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小型耸肩尖足空首布
- 1
-
-
作者
无
-
机构
湖北经济学院图书馆(博物馆)
-
出处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
文摘
时代/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重量/约25.3-30.7克特征:布币的两肩向上耸起,并与币身中线成一定的斜角,下端尖锐,头部又有一个空腔。小型的面无直纹,背平素,颇为罕见。春秋战国时期流行于韩、赵、魏等国,是从青铜农具镈演变而来的,最初的布币保留其作为工具的模样,留有装柄的銎,原始而厚重,故称空首布。有平足和尖足两种形制,个别铸有钱文,为数字与干支文字。
-
关键词
春秋战国时期
空首布
战国早期
青铜农具
春秋晚期
尖足
布币
-
分类号
K875.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K225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贝币
- 2
-
-
作者
无
-
机构
湖北经济学院图书馆(博物馆)
-
出处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
文摘
时代/商代晚期尺寸/约1.2厘米—2.4厘米左右特征:天然海贝是中国最早的货币。到了商代晚期便出现了用铜制造的仿贝币,它是中国最早的金属铸币,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使用的金属铸币。铜仿贝发展到春秋中期,又出现了新的货币形式,即包金铜仿贝,它是在普通铜贝的外表包一层薄金,既华贵又耐磨。包金铜贝的制作,应首先用钱范铸成铜质贝形,经一定的修磨之后,用粘接物质将已锤打好的金箔粘贴在铜质贝形表面,即制成包金铜贝。包金铜贝是作为大额货币使用的,现存世量极少。
-
关键词
商代晚期
铜贝
仿贝
贝币
存世量
春秋中期
-
分类号
K875.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K223
[历史地理—中国史]
-