
作者 李振兴 喻军 +2 位作者 徐亮 严昊爽 商智 《建材世界》 2025年第2期12-15,共4页
地聚物浆体流变性对工程应用效果有重要影响,但对流变性规律的探索还不够充分。以S95矿粉和Ι级粉煤灰作为主要基材,从水胶比、基材组成比例、水玻璃模数三个主要因素入手,调整配合比及激发剂模数,设计制备多批次地聚物浆体试验,研究浆... 地聚物浆体流变性对工程应用效果有重要影响,但对流变性规律的探索还不够充分。以S95矿粉和Ι级粉煤灰作为主要基材,从水胶比、基材组成比例、水玻璃模数三个主要因素入手,调整配合比及激发剂模数,设计制备多批次地聚物浆体试验,研究浆体的流动度粘度特性变化和规律。结果表明:设计适当的浆体流变性指标处于良好范围;水胶比和粉煤灰掺配率对流变性的影响显著。提高粉煤灰用量,水灰比相应降低时,地聚物浆体流动度仍可以达到198 mm,满足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聚物浆体 流变 粘度 流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