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生长调节剂采前处理对‘阳光玫瑰’葡萄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王剑功 李江阔 +5 位作者 李春媛 陆小宇 赵建平 顾卫军 刘磊 吴剑 《保鲜与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6-133,共8页
以夏黑砧木的‘阳光玫瑰’葡萄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单一生长调节剂处理花序对采后果实品质的影响,分析调节剂种类、浓度与葡萄品质之间的关系。以清水处理为对照,分别采用噻苯隆(3~12 mg/L)、赤霉酸(10~70 mg/L)和氯吡脲(3~12 mg... 以夏黑砧木的‘阳光玫瑰’葡萄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单一生长调节剂处理花序对采后果实品质的影响,分析调节剂种类、浓度与葡萄品质之间的关系。以清水处理为对照,分别采用噻苯隆(3~12 mg/L)、赤霉酸(10~70 mg/L)和氯吡脲(3~12 mg/L)在盛花期处理花序,分析其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3~6 mg/L噻苯隆处理可显著提高葡萄单粒质量,但对总酸含量、固酸比及硬度等指标无显著影响。单独使用6 mg/L氯吡脲处理可使果实单粒质量达到14 g以上,无核率达98.00%,固酸比提高12.32%以上,并增加总酸中酒石酸的占比。30 mg/L赤霉酸处理的果实单粒质量超过14 g,无核率为97.00%,空心率仅53.33%;与对照组相比,果形指数提高19%,硬度提高40%。在果实颜色方面,经噻苯隆和赤霉酸处理的葡萄果实表面L^(*)值下降,b^(*)值上升,而氯吡脲处理则呈现相反趋势。在香气成分方面,各生长调节剂处理均减少了香气成分种类。与对照相比,低于9 mg/L的噻苯隆处理可使芳樟醇的相对含量提高2.80~14.20个百分点;氯吡脲处理不利于芳樟醇的积累,但可提高己醇、2-己烯醛等物质的相对含量;赤霉酸在质量浓度为50 mg/L时可同时提高芳樟醇、己醇和2-己烯醛的相对含量,而其他浓度下则不利于芳樟醇的形成。因此,单一生长调节剂处理在提升果实营养品质、改善果实外观、丰富‘阳光玫瑰’葡萄特征性香气成分方面展现出精准调控的优势,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调节剂 赤霉酸 噻苯隆 氯吡脲 ‘阳光玫瑰’葡萄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成熟度番茄货架期间品质及挥发性物质变化研究
2
作者 李春媛 陆小宇 +5 位作者 赵竞伊 吴迪 王剑功 刘磊 孙学良 李江阔 《保鲜与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7-105,共9页
为有效保持番茄的货架品质,以‘美琪’番茄为试材,研究不同成熟度(青熟期、半熟期和坚熟期)番茄在常温货架16 d期间的外观及品质指标、营养指标、生理指标及挥发性物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青熟期番茄在货架初期色泽由绿转红且变化幅... 为有效保持番茄的货架品质,以‘美琪’番茄为试材,研究不同成熟度(青熟期、半熟期和坚熟期)番茄在常温货架16 d期间的外观及品质指标、营养指标、生理指标及挥发性物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青熟期番茄在货架初期色泽由绿转红且变化幅度最大,腐烂指数和丙二醛含量在货架后期显著升高;青熟期和半熟期番茄在货架初期硬度较高,但货架后期呼吸速率显著上升,硬度和VC含量显著下降,风味物质波动较大。坚熟期番茄在货架期间色泽变化最小,硬度下降幅度较小,货架16 d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4.1%,VC含量为11.297 mg/100 g,整体高于其他两组,且呼吸速率、乙烯生成速率、丙二醛含量和腐烂指数均维持在较低水平,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分析表明,其挥发性物质的释放较为稳定,风味化合物比例更优,整体品质较好。综上,坚熟期番茄在货架期间品质和风味维持较好。本研究为番茄货架品质的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成熟度 货架期 品质 挥发性物质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