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1世纪华文文学研究的前沿理论问题 被引量:4
1
作者 古远清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7,共5页
华文文学是从语种文学着眼 ;而华人文学 ,是以种族血统作为分界线。为了扩大华文文学的文化研究内涵 ,内地学者应自觉地把华人文学研究纳入视野。海外华文文学的命名是从中国本位出发的 ,其命名预设了中心 /边陲、内/外的二元对立。世... 华文文学是从语种文学着眼 ;而华人文学 ,是以种族血统作为分界线。为了扩大华文文学的文化研究内涵 ,内地学者应自觉地把华人文学研究纳入视野。海外华文文学的命名是从中国本位出发的 ,其命名预设了中心 /边陲、内/外的二元对立。世界华文文学的命名 ,不仅是名称的简化 ,而且这种命名提升了过去对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品位 ,体现了鲜明的学科意识。以“文化的华文文学”取代“语种的华文文学” ,至少难于说清华文文学与海外华人作家命运息息相关的互动关系。还是先不要用前者取代后者 ,至少让两种观念共存互补 ,互相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文文学 世界华文文学 语种的华文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自我走向人生——新时期知青文学成熟期特征初探 被引量:1
2
作者 孙旋 《湖北社会科学》 2004年第7期28-30,共3页
知青文学以其丰富而富有特质的创作在新时期文学画廊里留下了绚丽的一笔。成熟期的知青文学在整体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题材的非知青化拓展;二是知青文学自身内涵的丰富。
关键词 知青文学 反思 自我 人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纪末中国文学创作中平民意识的阐扬
3
作者 吴希艳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7-80,共4页
在20世纪90年代的小说创作中,平民意识被再次强化,这些作品从平民立场出发,真实地描绘了平民世界的现实生活和内心精神,揭示了在经济文化转型的阵痛中平民百姓的立体生存状态。世纪末具有平民意识的文学创作的兴起具有多方面的意义,而... 在20世纪90年代的小说创作中,平民意识被再次强化,这些作品从平民立场出发,真实地描绘了平民世界的现实生活和内心精神,揭示了在经济文化转型的阵痛中平民百姓的立体生存状态。世纪末具有平民意识的文学创作的兴起具有多方面的意义,而其文学深度空间的建构则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纪末 文学创作 平民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对文化问题的几点认识
4
作者 钟一鸣 《湖北社会科学》 2003年第11期38-40,共3页
在新世纪,现代化的文化已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现代化社会的根本标准,文化建设将是重中之重。现代化的文化建设,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深刻反思、继承和创新,使传统文化现代化;二是通过对西方文化的客观... 在新世纪,现代化的文化已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现代化社会的根本标准,文化建设将是重中之重。现代化的文化建设,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深刻反思、继承和创新,使传统文化现代化;二是通过对西方文化的客观认识、借鉴和接纳,使西方文化中国化,从而使现代化的文化具有民族性和现代性,具有社会主义中国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建设 传统文化 西方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