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影响湖北县域经济发展因素的考量 被引量:3
1
作者 蔡坚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81-83,共3页
关键词 县域经济发展 发展因素 考量 湖北 影响因素分析 宏观分析 实证研究 实证分析 规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经济条件下发展生态工业的条件及思路 被引量:4
2
作者 黄彬 《现代经济探讨》 2006年第5期66-68,共3页
循环经济要求以“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的3R原则为社会经济活动的准则。在发达国家,循环经济正在形成一股潮流与趋势,从物质层面、体制层面、价值层面全方位地改变着社会经济的运行。该文对学术界近年来关... 循环经济要求以“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的3R原则为社会经济活动的准则。在发达国家,循环经济正在形成一股潮流与趋势,从物质层面、体制层面、价值层面全方位地改变着社会经济的运行。该文对学术界近年来关于循环经济内涵及其模式进行综述,并对在循环经济条件下我国生态工业如何建设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工业化 生态工业 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经济圈中小企业集群发展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严飞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71-172,共2页
武汉经济圈是1+8模式,即以武汉为中心,以100公里为半径的城市经济群落.它包括了武汉及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8个周边城市.中小企业已成为武汉经济圈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扩大就业、活跃市场、满足广大消... 武汉经济圈是1+8模式,即以武汉为中心,以100公里为半径的城市经济群落.它包括了武汉及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8个周边城市.中小企业已成为武汉经济圈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扩大就业、活跃市场、满足广大消费者的多样化以及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武汉经济圈建设不能够忽视中小企业发展,大力发展中小企业集群是促进武汉经济圈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企业集群 武汉经济圈 集群发展 小企业发展 经济圈建设 城市经济 国民经济 周边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机制
4
作者 徐万华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08S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发展中国家 经济安全 影响机制 跨国资本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挑战
5
作者 徐万华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发展中国家 边缘化 经济主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增长、产业集聚与水污染关系的Bootstrap ARDL检验——基于长江经济带的经验考察 被引量:5
6
作者 黄璨 王建茗 成金华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3-73,共11页
本文考察了长江经济带水污染、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利用Bootstrap ARDL检验了模型的稳定性,并研究了变量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研究结果为长江经济带水污染、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关系提供了证据,重庆、湖南和四川通过... 本文考察了长江经济带水污染、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利用Bootstrap ARDL检验了模型的稳定性,并研究了变量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研究结果为长江经济带水污染、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关系提供了证据,重庆、湖南和四川通过了协整检验。经济增长与水污染之间表现出明显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且部分地区水污染与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反馈关系。产业集聚与水污染之间仅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表现为江苏产业集聚水平的提高更容易产生减排效应,而重庆和安徽则产生相反作用,水污染对产业集聚的反馈关系则不显著。此外,产业集聚的经济外部性在一些地区得到反映,部分地区GDP与产业集聚之间也存在显著的反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产业集聚 水污染 Bootstrap ARDL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企业家精神与共同富裕:来自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的证据 被引量:27
7
作者 聂长飞 程承坪 陈志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32-145,共14页
数字经济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和主要标识,为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了新路径。从“富裕”“共同”以及“共同与富裕之间的关系”3个维度构建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测度中国2011—2019年270个城市共同富裕指数。在此基础上,基于下... 数字经济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和主要标识,为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了新路径。从“富裕”“共同”以及“共同与富裕之间的关系”3个维度构建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测度中国2011—2019年270个城市共同富裕指数。在此基础上,基于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政策的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发现,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政策显著提升了示范城市的共同富裕水平,且激发企业家创新和创业精神是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的重要机制。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政策对中西部地区城市、北方地区城市、低行政级别城市、规模较小城市以及市场化程度较高城市共同富裕水平的促进效应更大。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数字经济与共同富裕之间关系的理论研究,而且为新征程科学利用数字技术赋能共同富裕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互联网示范城市 企业家精神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23
8
作者 聂长飞 陈志 冯苑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6-35,共10页
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背景下,以数字基础设施为核心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按下“快进键”。基于中国2011—2019年28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借助“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的准自然实验,采用渐进性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数字... 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背景下,以数字基础设施为核心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按下“快进键”。基于中国2011—2019年28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借助“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的准自然实验,采用渐进性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显著提升了城市经济增长质量,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政策效应呈边际递增趋势。机制分析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可以通过增加财政科技支出、激发城市创业活跃度、赋能数字金融发展,进而促进城市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的经济增长质量效应在东部地区城市、南方地区城市、行政等级较高城市、规模较大城市及营商环境较优城市中更为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对城市经济增长具有“提质增量”的双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宽带中国 经济增长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印贸易摩擦——争端的特点、原因、解决机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8
9
作者 李盾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15,共4页
中国和印度是相邻的两个发展中大国,进入21世纪,双边贸易高速发展,在2000-2005年的6年中,两国贸易额以年均46%的速度增长,这个增长速度不仅高于我国同一期间对外贸易年均增长26.7%的水平,也高于这一期间印度对外贸易的年均增长... 中国和印度是相邻的两个发展中大国,进入21世纪,双边贸易高速发展,在2000-2005年的6年中,两国贸易额以年均46%的速度增长,这个增长速度不仅高于我国同一期间对外贸易年均增长26.7%的水平,也高于这一期间印度对外贸易的年均增长近14%的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摩擦 发展趋势 争端 中印 原因 机制 增长速度 对外贸易 发展中大国 21世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服务贸易发展趋势及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丽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8-110,共3页
关键词 国际服务贸易 发展趋势 服务贸易壁垒 自由化趋势 中国 全球 服务贸易市场 数量性 隐蔽性 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FDI促进湖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思考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燕文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4-46,共3页
关键词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利用外资 湖北省 FDI 国民经济发展 世界500强企业 国民经济增长 投资促进 国际直接投资 地区产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保护对城市创业活跃度的影响研究
12
作者 陈志 冯苑 吴蒙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0-119,共10页
以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政策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知识产权保护对城市创业活跃度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有利于提高城市创业活跃度,是促进创业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在作用机制方面,... 以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政策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知识产权保护对城市创业活跃度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有利于提高城市创业活跃度,是促进创业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在作用机制方面,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政策发挥了人力资本效应、外商投资效应以及经济集聚效应的功能,进而提升了城市创业活跃度。异质性分析表明,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对东部地区城市、高行政级别城市以及财政实力较强城市创业活跃度的提升作用更大,同时,对服务业行业创业特别是生活性服务业创业活动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研究结果不仅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创业”提供了最新的经验证据,还为中国进一步统筹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和创业激励工作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创业活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育民族地区对外贸易的“优生”环境
13
作者 马玉霞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04S期75-76,共2页
关键词 地区对外贸易 “优生” 环境 培育 民族地区发展 自然资源优势 塔里木盆地 矿产资源 河套地区 黄河上游 水资源 石油 准噶尔 六盘水 矿藏 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技术服务需求研究——基于湖北武汉家庭农场的调查 被引量:8
14
作者 朱萌 张全红 +1 位作者 朱月季 邬兰娅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21期318-325,共8页
研究家庭农场这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农技服务需求,对推进农技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农技服务供需矛盾、满足其农技服务需求、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基于湖北武汉家庭农场的调查,分析了新型农... 研究家庭农场这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农技服务需求,对推进农技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农技服务供需矛盾、满足其农技服务需求、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基于湖北武汉家庭农场的调查,分析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问卷设计与调查过程、家庭农场分布情况、家庭农场主基本情况、家庭农场经营规模情况),介绍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技服务需求状况(主要包括所有家庭农场的农技服务需求状况、农场主年龄不同的家庭农场的农技服务需求状况、农场主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家庭农场的农技服务需求状况、经营规模不同的家庭农场的农技服务需求状况),探索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技服务供需存在的矛盾(主要包括农技服务需求内容多元化,但供给内容相对单一;农技服务需求意愿强烈,但供给动力不足;满足农技服务需求的方式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农技服务需求方与供给方沟通渠道不畅),提出了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技服务供需矛盾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创新农技服务体制与机制;明确各类农技服务供给主体职责,强化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农技服务的供给动力;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农技服务供给方式;以农业产业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为依托,打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技服务供需信息互通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家庭农场 农技服务 供需矛盾 对策建议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转型升级背景下湖北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吴文劲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6-72,共7页
实证分析显示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绿色发展观念亟待加强,企业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呈负相关,补贴能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但不能促进研发创新,这解释了湖北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的困境。建议终止财政补贴,由政府主导转向政策和市场驱动;在绿色转... 实证分析显示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绿色发展观念亟待加强,企业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呈负相关,补贴能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但不能促进研发创新,这解释了湖北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的困境。建议终止财政补贴,由政府主导转向政策和市场驱动;在绿色转型升级背景下,顺应国家急需,发挥湖北碳市场优势,率先将激励性新能源汽车减排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灵活性激励机制做强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同时,打造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助力湖北新能源汽车跻身全国第一方阵,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我省汽车产业节能降碳减排,建设美丽湖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 新能源汽车 产业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基础设施对我国边境贸易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谢东升 李国民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6-119,共4页
交通设施建设水平直接影响着一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交通设施建设中最具代表性的铁路和航空业在对外贸易中无疑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基于McCallum引力模型,以俄罗斯、印度等8个与中国相邻的国家作为样本,选取了2008—2017年中国与这8个国... 交通设施建设水平直接影响着一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交通设施建设中最具代表性的铁路和航空业在对外贸易中无疑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基于McCallum引力模型,以俄罗斯、印度等8个与中国相邻的国家作为样本,选取了2008—2017年中国与这8个国家的贸易数据,引入铁路总里程和航空货运量两个变量,建立相应的计量模型。结果显示:航空货运量的边界屏蔽效应强度不仅没有明显下降,反而略有上升;铁路总里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弱中国对周边国家出口贸易的边界屏蔽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设施建设 边境贸易 引力模型 屏蔽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与中国城市居民的消费福利 被引量:4
17
作者 龚联梅 潘莹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6-148,160,共14页
本文构建理论模型,从产品价格角度分析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消费者福利的影响,并以中国入世为准自然实验,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如果不加入WTO,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会提高中国消费品价格,使中国城市居民的消费福利平均降低1.02%,但出口国... 本文构建理论模型,从产品价格角度分析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消费者福利的影响,并以中国入世为准自然实验,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如果不加入WTO,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会提高中国消费品价格,使中国城市居民的消费福利平均降低1.02%,但出口国间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竞争降低了中国消费品的价格,使高收入城市居民的消费福利上升0.004%;收入越高的城市居民在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中所损失的消费福利越大,在出口国间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竞争中所获得的消费福利越大,主要原因是其对非农产品的支出份额较高;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城市居民消费福利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最终品进口来实现。这意味着通过稳定的贸易政策,比如签订区域贸易协定,能够增加消费福利,但也要关注由此带来的消费不平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 消费福利 竞争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交易政策对城市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珊珊 马艳芹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0-99,共10页
能源利用效率提升是实现碳达峰战略目标的重要抓手。本文将能源利用效率区分为单要素能源生产率与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以2004~2022年我国284个地级市为研究样本,运用双重差分、连续型双重差分等方法考察检验碳交易政策对试点城市能源利... 能源利用效率提升是实现碳达峰战略目标的重要抓手。本文将能源利用效率区分为单要素能源生产率与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以2004~2022年我国284个地级市为研究样本,运用双重差分、连续型双重差分等方法考察检验碳交易政策对试点城市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及机制。结果显示:碳交易政策能显著提升城市单要素能源生产率与全要素能源效率,且政策效应随年份推移越发显著。机制分析表明:碳价上升有助于改善城市单要素能源生产率与全要素能源效率;碳交易政策能通过能源资源错配的纠正改善城市单要素能源生产率与全要素能源效率,而绿色技术创新的中介影响为负。碳交易政策有助于提升非资源型城市、非老工业基地城市单要素能源生产率与全要素能源效率,而对老工业基地城市单要素能源生产率存在抑制作用。本文基于城市能源利用效率提升的视角,为全国范围碳交易市场建设提供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交易政策 单要素能源生产率 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 双重差分 连续型双重差分 能源资源错配 绿色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的节能效应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马艳芹 罗良文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2-38,共17页
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是中国开启绿色金融区域探索的典型实践,也是促进节能降耗、减污降碳和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以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实践为绿色金融政策的切入点,采用双重差分方法考察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政策的节能效应... 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是中国开启绿色金融区域探索的典型实践,也是促进节能降耗、减污降碳和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以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实践为绿色金融政策的切入点,采用双重差分方法考察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政策的节能效应、作用机制和异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政策的推行有助于降低试验区的能源强度,并提升试验区的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从而产生节能效应。机制检验结果表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政策能够通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绿色技术创新来促进节能效应的产生。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政策有助于改善非资源型城市和中西部城市能源强度和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从而产生节能效应。本文的研究结论能够为促进绿色金融政策的制定和推广、挖掘节能效应的驱动力提供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改革创新试验区 能源强度 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 节能效应 产业结构升级 绿色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天 易明 李霞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4-53,共10页
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竞争优势和创新优势的重要手段。基于2012—2022年1903家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验证了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明显促进了制造业企业创新绩效的... 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竞争优势和创新优势的重要手段。基于2012—2022年1903家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验证了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明显促进了制造业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且企业规模越大,数字化转型的提升作用越明显;在制造业企业生产环节,数字技术因不能提高要素效能进而影响了数字化转型提高制造业企业创新绩效;在制造业企业决策和管理过程,数字化转型带来的管理决策水平提升对于提高制造业企业创新绩效没有直接效果;数字化技术促进了制造业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进而对其创新绩效的提升具有明显的效果;通过制造业企业内外联动,特别是以ESG为代表的联动方式,提高了制造业企业创新绩效;市场监督越彻底、管理越透明,制造业企业创新绩效提升越快。因此,要加大力度支持制造业企业建设智能工厂,支持数字化专业服务发展,鼓励应用场景创新和网络安全规范管理,支持鼓励企业提升内部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创新绩效 产业创新 制造业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