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经济带湖北段水生态建设的问题、成因与对策 被引量:9
1
作者 张晓京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1-67,共7页
湖北地处长江经济带"龙腰",是长江径流里程最长的省份,也是三峡工程库坝区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加强湖北水生态建设,是推动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关键抓手。调研发现,湖北段水生态建设虽取得一定成效,但... 湖北地处长江经济带"龙腰",是长江径流里程最长的省份,也是三峡工程库坝区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加强湖北水生态建设,是推动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关键抓手。调研发现,湖北段水生态建设虽取得一定成效,但水资源供需日益矛盾突出,水污染形势依旧严峻,水生态恶化趋势未能有效控制,水安全保障能力与现代治水能力亟待增强。水生态保护公众认知不足、参与意识薄弱,涉水事务管理体制不完善,产业布局、结构不合理,投入保障机制不健全等因素是问题的主要成因。建议加强水生态文明教育以提升公众参与意识,理顺地方水生态建设管理体制,建立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倒逼机制,创新水生态建设领域投融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水生态建设 水管理 水产业 PPP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加强湖北地下水管理与保护的思考 被引量:5
2
作者 张晓京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0-84,共5页
地下水是湖北生产、生活的重要供水水源,是生态、环境的主要控制要素。随着湖北经济社会的发展,地下水管理与保护面临局部超采严重、部分区域污染问题突出、地热水开发利用过度等严峻挑战,地下水管理与保护工作中存在着资源意识淡薄、&q... 地下水是湖北生产、生活的重要供水水源,是生态、环境的主要控制要素。随着湖北经济社会的发展,地下水管理与保护面临局部超采严重、部分区域污染问题突出、地热水开发利用过度等严峻挑战,地下水管理与保护工作中存在着资源意识淡薄、"家底不清"、多头管理与管理不到位、政策法规缺失等问题。为加强地下水的管理与保护,建议开展全省地下水普查、统一规划地下水开发利用保护、理顺地下水管理体制、完善地下水保护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开发利用 管理与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分蓄洪区人水争地的社会学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巨英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3-76,共4页
湖北省分蓄洪区人水争地矛盾可以从利益、国家—社会关系以及文化三个社会学视角分析。从利益的角度来讲,首先需要规范"受益圈"与"受苦圈"的关系,使两大群体所承担的成本收益大致相同;其次是对相关部门严格管理,使... 湖北省分蓄洪区人水争地矛盾可以从利益、国家—社会关系以及文化三个社会学视角分析。从利益的角度来讲,首先需要规范"受益圈"与"受苦圈"的关系,使两大群体所承担的成本收益大致相同;其次是对相关部门严格管理,使其渎职成本高于收益,以促使其作出合理决策。从国家—社会关系分析,一是理顺相关管理部门的职责权限是当务之急,将制止人水争地现象产生的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二是在行蓄洪建设、管理和运用补偿过程中体现大众参与,把所有利益相关者纳入决策体系,同时鼓励农村自组织的产生和发展,使其在利益博弈中有与国家抗衡的资本。从文化的视角分析,关键在于培育民众危机意识、成本意识、规范意识,使其成为能够综合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考虑的理性行为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蓄洪区 人水争地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丽乡村建设视域下的环境法思考 被引量:47
4
作者 吕忠梅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2期1-9,共9页
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是针对前一阶段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突出问题,根据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纳入国家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所提出的新要求,需要从农业生产方式改革... 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是针对前一阶段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突出问题,根据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纳入国家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所提出的新要求,需要从农业生产方式改革、农村治理模式创新和农民权利保障方面进行整体谋划,进行合理的制度安排。但是,建立在"城乡二元结构"立法思维下的环境法律制度对美丽乡村建设存在严重的制度供给不足,因此,必须通过制定和修改法律来完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消除环境立法中的"城乡二元结构",切实保障农民环境权益,健全农村生态环境管理体制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丽乡村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环境法律制度 新农村建设 农民环境权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环境资源犯罪的空间分异与司法应对 被引量:4
5
作者 王腾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0-138,共9页
黄河流域环境资源犯罪的空间分异分析可通过研究犯罪分布的区域差异性实现。通过统计19069份刑事司法裁判文书发现,在犯罪空间分布的差异性方面,不同类型资源类犯罪数量分布呈现显著的省域空间差异,环境类犯罪数量在流域空间层面呈自上... 黄河流域环境资源犯罪的空间分异分析可通过研究犯罪分布的区域差异性实现。通过统计19069份刑事司法裁判文书发现,在犯罪空间分布的差异性方面,不同类型资源类犯罪数量分布呈现显著的省域空间差异,环境类犯罪数量在流域空间层面呈自上而下的稳步增长态势,资源类犯罪与环境类犯罪在空间分布特征上存在显著差异。在黄河流域环境资源犯罪中,涉农用地、林木以及矿藏资源犯罪是普遍存在的三种类型,其中又以农用地侵占类犯罪居首,流域污染防治形势较为严峻。基于空间特性对流域司法机制的塑造,黄河流域环境资源犯罪的司法应对方案应针对差异化的犯罪空间特征,分类设计流域独特的司法机制:一是在司法机构配置上,分类设立环境资源类专门审判机构,统一涉环境资源案件的受案范围、裁判标准与审理程序;二是在司法机制创新上,分类构建跨区划集中管辖以及常态化司法协作与部门联动机制;三是在司法人员队伍建设上,分类打造符合黄河流域地方需要的专业型环境资源审判团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环境资源犯罪 环境司法 空间分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粗集和BP神经网络的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模型 被引量:2
6
作者 石黎 史玉珍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2-24,32,共4页
针对水资源评价的复杂性不确定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粗集与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模型。利用粗糙集属性约简算法对城市水资源评价指标约简,找出主要评价指标,以简化BP网络的输入层;利用BP神经网络的非线性适应性信... 针对水资源评价的复杂性不确定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粗集与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模型。利用粗糙集属性约简算法对城市水资源评价指标约简,找出主要评价指标,以简化BP网络的输入层;利用BP神经网络的非线性适应性信息处理能力对评价数据进行量化训练。基于湖北省2004~2010年城市水资源的相关数据,利用Matlab仿真平台进行评价,实证结果验证了该改进模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属性约简 城市水资源 可持续利用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