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冠肺炎疫情对湖北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2
1
作者 秦尊文 付晨玉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101-105,128,共6页
新冠肺炎疫情是对湖北和全国经济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根据国内外类似事件经验判断,此次疫情对湖北长期经济发展影响不大,对短期经济造成明显冲击,二三产业受到较大影响,预计全年经济增速将呈现出前低后高的走势。疫情... 新冠肺炎疫情是对湖北和全国经济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根据国内外类似事件经验判断,此次疫情对湖北长期经济发展影响不大,对短期经济造成明显冲击,二三产业受到较大影响,预计全年经济增速将呈现出前低后高的走势。疫情的发生推动了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发展,有望给湖北产业结构调整带来新的机遇。我们要坚定信心、化危为机、超前谋划,大力扶持中小微企业,引导重点产业发展,深化军民融合协同,争取多方支持开展"疫后重振",全力打赢"防治新冠肺炎、恢复经济增长"的双战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湖北经济 产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生”空间的岩溶山地农村居民点发展势能测度——以撒拉溪镇为例
2
作者 张岚岚 孙建伟 +2 位作者 邓玲玲 罗静 田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3期192-196,共5页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在党的十八大提出“三生”空间的前提下,选取具有典型岩溶贫困山区特点的撒拉溪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撒拉溪镇农村居民点的发展势能进行测度。结果表明:空间分布趋向性强,布局混乱,势能差异大。建议...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在党的十八大提出“三生”空间的前提下,选取具有典型岩溶贫困山区特点的撒拉溪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撒拉溪镇农村居民点的发展势能进行测度。结果表明:空间分布趋向性强,布局混乱,势能差异大。建议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三生”空间;同时通过区域协调,培育特色产业。该研究结果可为岩溶山区农村居民点的发展和优化布局提供新思路,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助力乡村振兴、村庄规划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三生”空间 发展势能测度 撒拉溪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村落的多尺度时空格局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岚岚 孙建伟 +2 位作者 邓玲玲 罗静 田野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1-330,共10页
[目的]探究传统村落省市县不同尺度时空分异特征,并解析其空间分布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而为传统村落开发与保护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方法]以6批次共8 155个中国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运用数理统计、空间分析等方法揭示了传统村落多尺... [目的]探究传统村落省市县不同尺度时空分异特征,并解析其空间分布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而为传统村落开发与保护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方法]以6批次共8 155个中国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运用数理统计、空间分析等方法揭示了传统村落多尺度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并采用单因子探测和多因子交互探讨了其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结果](1)传统村落数量呈线性上升,多集中在胡焕庸线以东,南多北少,东南多西北少,整体布局呈三角形,演变趋势呈反“6”字型。(2)基于县域单元的省市域传统村落泰尔指数差异性明显,各省市之间传统村落分布存在较大差异,高值区集中于胡焕庸线以东;(3)传统村落空间分布主要受到距河流距离、交通通达距离、森林覆盖率、人口密度、坡度影响,且其因子间交互作用表现为双因子增强和非线性增强,不存在独立及减弱的关系。[结论]中国传统村落数量不断增多,整体以胡焕庸线为界呈南多北少的空间分布格局,且受河流、交通、人口等多重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时空格局 泰尔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流动与产业集聚互动的机制与效应研究》书评
4
作者 秦尊文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125-125,共1页
产业集聚的动力机制及区域经济效应一直是管理学、经济学、地理学等学科的研究热点。马歇尔将产业集聚的动力归结为外部经济,被公认为第一位系统研究产业集聚的经济学家;韦伯首次明确提出产业集聚的概念,指出协作、分工和共享基础设施... 产业集聚的动力机制及区域经济效应一直是管理学、经济学、地理学等学科的研究热点。马歇尔将产业集聚的动力归结为外部经济,被公认为第一位系统研究产业集聚的经济学家;韦伯首次明确提出产业集聚的概念,指出协作、分工和共享基础设施将导致工业活动向某个特定点或若干点集中。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地理学与经济学的广泛交叉和深度融合,区域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关于经济活动空间格局的演化过程及其微观机制的研究日益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活动空间 产业集聚 经济地理学 区域经济效应 基础设施 区域经济学 微观机制 深度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疫情大考中的短期举措建议与政府、市场、社会治理之道 被引量:3
5
作者 田国强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5-9,125,共6页
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和社会生产生活产生了不可小看的影响,降低疫情的不利冲击需要从供需双侧采取相应的短期举措。在此过程中,需要正确处理好抗击疫情和企业复工的关系,避免实行太过苛刻的复工标准;需要实施积极、宽松、稳... 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和社会生产生活产生了不可小看的影响,降低疫情的不利冲击需要从供需双侧采取相应的短期举措。在此过程中,需要正确处理好抗击疫情和企业复工的关系,避免实行太过苛刻的复工标准;需要实施积极、宽松、稳健的财政和金融政策稳住中小微企业,以稳住经济基本盘;建议在适当时机对低收入阶层实行定向的减费降税、发放补贴或消费券,以促进疫情重灾区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同时,也应在这次疫情大考中思考政府、市场与社会治理之道,推动结构性改革,合理界定和厘清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治理边界,解决市场和政府及社会各自缺位、过位和错位的问题,建立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经济冲击 经济政策 结构性改革 社会治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